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臂機的紋板進給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紋板進給換向機構的預讀法多臂機的紋板進給裝置。
背景技術:
通常,一織機的多臂機從織機的驅動軸獲得動力,并且織機的紋板進給裝置根據織機的驅動而移動。紋板進給裝置的驅動方法包括間歇式驅動方法以及連續式驅動方法。在間歇式驅動方法中,只是通過紋板進給裝置以及織機的驅動同步,在形成一開口的同時,一緯線被插入并夾于經線之間。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所產生的瞬時加速度很大,所以會出現紋板擺動或被切斷的情況。同時,在連續式驅動方法中,盡管紋板驅動的載荷較小,但是需要通過織機的驅動而使得開口的時間早于插入緯線的時間。因此,在下面將要描述的緯線移開操作中,使紋板進給的轉動反向就是必須的。特別地,對于織機的高速驅動,連續驅動方法基于下面的原因而更為適合。首先,在連續驅動方法中,紋板上的載荷較小。此外,在連續驅動方法中,由于一預讀法被實施,因此開口運動的時間和織機驅動的時間(驅動以插入緯線)之間的間隔很容易被補償。下面將對適于高速的連續驅動法(預讀法)多臂機予以描述。
例如,當操縱一織機時,當織機的緯線被切斷或者一錯誤的緯線被插入織物中時,必須使得織機停止并將不適合的緯線移開。在連續驅動法多臂機的緯線移開的操作中,緯線通過只正向或反向轉動紋板進給裝置(多臂機)而被移開。此外,為了重新啟動紡織操作,必須使得紋板進給裝置(多臂機)的驅動位置返回至適于生產織物的位置。
因此,傳統的多臂機包括與織機的驅動軸分離的驅動源,以及受到驅動源驅動的紋板驅動機構。在織機停止的情形下,只有紋板進給裝置(多臂機)能夠被獨立地驅動。專利文獻1所披露的技術是這樣一種多臂機的實例。按照專利文獻1所披露的技術,位于織機以及一多臂機驅動裝置之間的一個差速齒輪裝置使用一個傘齒輪以及一個行星齒輪裝置。通過織機的驅動軸和紋板進給裝置的驅動裝置處于互鎖狀態,多臂機能夠被獨立地驅動。
下面將參照圖19對使用傘齒輪和行星齒輪裝置的差速齒輪的實例予以描述。專利文獻1所披露的技術同樣使用與附圖19所示實例相同的結構。在圖19中,差速齒輪裝置100用作將動力由主驅動軸101傳輸至紋板驅動軸102的機構。主驅動軸101是以與織機驅動軸相同的速度轉動的驅動軸。紋板驅動軸102是使一傳動桿擺動的紋板驅動軸。在遠離主驅動軸101的一個位置處設置一個主軸103,使其軸向與主驅動軸101垂直。一個安裝于主驅動軸101上的蝸桿104與安裝于主軸103上的蝸輪105嚙合。第一太陽輪106和第二太陽輪107可轉動地安裝于主軸103上,同時第二軸108安裝于主軸103上。即,當主軸103轉動時,第二軸108圍繞主軸103轉動。一個行星齒輪109安裝于第二軸108上,行星齒輪109同時與第一太陽輪106以及第二太陽輪107嚙合。第一太陽輪106,第二太陽輪107以及行星齒輪109均是傘齒輪。紋板驅動軸102與主軸103平行設置。一個安裝于紋板驅動軸102上的正齒輪110與第二太陽輪107嚙合。除形成有傘齒外,第二太陽輪107還形成有正齒與正齒輪110嚙合。一個可逆馬達(使紋板正轉和反轉的馬達)的馬達軸111安裝于第一太陽輪106上。如上,行星齒輪裝置包括第一太陽輪106,第二太陽輪107以及行星齒輪109。
當紋板驅動軸102與主驅動軸101的驅動相連時,動力經由下面的驅動傳輸路徑而被傳輸。在這種情況下,馬達軸111的驅動被停止,同時第一太陽輪106處于停止狀態。首先,主驅動軸101的驅動使得主軸103轉動,同時第二軸108和行星齒輪109圍繞主軸103轉動。由于第一太陽輪106位于停止狀態,同時行星齒輪109圍繞第一太陽輪106轉動,所以行星齒輪109由于和停止的第一太陽輪的嚙合而繞其自身軸線轉動。此外,由于行星齒輪裝置的形成,因此第一太陽輪106和第二太陽輪107相對于行星齒輪109反向轉動。由于第一太陽輪106位于停止狀態,因此第二太陽輪107被驅動,并且以兩倍于行星齒輪109之轉速的速度轉動。齒輪106、107、109的齒數相同。當第二太陽輪107被驅動時,紋板驅動軸102被正齒輪110驅動。
當紋板驅動軸102與馬達軸111的驅動相連接時,動力經由下面的傳輸路徑被傳遞。在這種情況,主驅動軸101的驅動被停止,同時主軸103和第二太陽輪107借助于驅動傳輸路徑而處于停止狀態。首先,馬達軸111的驅動使得第一太陽輪106被驅動。此外,由于形成行星齒輪裝置,因此第一太陽輪106和第二太陽輪107相對于行星齒輪109反向轉動。由于主軸103處于停止狀態,因此行星齒輪109只能繞其自身軸線轉動,并且第二太陽輪107相對于第一太陽輪106以相同的速度反向轉動。接著,當第二太陽輪107被驅動時,紋板驅動軸102被正齒輪110驅動。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文獻公報NoS61-6178。
在圖19所示的差速齒輪裝置中,當動力由第一太陽輪106或第二太陽輪107傳輸至行星齒輪109時,主軸103受到一繞其自身軸線轉動的力(使主軸103轉動的力)。主軸103以未被鎖止的形式形成。主軸103隨著主驅動軸101之驅動的停止而停止。因此轉動力使得主軸103能夠擺動,在蝸桿104與蝸輪105的嚙合部產生間隙。主軸103在正轉和反轉時停止的位置不同。由于通向主軸103的驅動傳輸機構的間隙,停止位置必然產生偏移。由于第二軸108由主軸103伸出,第二軸108的擺動寬度(偏移量)變得比主軸103的擺動寬度(偏移量)寬。
當第二軸108具有一個擺動寬度時,反向馬達的驅動力使得行星齒輪109不但繞其自身軸線轉動,而且公轉。即,反向馬達驅動力的一部分用來使第二軸108圍繞主軸103只是在擺動寬度內轉動。換言之,盡管紋板驅動軸102的空轉瞬時產生,但是這種空轉在正向轉動以及反向轉動時均產生。但是,紋板驅動軸102的空轉量不必與每一驅動相對應。因此,在緯線移開的操作中,當產生兩次轉動時,即當產生一次正向轉動和一次反向轉動時,紋板驅動軸102被驅動后的停止位置由被驅動前的停止位置發生偏移。當紋板驅動軸102在織機的驅動停止以及再啟動時的停止位置發生偏移時,重新啟動之后立即編織將變得不適合。這種不便在高速織機中尤為明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優點是提供一種預讀法(紋板的連續驅動法)多臂機的紋板進給裝置,它能夠在緯線移開操作中減少紋板進給驅動位置(紋板驅動軸)的偏移。
本發明所解決的問題如上,用于解決上述問題的裝置如下。即,按照本發明的第一方面,具有一紋板進給換向機構的一個預讀法多臂機的紋板進給裝置包括將織機驅動軸的動力傳遞至紋板進給驅動軸的紋板進給機構,以及將紋板進給換向驅動軸的動力傳輸至紋板進給驅動軸的紋板進給換向機構。動力在紋板進給機構和紋板進給換向機構中的傳輸只是通過具有外齒的正齒輪的嚙合而實現。
按照本發明的第二方面,紋板進給機構的一部分被制作成行星齒輪裝置,行星齒輪裝置包括一個具有外齒的正齒輪太陽輪以及一個具有外齒的正齒輪行星輪。紋板進給換向機構是一個使行星齒輪圍繞太陽輪擺動的擺動機構。
按照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擺動機構是一個曲柄機構,其具有作為驅動源的可逆馬達。
圖1是使用多臂機2的織機1的側視圖。
圖2是傳動桿13的擺動機構的側視圖。
圖3是保持鉤17的擺動機構的側視圖。
圖4是保持鉤17的擺動機構的后視圖。
圖5是紋板進給裝置35的側視圖。
圖6是紋板進給裝置35的平面視圖。
圖7是紋板進給裝置35的后視圖。
圖8是多臂機2的主要部分的側視圖,示出了紋板進給裝置35和一可逆馬達51的結構布置。
圖9是多臂機2的主要部分的平面視圖,示出了紋板進給裝置35和一可逆馬達51的結構布置。
圖10是多臂機2的主要部分的后視圖,示出了紋板進給裝置35和一可逆馬達51的結構布置。
圖11是多臂機2的主要部分的側視圖,示出了一個紋板支撐框架80和一個調整桿聯動件90的結構布置。
圖12是多臂機2的主要部分的平面視圖,示出了紋板支撐框架80以及調整桿聯動件90的結構布置。
圖13是鎖止機構90在鎖止狀態下的后剖視圖。
圖14是鎖止機構90在未鎖止狀態下的后剖視圖。
圖15是鎖止機構190的仰視圖。
圖16是鎖止機構190在鎖止狀態下的后剖視圖。
圖17是沿圖15中箭頭C所示直線所取的一個銷接收裝置193的剖視圖;圖18是鎖止機構190在未鎖止狀態下的后剖視圖。
圖19是使用傘齒輪和行星齒輪裝置的差動齒輪裝置的已有實例。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對按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個多臂機的紋板進給裝置進行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多臂機2用于一織機1上。多臂機2位于織機1的門形機架4上。作為多臂機2一輸出部的傳動桿13,以及一保持架3的兩端部通過一個連接機構相連。保持架3隨著傳動桿13的擺動而升降,同時實現一個引入緯線的開口運動。此外,在圖1所在面的深度方向布置有多個傳動桿13以及保持架3(本實施例中布置有16個傳動桿13以及16個保持架3)。每個保持架3獨立于多臂機2而升降。在下面,圖1所在面的深度方向是指多臂機2的左右方向,并且圖1的左右方向是指多臂機2的前后方向。特別地,圖1的左側是多臂機2的前側,圖1的右側是多臂機2的后側。
下面將參照圖2對傳動桿13的擺動機構予以描述。多個傳動桿13能夠擺動地支撐在一個固定軸22上。線14被固定在每一傳動桿13的末端。線14是連接每一傳動桿13以及每一保持架3兩端部的連接機構的一部分。每一傳動桿13通過一個杠桿比調節臂5與一個半傳動桿6相連。半傳動桿6被轉動支撐在一個固定軸7上。此外,一個擺動板9通過一個支撐軸8可轉動地安裝在半傳動桿6上。固定軸7、22固定在多臂機2的主框架11上(見圖8至10)。另一方面,支撐軸8未固定在主框架11上。支撐軸8隨著半傳動桿6繞固定軸7的擺動而可在一個環形軌道上移動。擺鉤10、10可擺動地設置在擺動板9的上端和下端。
同時,在安裝于主框架11上的一個固定軸23上可擺動地設置一個推進器113。在推進器113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置推動擺鉤10、10后表面(在圖2中,左端面)的推桿112。一個使推進器113擺動的搖桿15以能夠擺動的方式與推進器113的下端部相連。與織機1的驅動聯動的一個凸輪軸24的轉動使得搖桿15前后往復運動。通過搖桿15的前后往復運動,推進器113繞固定軸23擺動。
能夠與擺鉤10、10結合的保持鉤17、17位于擺動板9的后側(在圖2中,右側)。當擺鉤10隨著推進器113的擺動而向保持鉤17移動時,擺鉤10與保持鉤17結合。每一擺鉤10以及每一保持鉤17的末端為鉤狀,同時擺鉤10能夠與保持鉤17結合。保持鉤17、17分別通過固定軸29、30以能夠擺動的方式安裝在固定板18上。保持鉤17的擺動使其能夠與擺鉤10脫離結合。后面將對保持鉤17的擺動機構進行詳細描述。
在擺鉤10和保持鉤17未結合的狀態下,可移動的支撐軸8位于和固定軸23相同的軸線上。當搖桿15往復運動時,推進器113以及擺動板9圍繞相同的中心(固定軸23和支撐軸8)擺動。也就是說,由于支撐軸8不移動,所以半傳動桿6也不擺動,并且傳動桿13也保持靜止狀態。因此,保持架3不會上升和下降。
與此同時,在擺鉤10和保持鉤17結合的狀態下,這種結合使得擺鉤9的擺動受到部分限制。即當搖桿15前后往復運動時(在圖2中,左右方向),推進器113圍繞固定軸23擺動。但是,擺板9圍繞這種結合擺動,而不是圍繞支撐軸8擺動。這是由于,盡管固定軸23安裝于主框架11上,但是支撐軸8相對于主框架11可沿環形軌道移動。因此,支撐軸8圍繞這種結合而擺動,并隨之帶來半傳動桿6以及傳動桿13的擺動。于是保持架3上升和下降。
特別地,當下擺鉤10與保持鉤17結合時,搖桿15的往復運動使得保持架3上升。當上擺鉤10與保持鉤17結合時,搖桿15的往復運動使得保持架3下降。
下面將參照圖3以及圖4對保持鉤17、17的一個擺動機構予以描述。作為擺鉤17之一個擺動裝置的紋板20位于保持鉤17、17的后側(在圖3中,右側)。紋板20由多個連接件21以及插放在其上的多個紋釘22組成。連接件21頭尾相連,并形成一個鏈狀循環體。
首先將對紋板的驅動機構予以描述。在紋板20的內部設置一個驅動鏈輪27和被驅動輥28、28。紋板20卷繞于這些轉動體上(驅動鏈輪27以及被驅動輥28、28)。被驅動輥28、28也以與紋板20相抵靠的方式安裝在紋板29的外部。驅動鏈輪27和被驅動輥28、28向紋板20施加壓力,并且紋板20由驅動鏈輪27的轉動而被驅動。
紋板20受到一個紋板支撐框架80的支撐。紋板支撐框架80包括一對彼此相向地設置在紋板20左右的紋板安裝盤25、26,以及位于紋板安裝盤25、26之間的支撐軸32、32。一個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紋板驅動軸31可轉動地設置在紋板安裝盤25、26之間。驅動鏈輪27安裝在紋板驅動軸31上。在每一支撐軸32上設置有一對左右被驅動輥28。紋板20的左右端部受到左右驅動輥28、28的支撐。
下面將參照圖3對保持鉤17、17予以描述。如上,固定軸29、30位于固定板18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保持鉤17和一個緩沖臂19相應地以能夠擺動的方式沿相同軸線設置于每一固定軸29、30上。保持鉤17包括一個與擺鉤10結合的結合部17a以及一個彈簧接收裝置17b。同時,緩沖臂19包括一個與紋板20的連接件21或紋釘22接觸的接觸部19a以及一個彈簧接收裝置19b。一個彈簧33介于保持鉤17、17之結合部17a、17a之間,彈簧33使保持鉤17、17受到沿彼此相互接近的方向的力。對于位于相同軸線上的保持鉤17和緩沖臂19,在彈簧接收裝置17b和19b之間有一個彈簧34。相應地,保持鉤17和緩沖臂19伴隨緩沖作用而聯動。彈簧33向內推動保持鉤17、17(沿使保持鉤17、17接近的方向),并且接觸部19a通過保持鉤17與緩沖臂19的聯動而與連接件21或紋釘22相接觸。
彈簧33將緩沖臂19的接觸部19a推向紋板20。與此同時,在紋板20中,紋釘22較連接件21更外凸。因此,通過紋板20的驅動,當紋釘20到達面向接觸部19a的位置時,接觸部19a與紋釘20接觸。當紋釘20在紋板20的驅動下離開面向接觸部19a的位置時,接觸部19a與連接件21接觸。即通過紋板20的驅動,接觸部19a與紋釘20接觸的情形以及接觸部19a與連接件21接觸的情形重復出現。有部分連接件21上未插放紋釘22,對此將在后面予以詳述。因此,每當接觸部19a面向連接件21時,紋釘22無需與接觸部19a接觸。在下面的兩種情形中,接觸部19a和連接件21彼此相互接觸第一種情況與紋釘22的存在與否無關,連接件21、21的被連接部面向接觸部19a(接觸部19a位于紋釘22之間的情形),第二種是連接件21不具有紋釘22的一部分面向接觸部19a。
當接觸部19a與連接件21接觸時,保持鉤17面向內。在此,“向內”是指保持鉤17、17相互面對的一側。在這種狀態下,即使當擺鉤10通過推進器113的擺動而移近保持鉤17時,鉤10和17彼此也不結合。這是由于鉤10和17的端部在豎直方向彼此遠離。再者,當接觸部19a與紋釘22接觸時,保持鉤17面向外。在這種情況下,當擺鉤10通過推進器113的擺動而移近保持鉤17時,鉤10和17彼此相互結合。通過上述結構,隨著紋板20的驅動,保持鉤17通過緩沖臂19而擺動,同時保持鉤17和擺鉤10結合以及分離。相應地,保持架3升高和降低。
下面將對在紋板20中插放紋釘22予以描述。如圖4所示,連接件21在左右方向上形成有32個用于插放紋釘22的凹腔21a。32排紋釘22沿整個紋板20的左右方向形成。基于下面的原因,紋板20上設有32排紋釘22。本實施例具有16個保持架3。每一保持架3上具有一對上、下保持鉤17、17。多臂機2上共有32個保持鉤。因此,需要相同數量的32排紋釘22作為獨立驅動保持鉤17的裝置。這就是說,保持架3的個數與上、下保持鉤對17、17的個數(2)相乘所得的數是設置在紋板20上的紋釘22的排數。
在每排紋釘22中,形成一循環體的連接件21、21……包括插放有紋釘22的部分以及未插放紋釘22的部分。每一排紋釘22上設置有緩沖臂19和保持鉤17。根據一排紋釘22中的紋釘的插放結構(插放有紋釘22的部分和未插放紋釘22的部分的結構),與該排紋釘22相對應的保持鉤17擺動。因此,每一紋釘排中的紋釘22的插放結構能夠根據生產織物的圖案而獨立地設定。此外,根據每一紋釘排中的紋釘22的插放結構,每一相應的保持鉤17獨立地擺動。
下面將對多臂機2的一個驅動結構進行描述。如圖1所示,一個主驅動軸36被插入多臂機2中。主驅動軸36的驅動以及轉動使凸輪軸24被驅動以及轉動。通過凸輪軸24的驅動以及轉動,使推進器113擺動的搖桿15前后往復運動。一個第一齒輪37(在圖5以及圖6中示出)被安裝于凸輪軸24上。通過凸輪軸24的驅動以及轉動,包括第一齒輪37的紋板進給裝置35被驅動。紋板進給裝置35是一個用于驅動紋板20的機構。通過接收來自主驅動軸36的動力,紋板驅動裝置35驅動安裝于紋板驅動軸31上的驅動齒輪38并使之轉動。當紋板驅動軸31被驅動并轉動時,紋板20被驅動,并且保持鉤17也被驅動并擺動。換言之,通過驅動凸輪軸24并使之轉動,推進器113和保持鉤17、17被驅動,從而保持架3上升和下降。
下面將對織機中每一裝置的驅動速度進行描述。織機1包括一個用于供給(并卷繞)紗線的驅動機構。織機機體的一織機驅動軸56和用于驅動多臂機2的主驅動軸36通過滑輪彼此連接在一起,安裝于每一軸上的滑輪通過一個同步皮帶相連。織機驅動軸56和主驅動軸36以相同的轉速被驅動。多臂機2中的驅動傳遞機構的形成使得當驅動織機的織機驅動軸56轉動一圈時,多臂機2只使保持架3上升或下降一次。
紋板20的前邊緣只與驅動鏈輪27嚙合,并且呈一弧形。因此,位于這一部分的連接件21和紋釘22圍繞紋板驅動軸31轉動。在本實施例中,在紋板驅動軸31轉動一圈的過程中,面向緩沖臂19之接觸部19a的連接件21和紋釘22切換8次。即,假設所有的連接件21中插有紋釘22,在紋板驅動軸31轉動一圈的過程中,接觸部19a和紋釘22相互接觸8次,并且接觸狀態解除8次,并且緩沖臂19擺動16次。因此為了在織機的織機驅動軸56轉動一圈的過程中,使保持架3上升或下降一次,紋板驅動軸31的轉動速度被減至主驅動軸36之轉速的1/16。更具體地說,驅動傳遞機構使得主驅動軸36之轉速在由主驅動軸36傳輸至凸輪軸24時減至1/2,并且在紋板進給裝置35處減至1/8。主驅動軸36之轉速在傳輸至紋板驅動軸31的階段整個被減少至1/16。
下面將參照圖5至圖10對用于驅動紋板20的紋板進給裝置35予以描述。正如圖5所示,紋板進給裝置35包括一個將主驅動軸36的動力傳輸給紋板20之紋板驅動軸31的紋板進給機構60,以及一個將可逆馬達51的動力傳輸給紋板驅動軸31的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
首先,將參照圖5至圖7對紋板進給機構60予以描述。在紋板進給機構60中,動力輸入軸是凸輪軸24,動力輸出軸是紋板驅動軸31。通過紋板進給機構60使紋板驅動軸31的轉速減至凸輪軸24之轉速的1/8,這將在后面詳細描述。
紋板進給機構60包括一個第一齒輪37,一個第二齒輪38,一個第三齒輪39,一個第四齒輪40,一個第五齒輪41,一個第六齒輪42,一個第七齒輪43,一個第八齒輪44,一個第九齒輪45以及一個驅動齒輪49。第一齒輪37安裝于凸輪軸24上,它是紋板進給機構60的輸入軸。驅動齒輪49安裝于紋板驅動軸31上,它是紋板進給機構60的輸出軸。第三齒輪39和第五齒輪41位于相同的軸線上。在圖5中,第五齒輪41位于前方,第三齒輪39位于后方。上述所有齒輪均是正齒輪,且不是內接齒輪。
第二齒輪38,第三齒輪39以及第四齒輪40是具有大徑齒輪和小徑齒輪的雙齒輪。大徑齒輪的齒數是小徑齒輪齒數的兩倍。第二齒輪38包括一個第二大徑齒輪38a和一個第二小徑齒輪38b。同樣,第三齒輪39包括一個第三大徑齒輪39a以及一個第三小徑齒輪39b。第四齒輪40包括一個第四大徑齒輪40a以及一個第四小徑齒輪40b。在齒輪38、39以及40中,大徑齒輪的齒數與小徑齒輪的齒數相同。此外,大徑齒輪38a、39a、40a的齒數與齒輪37、41、42的齒數相同。
下面將對紋板進給機構60的驅動傳輸結構予以詳細描述。第一齒輪37與第二大徑齒輪38a相互嚙合,并且動力能夠由第一齒輪37傳輸至第二齒輪38。第一齒輪37的齒數與第二大徑齒輪38a的齒數相同,并且凸輪軸24的轉速是主驅動軸36之轉速的1/2。因此,第二齒輪38的轉速是主驅動軸36轉速的1/2。
第二小徑齒輪38b與第三大徑齒輪39a相互嚙合,并且動力能夠由第二齒輪38傳輸至第三齒輪39。齒輪38b與39a齒數的不同使得第三齒輪39的轉速減至第二齒輪38之轉速的1/2。因此,第三齒輪39的轉速變成主驅動軸36轉速的1/4。此外,如上,在圖5中,第三齒輪39位于第五齒輪41的后方。
第三小徑齒輪39b與第四大徑齒輪40a相互嚙合,并且動力能夠由第三齒輪39傳輸至第四齒輪40。此外,盡管第四齒輪40能夠圍繞第三齒輪39的軸向中心轉動,但是第四齒輪40在正常的紋板進給過程中不會發生這種轉動。后面將對這種結構予以詳細描述。齒輪39b與40a齒數的不同使得第四齒輪40的轉速減至第三齒輪39轉速的1/2。因此,第四齒輪40的轉速變成主驅動軸36轉速的1/8。
第四小徑齒輪40b與第五齒輪41相互嚙合,并且動力能夠由第四齒輪40傳輸至第五齒輪41。齒輪40b和41齒數的不同使得第五齒輪41的轉速減至第四齒輪40轉速的1/2。因此,第五齒輪41的轉速變成主驅動軸36轉速的1/16。
第五齒輪41與第六齒輪42相互嚙合,并且動力能夠由第五齒輪41傳輸至第六齒輪42。第五齒輪41的齒數與第六齒輪42的齒數相同,并且第五齒輪41的轉速與第六齒輪42的轉速相同。第七齒輪43與第六齒輪42位于相同的軸線上。齒輪42和43通過一個連接軸52相連并一體轉動。
第七齒輪43與第八齒輪44相互嚙合,第八齒輪44與第九齒輪45相互嚙合,同時第九齒輪45與驅動齒輪49嚙合。動力能夠由第七齒輪43傳輸至驅動齒輪49。并且,第七齒輪43,第八齒輪44,第九齒輪45以及驅動齒輪49的齒數(在本實施例中為8)均相同。第七齒輪43的轉速與驅動齒輪49的轉速相同。如上,第七齒輪43與第六齒輪42一體轉動,并且第六齒輪42的轉速是驅動軸36轉速的1/16。因此,驅動齒輪49的轉速變成主驅動軸36之轉速的1/16。
通過上述結構,動力能夠經由凸輪軸24和紋板進給機構60從主驅動軸36傳輸至紋板驅動軸31,并且紋板驅動軸31的轉速被減至主驅動軸36轉速的1/16。
下面將對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予以描述。多臂機2是一預讀法多臂機。紋板20發出的開口指令的時間早于織機供給緯線的時間。紋板20發出的開口指令具體指紋釘22與緩沖臂19的接觸部19a接觸。通過使得開口指令的時間早于供給緯線的時間,緯線在開口被可靠地形成之后而被插入。因此,織造操作被恰當地實施。
在織機1中,當緯線在半途中斷時,必須停止織機的驅動并將斷開的或劣質緯線移開。由于多臂機2采用預讀法,因此會出現當織機停下時,針對不合適緯線的開口已被關閉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將不合適的緯線移開,必須使紋板20反向轉動以打開前面的開口。此外,當不合適的緯線被移走后,必須使紋板20正向轉動并返回到生產織物的合適位置。
基于上述的目的,多臂機2包括使紋板20反向(以及正向)轉動的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的驅動源是可逆馬達51,并且和與織機的驅動聯動的主驅動軸36不同。通過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的驅動,紋板20能夠在主驅動軸36停止的狀態下被獨立地驅動。
紋板進給機構60的一部分采取行星齒輪裝置。即,紋板進給機構60的一部分是行星齒輪裝置,其中第三齒輪39和第五齒輪41是太陽輪,第四齒輪40是行星齒輪。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作為使行星齒輪(第四齒輪40)圍繞太陽輪(第三齒輪39和第五齒輪41)轉動的一個擺動機構。在主驅動軸36的驅動停止的情況下,第四齒輪40的擺動使得驅動齒輪49被驅動。下面將對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的結構予以詳細描述。
如圖5至圖7所示,被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所驅動的第四齒輪40與第三齒輪39以及第五齒輪41同時嚙合。第三齒輪39和第五齒輪41位于轉動軸46上,第四齒輪40位于轉動軸47上。轉動軸46和轉動軸47通過一對支撐臂48、48相連,并且第四齒輪40以能夠圍繞轉動軸46擺動的方式受到支撐。
此外,正如圖8至圖10所示,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形成為使第四齒輪40圍繞轉動軸46擺動的曲柄機構。首先,可逆馬達51安裝于多臂機2中,作為曲柄機構的驅動源。在可逆馬達51的馬達軸51a上安裝有一個圓盤53。一個轉動軸54位于圓盤53上,并且在馬達軸51a的外側。轉動軸54和轉動軸47通過連接臂55連接在一起。當可逆馬達51的驅動使得圓盤53轉動時,轉動軸54轉動,并且受支撐臂48、48和轉動軸47支撐的第四齒輪40圍繞轉動軸46擺動。
下面描述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對驅動齒輪49的驅動。首先,在主驅動軸36受到驅動的情況下,第四齒輪40繞自身軸線轉動而不公轉。接著,如上,動力從第三齒輪39經由第四齒輪40傳輸至第五齒輪41,驅動齒輪49被驅動。與此同時,當在移開緯線或類似情況下主驅動軸36被停止時,第三齒輪39也被停止并鎖住。當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使第四齒輪40繞轉動軸46轉動時,由于和第四齒輪40嚙合的第三齒輪39被鎖止,因此第四齒輪40繞轉動軸46轉動,同時繞轉動軸47轉動。當第四齒輪40公轉并自轉時,與第四齒輪40嚙合的第五齒輪41也轉動。第四齒輪40和第三齒輪39嚙合的齒數比(齒數比2)不同于第四齒輪40和第五齒輪41嚙合的齒數比(齒數比1/2)。通過第四齒輪40的擺動,即使當第三齒輪39被鎖止,第五齒輪41也被驅動。即,通過第四齒輪40圍繞被鎖止的第三齒輪39的轉動,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使第四齒輪40繞其自身軸線轉動,并使驅動齒輪49反向轉動。
如上,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作為一個曲柄機構,在馬達軸51沿一方向轉動時,曲柄機構能夠使紋板20的驅動齒輪49正向或反向轉動。因此,當使得驅動齒輪49正向并反向轉動時,不必使作為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驅動源的可逆馬達51既能正轉也能反轉。
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用作使驅動齒輪49正轉和反轉1/16圈的裝置。如上,當驅動齒輪49轉動一圈時,緩沖臂19擺動16次。因此,當驅動齒輪49轉動1/16圈時,緩沖臂19擺動1次。并且,當緩沖臂19擺動一次時,保持架3實施一次開口運動。因此,在本實施例中,保持架3的一次開口運動對應于驅動齒輪49的1/16圈轉動。即,通過使得驅動齒輪49正轉或反轉1/16圈的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的驅動,使保持架3由上升以及下降狀態返回至先前的開口狀態成為可能。因此,通過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使第四齒輪40的擺動范圍被設定在使驅動齒輪49轉動1/16圈的范圍。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使驅動齒輪49轉動1/16圈,必須使第四齒輪40圍繞轉動軸46轉動45°。因此,第四齒輪40的擺動范圍被設定成圍繞轉動軸46轉動45°的范圍。在作為曲柄機構的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中,第四齒輪40的擺動范圍能夠通過恰當地設置圓盤53的直徑和連桿55的長度而得以設定。由于齒數的關系,第五齒輪41和第四小徑齒輪40b的齒數比為1/2。當第四齒輪40圍繞轉動軸46轉動一圈時,第五齒輪41轉動1/2圈。因此,當第四齒輪40在45°的范圍擺動時,第五齒輪41轉動22.5°,即轉動1/16圈。因此,當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使第四齒輪40擺動45°時,驅動齒輪49轉動1/16圈。在圖5中,用實線示出的第四齒輪40處于驅動齒輪49反轉的起始階段,用雙劃線示出的第四齒輪40處于驅動齒輪49反轉的結束階段。此外,如上,在從第五齒輪41至驅動齒輪49的嚙合齒輪的齒數相同,而且轉動速度沒有變化。
下面將對多臂機2上述的紋板進給裝置35予以總結。紋板進給裝置35采用預讀法,并且包括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紋板進給裝置35包括紋板進給機構60,其將織機驅動軸56的動力傳輸至用于紋板進給的紋板驅動軸31;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其將使紋板進給換向的驅動軸的動力傳輸至用于紋板進給的紋板驅動軸31。在本實施例中,使紋板進給換向的驅動軸是可逆馬達51的馬達軸51a。在紋板進給裝置35中,動力在紋板進給機構60與紋板進給換向機構中傳輸只是通過正齒輪的嚙合來實現。用于紋板進給機構60中的齒輪包括第一齒輪37,第二齒輪38,第三齒輪39,第四齒輪40,第五齒輪41,第六齒輪42,第七齒輪43,第八齒輪44,第九齒輪45以及驅動齒輪49。用于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的齒輪是第四齒輪40,第五齒輪41,第六齒輪42,第七齒輪43,第八齒輪44,第九齒輪45以及驅動齒輪49。所有這些齒輪是具有外齒的正齒輪,而且不使用內齒輪。
由于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所使用的用于正轉和反轉的齒輪是正齒輪,因此由驅動傳遞機構的間隙所帶來的偏移量減少。因此,具有紋板進給換向機構的預讀法多臂機能夠在織機再啟動時防止紡織操作中錯誤的產生,同時提高速度。此外,由于只是使用具有外齒的正齒輪,而不使用內齒輪,因此形成多臂機的成本低。
此外,紋板進給機構60的一部分被制作成包括太陽輪以及行星輪的行星齒輪裝置。第三齒輪39和第五齒輪41是太陽輪,第四齒輪40是行星齒輪。此外,齒輪39、40、41是正齒輪,并且不是內齒輪。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是一個使行星齒輪(第四齒輪40)圍繞太陽輪(第三齒輪39和第五齒輪41)轉動的擺動機構。
因此,由紋板進給機構60和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至紋板進給驅動軸31的驅動的切換無需分叉件(crutch)和內齒輪即可實現。因而,紋板進給裝置中無需設置一個單獨的開關裝置,生產紋板進給裝置只需較低的成本,并且在紋板進給換向時,紋板進給裝置不承受大量的機械負載。因此,裝置的耐用性提高。
擺動機構(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是一個曲柄機構,其具有作為驅動源的可逆馬達51。
因此,無需可逆馬達51正轉和反轉,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就能夠正向及反向轉動。而且也不需要用于鎖定馬達軸51a停止位置的鎖定裝置。因此,無需要求可逆馬達51具有較高的轉動精度,從而能夠避免成本增加。
下面將參照圖8至圖10對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的布置予以描述。如上,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為一個曲柄機構,其具有可逆馬達51作為驅動源,并且使第四齒輪40圍繞驅動軸46擺動。此外,可逆馬達51是輸出轉動驅動力的轉動裝置中的一個。整個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被存放于多臂機2的殼體中。此外,殼體包括一個向上開口的箱體57以及一個向下打開的蓋58(參見圖1)。
在已有的多臂機中,紋板進給換向機構的一個操作柄和開關操縱桿設置在殼體的外側。因此,形成有一個貫穿殼體的開口,同時一個驅動傳遞軸穿過開口。相反,在上述的多臂機2中,無需為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形成一個貫穿殼體的開口,從而油密封性能得以改善。此外,由于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被放置于殼體中,因此能夠防止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被損壞。在已有的多臂機中,盡管一個驅動傳輸軸由貫穿殼體的開口插入,但是能夠形成開口的部分被限定在多臂機2殼體的金屬箱體57上的適當區域,以便獲得軸的油密封性能和支撐強度。可移動的蓋59是不適合的。此外,為了保持油密封性能,能夠形成開口的部分應當被設置在箱體57底部潤滑油聚集的平面上方。即,箱體57的高度應當高于能夠形成開口的部分。相反,在上述的多臂機2中,由于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被存放于殼體中,因此箱體57的高度不受限制,并且箱體57的高度能夠被設置在一個較低的位置。因此,易于對多臂機2的內部進行維護。
多臂機2中驅動傳輸機構的潤滑油聚集在箱體57的底部。此外,通過驅動傳輸機構的驅動,潤滑油在多臂機2的殼體中散開。由于可逆馬達51是一個防油馬達,因此即使在這種環境中,可逆馬達51也能夠被正常地驅動。因此,通過將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存放于多臂機2的殼體中,潤滑油始終被提供給具有作為驅動源的可逆馬達51的整個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
紋板進給換向機構同時是一個曲柄機構,其具有一個作為驅動源的轉動換向裝置,并且驅動構成紋板進給機構60的多個驅動傳輸件中的一個。在本實施例中,轉動換向裝置是電操縱的可逆馬達51。但是,轉動換向裝置能夠具有其它的結構,只要它是一個旋轉驅動型的致動器即可。此外,被作為曲柄機構的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所驅動的部件是第四齒輪40。第四齒輪40是構成紋板進給機構60的驅動傳輸件中的一個。
因此,能夠很容易地形成用于實現紋板進給正向和反向轉動的擺動機構。轉動裝置軸向中心的位置并未被限制在被驅動部件轉動中心所在的位置(第四齒輪40)。軸向中心的位置能夠被隨意設置。因此,基于驅動源的結構,多臂機2中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的布置不受限制。
作為轉動換向裝置的可逆馬達51位于紋板20的下方。更具體地說,可逆馬達51位于支撐紋板20的紋板支撐框架80下方,并且位于箱體57內底面的上方。就多臂機的結構而言,紋板20位于凸輪軸24的上方,紋板支撐框架80位于箱體57內底面上方的一個位置處。
因此,通過將紋板進給換向機構的驅動源設置在紋板支撐框架80下方的一個死區,多臂機2內部的空間能夠被有效地利用。
下面將參照圖11至圖14對紋板支撐框架80的鎖止機構90予以描述。支撐紋板20的紋板支撐框架80受到固定軸29以及后面將要描述的鎖止銷94的支撐,后面將進行詳細描述。固定軸29被安裝于主框架11上。鎖止銷94位于構成一調整裝置的調整桿聯動件70上(后面將描述)。紋板支撐框架80的鎖止機構90位于紋板支撐框架80和調整桿聯動件70之間。
首先,將參照圖11和圖12對紋板支撐框架80的支撐結構予以描述。紋板支撐框架80上形成有分別用于固定軸29和鎖止銷94的凹槽25a、26a和插入孔25b。每個凹槽25a、26a是分別在紋板安裝盤25、26上前部的外圓周一側開口并且向內形成的凹槽。插入孔25b是在導向盤25下部形成的一個孔。固定軸29穿過并滑靠凹槽25a、26a。紋板支撐框架80能夠相對于主框架11擺動。鎖止銷94穿過并滑靠插入孔25b。鎖止銷94防止紋板支撐框架80圍繞固定軸29擺動。鎖止銷94是一圓柱形部件,并且其外形是一個圓。插入孔25b的外形與鎖止銷94的外形相一致,也是圓形的。通過上述的結構,紋板支撐框架80受到固定軸29和鎖止銷94的支撐及定位。
下面,將對使紋板支撐框架80擺動的調整裝置予以描述。與傳動桿的擺動相關的調整裝置通過紋板支撐框架80的擺動解除紋板20和一個部件(緩沖臂19)的接觸狀態,從而調整保持架3。在紋板支撐框架80的調整情形下,織機1的所有保持架3立即返回至相同的高度。
調整裝置包括一個以能夠擺動的方式安裝在箱體57上的調整桿77以及一個根據調整桿77的擺動而使紋板支撐框架80擺動的調整桿聯動件70。調整桿聯動件70具有第一臂74和第二臂76,第一和第二臂作為連接調整桿77和鎖止銷94的聯動部件。調整桿77和第一臂74通過連接軸73相連,并且通過調整桿77的操作而一體轉動。連接軸73貫穿箱體57。在連接軸73和箱體57之間有一油封。第二臂76的一端以能夠擺動的方式與第一臂74相連,鎖止機構90位于第二臂76的另一端。鎖止銷94位于鎖止機構90上。一個桿導向件71安裝于箱體57的外表面上,用于引導調整桿77的轉動。桿導向件71避免調整桿77的左右擺動。此外,桿導向件71限制紋板支撐框架80在與調整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擺動。因此,可以避免由于錯誤操作對紋板20造成破壞。
按照上述結構,當操作者沿箭頭A所示方向擺動調整桿77時,鎖止銷94向紋板支撐框架80施壓,使紋板支撐框架80沿箭頭B所示的調整方向擺動。當紋板支撐框架80沿箭頭B方向擺動時,紋板20和緩沖臂90分離,并且保持架3處于調整狀態。
下面將參照圖13和圖14對紋板支撐框架80的鎖止機構90予以描述。鎖止機構90包括設置在第二臂76上的鎖止銷94的一個滑動機構,以及鎖止銷94在紋板安裝盤25上的插入孔25b。一端具有一開口的圓柱形銷接收部件93安裝于第二臂76上,鎖止銷94放置在銷接收部件93內。鎖止銷94的外徑與銷接收部件93的內徑大致相同。鎖止銷94能夠在銷接收部件93中滑動。在鎖止銷94和銷接收部件93的底面之間放置一個彈簧91。彈簧91將鎖止銷94向由銷接收部件93伸出的方向推動。鎖止銷94的滑動機構由上述的每一部件構成。
在銷接收部件93的直徑方向設置有一個止擋桿92,止擋桿92貫穿銷接收部件93,并且伸至外側。止擋桿92還貫穿鎖止銷94并且限制鎖止銷94的移動范圍。在鎖止銷94上與止擋桿92相對應的位置形成一個導向孔94a。導向孔94a的寬度大致等于止擋桿92的外徑。導向孔94a沿鎖止銷94相對于銷接收部件93滑動的方向形成。鎖止銷94的滑動范圍被限制在導向孔94a的縱向寬度范圍之內。因此,可以避免鎖止銷94相對于銷接收部件93轉動。因此,可以避免鎖止銷94脫落,并且避免彈簧91損壞。
下面將參見圖13就鎖止機構90對紋板支撐框架80的鎖止予以描述。第二臂76和紋板安裝盤25在左右方向彼此分離。安裝在第二臂76上的銷接收部件93的開口端面向紋板安裝盤25。銷接收部件93開口的端面(圖13中的左端面)幾乎與紋板安裝盤25的一外表面接觸。即,鎖止銷94相對于銷接收部件93的滑動方向是向紋板安裝盤(導向板)25滑動,滑動方向與調整方向(調整方向是紋板支撐框架80擺動的方向)垂直。當紋板安裝盤25的插入孔25b和銷接收部件93位于相同的軸線上時,鎖止銷94在彈簧91的推動下插入插入孔25b中。紋板支撐框架80圍繞固定軸29的擺動受到鎖止銷94的限制。通過上述的結構,紋板支撐框架80的擺動被鎖止機構90鎖止。
下面將參照圖14描述通過鎖止機構90對紋板支撐框架80鎖止的解除。由于插入孔25b在紋板安裝盤25的兩側開口,將指狀物或類似部件放入插入孔25b中,處于鎖止狀態的鎖止銷94的端部能夠被推動。當指狀物或類似部件以與彈簧91之推力相反的力將鎖止銷94推向銷接收部件93時,鎖止銷94被從插入孔25b中移走,紋板支撐框架80的鎖止狀態被解除。當鎖止機構90對紋板支撐框架80的鎖止被解除時,紋板支撐框架80能夠圍繞固定軸29擺動。
下面將對上述的紋板支撐框架80的鎖止機構90予以總結。支撐紋板20的紋板支撐框架80以能夠擺動的方式安裝在主框架11上。此外,調整桿聯動件70將紋板支撐框架80鎖止。調整桿聯動件70包括能夠沿與調整方向(箭頭B)垂直的方向滑動的鎖止銷94,以及使鎖止銷94伸至紋板支撐框架80的裝置。在本實施例中,使鎖止銷94伸至紋板支撐框架80的裝置是一個介于鎖止銷94和銷接收部件93之間的彈簧91。鎖止銷94的插入孔25b形成在紋板支撐框架80的紋板安裝盤25上。紋板支撐框架80的鎖止機構90包括鎖止銷94和使鎖止銷94伸出的裝置,以及鎖止銷94的插入孔25b。
因此,無需使用工具或類似部件,紋板支撐框架80就能夠很容易地被鎖止和解除鎖止。由于鎖止銷94與插入孔25b的結合使得紋板支撐框架80的擺動被鎖止,因此即使紋板20被驅動,紋板支撐框架80也不會顛簸,從而使框架3能夠穩定地上升和下降。
在本實施例中,鎖止銷94由調整桿聯動件70伸向紋板支撐框架80。然而,鎖止銷94可以沿相反的方向伸出。即,沿與調整方向垂直的方向可滑動的鎖止銷94以及使得鎖止銷向調整桿聯動件70伸出的裝置能夠設置在紋板支撐框架80上,并且鎖止銷的插入孔能夠在調整桿聯動件70上形成以構成鎖止機構。
與鎖止機構90相比,在該鎖止機構中,只是鎖止銷的伸出方向不同。紋板支撐框架80的該鎖止機構與鎖止機構90相同,并且能夠起到和鎖止機構90相同的作用。
在本實施例中,鎖止機構90中使鎖止銷94伸至紋板支撐框架80的裝置是介于鎖止銷94和銷接收部件93之間的彈簧91。
因此,僅通過推動鎖止銷94,紋板支撐框架80就能夠被鎖止和解除鎖止,并且單觸式操作使鎖止機構90的操作性提高。此外,在鎖止銷位于紋板支撐框架80上的情況下以及鎖止銷位于調整桿聯動件70上的情況下,這種作用是相同的。
下面將參照圖15至圖18對具有不同結構的鎖止機構190予以描述。鎖止機構190與鎖止機構90的不同在于使鎖止銷伸至調整桿聯動件70的裝置的結構不同。就使得紋板支撐框架80與調整桿聯動件70鎖止的裝置而言,鎖止機構190與鎖止機構90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下面將對鎖止機構190在多臂機2上的應用予以描述。相同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對相同部件的描述將省略。
如圖15和圖16所示,鎖止機構190包括一個位于第二臂76上的鎖止銷194的滑動機構,以及在紋板安裝盤25上的鎖止銷194的插入孔25b。一個開口被關閉的圓柱形銷接收部件193安裝于第二臂76上。鎖止銷194位于銷接收部件193中。鎖止銷194的外徑與銷接收部件193的內徑大致相同,并且鎖止銷194可在銷接收部件193中滑動。
在鎖止機構190中,使得鎖止銷194伸至紋板安裝盤25的裝置通過以下的方式形成。如圖15和圖16所示,當由軸向看時,一個具有“—”形狀的凸起194a從鎖止銷194的后端伸出。同時,如圖16和圖17所示,在銷接收部件193的內底面具有一個接收部193a,該接收部上形成有一個與凸起194a的形狀相對應的開口。凸起194a和接收部193a在鎖止銷194的圓周方向上不對稱。因此,當鎖止銷194處于一特定的擺動位置時(在下面被稱作“存儲位置”),凸起194a能夠被插入接收部193a中。當鎖止銷194處于其它的擺動位置時(在下面被稱作“伸出位置”),凸起194a的后端面與銷接收部件193的內底面接觸,并且凸起194a不會位于接收部193a中。因此,當鎖止銷194的擺動位置處于存儲位置時,鎖止銷194能夠被存放于銷接收部件193的后部。圖18示出了鎖止銷194被存放于銷接收部件193后部的情況。當鎖止銷194的擺動位置為伸出位置時,凸起194a與銷接收部件193的內底面接觸,并且鎖止銷194伸至紋板安裝盤25。
在鎖止銷194的外圓周面上安裝有一個延伸至銷接收部件193外側的導向銷192。在銷接收部件193上形成一個用于引導導向銷192的導向孔193b。導向孔193b以L形在銷接收部件193的一側壁上形成。通過導向孔193b和導向銷192,處于伸出位置的鎖止銷194的擺動范圍受到限制,而處于存儲位置的鎖止銷194可在軸向滑動。
因此,通過操作導向銷192,操作者能夠使鎖止銷194伸至紋板安裝盤25或者使鎖止銷194存儲于銷接收部件193中。因此,操作者能夠通過單觸式操作鎖止紋板支撐框架80以及解除鎖止。
按照本發明的第一方面,具有紋板進給換向機構的預讀法多臂機的紋板進給裝置包括將織機驅動軸的動力傳遞至紋板進給驅動軸的紋板進給機構,以及將紋板進給換向驅動軸的動力傳輸至紋板進給驅動軸的紋板進給換向機構。此外,動力在紋板進給機構和紋板進給換向機構中的傳輸只是通過具有外齒的正齒輪的嚙合而實現。因此,對于紋板進給換向機構所引起的正向和反向轉動,由驅動傳遞機構的間隙所帶來的偏移量減少。因此,具有紋板進給換向機構的預讀法多臂機能夠在織機再啟動時防止紡織操作中錯誤的產生,同時提高速度。此外,由于只是使用具有外齒的正齒輪,而不使用內齒輪,因此形成多臂機的成本很低。
按照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紋板進給機構的一部分為行星齒輪裝置,其包括具有外齒的正齒輪太陽輪以及具有外齒的正齒輪行星輪。此外,紋板進給換向機構是一個使行星齒輪圍繞太陽輪擺動的擺動機構。紋板進給機構對驅動軸的驅動以及紋板進給換向機構對驅動軸的驅動間的轉換無需分叉件和內齒輪即可實現。因而,紋板進給裝置中無需設置單獨的開關裝置,因此,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生產紋板進給裝置,并且在紋板進給換向時,紋板進給裝置不承受大量的機械負載。因此,裝置的耐用性得以提高。
按照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擺動機構是一個曲柄機構,其具有作為驅動源的可逆馬達。因此,無需可逆馬達的正轉和反轉,紋板進給換向機構就能夠正向和反向轉動。此外,也不需要用于鎖定馬達軸停止位置的鎖定裝置。因此,無需要求可逆馬達具有較高的轉動精度,從而能夠防止成本的增加。
權利要求
1.一種包括紋板進給換向機構的預讀法多臂機的紋板進給裝置,包括紋板進給機構,其將織機驅動軸的動力傳遞至紋板進給驅動軸;以及紋板進給換向機構,其將所述紋板進給換向驅動軸的動力傳輸至所述紋板進給驅動軸;其特征在于動力在所述紋板進給機構和所述紋板進給換向機構中的傳輸只是通過具有外齒的正齒輪的嚙合而實現。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臂機的紋板進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紋板進給機構的一部分為行星齒輪裝置,所述行星齒輪裝置包括具有外齒的正齒輪太陽輪以及具有外齒的正齒輪行星輪,并且所述紋板進給換向機構是使所述行星齒輪圍繞所述太陽輪擺動的擺動機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臂機的紋板進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機構是一個曲柄機構,其具有作為驅動源的可逆馬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通過緯線移開操作減少紋板進給驅動位置偏移的預讀法多臂機的紋板進給裝置。多臂機2包括將與織機連接在一起的驅動軸31的動力傳輸至紋板進給驅動軸31的紋板進給機構60,以及將可逆馬達51的動力傳輸至紋板進給驅動軸31的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通過具有外齒的正齒輪的嚙合,動力在紋板進給機構60和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中傳輸。紋板進給機構60的一部分被制作成行星齒輪裝置,行星齒輪裝置包括具有外齒的正齒輪太陽輪(第三齒輪39和第五齒輪41)以及具有外齒的正齒輪行星輪(第四齒輪40)。紋板進給換向機構50是使行星齒輪圍繞太陽輪擺動的擺動機構。擺動機構是一個曲柄機構,其具有作為動力源的可逆馬達51。
文檔編號D03C1/08GK1550589SQ20041004319
公開日2004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03年5月15日
發明者清水亮, 中島敏夫, 夫 申請人:村田機械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