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仿古簡牘制作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仿古代竹簡、木牘的制作工藝。
現有技術古代許多典籍、文告、科技成果等都寫在竹簡或木牘上,由于時代久遠,這些簡牘大部分已毀壞消失了。因此,考古發掘出的戰國至秦漢簡牘就顯得彌足珍貴。但是,這些國寶級的文物一般人是看不見的,更談不上擁有或珍藏。又由于古人未留下材料來源和加工制作技術,故至今無人模仿再造。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仿古簡牘制作工藝。
技術方案以楠竹、楠木、樟木、松、杉或其它木竹為原料,首先將其用10%(重量百分比)草木灰加2~5%(重量百分比)“日落黃”配制而成的溶液浸泡,使其變為灰褐舊色,再將其放入10~20%的石灰水中浸泡一晝夜進行殺菌滅蟲,然后在50~100℃溫度下進行烘烤脫水、定型,將其加工成仿古簡牘片料。
片料制成后,用書寫用筆或竹、木長條削成的尖簽進行書寫,若是仿隸或篆或楷,則可用在書寫用墨中加入0.5~1%蛋清或明膠、香料制成的墨書寫,以利筆跡清晰明亮,且不隨竹木紋路擴散;若是仿蝌蚪文等,則用土漆或油漆書寫,以利筆劃產生頭粗尾細的的效果。若進行簡牘的批量生產,可用已寫成的簡牘為樣制版,采用絲網印刷術印刷,若用漆書寫,印刷時需添加稀釋劑。
印好后,將桐油燒開,把簡牘放入滾油中約一分鐘后撈取,曬干即可;或以清漆涂面,晾干即可。最后,按古代式樣打孔,以麻索、棕絲、獸皮為裝訂繩線,將相關內容裝訂而成。
發明效果本發明的工藝可用來修復、復制文物或制作仿制品,用本發明的方法制作的仿古簡牘,能達到造舊如舊的效果,以弘揚古代文明、滿足社會對古代簡牘文化的需求。
實施例以木牘的制作為例。首先將原材料楠木塊放入有10%草木灰加2~5%“日落黃”配制而成的液池中浸泡,使其變為灰褐舊色,再將其放入20%的石灰水池中浸泡一晝夜進行殺菌滅蟲,然后在70℃下進行烘烤脫水、定型,將其加工成仿古木牘片料。片料制好后,在通用書寫用墨中加入1%的蛋清,用竹簽在木牘片材上寫上仿古字體或制版,用絲網印刷術批量印刷。將桐油燒開,把印好字的木牘片放入滾油中,約一分鐘后撈取,曬干后,按古代式樣打孔,以麻索將其裝訂即可。
以該方法制作的木牘,可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它不僅可用來修復或復制考古文物,而且可批量生產仿古文物,達到造舊如舊的效果,以弘揚古代文化、滿足人們對古代簡牘文化的需求。
權利要求
1.一種仿古簡牘制作工藝,其特征是以楠竹、楠木、樟木、松、杉或其它木竹片為原料,將其用草木灰加適量“日落黃”配制的溶液浸泡變舊,再用10~20%(重量百分比)的石灰水浸泡殺菌滅蟲,然后在50~100℃溫度下烘烤脫水、定型,制成陳舊性仿古簡牘片料。用特制的防滲墨或漆以書寫用筆或竹木尖簽寫好后,以桐油或清漆進行表面處理,最后以古式材料裝訂而成。若要批量生產,則采用絲網印刷術印制在仿古簡牘片料上,再以桐油或清漆進行表面處理,最后以古式材料裝訂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藝,其特征是將原材料浸泡變舊的溶液為10%(重量百分比)草木灰加2~5%(重量百分比)“日落黃”配制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藝,其特征是烘烤最佳溫度為7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藝,其特征是所說的防滲墨為在普通墨汁中加入0.5~1%的蛋清或明膠、香料制成。
全文摘要
一種仿古簡牘制作工藝,它是將竹、木原材料經過草木灰加“日落黃”液體的陳舊性處理后,用石灰水溶液殺菌滅蟲,然后進行烘烤脫水、定型并加工成仿古簡牘片料,再在片料上用特制墨書寫或印制上隸、篆、蝌蚪文體后,用桐油或清漆進行表面處理,最后用傳統材料裝訂而成。本發明不僅可用于修復文物,最主要的是它可以進行仿古文物制造,以弘揚古代文化,滿足社會對古代簡牘文化的需求。
文檔編號B27M3/00GK1555967SQ20041002283
公開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4年1月7日 優先權日2004年1月7日
發明者張水仙 申請人:張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