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單板壓制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層同步壓制多個單板的單板壓制設備。
迄今,已提出了熱壓或冷壓單片單板或者由多個單板借助粘合劑相互粘合在一起而構成的疊層板的壓制設備。例如,日本專利公開昭41-1753號就揭示了一種設置有多個壓制裝置的自動壓制設備,所說的壓制裝置沿豎直方向排列并呈多層狀。
如
圖14和15所示,該設備總體來說由一壓制裝置200、一裝料裝置206和一卸料裝置208構成。該壓制裝置200包括多個加壓板203和多個金屬帶式傳送帶204(見圖15),加壓板203呈多層狀布置或者在豎直方向相互隔開一預定的距離,并且,它們處在縱向相互隔開的一個固定板201和一個可動板202之間,每一個金屬帶式傳送帶204的上面部分設置成沿加壓板203的上面移動并適宜于從裝料側間歇地移動到卸料側。裝料裝置206可移動地布置在裝料側,以便其能夠上下移動,其還設置有若干傳送帶205,傳送帶205布置成與加壓板203一一對應。卸料裝置208可移動地布置在卸料側,以便其上、下移動,與裝料裝置206的情況一樣,卸料裝置208也設有若干個傳送帶207,這些傳送帶207也布置成與加壓板203一一對應。
在裝料裝置206縱移的同時,待處理板210(以下稱作未處理板210)被連續地放置到各個傳送帶上,并且,裝料裝置206的各個傳送帶和各加壓板203一一對正。在這種狀態下,讓裝料裝置206的傳送帶205和金屬帶式傳送帶204移動,從而把傳送帶205上的未處理板210轉移到金屬帶式傳送帶204上。然后,讓可移動板202豎直移動,使得加壓板203相互靠近,從而壓制處在各個加壓板203之間的各個未處理板210。在保持這種加壓處理狀態達預定時段之后,可移動板202向下移動,從而使得各加壓板203之間的距離再一次擴大。在這種狀態下,讓金屬帶式傳送帶204和卸料裝置208的傳送帶207移動,從而將這樣壓制過的板210轉移到卸料裝置208的各個傳送帶207上。此后,卸料裝置208豎直移動,把板210從各個傳送帶207連續地卸到卸料傳送帶220上。
然而,在這種自動壓制設備中,各金屬帶式傳送帶204的輸送面(或稱上表面部分)204a總是設計成從裝料側到卸料側的方向(如箭頭“a”所指的方向)上移動。在此情況下,布置在未處理板210上方的金屬帶式傳送帶204的非輸送面204b沿與金屬帶式傳送帶204的輸送面204a的移動方向相反的方向(如箭頭“b”所示)移動。因此,如果未處理板210的邊緣部分翹曲或者向上彎曲并且讓這樣的未處理板210移動通過金屬帶式傳送帶204之間的空間的話,則未處理板210的翹曲的或者彎曲的邊緣部分就可能與布置在該未處理板210上方的金屬帶式傳送帶204的、沿與輸送方向相反之方向運行的非輸送面204b接觸,這將導致難以在預定的方向上精確傳送未處理板210,并招致未處理板210的邊緣部分破裂。
如果加壓板203之間的間距設定得足夠大的話,也許能夠避免這些問題。然而,如果按這種方式將加壓板203之間的間距加大,那么,設備的整體高度將增加,造成整體設備笨重這樣另一個問題。
另外,上述的自動壓制設備伴隨的另一個問題是當對一塊正如未處理板的單板進行熱壓時,因對單板施壓而從單板內擠出的樹液很有可能粘附到布置在該單板上方的金屬帶式傳送帶的、沿與輸送方向相反的方向運行的非輸送部分的底部。因此,如果讓這種粘附有樹液的金屬帶式傳送帶繼續移動輸送單板的話,則該單板有可能向后輸送到裝料側而不是輸向卸料側,或者,有可能被撕裂。
本發明就是為了解決以往設備所伴隨的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單板壓制設備,即使單板的邊緣部分是翹曲的或者向上彎曲的,這種單板壓制設備也能夠精確地傳送多個單板,從而實現壓制處理。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壓制裝置,其包括至少三個壓板體,這些壓板體相互平行地布置并且能夠從一個非壓制位置移動到壓制位置,在非壓制位置上,所說的壓板體在豎直方向上相互隔開一預定的距離,而在壓制位置上,所說的壓板體相互靠近;與壓板體同樣數量的環形帶,這些環形帶適宜于沿著各自的壓板體的上、下表面并沿與相鄰的環形帶的移動方向相反的方向間歇地移動,因此,在相鄰環形帶的一對相向表面之間形成一個向前的傳送通道(例如,一個第偶數層的單板傳送通道),而且在相鄰環形帶的傳送方向與所說的向前傳送通道的相反的一對相向表面之間形成一個向后的傳送通道(例如,一個第奇數層的單板傳送通道);以及一個施壓件,該施壓件能夠使得所說的帶有環形帶的至少三個壓板體從非壓制位置移動到壓制位置,在非壓制位置上,所說的壓板體在豎直方向上相互隔開一預定的距離,以便在所說的壓板體之間交替地形成所說的向前傳送通道和向后傳送通道,而在壓制位置上,所說的壓板體相互靠近,以便以一預定的壓力壓制處在各個傳送通道里的單板。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單板壓制設備,該單板壓制設備除了具有上述的壓制裝置之外還包括一第一傳送裝置,該第一傳送裝置布置在壓制裝置上的向前傳送通道的上游側并與該向前傳送通道相一致,該第一傳送裝置的傳送方向與所說的向前傳送通道的傳送方向相同;和一第二傳送裝置,該第二傳送裝置布置在壓制裝置上的向后傳送通道的上游側,并且能夠在向前和向后兩個方向上間歇地移動,該第二傳送裝置還能夠在豎直方向上移動。
該單板壓制設備的運作過程如下首先,把各個壓板體移動到非壓制位置,并使得第二傳送裝置保持與向前傳送通道相一致。在這種狀態下,讓第一和第二傳送裝置在與向前傳送通道的方向相一致的方向上移動,與此同時,也使得各個環形帶移動,以便將預先放置在第一傳送裝置上的第一單板傳送到向前傳送通道,并進而傳送給第二傳送裝置。然后,攜帶有第一單板的第二傳送裝置豎直地移動到與所說的向后傳送通道相一致。另一方面,把第二單板安放在第一傳送裝置上,直到攜帶有第一單板的第二傳送裝置為與向后傳送通道相一致所進行的上述豎直移動完成為止。在這種狀態下,讓第一傳送裝置在與向前傳送通道的方向相一致的方向上移動,而讓第二傳送裝置在與向后傳送通道的方向相一致的方向上移動。與此同時,也使得各個環形帶移動,從而把安放在第一傳送裝置上的第二單板傳送到在壓板體之間形成的向前傳送通道,而把安放在第二傳送裝置上的第一單板傳送到在壓板體之間形成的向后傳送通道。然后,至少使第一和第二傳送裝置中的環形帶以及壓制裝置中的環形帶的運動暫停。在這種狀態下,驅動施壓件,以將壓板體分別移動到壓制位置,從而進行第一和第二單板的壓制。
圖1是概略地表示按照本發明的單板壓制設備的正視圖;圖2是圖1所示的單板壓制設備的左半部分放大的正視圖3是圖1所示的單板壓制設備的右半部分放大的正視圖;圖4是從圖3中的IV-IV線看過去的單板壓制設備的側視圖;圖5是從上面數起第二和第三層的壓板體的透視圖;圖6是單板壓制設備的正視圖,圖示了單板壓制設備的運動情況;圖7是單板壓制設備的正視圖,圖示了單板壓制設備的運動情況;圖8是單板壓制設備的正視圖,圖示了單板壓制設備的運動情況;圖9是單板壓制設備的正視圖,圖示了單板壓制設備的運動情況;圖10是單板壓制設備的正視圖,圖示了單板壓制設備的運動情況;圖11是單板壓制設備的正視圖,圖示了單板壓制設備的運動情況;圖12是按照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單板壓制設備的正視圖;圖13是按照本發明又一個實施例的單板壓制設備的正視圖;圖14是概略地表示依據已有技術的單板壓制設備的正視圖;圖15是該以往的單板壓制設備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圖。
以下將參照描繪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圖1至圖11進一步解釋本發明。
參見圖1~5,單板壓制設備1包括一個多層壓制裝置2,一個布置在多層壓制裝置2左側的第一傳送裝置4和一個布置在多層壓制裝置2右側的第二傳送裝置6,如圖1所示。該多層壓制裝置2被設計成利用壓板體3、5、7、9和11來壓榨和干燥單板13a、13b、14a及14b。在該多層壓制裝置2中,一固定板16固定在主架15的頂部,而一可動板19可移動地連接在主架15的下部。該可動板19與一個由例如,液壓缸組成的施壓件17相連并與固定板16間隔一預定的距離。如圖4所示,主架15設置了一對互相面對的立柱21和23,在這對立柱上分別形成了支撐部分21a~21e和23a~23e。這些支撐部分制成臺階狀,即,從各個立柱21和23的頂部起,隨著支撐部分位置的降低,互相面對著的一對支撐部分(例如21a與23a)之間的距離逐漸變小。
壓板體3、5、7、9和11在豎直方向上按五層布置在立柱21和23之間,并且適宜于用熱蒸汽加熱至150℃左右。每一個壓板體3、5、7、9和11的加熱也可以用能夠安裝在各個壓板體3、5、7、9和11內部的電加熱器來進行,以代替熱蒸汽的使用。
每一個壓板體3、5、7、9和11分別在其角部設有接合部分35、37、39、41和43。這些接合部分35、37、39、41和43從圖2和圖3中看去為前后延伸(即豎直紙面延伸),并且,隨著對應的壓板體位置的降低,這些接合部分35、37、39、41和43的伸出長度逐漸地變短,從而能夠與各自的支撐部分21a~21e及23a~23e相接合。通常,這些接合部分35、37、39、41和43與各個支撐部分21a~21e和23a~23e相接合或者支撐在各支撐部分21a~21e和23a~23e上,以在保證壓板體3、5、7、9和11相互之間間隔一預定距離的情況下,支撐和約束這些壓板體(如圖2和3所示)。
在壓板體3的下表面、壓板體5、7和9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壓板體11的上表面上,以12mm的間距(在金屬制循環帶95、97、99、101和103的運行方向上,或者從圖2和圖3中看去從左至右的方向上)形成了大量的、從圖2和圖3中看去為前后延伸的凹槽3a、5a、7a、9a和11a,槽的寬度為3mm,深度為2mm。另外,在各個壓板體3、5、7、9和11上的凹槽3a、5a、7a、9a和11a是按這樣一種方式形成的—即相互面對的凹槽(例如,3a對5a)在運行方向上錯位6mm。
在每個壓板體3、5、7、9和11的兩側(或者稱圖2和圖3中的左側和右側)均設有支臂45、47、49、51和53。如圖5所示,驅動軸55、57、59、61和63分別借助于軸承45a、47a、49a、51a和53a可轉動地安裝于布置在第一、第二和第四層的各個支臂45、47、51的右側和布置在第三及第五層的各個支臂49、53的左側。這些驅動軸55、57、59、61和63各自帶有自己的驅動輥65、67、69、71和73,這些驅動輥通過公知的固定機構如鍵與鍵槽配合方式固定到這些驅動軸上。每一個驅動輥65、67、69、71和73均被制成分段的結構形式,即,將若干個具有相同軸向長度的輥子(未示出)沿著它的軸向連續地安裝而構成。在每一個驅動輥65、67、69、71和73的外周面上設置了若干個嚙合用突起65a、67a、69a、71a和73a。每一個突起均制成高約6mm的錐形。突起65a、67a、69a、71a和73a的每一個均按交錯方式排列,即這些突起在軸向按50mm的間隔、在垂直于軸向的方向上按25mm的間隔排列,并且,沿軸線方向延伸的相鄰的兩排突起相互錯位25mm。
從另一方面來說,如圖5所示,固定軸75、77、79、81和83分別安裝在處于第一、第二和第四層的各支臂45、47、51的左側和處于第三、第五層的各支臂49、53的右側。各固定軸75、77、79、81和83分別借助于軸承與從動輥85、87、89、91和93可轉動地相連。和上述的驅動輥的情況一樣,各從動輥85、87、89、91和93也被制成分段的結構形式,把若干個具有相同軸向長度的輥子(未示出)沿著它的軸向連續地安裝而構成。在各從動輥85、87、89、91和93的外周面上設有若干個嚙合用的突起85a、87a、89a、91a和93a,這些突起與前述的突起65a、67a、69a、71a和73a一樣也是按交錯的方式排列的。
各驅動輥65、67、69、71和73通過一個環形的金屬帶95、97、99、101和103與相應的從動輥85、87、89、91和93之一相連,所說的環形金屬帶跨繞在各對驅動輥和從動輥上。各環形金屬帶95、97、99、101和103都是由耐腐蝕的金屬質(例如不銹鋼)的加長了的薄板(理想的是厚度約為0.5mm)制成,板的兩端利用耐熱的粘接帶粘接在一起,從而形成一條環狀的金屬帶(當用粘接帶來粘接金屬帶的兩端時,由于粘接部分能夠方便地分離,所以,能夠很方便地更換這些環形金屬帶95、97、99、101和103)。每一個環形金屬帶95、97、99、101和103上都設有大量的嚙合孔97a和99a,各孔的直徑為12mm。這些嚙合孔97a和99a按照與前述的嚙合用突起65a、67a、69a、71a、73a、85a、87a、89a、91a和93a的排列方式對應的排列方式制造,并適宜于與這些嚙合用突起65a、67a、69a、71a、73a、85a、87a、89a、91a和93a相嚙合。
此外,伺服馬達(未示出)安裝在各個驅動軸55、57、59、61和63上,以通過根據來自下文將要解釋的一個控制裝置的控制信號實現對伺服馬達的控制,以恒定的圓周速度同時實現驅動軸55、59和63沿逆時針方向(從圖2和圖3中看去的)的旋轉以及驅動軸57和61沿順時針方向(從圖2和圖3中看去的)的旋轉,或者能夠使這些驅動軸的旋轉暫停。當環形金屬帶95、97、99、101和103啟動,沿著圖2和圖3中箭頭所指示的各個方向移動時,會在金屬帶95的下表面與金屬帶97的上表面之間以及金屬帶99的下表面與金屬帶101的上表面之間各形成一條將單板從第一傳送裝置4傳向第二傳送裝置6的向前傳送通道,同時,在金屬帶97的下表面與金屬帶99的上表面之間以及金屬帶101的下表面與金屬帶103的上表面之間各形成一條將單板從第二傳送裝置6傳向第一傳送裝置4的向后傳送通道。
前述的施壓件17被設計成適于把壓板體3、5、7、9和11從非壓制位置(此時,前述的支撐部分21a~21e及23a~23e分別支撐著接合部分35、37、39、41和43)連續地向上推至壓制位置,并隨后以2kg/cm2左右的壓力擠壓處在壓板體3、5、7、9和11中各對之間的未干燥的單板13a、13b、14a和14b。多層壓制設備2的主架15設有一個下位檢測器105和一個限制可動板19下移量的止塊(未示出),當可動板19象圖2和圖3所示那樣降下時,檢測器105檢測與施壓件17相連的可動板19的位置。
象圖1所示那樣布置在該多層壓制設備2兩側的第一傳送裝置4和第二傳送裝置6的構造如下所述。
即,第一傳送裝置4包括一個框架107(在圖2和圖3中用點劃線表示);一個上傳送帶111和一個下傳送帶113,這一對傳送帶111和113分別設置在框架107的上、下部,以在它們之間保持一個等于壓板體3、5、7、9和11中三層高度的間距;和一個升舉件119,如連接在框架107上的液壓缸,該升舉件119適宜于把框架107上、下移動,以進入到上位(此時上傳送帶111的水平面與從上面數起第二層的壓板體5的水平面一致)或進入到下位(此時上傳送帶111的水平面與從上面數起第三層的壓板體9的水平面相一致)。同樣,第二傳送裝置6包括一個框架109(在圖2和圖3中用點劃線表示)、一對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7以及一升舉件121。這些構件的特定結構和功能與參照第一傳送裝置4所描述的是一樣的。順便說一下,在第一傳送裝置4和第二傳送裝置6的前述的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上設有檢測器(例如限位開關)123a、123b、125a和125b,因此,當框架107和109中的任意一個與這些檢測器123a、123b、125a、125b中的任意一個接觸時,就會發出一個信號,根據該發出的信號把一個控制裝置啟動,以便驅動升舉件119和121或者暫停升舉件119和121,從而使得第一傳送裝置4和第二傳送裝置6進入前述的上部位置或下部位置。與此同時,第一傳送裝置4和第二傳送裝置6的定位情況能夠由這些檢測器來確認。
上傳送帶111和115以及下傳送帶113和117中的每一個都各與一個伺服馬達(未示出)相連,伺服馬達能夠根據下文將描述的控制裝置發出的控制信號而得以控制,以使得上傳送帶111和115以及下傳送帶113和117在圖2和圖3中箭頭所指的方向上、以與金屬帶95、97、99、101和103的速度相同的速度移動,或者讓它們暫停。另外,在上傳送帶111和115以及下傳送帶113和117上各設有一個單板檢測器127a、127b、129a或129b,而且,根據這些單板檢測器127a、127b、129a或129b發出的檢測信號而啟動一控制裝置,以使上傳送帶111和115以及下傳送帶113和117運動或停止運動。與此同時,還能夠由這些檢測器證實單板的存在與否以及單板通道的存在與否。
下面將進一步描述按上述構造的多層單板壓制設備的動作過程。
首先,將描述第一傳送裝置4和第二傳送裝置6的初始狀態。通過升舉件119和121的動作,使第一傳送裝置4和第二傳送裝置6移動到前述的上部位置。此時,第一傳送裝置4和第二傳送裝置6在上部位置的定位情況由檢測器123a和125a檢測。
對多層壓制設備2進行狀態調整,即,通過施壓件17的縮回運動,把可動板19移動到下部位置,由此使得接合部分35、37、39、41和43被支撐在支撐部分21a~21e和23a~23e上,從而把壓板體3、5、7、9和11相互之間隔開一預定的距離。此時,可動板19在下部位置的定位情況由下部位置檢測器105檢測。
此后,使得第一傳送裝置4的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3沿圖6所示的向右的方向移動,并且,在這種狀態下,把各具有例如、3mm厚度的單板13a和13b分別放置在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3上,以便傳送它們。當利用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3按這種方式傳送單板13a和13b時,單板13a和13b的在下游側的邊緣分別由單板檢測器127a和127b檢測。在可動板19的向下運動由下部位置檢測器105檢測以及第一傳送裝置4和第二傳送裝置6在上部位置上的定位情況分別由檢測器123a和125a檢測的情況下,控制裝置被啟動,以使得各個金屬帶95、97、99、101和103沿圖6箭頭所指的方向移動,與此同時,還使得第二傳送裝置6的上傳送帶115和下傳送帶117沿圖6箭頭所指的向右方向移動。
然后,由第一傳送裝置4的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3攜帶的單板13a和13b分別傳送給金屬帶97和101,單板13a和13b又從金屬帶上進一步傳送給第二傳送裝置6的上傳送帶115和下傳送帶117。當如此傳送的單板13a被單板檢測器129a檢測到時,由控制裝置把上傳送帶115的運動停止下來。同樣,當如此傳送的單板13b被單板檢測器129b檢測到時,由控制裝置把下傳送帶117的運動暫停下來。與此同時,當檢測信號從兩個單板檢測器129a和129b傳遞到控制裝置時,所有的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3以及每個金屬帶95、97、99、101和103的運動都暫停下來。經過一個預定的最小時間段之后,把第二傳送裝置6降低到圖7所示的下部位置,與此同時,只允許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3沿圖7中向右的方向移動。順便說一下,當第二傳送裝置6的下降運動被檢測器125b檢測到時,控制裝置被啟動,以停止第二傳送裝置6的移動,并使得第二傳送裝置6在下部位置上處于待機位置。
在這種狀態下,把未干燥的單板14a和14b分別放置到正沿圖7中向右方向運行的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3上,當處在傳送方向下游側的單板14a和14b的那些邊緣分別被單板檢測器127a和127b檢測到時,控制裝置被啟動,以停止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3的運動。
在經過一預定的最小時間段之后,由控制裝置發出控制信號,以使得上傳送帶111、下傳送帶113以及金屬帶95、97、99、101和103沿與圖8中箭頭所指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動,并使得上傳送帶115和下傳送帶117在相反的方向(如圖8中箭頭所指示的方向,即向左側)移動。把這些信號設定為連續的,直到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3各自上的單板14a和14b以及上傳送帶115和下傳送帶117各自上的單板13a和13b被移動一預定的距離為止,就是說,直到把各自在預定方向運行的、相應金屬帶95、97、99、101和103所分別攜帶的單板13a、13b、14a和14b傳送到各壓板體5、7、9和11的中間部分上方為止。換句話說,當單板13a、13b、14a和14b被移動一預定的距離或者傳送到前述的預定位置時,停止控制裝置的信號輸出,由此停止上傳送帶111和115、下傳送帶113和117以及金屬帶95、97、99、101和103每一個的運動。結果,把分別由金屬帶95、97、99、101和103所攜帶的單板13a、13b、14a和14b傳送到各個壓板體5、7、9和11的中部的上方。就把下傳送帶113和117以及金屬帶95、97、99、101和103移動一預定距離的裝置來說,可以使用一個能夠發出與帶的運行距離成正比的脈沖個數的脈沖發生器,其中,從脈沖發生器發出的脈沖個數由安裝在控制裝置內的一個計數器計量,并且,當由計數器計量的脈沖個數與對應于前述的預定距離的脈沖個數相等時,則持續上述運動的信號的輸出停止。
當由計數器計量的脈沖個數與對應于前述預定距離的脈沖個數相等時,會從控制裝置發出另一個信號,啟動施壓件17,以將可動板19向上移動(如圖9所示),首先,上推處在最低層的壓板體11,然后按所述的順序連續地向上推動剩下的壓板體9、7、5和3。當施壓件17所施加的壓力達到預定值時,停止施壓件17的運動,并由壓板體3、5、7、9和11把單板13a、13b、14a和14b壓制預定的一段時間。在該壓制處理期間,利用來自壓板體3、5、7、9和11的熱能對處在壓板體3、5、7、9和11中任意一對之間的單板13a、13b、14a和14b進行加熱,于是,蒸發掉單板13a、13b、14a和14b中所含的水份。在此情況下,由于制在環形金屬帶95、97、99、101和103上的嚙合孔97a和99a是按特定的方式相對前述的凹槽3a、5a、7a、9a和11a如上述分布的,所以,即使金屬帶95、97、99、101和103的停止位置常常不同,仍能保證環形金屬帶95、97、99、101和103上的嚙合孔97a和99a與凹槽3a、5a、7a、9a和11a面對。因此,從單板13a、13b、14a和14b蒸發出的水份能夠通過這些嚙合孔97a和99a以及凹槽3a、5a、7a、9a和11a有效地排放到大氣中。
如果假定單板13a、13b、14a和14b的厚度為3mm左右,那么,壓制時間5~10分鐘左右就足以干燥這些單板,把它們的含水量降低到0~15%左右。但是,如果單板13a、13b、14a和14b的壓制持續較長的一段時間,那么,由于單板的干燥收縮,可能會導致單板13a、13b、14a和14b碎裂。為了避免單板的碎裂現象發生,這種壓制作業可以間斷地進行。也就是說,在單板13a、13b、14a和14b的壓制進行了例如,1分鐘之后,可以將施壓件17向下移動,從而把可動板19縮回到它的原始位置,把這些單板從壓制處理狀態放松例如20秒,然后,再一次啟動施壓件17,壓制這些單板,此后,把這樣的處理重復進行所需的次數。在單板干燥處理的過程中,單板13a、13b、14a和14b的壓制按這種方式間斷地放松時,能夠在防止單板破裂發生的同時適當地收縮單板。
當可動板19升起,造成下部位置檢測器105不可能檢測可動板19的位置時,要按這樣的方式啟動控制裝置—即使升舉件119縮回,以把第一傳送裝置4移動到下部位置,進入一個待機位置,此時,第一傳送裝置4的位置能夠由下部檢測器123b檢測;以及,啟動升舉件121,以將第二傳送裝置6移動到上部位置,進入一個待機位置,此時,第二傳送裝置6的位置能夠由上部檢測器123a檢測。
然后,在經過預定的一段時間之后,根據控制裝置的指令,降低施壓件17,以將可動板19向下移動,當可動板19被下部位置檢測器105檢測到時,停止該施壓件17的縮回運動。由于,壓板體3、5、7、9和11被以一種展開狀態支撐著,此時,它們的接合部分35、37、39、41和43擱置在支撐部分21a~21e及23a~23e上,并且,如圖10所示,壓板體3、5、7、9和11相互隔開一預定的距離。
然后,根據來自下部位置檢測器105的檢測信號,啟動控制裝置,使環形金屬帶95、97、99、101和103沿圖10中箭頭所指的方向移動,在下部位置上處于待機位置的第一傳送裝置4的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3沿圖10中向左的方向移動,而在上部位置上處于待機位置的第二傳送裝置6的上傳送帶115和下傳送帶117沿圖10中向右的方向移動。結果,把處在金屬帶97上的單板14a傳送到上傳送帶115上,在金屬帶99上的單板13a傳送到上傳送帶111上,在金屬帶101上的單板14b傳送到下傳送帶117上以及把在金屬帶103上的單板13b傳送到下傳送帶113上,從而使這些單板從單板壓制設備中排出。
在此通過金屬帶95、97、99、101和103的移動把各個單板13a、13b、14a和14b傳送到上傳送帶111和115及下傳送帶113和117中相應的一個上的時刻,不僅在金屬帶97和95之間、以及金屬帶101和99之間形成向前的傳送通道,而且在金屬帶99和97之間以及金屬帶103和101之間形成向后的傳送通道,形成這些通道中的任何一個通道的金屬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互沿相同的方向運動。因此,在這些單板13a、13b、14a和14b的傳送過程中,即使這些單板因干燥或收縮而翹曲或向上彎曲、致使這些單板的邊緣部分與布置在這些單板上方的金屬帶95、97、99、101和103的下表面接觸,也不可能使這些單板的傳送受阻或者將這些單板撕裂。
對于將這些單板13a、13b、14a和14b排出到單板壓制設備之外的方法而言,使用一種卸料傳送帶(未示出)是可以辦得到的,這種卸料傳送帶通常用來進行單板的傳送并適宜于與移動到下部位置(如圖10所示)的第一傳送裝置4的各個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3相連,以及與移動到上部位置(如圖10所示)的第二傳送裝置6的上傳送帶115和下傳送帶117相連。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上傳送帶111和115的移動、下傳送帶113和117的移動以及金屬帶95、97、99、101和103的移動而攜帶的單板13a、13b、14a和14b被分別直接地傳送到卸料傳送帶上。在此情況下,啟動控制裝置從而當單板13a、13b、14a和14b從金屬帶95、97、99、101和103分別傳送到上傳送帶111和115以及下傳送帶113和117當中相應的一個上時,即使從單板檢測器127a、127b、129a和129b輸出了檢測信號,仍要對金屬帶95、97、99、101和103、上傳送帶111和115以及下傳送帶113和117予以控制,以繼續它們的運行。
在這些單板的排卸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是把一個卸料傳送帶(未示出)布置在移動到上部位置的第二傳送裝置6的上傳送帶115和下傳送帶117中每一個的右側,以與這些傳送帶115和117相連(如圖11所示)。在這種情況下,把通過金屬帶95、97、99、101和103的運動、上傳送帶111和115的運動以及下傳送帶113和117的運動所攜帶的單板13a、13b、14a和14b分別傳送到上傳送帶111和115、下傳送帶113和117當中對應的一個上。在這種情況下,啟動控制裝置從而讓上傳送帶115和下傳送帶117的運動繼續進行,以便把單板13a、13b、14a和14b直接傳送到卸料傳送帶上,從而排卸這些單板。換句話說,當放置在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3上的單板13a和13b被單板檢測器127a和127b檢測到時,暫停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3的運動,以使其處于待機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把第一傳送裝置4升舉到一個能被檢測器123a檢測的位置并停止下來,以進入待機狀態,然后,讓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3沿圖11中箭頭所指的方向移動,從而借助于金屬帶95、97、99、101和103的移動把單板13a和13b傳送到上傳送帶115和下傳送帶117上,并隨后把單板13a和13b傳送到卸料傳送帶上,以實現排卸。
在本卸料實施例中,可以把一卸料傳送帶(未示出)布置在移動到了下部位置的第一傳送裝置4的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3中每一個的左側,以便與圖10所示的這些傳送帶111和113相連。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借助于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3把單板13a和13b直接卸下來。然后,第二傳送裝置6移動到下部位置,并隨后使上傳送帶115和下傳送帶117沿與圖10中箭頭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從而借助于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3按與排卸單板13a和13b時相同的方式的移動,傳送和排卸單板14a和14b。
根據本實施例,處在壓板體3、5、7、9和11各對之間的空間內的單板13a、13b、14a和14b是通過金屬帶95、97、99、101和103傳送的,金屬帶95、97、99、101和103適于在這些單板的上、下兩面沿相同的方向移動。因此,在單板13a、13b、14a和14b的傳送過程中,即使這些單板因翹曲或彎曲導致它們的邊緣部分與布置在這些單板上方的金屬帶95、97、99、101和103相接觸,也不可能阻塞這些單板的傳送。另外,由于第一傳送裝置4和第二傳送裝置6被設計成這樣——即每個裝置都只有一上傳送帶(111和115)和一下傳送帶(113和117),從數量上說,少于壓板體3、5、7、9和11的數量,而且,能夠適當地控制各裝置的運行方向和豎直位置,所以,裝卸比第一傳送裝置4和第二傳送裝置6的傳送帶數量更多數量的單板13a、13b、14a和14b是能夠辦得到的,因此,能夠使單板壓制設備1的尺寸小型化。
在以上的說明中,把壓板體3和5之間以及壓板體7和9之間的兩個通道定義為向前傳送通道,而把壓板體5和7之間以及壓板體9和11之間的兩個通道定義為向后傳送通道。但是,這只是一個術語問題,因此,圖1中的壓板體5和7之間的通道以及壓板體9和11之間的通道也可以定義為向前傳送通道,而且,第一和第二單板可以從多層單板壓制設備2的右側供應。
此外,在圖9中,當第二傳送裝置6一接到信號就立即上升的同時,第一傳送裝置4下降,這里所說的信號是使可動板19向上移動,以干燥那些單板的信號。但是,這些下降和上升運動可以延遲,直到那些單板的干燥作業完成之后、可動板19被降低至非壓制位置、金屬帶95、97、99、101和103已準備移動的那個時刻為止。
對改進的實施例的敘述1、在上述的實施例中,為了同步壓制四塊單板13a、13b、14a和14b,多層的壓制設備2采用了五層壓板體3、5、7、9和11,而且,第一傳送裝置4和第二傳送裝置6各自都采用了上傳送帶111和115以及下傳送帶113和117這樣的兩層傳送帶。但是,根據本發明,多層壓制設備也可以采用三層壓板體,而且,第一和第二傳送裝置也都可以采用單層的傳送帶,其中,使得壓板體的金屬帶總是在一個固定的方向上間歇地移動,與此同時,使得第一和第二傳送裝置隨著它們運行方向的改變而上下移動,從而能夠同步地進行一對單板的壓制處理。
2、在上述的實施例中,為了同步壓制四塊單板13a、13b、14a和14b,多層壓制設備2采用了五層(即奇數層)壓板體,并且,第一傳送裝置4和第二傳送裝置6各自都采用了上傳送帶111和115以及下傳送帶113和117這樣的雙層傳送帶。但是,可以在多層壓制設備2的最上部或者最下部按與以上所述相同的方式加裝一個額外的壓板體,以使壓板體的全部數量變成偶數,其中,對處在奇數層的壓板體按與前述相同的方式予以控制,而處在偶數層的其它壓板體則按下述方式控制。
即,如圖12所示,把另一個配有金屬帶135的壓板體137按照與壓板體11相同的方式布置在處于圖1最下層的壓板體11和可動板19之間。在這種情況下,把壓板體137這樣布置—即它與壓板體11間隔一預定的距離,而且,它的接合部分139擱置在一個支撐部分(未示出)上。如圖12所示,把一對傳送帶141和143分別固定地設于壓板體137的右和左兩側,并低于第一傳送裝置4和第二傳送裝置6,這些傳送帶141和143的上表面設置成與金屬帶135的傳送表面平齊。金屬帶135和傳送帶141被這樣控制—即它們只能夠沿圖12中箭頭所指的方向間歇地運動,而傳送帶143則被控制成恒定運動。另外,在靠近傳送帶141的地方設置一檢測器147,就傳送方向而言,檢測單板145的下游側。順便提一下,把一個卸料傳送帶(未示出)就傳送方向而言設置于傳送帶143的下游側。在圖12所示的實施例中,是把配有金屬帶135的壓板體137、傳送帶141和143布置在多層壓制設備2的最下層部分。恒是,配有金屬帶135的壓板體137以及傳送帶141和143也可以布置在多層壓制設備2的最上層部分。
在這種構成中,是把預先已經裝載的單板13a和13b傳送到第二傳送裝置6的上傳送帶115和下傳送帶117上,然后,第二傳送裝置6下降到圖7所示的下部位置。在這種狀態下,只允許上傳送帶111、下傳送帶113和傳送帶141沿圖12中箭頭所指的方向移動,然后,把隨后的三塊單板14a、14b和145分別裝載到上傳送帶111、下傳送帶113和傳送帶141上。當單板14a、14b和145下游側的邊緣部分被單板檢測器127a、127b和147檢測到時,根據所檢測到的信號,通過控制裝置把上傳送帶111、下傳送帶113和傳送帶141的運動停下,在經歷了跟隨來自所有的單板檢測器127a、127b和147的檢測信號的輸出之后的一個預定的時間段之后,讓所有的上傳送帶111、下傳送帶113、傳送帶141以及金屬帶95、97、99、101和103都沿圖12中所示的方向移動,與此同時,讓第二傳送裝置6的上傳送帶115和下傳送帶117在圖12中向左的方向移動,從而將單板13a、13b、14a、14b和145傳送到各個壓板體3、5、7、9、11和137的中部。此刻,將這些金屬帶的運動停止。
然后,根據控制裝置的指令,啟動施壓件17,使處在壓板體3、5、7、9、11和137任意一對之間的單板13a、13b、14a、14b和145經受壓制處理達預定的一段時間。此后,施壓件17下降,于是,將單板13a、13b、14a、14b和145從這種壓制下放松。在這種狀態下,第一傳送裝置4的上傳送帶111和下傳送帶113、第二傳送裝置6的上傳送帶115和下傳送帶117以及金屬帶95、97、99、101和103按與上述相同的方式移動,從而將如此壓制后的單板13a、13b、14a和14b取出。同時,控制金屬帶135使其沿圖12中向右的方向移動,從而借助于恒定運行的傳送帶143把單板145取出。
3、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是把第一傳送裝置4和第二傳送裝置6整體地上下移動,以使上傳送帶111和115以及下傳送帶113和117分別與壓板體5、7、9和11的水平面相一致。但是,也可以把構成第一傳送裝置4的上傳送帶151和下傳送帶153以及構成第二傳送裝置6的上傳送帶155和下傳送帶157按圖13所示的方式布置,即,每個傳送帶的遠離壓制裝置的那端可轉動地支撐著,以使各傳送帶能夠繞著它的被支撐端部在一角度范圍內轉動,該角度范圍對應于當壓板體處于非壓制位置時測得的壓板體5、7、9和11中一層的距離相對應。在這種情況下,各個上傳送帶151和155以及各個下傳送帶153和157的自由端部都能夠有選擇地與壓板體5、7、9和11中對應的一個相一致。
就各個上傳送帶151和155以及各個下傳送帶153和157的樞軸支撐位置而言,上傳送帶151和155可以處在與第二個壓板體5相一致的位置,而下傳送帶153和157可以處在與第四個壓板體9相一致的位置。另一種變換方案是,上傳送帶151和155可以處在第二和第三(從上面數起的)壓板體之間的中間位置,而下傳送帶153和157可以處在從上面數起的第四和第五壓板體之間的一個中間位置。
這些上傳送帶151和155以及下傳送帶153和157的運動、停機的定時以及運行方向的切換可以如下進行。
首先,讓各個上傳送帶151和155以及各個下傳送帶153和157待機在圖13中實線所示的位置。然后,按照與結合圖6所描述的相同方式先把單板13a和13b傳送到上傳送帶155和下傳送帶157上并讓它們待在帶上。之后,啟動設備,從圖6所示的狀態變換到圖7所示的狀態,即,代替第二傳送裝置6下降的,是把上傳送帶155和下傳送帶157向下轉動到圖13中雙點劃線所示的位置。另一方面,按照與結合圖7所描述的相同方式,把隨后的單板(未示出)傳送到上傳送帶151和下傳送帶153上并讓它們先待在傳送帶上,然后,讓上傳送帶151和155以及下傳送帶153和157在與前述相同的定時下朝向多層壓制設備2移動,從而把各單板喂進多層壓制設備2的各個通道。之后,通過啟動施壓件17把可動板19向上移動,于是,象圖9所示那樣壓制各個單板。這個時候,代替第一傳送裝置4降低的是把上傳送帶151和下傳送帶153向下轉動到圖13中雙點劃線所示的位置。另一方面,把上傳送帶155和下傳送帶157向上轉動到圖13中實線所示的位置并象它們原來那樣保持待機。當預定時段的壓制處理工作完成之后,讓上傳送帶151和155以及下傳送帶153和157移離多層壓制設備2,象圖10所示的情況那樣把“隨后”的單板傳送到上傳送帶155和下傳送帶157上,單板又由此處傳送至后面的步驟。另一方面,保持單板13a和13b停在上傳送帶151和下傳送帶153上的預定位置。然后,通過轉動上傳送帶151和下傳送帶153把它們移動到圖13中實線所示的位置,于是,按照與圖11所示的相同狀態放置這些傳送帶。之后,讓上傳送帶151和下傳送帶153向著多層壓制設備2移動,而上傳送帶155和下傳送帶157移離多層壓制設備2,從而象前述實施例那樣,借助于上傳送帶151和155以及下傳送帶153和157把單板13a和13b傳送給向前傳送通道并隨后傳送至下一步驟。
在本改進的實施例中,各個上傳送帶151和155以及各個下傳送帶153和157都整體地安裝了一個用以檢測單板的檢測器,因此,檢測器適宜于與上傳送帶151和155以及下傳送帶153和157的旋轉運動一起而上下移動。雖然在圖13中未示出,但是,按照與前述實施例相同的方式安裝了用以檢測第一傳送裝置4和第二傳送裝置6上下旋轉運動的限位開關。
4、當利用上述的多層單板壓制設備2干燥富含樹脂膠的針葉類樹木的單板時,單板中所含的樹脂膠會從單板中擠出并流進壓板體3、5、7、9和11與金屬帶95、97、99、101和103之間的空隙,從而阻滯金屬帶95、97、99、101和103的移動。另外,凹槽3a、5a、7a、9a和11a內可能會塞滿樹脂膠,從而阻礙水蒸氣擴散進大氣中去。
但是,這些問題能夠通過以下措施加以避免,即,把水施加到待干燥的單板的上表面,然后在壓制單板的時刻使得附著的水份猛烈地蒸發,借此吹走已經粘附在壓板體3、5、7、9和11或者粘附在金屬帶95、97、99、101和103上的或者填充在凹槽3a、5a、7a、9a和11a內的樹脂膠。
5、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是把第一和第二傳送裝置4和6設計成相對于多層壓制設備2上下移動。但是,這些第一和第二傳送裝置4和6也可以固定布置,代替這些傳送裝置上下移動的是,把多層壓制設備2設計成能上下移動一段距離,該距離相當于壓板體一層的間距。
6、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構成第一和第二傳送裝置4和6的上傳送帶111和115以及下傳送帶113和117設計成把單板簡單地載在其上的形式。然而,這些傳送帶可以是能夠真空吸附單板的類型。
7、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是對單層單板進行壓制處理。但是,也可以對由通過粘合劑相互粘合在一起的單板組成的疊層板進行壓制處理。
8、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是通過使用加熱的壓板體3、5、7、9和11而對單板進行干燥處理的。但是,也可以通過使用非加熱的壓板體而對單板進行冷壓處理。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即使單板的邊緣部分是翹曲的或者向上彎曲的仍能夠把若干塊單板正確地傳送并且能夠進行同步壓制處理的單板壓制設備。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以同步壓制多個片單板的設備,其包括多個壓板體;以多層形式豎直支撐多個壓板體的壓制裝置,其中,所說的壓板體制成能夠從一個非壓制位置移動到一個壓制位置,在非壓制位置上,所說的壓板體在豎直方向互相隔開一預定的距離,在壓制位置上,所說的壓板體互相靠近;一個第一單板傳送裝置,其布置在所說的壓制裝置的一側并能夠改變傳送方向;以及一個第二單板傳送裝置,其布置在所說的壓制裝置的與第一單板傳送裝置相對的一側并能夠改變傳送方向;其特征是,沿著每一個壓板體的表面都設有一條環形帶,該環形帶能夠圍繞壓板體間歇地移動,從而在一個布置在另一個之上的相鄰的壓板體之間形成單板傳送通道,它們的傳送方向能夠交替地從向前的方向改變為向后的方向;以及,借助所說的第一單板傳送裝置和第二單板傳送裝置所說的單板被同步地或者分別地引入所說的單板傳送通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同步壓制多個單板的設備,其特征是,所說的第一單板傳送裝置用于將單板輸入向前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而所說的第二單板傳送裝置用于將單板輸入向后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同步壓制多個單板的設備,其特征是,所說的第一單板傳送裝置和第二單板傳送裝置設計成這樣—即各個傳送裝置的至少是面對單板傳送通道的那一邊緣部分能夠垂直改變它的位置,因此,這樣改變了位置的、以致于面對所說的向前方向單板傳送通道的第一單板傳送裝置能夠把一單板輸送給向前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于是,借助于向前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能把單板輸送給已經改變了位置的以與該向前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面對的第二單板傳送裝置,同時如此接受了單板的第二單板傳送裝置能夠在因位置的改變而面對所說的向后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的情況下,把單板傳送給向后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以同步壓制多個單板的設備,其特征是,在通過所說的第二單板傳送裝置把單板傳送給向后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的同時,所說的改變了位置之后面對著向前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的第一單板傳送裝置能夠把一第二單板傳送給所說的向前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以同步壓制多個單板的設備,其特征是,所說的改變了位置之后面對著向后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的第一單板傳送裝置設計成接收已經壓制好的、并從向后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排卸出來的單板,而所說的改變了位置之后面對著向前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的第二單板傳送裝置設計成接收已經壓制好的、并從向前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排卸出來的單板。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以同步壓制多個單板的設備,其特征是,所說的改變了位置之后、與向后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面對、并且接收了已壓制好的、且從向后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排卸出來的單板的第一單板傳送裝置進一步設計成在第一單板傳送裝置調整其位置以與所說的向前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相面對之后,把所說的單板傳送給該向前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已傳送進向前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的壓制好的單板要由通過向前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而已調整了位置的、與該向前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相面對的第二單板傳送裝置所接收。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以同步壓制多個單板的設備,其特征是,所說的改變了位置之后、與向前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相面對、并且接收了已壓制好的、且從向前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排卸出來的單板的第二單板傳送裝置進一步設計成在該第二單板傳送裝置調整其位置以與所說的向后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相面對之后,把所說的單板傳送給該向后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已傳送進向后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的壓制好的單板要由通過向后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而已調整了位置的與該向后方向的單板傳送通道相面對的第一單板傳送裝置所接收。
8.一種單板壓制設備,其包括(a)壓制裝置,該壓制裝置包括至少三個壓板體,這三個壓板體互相平行布置且能夠從一個非壓制位置移動到一個壓制位置,在非壓制位置上,所說的壓板體在豎直方向互相隔開一預定的距離,在壓制位置上,所說的壓板體相互靠近;與壓板體相同數量的環形帶,每個環形帶適合于沿著各自的壓板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沿與相鄰的環形帶的移動方向相反的方向間歇地移動,從而在相鄰的環形帶的一對相向表面之間形成向前傳送通道,并在相鄰的環形帶的與該向前傳送通道的傳送方向相反的一對相向表面之間形成向后傳送通道;以及一個施壓件,該施壓件能夠使所說的至少三個配有環形帶的壓板體從一個非壓制位置移動到一個壓制位置,在非壓制位置上,所說的壓板體在豎直方向互相隔開一預定的距離,以在這些壓板體之間交替地形成所說的向前傳送通道和向后傳送通道,在壓制位置上,所說的壓板體互相靠近,以用預定的壓力壓制放置在各個傳送通道里的單板;(b)一個第一傳送裝置,該第一傳送裝置布置在所說的壓制裝置上的向前傳送通道的上游側并與該向前傳送通道一致,該第一傳送裝置的傳送方向與所說的向前傳送通道相同;(c)一個第二傳送裝置,該第二傳送裝置布置在所說的壓制裝置上的向后傳送通道的上游側并且能夠在向前和向后兩個方向間歇地移動,該第二傳送裝置還能夠在豎直方向上移動;以及(d)一個由控制系統構成的控制裝置,其中,當各個壓板體移動到非壓制位置以及當第二傳送裝置定位于與向前傳送通道一致時,讓第一和第二傳送裝置在與向前傳送通道的傳送方向一致的方向上移動,與此同時,也讓各個環形帶移動,從而把預先放置在第一傳送裝置上的第一單板傳送進向前傳送通道,并隨即傳送給第二傳送裝置;然后,把載有第一單板的第二傳送裝置豎直移動以與向后傳送通道相一致,同時,把一第二單板放置就位于第一傳送裝置,直至載有第一單板的第二傳送裝置為了與向后傳送通道相一致而進行的上述豎直移動完成;在這種狀態下,讓第一傳送裝置沿與向前傳送通道的傳送方向一致的方向移動并讓第二傳送裝置沿與向后傳送通道的傳送方向一致的方向移動,與此同時,也讓各個環形帶移動,從而把載在第一傳送裝置上的第二單板傳送進在壓板體之間形成的向前傳送通道,而把載在第二傳送裝置上的第一單板傳送進壓板體之間形成的向后傳送通道;然后,至少使第一和第二傳送裝置中的環形帶的運動和壓制裝置中的環形帶的運動暫停,在這種狀態下,啟動施壓件,以把壓板體分別移動到壓制位置,從而進行第一和第二單板的壓制。
9.一種單板壓制設備,其包括(a)壓制裝置,該壓制裝置包括至少三個壓板體,這三個壓板體互相平行布置且能夠從一個非壓制位置移動到一個壓制位置,在非壓制位置上,所說的壓板體在豎直方向互相隔開一預定的距離,在壓制位置上,所說的壓板體相互靠近;與壓板體相同數量的環形帶,每個環形帶適合于沿著各自的壓板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沿與相鄰的環形帶的移動方向相反的方向間歇地移動,從而在相鄰的環形帶的一對相向表面之間形成向前傳送通道,并在相鄰的環形帶的與該向前傳送通道的傳送方向相反的一對相向表面之間形成向后傳送通道;以及一個施壓件,該施壓件能夠使所說的至少三個配有環形帶的壓板體從一個非壓制位置移動到一個壓制位置,在非壓制位置上,所說的壓板體在豎直方向相互隔開一預定的距離,以在這些壓板體之間交替地形成所說的向前傳送通道和向后傳送通道,在壓制位置上,所說的壓板體互相靠近,以用預定的壓力壓制各個傳送通道里的單板;(b)一個第一傳送裝置,該第一傳送裝置布置在所說的壓制裝置上的向前傳送通道的上游側并與該向前傳送通道一致,而且,能夠沿與所說的向前傳送通道的傳送方向一致的向前方向和沿與該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間歇地移動,該第一傳送裝置還能夠沿豎直方向移動,以與所說的向前傳送通道或向后傳送通道相一致;(c)一個第二傳送裝置,該第二傳送裝置布置在所說的壓制裝置上的向前傳送通道的下游側并與該向前傳送通道一致,而且,能夠沿所說的向前方向和與該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間歇地移動,該第二傳送裝置也能夠沿豎直方向移動,以便與所說的向前通道或向后通道相一致;以及(d)一個由控制系統構成的控制裝置,其中,當各個壓板體移動到非壓制位置以及當第一和第二傳送裝置定位于與向前傳送通道一致時,讓第一和第二傳送裝置沿向前方向移動,與此同時,讓各個環形帶也移動,從而把預先放置在第一傳送裝置上的第一單板傳送進向前傳送通道并隨即傳送給第二傳送裝置;然后,把載有第一單板的第二傳送裝置豎直地移動,以與向后傳送通道相一致,同時,把第二單板在第一傳送裝置上放置就位,直至載有第一單板的第二傳送裝置為與向后傳送通道一致而進行的上述豎直移動完成;在這種狀態下,讓第一傳送裝置沿向前的方向移動,而讓第二傳送裝置沿向后的方向移動,與此同時,也使各個環形帶移動,從而把載在第一傳送裝置上的第二單板傳送進壓板體之間形成的向前傳送通道,而把載在第二傳送裝置上的第一單板傳送進壓板體之間形成的向后傳送通道;然后,把第一和第二傳送裝置以及環形帶的運動暫停,在這種狀態下,啟動施壓件,以把壓板體分別移動到壓制位置;從而對第一第和第二單板進行預定的一段時間的壓制;然后,解除所說施壓件的施壓作用,從而使所說的各個壓板體移動到非壓制位置并把第一和第二單板從壓制狀態下放松;然后,使所說的環形帶移動;第一和第二單板在所說壓板體之間傳送之后但在環形帶因啟動而移動之前,把第一傳送裝置移動到與所說向后傳送通道相一致的位置,而把第二傳送裝置移動到與所說向前傳送通道相一致的位置,從而允許第一傳送裝置沿向后方向上移動,而第二傳送裝置沿向前方向移動。
10.一種單板壓制設備,其包括(a)壓制裝置,該壓制裝置包括至少五個壓板體,這五個壓板體互相平行布置且能夠從一個非壓制位置移動到一個壓制位置,在非壓制位置上,所說的壓板體在豎直方向互相隔開一預定的距離,在壓制位置上,所說的壓板體相互靠近;與壓板體相同數量的環形帶,每個環形帶適合于沿著各自壓板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沿與相鄰的環形帶的移動方向相反的方向間歇地移動,從而在相鄰的環形帶的一對相向表面之間形成向前傳送通道,并在相鄰的環形帶的與該向前傳送通道的傳送方向相反的一對相向表面之間形成向后傳送通道;以及一個施壓件,該施壓件能夠使所說的至少五個配有環形帶的壓板體從一個非壓制位置移動到一個壓制位置,在非壓制位置上,所說的壓板體在豎直方向相互隔開一預定的距離,以在這些壓板體之間交替地形成所說的向前傳送通道和向后傳送通道,在壓制位置上,所說的壓板體互相靠近,以用預定的壓力壓制各個傳送通道內的單板;(b)一個第一傳送裝置,該第一傳送裝置布置在所說的壓制裝置的向前傳送通道的上游側并與該向前傳送通道相一致,能夠沿與所說的向前傳送通道的傳送方向一致的向前方向和沿與該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間歇地移動,該第一傳送裝置設有至少兩個傳送件,這兩個傳送件相互隔開一定距離,該距離相當于把所說的壓板體定位于非壓制位置時測得的三層壓板體間的距離,該第一傳送裝置能夠沿豎直方向移動,以使所說的傳送件與所說的向前通道或向后通道相一致;(c)一個第二傳送裝置,該第二傳送裝置布置在所說的壓制裝置的向前傳送通道的下游側并與該向前傳送通道相一致,能夠沿所說的向前方向和與該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間歇地移動,該第二傳送裝置設有至少兩個傳送件,這兩個傳送件相互隔開一定的距離,該距離相當于把所說的壓板體定位于非壓制位置時測得的三層壓板體間的距離,該第二傳送裝置能夠沿豎直方向移動,以使所說的傳送件與所說的向前通道或向后通道相一致;以及(d)一個由控制系統構成的控制裝置,其中,當把各個壓板體移動到非壓制位置以及當把第一和第二傳送裝置定位于與向前的通道相一致時,讓第一和第二傳送裝置沿向前方向移動,與此同時,讓各個環形帶也移動,從而把預先放置在第一傳送裝置的各個傳送件上的第一單板傳送進向前傳送通道并隨即傳送給第二傳送裝置的各個傳送件;然后,把載有第一單板的第二傳送裝置豎直地移動到與向后傳送通道相一致,并把第二單板在第一傳送裝置上安放就位,直至載有第一單板的第二傳送裝置為與向后傳送通道相一致而進行的上述豎直運動完成;在這種狀態下,讓第一傳送裝置的各個傳送件沿向前方向移動,并讓第二傳送裝置的各個傳送件沿向后方向移動,與此同時,使各個環形帶也移動,從而把載在第一傳送裝置的各個傳送件上的第二單板傳送進在壓板體之間形成的向前傳送通道,而把載在第二傳送裝置的各個傳送件上的第一單板傳送進在壓板體之間形成的向后傳送通道;然后,把第一和第二傳送裝置以及環形帶的運動暫停,在這種狀態下,啟動施壓件,以把壓板體分別移動到壓制位置,從而對第一和第二單板進行預定的一段時間的壓制;然后,把所說的施壓件的施壓作用解除,從而使所說的各個壓板體移動到所說的非壓制位置并把第一和第二單板從壓制狀態下放松;然后,使所說的環形帶移動;所說的第一和第二單板在所說壓板體之間傳送之后但在所說環形帶因啟動而移動之前,把第一傳送裝置的各個傳送件移動到一個與所說的向后通道相一致的位置,并把所說的第二傳送裝置的各個傳送件移動到一個與所說的向前通道相一致的位置,從而,允許所說的第一傳送裝置的各個傳送件沿向后方向移動,而所說的第二傳送裝置的各個傳送件沿向前的方向移動,于是,把向后傳送通道里的第一單板傳送到所說第一傳送裝置的各個傳送件上,把向前傳送通道里的第二單板傳送到所說第二傳送裝置的各個傳送件上。
全文摘要
一種單板壓制設備,包括一個壓制裝置,該壓制裝置設有至少三個能從非壓制位置移動到壓制位置的壓板體;與壓板體等數量的環形帶,各環形帶適合于沿與相鄰環形帶的移動方向相反的方向間歇移動,從而在兩兩相鄰的傳送帶的一對相向表面之間交替地形成向前傳送通道和向后傳送通道;以及,一個能夠使配有環形帶的壓板體從非壓制位置移到壓制位置以壓制單板的施壓件。該設備還包括分別處于壓制裝置兩側的用以裝料和卸料的第一和第二傳送裝置。
文檔編號B27D3/04GK1178156SQ97119270
公開日1998年4月8日 申請日期1997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1996年8月20日
發明者本田憲行, 阿部由起夫, 磯部誠 申請人:株式會社名南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