專利名稱:編織橫機中的傳送帶卷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編織橫機,更具體地說涉及編織橫機中的傳送帶卷取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編織橫機中普遍使用如圖1所示的織物牽引裝置,它由一主牽拉輥1、一壓輥2和兩輔助輥3組成。主牽拉輥1由有電機驅動,壓輥2依靠彈簧彈力壓緊在主牽拉輥1上,兩輔助輥3對織物起牽拉作用,并由一臺專門的小電機驅動,兩軸間距僅有“靠緊”和“分開”兩擋調整位置。橫機開始工作,當織物具有一定的長度從筒口落下時,操作者需操動輔助輥手柄,使兩輔助輥3處在“分開”位置,讓織物從中中穿過,繼續用手牽引并操動壓輪手柄使之下落,使織物從主牽拉輥1和壓輥2之間穿過,之后操動上述兩手柄,使兩輔助輥3處在相互間“靠緊”的位置,壓輥壓緊在主牽拉輥上。兩輔助輥3的轉動將會向下引導織物,主牽拉輥的轉動不斷牽拉織物,保證織物一定的張緊度從而使牽拉后的織物具有一定的平整度。但這種牽拉裝置存在以下的不足在編織開始階段需要操作者手動操作來實現對編織織物的引導、牽拉和卷取;同時,兩引導輥的軸間距不能調整,不能很好適應不同厚度織物的引導需求;此外,織物的引導和牽引(卷取)分別由兩個電機來控制,增加生產成本。
本案申請人不久前提出的“一種橫機織物牽拉裝置”(申請號200520074721.3),提出了一種織物牽引新的結構方案,請參見圖2。該裝置由兩對稱放置的的皮帶傳動機構組成,對稱放置在筒口下側,在兩傳動帶內側各置有間隙調整機構,織物受傳動帶的引導、牽引,傳動帶內側的間隙調整機構能根據織物的厚薄自動調整兩側傳動皮帶的間隙。但這種牽引裝置其組成的零部件相對較多,整體結構較大,很難將其安裝到離筒口很近的位置。而卷取裝置離筒口越近其卷取效果越好,所以該卷取裝置很難滿足這一要求。同時,其結構和安裝工藝相對較為復雜,調試工作量相對較大、制造要求較高,成本亦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設計一種編織橫機中的傳送帶卷取裝置它能自動引導、牽拉織物并根據織物的厚薄自動調節傳動間隙,且結構簡單、體積小可將其安裝在離筒口很近的位置,同時安裝調試方便。它通過下述方案來實現置于編織橫機筒口的下側,包括小羅拉、小羅拉軸、大羅拉軸、卷布皮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傳動軸、兩組皮帶傳動機構,以及若干一一對應的壓輪活動調節機構和壓輪固定調節機構,所述若干小羅拉軸呈2列N排的陣列形式排列在筒口下側的中心位置,每一小羅拉軸上穿接能繞其轉動的若干小羅拉,兩大羅拉軸對稱置于上述呈陣列排列的小羅拉軸的下側,兩卷布皮帶分別包接一列小羅拉及同側的大羅拉軸,壓輪活動調節機構和壓輪固定調節機構分別通過卷布皮帶壓接在一列小羅拉和其同側的大羅拉軸的外側,兩根傳動軸由其兩端的軸承座對稱支承于所述大羅拉軸的下側,并通過連接在其兩側的兩組皮帶傳動機構與大羅拉軸傳動連接。
所述兩傳動軸兩端的軸承座之間置有機構安裝座,所述若干壓輪活動調節機構、壓輪固定調節機構沿軸向等間距離一一對應地安裝在機構安裝座上。
所述機構安裝座是含有T型槽的型材支架。
所述壓輪活動調節機構由活動支座、壓輪支架、彈簧和壓輪組成,活動支座的下側一端與所述機構安裝座鉸接,另一端與彈簧自由端連接,彈簧的固定端連接在機構安裝座上,壓輪支架與活動支座鉸接,壓輪支架上鉸接數只壓輪,所述數只壓輪通過卷布皮帶壓接在一列小羅拉和其同側的大羅拉軸的外側。
所述壓輪固定調節機構由固定支座和壓輪組成,固定支座連接在所述機構安裝座上,數只壓輪鉸接于該固定支架上,所述數只壓輪通過卷布皮帶壓接在一列小羅拉和其同側的大羅拉軸的外側,其鉸接位置與所述壓輪活動支架上的壓輪相對應。
所述皮帶傳動機構由主動皮帶輪、過渡皮帶輪、中間傳動皮帶輪、從動皮帶輪、皮帶和支承板組成,所述主動皮帶輪對稱安裝在傳動軸的兩側,從動皮帶輪對稱安裝在大羅拉軸的兩端,過渡皮帶輪與中間傳動皮帶輪同軸連接并置于主動皮帶輪與從動皮帶輪之間,分別通過皮帶與主動皮帶輪和從動皮帶輪傳動傳動連接,兩相互平行且有一定間距的所述支承板固定在所述軸承座上,所述小羅拉軸的兩端分別支承在該兩支承板上,每一端的從動皮帶輪、中間傳動皮帶輪都置于該兩支承板之間,過渡皮帶輪則置于支承板的內側。
位于壓輪活動調節機構同側的傳動軸兩端軸承座上連接的所述支承板是由活動板與固定板組合而成,活動板通過旋轉銷軸與固定板鉸接。
所述小羅拉軸可產生彈性繞度變形并沿軸向分成若干節,相鄰兩節間由一銷軸同軸連接。
于所述傳動軸沿軸向分成若干節,相鄰兩節間由一軸套同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能根據織物的厚薄自動調節卷取間隙,尤其是織物上的凸起的花型較高,同一織物的厚薄相差較大時,具有較均勻的牽拉力,從而使織物經卷取裝置牽引后更加平整;2)整體機構體積小,可將其放置在離筒口很近的位置,可達到更好的卷取效果;3)安裝調試方便,只要調整相關壓簧的預壓縮量,就能調整兩側對應壓輥的間隙及其對織物所施的壓力;4)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
圖1是現有技術中普遍使用的橫機織物牽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案申請人不久前提出的一種織物牽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A向視圖圖5是圖4的B向視圖圖中1是牽拉輥,2是壓輥,3是輔助輥,4是織物,5是針板,5′筒口,6是大羅拉,7是小羅拉,8是卷布皮帶,9是大羅拉,10是間隙調整機構,20小羅拉軸,20′是小羅拉,21是大羅拉軸,22是傳動軸,23是機構安裝座,24是鉸鏈座,25連接銷軸,26是連接軸套,27是軸承座,30是壓輪固定調節機構,31是固定支座,32是壓輪,40壓輪活動調節機構,41是活動支座,42是壓輪支架,43是彈簧,50是皮帶傳動機構,51是皮帶,52是主動皮帶輪,53是從動皮帶輪,54過度皮帶輪,55是中間皮帶輪,56是支承板,57是活動板,58是固定板,59是旋轉銷軸,60是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對照圖3,本實用新型裝置的整體結構較小,因而可放置在離在筒口很近的位置。六根小羅拉軸20,呈二列三排的陣列形式排列在筒口下側中心位置上,每一小羅拉軸上20穿接能繞其轉動的36只小羅拉20′,兩大羅拉軸21對稱置于上述呈陣列排列的小羅拉軸的下側,兩卷布皮帶8分別包接一列三只小羅拉20′及同側的大羅拉軸21。壓輪活動調節機構40和壓輪固定調節機構30分別通過卷布皮帶8壓接在一列小羅拉20和其同側的大羅拉軸21的外側,兩根傳動軸22由其兩端的軸承座27對稱支承于所述大羅拉軸21的下側,并通過連接在其兩側的兩組皮帶傳動機構50與大羅拉軸21傳動連接。大羅拉軸21的轉動通過主動皮帶輪52、過度皮帶輪54中間皮帶輪55和從動皮帶輪53傳動到大羅拉軸21上,請參見圖4。壓輪活動調節機構40和壓輪固定調節機構30沿軸向等間距離分別安裝在兩側的機構安裝23座上。該機構安裝座是含有T型槽的型材支架。
請繼續對照圖3,每一壓輪活動調節機構40由活動支座41、壓輪支架42、彈簧43、和壓輪32組成,活動支座41的下側一端通過鉸鏈座24與機構安裝座23鉸接,另一端與彈簧43的自由端連接,彈簧的固定端連接在機構安裝座23上。壓輥支架42與活動支座41鉸接,在壓輥支架42上鉸接了五只壓輪32,這五只壓輪通過卷布皮帶8分別壓接在左列三只小羅拉20′和左側大羅拉軸21的外側,一方面可對小羅拉軸21施以產生繞度彈性變形的徑向力,一方面可增加卷布皮帶8與小羅拉20′、大羅拉軸21的包角,以保證良好的傳動性能。
壓輪固定調節機構30由固定支座31和壓輪32組成,固定支座31連接在機構安裝座23上,其上鉸接五只壓輪。同樣,這五只壓輪通過卷布皮帶8分別壓接在右列四只小羅拉20′和右側的大羅拉軸21的外側,其鉸接位置與壓輪支架42上的五壓輪相對應。
對照圖4,大羅拉軸21較長,為了保證較好的傳動性能,大羅拉軸21的轉動是通過兩端的皮帶傳動副50的傳動來實現的。兩端同時傳動會帶來同步性問題,為此,在本實施例將中大羅拉軸21分成3節,相鄰兩節通過與連接銷軸25的的適當配合來來實現兩者的連接。當大羅拉軸21兩端的皮帶傳動副60有傳動同步誤差時,在大羅拉軸21上就會產生扭力,這一扭力使分節的大羅拉軸21的某相鄰兩節產生相對轉動,以此消除這一扭力。小羅拉軸20上穿接小羅拉20′,小羅拉20′隨著卷布皮帶8傳動而可繞小羅拉軸20轉動。
對照圖5,兩組皮帶傳動機構50都是由主動皮帶輪52、過渡皮帶輪54、中間傳動皮55帶輪、從動皮帶輪53和支承板56組成,其中的皮帶和皮帶輪都是采用齒形帶和齒形皮帶輪。主動皮帶輪52置于傳動軸22的兩側,從動皮帶輪53置于大羅拉軸21的兩端,過渡皮帶輪54與中間傳動皮帶輪55置于主動皮帶輪52與從動皮帶輪53之間,它們連接在同一軸I上,分別通過皮帶51與主動皮帶輪52和從動皮帶輪54傳動傳動連接。兩相互平行且有一定間距的支承板56固定在軸承座27上,小羅拉軸20的兩端分別支承在上述的兩支承板56上,每一端的一組皮帶傳動機構50中的從動皮帶輪53中間傳動皮帶55輪都置于該兩支承板之間,過渡皮帶輪54則支承在該兩支承板的內側,請再參見圖4。
位于壓輪活動調節機構同側的傳動軸兩端軸承座上連接的所述支承板56做成組合式,由活動板57、固定板58組成,活動板57通過旋轉銷軸59與固定板58鉸接。活動板56上有一凹槽59,固定板57鑲嵌在該凹槽60中,固定板57與活動板56上的凹槽60有一定的間隙,以提供活動板57相對固定板57進行微量轉動的空間。
傳動軸22的兩端支承在兩端的軸承座27上,在兩軸承座27之間置有機構安裝座23。傳動軸22較長,約1.4米,為了安裝方便,將其分成3節,相鄰兩節用連接軸套26連接。
由于本實用新型裝置的整體結構較小,放置在離在筒口很近的位置上,編織開始后,其編織的織物4不是很長就可從筒口5′落至最上端的卷布皮帶8上,很易被傳動著的卷布皮帶8牽引向下,如果織物4上有凹凸的編織花型而使織物4的厚薄不斷變化,對應一對小羅拉軸的軸間距會自動隨之變化,這是因為牽引軸較細長,會隨著織物4的厚薄較易產生彈性繞度變形,壓觸在左列三小羅拉軸20上的壓輪32所受到的力也隨之變化,會使鉸接壓輪的壓輪支架繞其與活動支座41鉸接點的轉動,而活動支座41又可繞其與機構安裝座的鉸接點轉動,這樣最終產生對應壓輪的相對移動,使一對小羅拉軸的軸間距發生變化。同時,位于壓輪活動調節機構一側的三根小羅拉軸20的兩端都支承在活動板57上,而活動板57鉸接在固定板58上,它會根據其上的個各小羅拉軸的受力的總體效果產生轉動,最終產生小羅拉軸的軸間距的變化。
本實用新型裝置的安裝調試十分方便,只要調整彈簧43的預緊力,就可調節對應牽引輥之間的適當間隙。
權利要求1.編織橫機中的傳送帶卷取裝置,置于編織橫機筒口的下側,包括小羅拉、小羅拉軸、大羅拉軸、卷布皮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傳動軸、兩組皮帶傳動機構,以及若干一一對應的壓輪活動調節機構和壓輪固定調節機構,所述若干小羅拉軸呈2列N排的陣列形式排列在筒口下側的中心位置,每一小羅拉軸上穿接能繞其轉動的若干小羅拉,兩大羅拉軸對稱置于上述呈陣列排列的小羅拉軸的下側,兩卷布皮帶分別包接一列小羅拉及同側的大羅拉軸,壓輪活動調節機構和壓輪固定調節機構分別通過卷布皮帶壓接在一列小羅拉和其同側的大羅拉軸的外側,兩根傳動軸由其兩端的軸承座對稱支承于所述大羅拉軸的下側,并通過連接在其兩側的兩組皮帶傳動機構與大羅拉軸傳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編織橫機中的傳送帶卷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兩傳動軸兩端的軸承座之間置有機構安裝座,所述若干壓輪活動調節機構、壓輪固定調節機構沿軸向等間距離一一對應地安裝在機構安裝座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編織橫機中的傳送帶卷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構安裝座是含有T型槽的型材支架。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編織橫機中的傳送帶卷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輪活動調節機構由活動支座、壓輪支架、彈簧和壓輪組成,活動支座的下側一端與所述機構安裝座鉸接,另一端與彈簧自由端連接,彈簧的固定端連接在機構安裝座上,壓輪支架與活動支座鉸接,壓輪支架上鉸接數只壓輪,所述數只壓輪通過卷布皮帶壓接在一列小羅拉和其同側的大羅拉軸的外側。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編織橫機中的傳送帶卷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輪固定調節機構由固定支座和壓輪組成,固定支座連接在所述機構安裝座上,數只壓輪鉸接于該固定支架上,所述數只壓輪通過卷布皮帶壓接在一列小羅拉和其同側的大羅拉軸的外側,其鉸接位置與所述壓輪活動支架上的壓輪相對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編織橫機中的傳送帶卷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帶傳動機構由主動皮帶輪、過渡皮帶輪、中間傳動皮帶輪、從動皮帶輪、皮帶和支承板組成,所述主動皮帶輪對稱安裝在傳動軸的兩側,從動皮帶輪對稱安裝在大羅拉軸的兩端,過渡皮帶輪與中間傳動皮帶輪同軸連接并置于主動皮帶輪與從動皮帶輪之間,分別通過皮帶與主動皮帶輪和從動皮帶輪傳動傳動連接,兩相互平行且有一定間距的所述支承板固定在所述軸承座上,所述小羅拉軸的兩端分別支承在該兩支承板上,每一端的從動皮帶輪、中間傳動皮帶輪都置于該兩支承板之間,過渡皮帶輪則置于支承板的內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編織橫機中的傳送帶卷取裝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壓輪活動調節機構同側的傳動軸兩端軸承座上連接的所述支承板是由活動板與固定板組合而成,活動板通過旋轉銷軸與固定板鉸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編織橫機中的傳送帶卷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羅拉軸可產生彈性繞度變形并沿軸向分成若干節,相鄰兩節間由一銷軸同軸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編織橫機中的傳送帶卷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沿軸向分成若干節,相鄰兩節間由一軸套同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編織橫機中的傳送帶卷取裝置。其技術方案是置于編織橫機筒口的下側,包括小羅拉、小羅拉軸、大羅拉軸、卷布皮帶,還包括兩傳動軸、兩組皮帶傳動機構,以及若干一一對應的壓輪活動調節機構和壓輪固定調節機構,所述若干小羅拉軸呈2列N排的陣列形式排列在筒口下側的中心位置,兩大羅拉軸對稱置于小羅拉軸的下側,兩卷布皮帶分別包接一列小羅拉及同側的大羅拉軸,壓輪活動調節機構和壓輪固定調節機構分別通過卷布皮帶壓接在一列小羅拉和其同側的大羅拉軸的外側,兩側的兩組皮帶傳動機構與大羅拉軸傳動連接。其優點是自動調節卷取間隙;整體機構體積小,可置于筒口很近位置,卷取效果好;安裝調試方便,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
文檔編號D04B15/00GK2856080SQ200520077499
公開日2007年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25日
發明者馮加林, 巫友群 申請人:馮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