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康復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
【背景技術】
[0002]在目前的髖關節置換術中,絕大多數的手術方式需將控制下肢外展的肌群(包括:梨狀肌、上孖肌、下孖肌)切斷,且在手術縫合后恢復緩慢。造成的結果就是患者在術后外旋肌力弱,容易發生股骨頭后脫位,容易并發假體松動,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0003]發明公開號為CN202459173U的中國專利:一種用于髖關節的外展訓練裝置,包括:左托板、右托板以及連接左托板和右托板的伸縮臂,在所述左托板和右托板上還設置蠟療層。通過在左托板和右托板上設置蠟療層,可以在髖關節的外展訓練過程中,通過蠟療層的熱敷,緩解內收肌痙攣、預防并發癥,提高髖關節的活動能力。其缺點在于:1、髖關節手術的患者絕大多數為老年人,依從性差,鍛煉頻次沒有計數,難免有訓練不到位的現象。2、訓練時沒有阻力,很難提高外展肌群的肌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可以根據患者體重及本身下肢外展肌力更換彈簧力度來鍛煉外展肌群的肌力;配有計數器使患者配合良好,減少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6]—種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包括底板、立柱、彈簧、凹槽、計數器及擋板;所述的立柱豎直設置在所述的底板上,位于所述的底板的左端;所述的擋板豎直設置在所述的底板上,位于所述的底板的右端;所述的底板上設有滑動凸條,所述的凹槽的底部設有與所述的滑動凸條相適配的槽體,使所述的凹槽適配設置在所述的底板的滑動凸條上,位于所述的立柱與所述的擋板之間,并沿所述的底板的長度方向左右滑動,所述的凹槽的縱截面為上端開口的“U”形結構,使下肢嵌入在所述的凹槽內;所述的彈簧的一端與所述的凹槽的左側端面中央連接,所述的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的立柱的右側端面中央連接,所述的彈簧水平設置,所述的凹槽左右滑動時壓縮或伸展所述的彈簧;所述的計數器設置在所述的凹槽的右側端面上,所述的凹槽與所述的擋板碰撞時所述的計數器計數。
[0007]上述的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其中,所述的凹槽的底部設有兩個滑輪,所述的凹槽通過所述的兩個滑輪在所述的底板上滑動。
[0008]上述的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其中,所述的立柱有鐵板鑄成,所述的立柱重量為 5.62kg。
[0009]上述的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其中,所述的底板的長度為65cm,所述的底板的寬度為20cmo
[0010]上述的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其中,所述的立柱的長度為20cm,所述的立柱的高度為15cm,所述的立柱的厚度為3cm。
[0011]上述的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其中,所述的凹槽的長度為15cm,所述的凹槽的寬度為10cm,所述的凹槽的高度為12.5cm。
[0012]上述的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其中,所述的擋板的長度為20cm,所述的擋板的高度為15cm,所述的擋板的厚度為2cm。
[0013]本實用新型配有計數器可以增加患者依從性;且根據患者體重及本身下肢肌力更換彈簧力度來鍛煉外展肌群的肌力,效果明顯。促進了下肢的血液循環,減少DVT、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并發癥,為增加肌力起到積極作用降低假體脫位的發生率,也能提高病人的舒適度及其功能鍛煉的積極性,促進患者康復。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0016]請參見附圖1所示,一種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包括底板1、立柱2、彈簧3、凹槽4、計數器5及擋板6;所述的立柱2豎直設置在所述的底板I上,位于所述的底板I的左端;所述的擋板6豎直設置在所述的底板I上,位于所述的底板I的右端;所述的底板I上設有滑動凸條11,所述的凹槽4的底部設有與所述的滑動凸條11相適配的槽體,使所述的凹槽4適配設置在所述的底板I的滑動凸條11上,位于所述的立柱2與所述的擋板6之間,并沿所述的底板I的長度方向左右滑動,所述的凹槽4的縱截面為上端開口的“U”形結構,使下肢嵌入在所述的凹槽4內;所述的彈簧3的一端與所述的凹槽4的左側端面中央連接,所述的彈簧3的另一端與所述的立柱2的右側端面中央連接,所述的彈簧3水平設置,所述的凹槽4左右滑動時壓縮或伸展所述的彈簧3;所述的計數器5設置在所述的凹槽4的右側端面上,所述的凹槽4與所述的擋板6碰撞時所述的計數器5計數。
[0017]所述的凹槽4的底部設有兩個滑輪,所述的凹槽4通過所述的兩個滑輪在所述的底板I上滑動。
[0018]所述的立柱2有鐵板鑄成,所述的立柱2重量為5.62kg,立柱2強度高,不會因受力而彎曲或翻倒。
[0019]所述的底板I的長度為65cm,所述的底板I的寬度為20cmo
[0020]所述的立柱2的長度為20cm,所述的立柱2的高度為15cm,所述的立柱2的厚度為3cm0
[0021]所述的凹槽4的長度為15cm,所述的凹槽4的寬度為10cm,所述的凹槽4的高度為12.5cm0
[0022 ]所述的擋板6的長度為20 cm,所述的擋板6的高度為15 cm,所述的擋板6的厚度為
2cm0
[0023]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放置在床尾,根據患者的體重及下肢外展肌力情況,選擇不同拉力的彈簧連接立柱2和凹槽4。患者把患肢踝部放入凹槽4,利用外展肌力把凹槽4向擋板6方向移動,當計數器5碰擊擋板6時會自動計數一次。
[0024]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豎直”、“底部”、“左端”、“右端”、“水平”、“長度”、“上端”、“左側”、“右側”、“上”、“內”、“一端”、“中央”、“左”、“右”、“寬度”、“高度”、“長度”、“厚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5]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連接”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2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配有計數器可以增加患者依從性;且根據患者體重及本身下肢肌力更換彈簧力度來鍛煉外展肌群的肌力,效果明顯。促進了下肢的血液循環,減少DVT、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并發癥,為增加肌力起到積極作用降低假體脫位的發生率,也能提高病人的舒適度及其功能鍛煉的積極性,促進患者康復。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附屬在其他相關產品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立柱、彈簧、凹槽、計數器及擋板;所述的立柱豎直設置在所述的底板上,位于所述的底板的左端;所述的擋板豎直設置在所述的底板上,位于所述的底板的右端;所述的底板上設有滑動凸條,所述的凹槽的底部設有與所述的滑動凸條相適配的槽體,使所述的凹槽適配設置在所述的底板的滑動凸條上,位于所述的立柱與所述的擋板之間,并沿所述的底板的長度方向左右滑動,所述的凹槽的縱截面為上端開口的“U”形結構,使下肢嵌入在所述的凹槽內;所述的彈簧的一端與所述的凹槽的左側端面中央連接,所述的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的立柱的右側端面中央連接,所述的彈簧水平設置,所述的凹槽左右滑動時壓縮或伸展所述的彈簧;所述的計數器設置在所述的凹槽的右側端面上,所述的凹槽與所述的擋板碰撞時所述的計數器計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的底部設有兩個滑輪,所述的凹槽通過所述的兩個滑輪在所述的底板上滑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由鐵板鑄成,所述的立柱重量為5.62kg。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的長度為65cm,所述的底板的寬度為20cmo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的長度為20cm,所述的立柱的高度為15cm,所述的立柱的厚度為3cm。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的長度為15cm,所述的凹槽的寬度為10cm,所述的凹槽的高度為12.5cm。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擋板的長度為2 O cm,所述的擋板的高度為15 cm,所述的擋板的厚度為2 cm 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臥位下肢抗阻力外展訓練器,包括底板、立柱、彈簧、凹槽、計數器及擋板;立柱、擋板設在底板兩端,底板上設有滑動凸條,凹槽的底部設有與滑動凸條相適配的槽體,使凹槽適配設置在底板的滑動凸條上,凹槽的縱截面為上端開口的“U”形結構,使下肢嵌入在凹槽內;彈簧的一端與凹槽的左側端面中央連接,彈簧的另一端與立柱的右側端面中央連接,彈簧水平設置,凹槽左右滑動時壓縮或伸展彈簧;計數器設置在凹槽的右側端面上,凹槽與擋板碰撞時計數器計數。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患者體重及本身下肢外展肌力更換彈簧力度來鍛煉外展肌群的肌力;配有計數器使患者配合良好,減少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
【IPC分類】A61F7/00, A63B23/04
【公開號】CN205323119
【申請號】CN201620116740
【發明人】劉鳳, 劉玉瓊, 孫艷, 秦漢興, 趙國平
【申請人】劉鳳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6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