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收縮共聚酯短纖維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工業和石油化工業中的合成纖維生產領域,一種高收縮短纖維的制造方法。
②背景技術近年來為了增加滌綸纖維的產品和提高它的使用性,克服其固有的缺陷,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研究新品種,利用化學物理和機械等方法,改變其性能和結構,高收縮滌綸短纖維就是其中之一。現有技術中,上海化纖公司采用低溫拉伸法,適當降低拉伸倍率以及采用不定形工藝,由此生產的合纖沸水收縮率達到20%~35%;石家莊市滌綸廠在生產聚酯時加入第三、四組分,共聚制成高收縮聚酯切片,經紡制而成的短纖維及毛條,其沸水收縮率≥25%。但是單純用化學方法或物理方法改性生產的高收縮滌綸短纖維,往往其收縮率不高,或者其收縮率不夠穩定,給使用帶來不少困難,制成的紡織品不夠穩定。
③發明內容本發明專利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化學改性與物理改性相結合的制造高收縮共聚酯短纖維方法。主要特征是在聚酯切片聚合時加入第三單體間苯二甲酸,加入量為占所有聚合組分總重量的5%~15%,先制成有高收縮性能的聚酯切片,后在紡絲、牽伸加工中利用工藝調節作物理改性,紡絲牽伸時采用比生產常規纖維時較低的紡絲溫度。常規紡絲溫度為280~290℃,現用275~280℃;采用比常規較高的牽伸倍數,以及較常規偏低的紡成纖維的定形溫度,常規生產牽伸倍數為3.8~4.0倍,現用4.0~4.2倍,常規的定形溫度為100~120℃,現用60~80℃,使所生產的纖維具有較高且穩定的收縮率。
用本發明專利所述的化學改性法與物理改性法相結合所生產的高收縮共聚酯短纖維,其收縮率可達>35%,且收縮率較穩定,克服了以往化學改性收縮低,而物理改性收縮率不穩定的缺點。
④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發明專利所述制造方法的一個實施例。
生產纖度為2.22dtex,沸水縮率為50%的高收縮滌綸短纖維。在滌綸切片聚合過程中,采用PTA方法(對苯二甲酸與乙二醇直接聚合),常規聚合組分不變條件下加入第三單體間苯二甲酸12%(重量百分比),用現有紡絲設備,即在VD406紡絲機上紡絲,卷繞速度1000m/min,紡絲溫度280℃;在CVD801后牽伸機上牽伸,牽伸倍數為4.2倍,牽伸溫度70℃,定形溫度70℃。
權利要求
1.高收縮共聚酯短纖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用化學改性與物理改性相結合的制造方法,在聚酯切片聚合時加入第三單體間苯二甲酸,在紡絲、牽伸加工過程中利用工藝調節進行物理改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化學改性法中的第三單體間苯二甲酸的加入量為所有聚合物總重量的5%~1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物理改性中,紡絲溫度為275~280℃,牽伸倍數為4.0~4.2倍,定形溫度為60~80℃。
全文摘要
本發明采用化學改性與物理改性相結合的制造方法,在聚酯切片聚合中,加入第三單體間苯二甲酸,制造具有高收縮性能的聚酯切片,在紡絲、牽伸加工過程中利用工藝調節進行物理改性,采用比生產常規纖維時較低的紡絲溫度,采用比常規較高的牽伸倍數,以及比常規較低的牽伸溫度和定形溫度。所生產的高收縮聚酯短纖維收縮率大于35%,且收縮率穩定,克服了單一化學改性法或單一物理改性法的缺點。
文檔編號D01F8/14GK1424445SQ01142609
公開日2003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01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11日
發明者楊衛忠, 顧麗霞, 張根敏, 沈在紅, 馮忠耀, 解德誠, 肖茹, 賀聿金, 王企章 申請人:上海第十化學纖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