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利用扁平玻璃纖維織成的織物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織玻璃纖維織物,并涉及一種通過織造經紗和緯紗獲得的機織玻璃纖維織物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近來電子工業的快速發展,構成其上安裝有集成電路和半導體的支承件的印刷電路經歷了連續改進。在印刷電路的基底處,用于電絕緣的加強材料被浸漬樹脂并且然后使其硬化。作為加強材料,通常選擇機織玻璃纖維織物,其具有通過連續玻璃纖維制成的經紗和緯紗形成的平紋組織結構。
隨著樹脂浸漬能力的提高,對用于印刷電路的機織玻璃纖維織物中的纖維分布更加均勻進行研究工作已經變得必要。因此,機織織物紗線之間間距的最佳分布是通過利用旨在纖維均勻分布的方法例如利用流體噴射或流體振動,或者此外利用直接壓力的處理獲得的。換句話說,因為紗線在機織織物織造工序期間可能趨向于分開,因此目標是填充由該工序引起的間距和間隙以使由緯紗和經紗制成的機織織物均勻。
直至今日,在已知機織玻璃纖維織物中發現以下問題隨著減小尺寸、更加機動的終端(terminal)的采用以及朝向高性能材料的傾向,已經出現對薄玻璃纖維織物日益增長的需要,但其中所述間隙是準確填充的。在薄玻璃纖維織物的情況中,利用流體噴射或流體振動執行纖維均勻分布,纖維趨向于分開和斷裂,而且織物的網眼扭曲變形。如果設法限制所述紗線分開問題,就不可能達到纖維均勻分布的目的,因此填充間隙變得有問題。
在獲得薄印刷電路的嘗試中,它們的剛性被減小。因此,需要獲得一種較薄的玻璃纖維織物,并且同時提高使用機織玻璃纖維織物的印刷電路的剛性。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機織玻璃纖維織物的生產方法,其中表面毛羽現象沒有增加,織物的間隙可以一種令人滿意的方式填充,并且利用該機織玻璃纖維織物能夠獲得具有高剛性的印刷電路;此外,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所述的機織玻璃纖維織物,以及預浸漬體和印刷電路。
發明內容
為了獲得上面所列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生產一機織玻璃纖維織物的生產方法,該機織玻璃纖維織物由包括多根長絲的經紗和緯紗構成;所述生產方法的特征在于一個熔融玻璃被紡絲以使所述長絲具有扁平外形的階段;一個所述玻璃長絲被集合以便形成一連續玻璃纖維紗線的階段;一個所述連續玻璃纖維紗線被一定程度卷繞以便形成一成形絲筒的階段;以及一個在不必采取預先卷繞到所述成形絲筒上的所述連續纖維玻璃紗線的加捻工序的情況下使用所述連續玻璃纖維紗線織造本發明的玻璃纖維織物的階段。
到目前為止,在用于制造織造玻璃纖維織物的生產方法中,玻璃長絲在集合為一適當尺寸以便形成一連續纖維紗線之后被使用一絡紗機卷繞到一個成形絲筒上。隨后,卷繞在成形絲筒上的連續玻璃纖維紗線被再繞到一筒管上并且最終用于玻璃纖維織物的生產。此外,連續玻璃纖維的加捻工序通常與通過一絡紗機到一筒管上的再繞工序成對出現。
相反,在本發明的玻璃纖維織物的生產方法中,連續玻璃纖維在卷繞到一成形絲筒上之后不預先經過再繞工序而在玻璃纖維織物的織造工序中使用。因此,可以避免再繞工序,在這種情況中連續玻璃線沒有進一步加捻,然后能夠限制表面毛羽現象。在玻璃長絲的外形是扁平的情況中,由于其外表面比圓形長絲大,因此由玻璃長絲本身之間的摩擦引起的表面毛羽更容易發生。因此,避免再繞工序的可能性能夠顯著限制表面毛羽現象。此外,因為連續玻璃纖維未被加捻,因此長絲的卷裝力(packing strength)較弱,并且因此,即使沒有進行纖維均勻再分布操作,這些長絲也自然地分開,導致具有高度間隔填充等級的機織織物。此外,由于玻璃長絲具有扁平外形,長絲互相重疊部分的厚度與圓形長絲的情況相比較小;因此,機織織物內部的長絲之間的間隙尺寸減小。因此,如果將一個使用圓形長絲的玻璃纖維織物與另一個使用扁平外形長絲的玻璃纖維織物相比較,假設它們具有相同的厚度,則第二個將提供更高等級的纖維分布。因此,由根據本發明獲得的玻璃纖維織物制成的印刷電路具有更高的剛性。
此外,關于本發明的生產方法目的,當由具有扁平外形的玻璃纖維形成的一紗線僅僅用于緯紗或僅僅用于經紗中時,其特征在于沒有經過一再繞工序的連續纖維。
在不需要一再繞工序的扁平外形連續玻璃纖維僅用于緯紗或僅用于經紗的情況中,玻璃纖維織物不會顯現表面毛羽問題并且其表現為一緊密織造的織物,而且可獲得具有高度剛性的印刷電路。
關于本發明玻璃纖維織物的其它生產方法包括一種其中緯紗和經紗由具有多根長絲的玻璃紗線構成的玻璃纖維織物的生產方法。所述生產方法包括以下階段一個熔融玻璃被紡絲以使所述長絲具有扁平外形的階段;一個所述玻璃長絲被集合以便形成一連續玻璃纖維紗線的階段;一個所述連續玻璃纖維紗線被卷繞以便形成一成形絲筒的階段;以及一個在不必采取預先卷繞到一成形絲筒上的連續纖維玻璃紗線的加捻工序的情況下所述連續玻璃纖維紗線被織造的階段。
根據本發明的玻璃纖維織物的生產方法,在連續玻璃纖維卷繞到一成形絲筒上之后不必經過一連續玻璃纖維的加捻工序的情況下執行玻璃纖維織物的織造工序。這樣避免連續玻璃纖維的加捻操作,能夠避免由連續玻璃纖維加捻引起的表面毛羽。在玻璃長絲外形是扁平的情況中,因為其表面比圓形長絲的表面大,則由玻璃長絲本身之間的磨擦引起的表面毛羽更容易發生,因此避免再繞工序的可能性有助于顯著地限制表面毛羽現象。此外,因為連續玻璃纖維未被加捻,因此長絲的壓縮力較弱,并且因此即使沒有進行纖維均勻再分布操作,這些纖維也會在織造工序期間自然地分開,從而獲得間隙空間的高度填充。此外,由于玻璃長絲具有扁平外形,長絲在外形較短邊上互相重疊的一側的厚度與圓形長絲的情況相比較小;因此,織物內部長絲之間的間隙的尺寸減小。因此,如果將使用圓形長絲的玻璃纖維織物與使用扁平外形長絲的玻璃纖維織物相比較,假設它們具有相同的厚度,后者將擁有較高等級的纖維分布。因此,由根據本發明所述方法獲得的玻璃纖維織物制成的印刷電路擁有較高的剛性。
在緯紗或經紗包括具有扁平截面的玻璃長絲的情況和在連續玻璃纖維沒有經過加捻工序的情況下本發明的玻璃纖維織物的生產方法被認為是適當的。
在不需要再捻工序的具有扁平外形的連續玻璃纖維僅用于緯紗或僅用于經紗中的情況中,玻璃纖維織物不顯現出表面毛羽的問題,并且獲得一個令人滿意的間隙空間填充等級,而且獲得具有高度剛性的印刷電路。
本發明的預浸漬體的生產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下工序由上述任一生產方法獲得的一玻璃纖維織物在一熱固樹脂中浸漬并且達到一半硬狀態。
根據本發明的預浸漬體的生產方法,使用上述生產方法,浸泡在熱固樹脂中的連續玻璃纖維中沒有發現表面毛羽,纖維分布基本完全均勻,而且使用這種預浸漬體的印刷電路具有較高的剛性。
本發明的玻璃纖維織物是一種由一緯紗和一經紗組成的玻璃纖維織物,所述經紗和所述緯紗都包含多根長絲,其中這兩個組分—緯紗或經紗—中的至少一個的紗線沒有經過一加捻工序,并且長絲的外形呈扁平形狀。
在本發明織物的情況中,由于這兩個組分—緯紗或經紗—中的至少一個的紗線沒有經過一加捻工序,這樣纖維壓縮較柔和,纖維均勻分布會自然發生,也不需要進行特殊的再分布操作,并且獲得一個緊密織造的織物。此外,由于這兩個組分—緯紗或經紗—中的至少一個的紗線沒有經過一加捻工序,因此限制了由加捻工序引起的表面毛羽問題。在玻璃長絲外形是扁平的情況中,其表面比圓形長絲的大,因此由玻璃長絲之間的磨擦引起的表面毛羽更容易發生。表面毛羽被限制毫無疑問是一個優點。此外,由于玻璃長絲具有扁平外形,因此長絲在外形較短邊互相重疊一側的厚度比在圓形長絲的情況中的厚度小;因此織物內部長絲之間的間隙的尺寸減小。因此,如果將使用圓形長絲的玻璃纖維織物與使用扁平外形長絲的玻璃纖維織物相比較,假設它們具有相同的厚度,后者將具有更高等級的纖維分布。這是為什么由本發明中所述玻璃纖維織物制成的印刷電路表現出較高剛性的原因。
在本發明的玻璃纖維織物的情況中,經紗被加捻并且基本呈圓形,而緯紗沒有被加捻并具有扁平外形被認為是適當的。
由于織物的兩個組分—緯紗和經紗—中的至少一個的紗線沒有經過一加捻工序,因此纖維壓縮較柔和,并且即使沒有進行一特殊的纖維再分布操作,纖維均勻分布也會自然地發生,從而獲得一非常緊密織造的織物。此外,只要緯紗未被加捻,則由加捻引起的緯紗表面毛羽就可以被限制。
本發明的預浸漬體由所述機織玻璃纖維織物獲得,所述機織玻璃纖維織物由熱固樹脂浸漬。在本發明的預浸漬體中,由于使用所述織物,熱固樹脂內部的緯紗沒有表現出表面毛羽并且獲得纖維基本規則的分布。進而由這種預浸漬體生產的印刷電路的剛性較高。如果緯紗沒有被加捻并且如果采用使用一具有扁平截面的長絲的預浸漬體,則這些結果甚至更加明顯。
本發明的預浸漬體包括作為基底材料的上述玻璃纖維織物。在本發明的印刷電路的情況中,由于使用所述織物,緯紗沒有表現出表面毛羽,纖維分布基本均勻并且剛性較高。
下面結合附圖以舉例的方式詳細說明本發明,其中應注意相同的附圖標記對應相同的元件。
圖1是用于生產連續玻璃纖維的玻璃纖維生產系統結構的示意圖;圖2示出應用在圖1玻璃纖維生產系統中的漏板(bushing)的從底部看時的橫斷面視圖;圖3示出一個自動織機;圖4示出本發明的玻璃纖維織物的一個實際應用;圖5示出圖4中玻璃纖維織物的VV截面;圖6是本發明的預浸漬體實際應用的橫斷面視圖;圖7是本發明的印刷電路實際應用的橫斷面視圖;圖8示出長絲的短邊和長邊;以及圖9示出緯紗和經紗纖維的分布率。
具體實施例方式
結合圖1至3說明本發明的玻璃纖維織物的生產方法。首先,結合圖1和2,以解釋從熔融玻璃開始直到連續玻璃纖維成形的生產階段。第一個視圖以簡化形式示出用以獲得連續玻璃纖維的玻璃纖維生產系統1。在玻璃纖維生產系統1中,漏板10設置在底部,同時設置一其中供有熔融玻璃的坩堝2;從漏板10的孔中流出的熔融玻璃在冷卻后變成長絲F。
圖2是從底部看時的斜視圖。在漏板10中,孔12呈扁平形狀。此外,兩個孔12構成一對,并且在每對孔12之間有一個用于分開長絲的矩形槽(分離單元)14。從每個孔12流出的熔融玻璃按照孔12的形狀成形,其表現出扁平外形并且當其接觸分開單元14中的空氣時冷卻。具有扁平外形的熔融玻璃提高了其本身的粘性,并且其甚至在由于表面張力而降低扁平度之前固化,這樣制得扁平外形的玻璃長絲F。
結合圖1說明玻璃纖維的生產方法。在漏板10下方設置有一個輥子4以涂敷粘合劑。借助用于粘合劑涂敷的所述輥子4,該粘合劑被涂敷在玻璃長絲F上,玻璃長絲F在接合滾筒6的作用下集合并形成紗線;這樣獲得連續玻璃纖維S。在一束連續玻璃纖維S中,例如,包含50至400根玻璃長絲F。隨后,利用絡紗機將紗線卷繞成圓柱形或圓錐形,并且紗線呈現一成形絲筒9的形式。但是應注意在成形絲筒9的情況中,連續玻璃纖維沒有經過加捻。
下面分析圖3中的自動織機41并解釋玻璃纖維織物的織造方法。首先,如上面解釋獲得的連續玻璃纖維成形絲筒9“按照原來的樣子”設置在緯紗喂紗器42中。這意味著,就緯紗而言,直至今日一直執行的緯紗到一筒管上的再繞操作沒有被執行。由于沒有從成形絲筒9開始執行該再繞操作,因此連續玻璃纖維沒有被加捻。就經紗而言,在本應用中長絲外形基本為圓形,并且該連續玻璃纖維已經從成形絲筒再繞到筒管上。然而就經紗(而非緯紗)而言,可以使用一沒有從成形絲筒再繞的具有扁平外形的長絲。
在將由連續纖維制成的緯紗和經紗裝到自動織機41上之后,織機41開動并且經紗20的多根紗線以均勻間距沿相同方向引入,同時引入緯紗30使得緯紗與經紗成90度角。這樣獲得具有平紋組織結構的玻璃纖維織物。
圖4是因而獲得的玻璃纖維織物40的說明,而圖5是沿圖4的VV方向的相關橫截面。注意到圖5是沿(圖4中的從左向右方向)劃分經紗20一半寬度的直線的橫截面。如在每個圖中所示的,經紗20和緯紗30彼此交替穿越地交織在一起。
如上面所述,就玻璃纖維織物40的生產而言,連續玻璃纖維S在以圓柱形卷繞到成形絲筒9上之后織入玻璃纖維織物40中而無需經過向一筒管上的任何再繞操作,也就是無需給連續玻璃纖維S強加一個進一步的加捻工序。如果避免連續纖維的再繞工序(加捻工序),并且連續玻璃纖維S(緯紗30)不再經過加捻,則能夠限制表面毛羽。此外,由于緯紗不再經過加捻,因此其壓縮度較低;這允許以自然的方式利用通過經紗20施加的作用力獲得纖維的均勻分布,不再需要為了獲得纖維均勻分布的目的而執行一個特殊分開操作。此外,即使長絲沒有以均勻方式分布,當施加經紗作用力時,由于對具有扁平外形的玻璃纖維長絲的副力矩較大并且還由于轉動半徑較大,因此長絲趨向于沿短邊的方向定位其本身,從因導致一具有寬表面的細紗線。
此外,仍然在將用于纖維均勻分布的任何處理例如流體噴射或者流體振動應用于玻璃纖維織物40的情況中,因為連續玻璃纖維S沒有經過任何加捻操作并且因此其壓縮度較低,即使在纖維再分布操作時應用于玻璃纖維織物40上的能量較小,也可以獲得纖維的令人滿意的均勻再分布。結果得到緊密織造的玻璃纖維織物40和有限的表面毛羽。纖維均勻再分布操作期間使用的能量的示例指在一噴射操作情況中的流體噴射的速率或者功率,或者在一利用流體振動的處理的情況中的振動頻率。可以對這種處理的速率進行設置,以便改變纖維的分布程度。
構成扁平外形的緯紗30的是玻璃長絲F,各個玻璃長絲F在織造工序時以它們的長度水平設置地引入,如圖5所示。此外,由于長絲F的外形是扁平的,因此相鄰長絲F之間的間隙尺寸較小,也就是說,長絲F在它們之間更接近。此外,玻璃纖維織物40的厚度沿長絲F截面的短邊重疊的方向(圖5中的從頂部向底部方向)較小。
現在結合圖6和7說明使用玻璃纖維織物40的預浸漬體和印刷電路。圖6是利用本發明玻璃纖維織物40制成的預浸漬體50的斜視圖,而圖7示出利用預浸漬體50作為基底材料制成的印刷電路60。對于預浸漬體50,在將玻璃纖維織物40浸漬具有樹脂基體作用的熱固樹脂之后,施加一個干燥處理,之后預浸漬體50將處于一種半硬狀態。就樹脂基體而言,實際上可以使用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和聚酰亞胺樹脂以及其它類似的樹脂。
由預浸漬體50作為基底材料形成的印刷電路(PWB印刷線路板)60可如下面所述獲得。首先,將多個預浸漬體互相重疊并且加壓加熱獲得一個多層的層壓板。經過加壓加溫處理的層壓板標記為50a。在該多層層壓板的兩側(或者在單獨一側)上施加一個銅板,獲得覆銅層壓板(CCL覆銅層壓板)。在例如稱為“金屬面腐蝕法(subtractive)”的方法之后,構成印刷電路的線54成形。這樣印刷電路60以圖7中所示的樣子完成。然而,本發明的印刷電路不局限于圖7中說明的,還可以有大量變型。作為一個示例,代替將印刷電路限制在外表面,印刷電路也可以在內層中實現,因而獲得多層印刷電路(ML-PWB多層印刷線路板)。
所述預浸漬體50包括在熱固樹脂中浸漬的玻璃纖維織物40;所述玻璃纖維織物40表現出均勻分布的緯紗并且沒有表面毛羽。這就是為什么由所述預浸漬體50制成的印刷電路60在所有點中都是均勻剛性的原因。此外,如已經在前面解釋過的,因為長絲F的外形是扁平的,因此在預浸漬體50內部長絲F的位置非常靠近;這使印刷電路60具有較大的剛性,印刷電路60利用預浸漬體50用于其生產。基于這樣的前提,能夠獲得一薄的但具有高剛性等級的印刷電路60。
在本實際應用中,由沒有經過再繞加捻操作的扁平外形玻璃纖維長絲F獲得的連續玻璃纖維S沒有在經紗和緯紗中同時使用,而是僅僅在緯紗中使用。然而,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中,能夠在纖維均勻分布時限制表面毛羽,并且以令人滿意的方式獲得一緊密織造的織物,并且也獲得具有高剛性的印刷電路60。然而,與其中由長絲F獲得且沒有經過再繞和加捻工序的連續玻璃纖維S僅在緯紗20中使用的本實際應用不同,還可以僅在經紗30中使用所述連續玻璃纖維S。顯然,還能夠將由長絲F獲得并且沒有經過再繞和加捻工序的連續玻璃纖維S都用于經紗20和緯紗30。
實際應用示例下文中基于實際應用更具體地檢驗本發明的結果。
如表1所示,在實際應用示例1中,經紗ECE225由直徑為7微米的圓形玻璃長絲形成,緯紗由具有扁平外形的玻璃長絲形成,其短邊為4.5微米,長邊為18微米。長邊和短邊表示圖8中說明的長度。因為經紗在紡絲和卷繞到一成形絲筒上之后已經再繞到筒管上,因此其具有1.0轉/25毫米的捻度。沒有再繞的替代的緯紗沒有經過任何加捻操作。在由這樣的緯紗和經紗形成的玻璃纖維織物上,沒有執行用于纖維均勻分布的操作。
表1
在一個適合(conforming)裝置(JIS R 3420)中執行該玻璃纖維織物的透氣性測試,獲得一個較低的值41.1厘米3/厘米2/秒。那意味著即使不執行纖維均勻分布的操作,實際應用1的玻璃纖維織物表現出低透氣性和緊密織造。那是因為具有扁平外形的緯紗沒有加捻,因為其壓縮度低并且因為纖維的均勻分布在織造過程中以自然的方式發生。然而,注意到玻璃纖維織物在浸漬到樹脂中之后在硬化的多層內部達到41.3%的玻璃纖維浸漬度。此外,通過玻璃纖維織物的表面檢查,沒有發現緯紗的表面毛羽。這是由于能夠避免加捻操作的事實。
在檢測透氣性程度之后,利用一流體(水)執行實際應用1的玻璃纖維織物的纖維均勻再分布處理。在纖維均勻再分布操作之前具有49.7%的經紗纖維分布程度和95.9%的緯紗纖維分布程度并具有41.1厘米3/厘米2/秒的透氣性的玻璃纖維織物在操作之后具有81.6%的經紗纖維分布程度和97.6%的緯紗纖維分布程度并具有13.2厘米3/厘米2/秒的透氣性。在纖維均勻再分布之后通過玻璃纖維織物的表面檢測,基本沒有發現表面毛羽。此外,這些結果顯示出在當前實際應用示例的玻璃纖維織物情況中經紗的纖維均勻再分布比緯紗的纖維均勻再分布更容易獲得。參考圖9,經紗和緯紗的纖維分布程度由以下方式計算經紗的纖維分布程度=A1/A×100(%)緯紗的纖維分布程度=B1/B×100(%)A=經紗間隔A1=經紗寬度B=緯紗間隔B1=緯紗寬度在比較示例1的玻璃纖維織物中,對于經紗和緯紗,使用與實際應用示例1相同的紗線。其中比較示例與實際應用示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在織造以前,緯紗以1.0轉/25毫米的扭轉再繞到一筒管上。與實際應用示例1中一樣,在一個適合裝置(JIS R 3420)中執行該玻璃纖維織物的透氣性測試,并且結果是119.6厘米3/厘米2/秒。這個結果顯示出比較示例1的玻璃纖維織物與實際應用示例1的玻璃纖維織物相比是更加不緊密織造的。這是由于具有扁平外形的緯紗被加捻,纖維壓縮度高,并且因此在織造期間緯紗不容易擴展。此外,由于在比較示例1中已經執行緯紗的再繞,因此觀察到玻璃纖維織物緯紗的大量表面毛羽。
與實際應用示例1不同,對于比較示例2的玻璃纖維織物,使用一圓形玻璃長絲(直徑為9微米)。然而,與實際應用示例1中一樣,緯紗沒有從成形絲筒再繞到筒管上并且沒有執行加捻操作。與實際應用示例1中一樣,在一個適合裝置(JIS R 3420)中執行所述玻璃纖維織物的透氣性測試,并且結果是132.9厘米3/厘米2/秒。這個結果顯示出比較示例2的玻璃纖維織物與實際應用示例1的玻璃纖維織物相比是更加不緊密織造的。這樣,很顯然僅僅不執行緯紗或經紗的加捻不足以提高纖維的均勻分布。纖維均勻分布程度的提高與將具有扁平外形的長絲用于連續玻璃長絲有關,并且與缺少加捻有關。
權利要求
1.用于生產一包括緯紗和經紗的玻璃纖維織物的方法,所述緯紗和所述經紗包含多根玻璃長絲,所述方法包括-一個熔融玻璃被紡絲以形成具有扁平截面的所述長絲的階段;-一個所述玻璃長絲被集合以便形成一連續玻璃纖維紗線的階段;-一個所述連續玻璃纖維紗線被卷繞以便形成一成形絲筒的階段;以及-一個在不必采取再繞預先卷繞到所述成形絲筒上的所述連續纖維玻璃紗線的工序的情況下將所述連續玻璃纖維紗線用于織造本發明的所述玻璃纖維織物的階段。
2.用于生產一如權利要求1所述織造的玻璃纖維織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織物由所述經紗和所述緯紗組成,所述經紗和所述緯紗的玻璃長絲的特征在于所述扁平截面,并且所述織物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織物由不需要再繞工序的所述連續玻璃纖維形成。
3.用于生產一玻璃纖維織物的方法,其中緯紗和經紗由一多根長絲的玻璃紗線組成,所述方法包括以下階段-紡制熔融玻璃以使所述長絲具有扁平截面;-一定程度地集合所述玻璃長絲以形成一連續玻璃纖維紗線;-卷繞所述連續玻璃纖維紗線以形成一成形絲筒;-在不必采取預先卷繞到所述成形絲筒上的所述連續纖維玻璃紗線的加捻工序的情況下,使用沒有進一步加捻的所述連續玻璃纖維紗線織造所述玻璃纖維織物。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織物由所述經紗和所述緯紗組成,所述經紗和所述緯紗的玻璃長絲的特征在于所述扁平截面,并且所述織物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織物由不需要所述進一步加捻工序的所述連續玻璃纖維組成。
5.用于生產一預浸漬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浸漬體利用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獲得的一玻璃纖維織物形成,并且通過在一熱固樹脂浴中的浸漬和隨后的干燥呈一半硬狀態。
6.玻璃纖維織物,其中所述緯紗和所述經紗包含多根玻璃長絲;兩個組分—經紗和緯紗—中的至少一個的長絲沒有被加捻;并且所述玻璃長絲的截面的特征在于是扁平的。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纖維織物,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經紗經過加捻并且所述玻璃長絲的截面基本呈圓形時,所述緯紗不經過加捻并且所述長絲具有扁平截面。
8.預浸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預浸漬體通過權利要求6或7中所述的玻璃纖維織物在一熱固樹脂浴中的浸漬獲得。
9.印刷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電路包含作為基底材料的在權利要求6或7中所述的玻璃纖維織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利用扁平纖維織成的織物及其生產方法。本發明提供了玻璃纖維織物的生產方法,該玻璃纖維織物沒有表現處表面毛羽且是緊密織造的,可利用該玻璃纖維織物獲得具有高度剛性的印刷電路;以及一種玻璃纖維織物、一種預浸漬體和印刷電路。玻璃纖維織物(40)由包含多根玻璃長絲的經紗(20)和緯紗(30)織成;關于經紗(20)和緯紗(30),這兩個組分中的至少一個沒有經過加捻并且其玻璃長絲的外形是扁平的。由于經紗(20)和緯紗(30)這兩個組分中的至少一個沒有經過加捻,因此能夠在織造操作期間限制表面毛羽并且同時獲得纖維分開并均勻分布,而不需要執行纖維均勻再分布的特殊處理。此外,由于經紗(20)和緯紗(30)這兩個組分中的至少一個的長絲F具有扁平的外形,因此長絲F之間的間隔較小,玻璃纖維織物的纖維分布程度較高并且印刷電路層壓板的剛性較高。
文檔編號D03D15/00GK1639398SQ03804673
公開日2005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03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28日
發明者小部和志, 版井智文, 鈴木吉原, D·斯卡里, M·斯卡里 申請人:吉維迪意大利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