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腦癱四肢主動康復訓練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康復訓練器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攜式腦癱四肢主動康復訓練器。
【背景技術】
[0002]小兒腦性癱瘓又稱小兒大腦性癱瘓,俗稱腦癱。是指從出生后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于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征。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征,病變部位在腦,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癲癇、行為異常、精神障礙及視、聽覺、語言障礙等癥狀。
[0003]對于腦癱的治療方法很多,包括綜合康復醫療、藥物療法、中醫療法、和運動療法。其中中醫療法包括針刺療法(肌張力高的腦癱慎用)、按摩療法、中藥療法。而運動療法是以運動學和神經生理學為基礎,使用器具或者治療者徒手手技或利用兒童自身的力量,通過主動和被動運動,使全身和局部功能達到恢復和治療的方法。兒童腦癱運動療法的共同目標是①盡量使用正常方式運動。②使用雙側身體。③在臥、坐、跪和站立時保持伸直位。④日常生活相關的動作和活動。⑤預防畸形。各型兒童腦癱的訓練目標①痙攣型:放松僵硬的肌肉,避免痙攣體位的運動,預防畸形。②手足徐動型:用手抓握動作訓練以穩定不自主的動作,如果異常體位變化不定,按痙攣型的目標做。③共濟失調型:改善跪位、站立位和行走時的平衡能力,穩定地站立和行走,控制不穩定的抖動,尤其是雙手。
[0004]市面上常見的腦癱四肢主動康復訓練器具價格昂貴、占地面積大、操作復雜、受場地限制不能隨身攜帶。但是腦癱患者的康復訓練是需要終身進行康復訓練的。目前,尚沒有能隨身攜帶、使用簡便、按摩手足部穴位、價錢低廉并且有很好的增加腦癱患者肌力,提高關節活動度的康復器材問世。
[0005]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康復訓練器價格昂貴、占地面積大、操作復雜、受場地限制不能隨身攜帶的缺點,提供了一種具有便于攜帶、操作簡便能很好的增加腦癱患者肌力,提高關節活動度的康復器,并能結合中醫療法,通過按摩手部及足部的穴位達到疏通經絡的作用。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四肢訓練器,由腰部粘扣帶6、腰帶吊環3、掛鉤5、彈力帶4、足部按摩腳蹬2和手部按摩握力器I組成,所述腰帶吊環3為四個,兩個所述腰帶吊環3分別設置于所述腰部粘扣帶兩側的下側,所述足部按摩腳蹬2 (由彈力橡膠制作)為兩個,兩個所述腰帶吊環3分別設置于兩個所述足部按摩腳蹬2的上側,所述手部按摩握力器I為兩個,兩個所述腰帶吊環3分別設置于兩個所述按摩手部握力器I (由彈力橡膠制作)的上偵牝所述彈力帶4為四根(伸縮限度40-110cm),四根所述彈力帶4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掛鉤5,兩根所述彈力帶4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腰帶吊環3和掛鉤5連接,另外兩根所述彈力帶4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腰帶吊環3和掛鉤5連接,四個掛鉤5又分別與足部按摩腳蹬2和手部按摩握力器I連接。足部按摩腳蹬2和按摩手部握力器I采用橡膠制作上面有獨特的按摩小顆粒,腰部粘鉤帶可以根據患者的體型調節粗細。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地鍛煉腿部肌肉從而增加患者肌力,結構簡單,能夠在家中和戶外使用,可以在床上仰臥位和站立位使用,便于攜帶,使用方便,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有助于患者的下肢關節保持一定的關節活動度,對防止關節僵硬,肌肉萎縮起到重要的作用,患者可自行訓練,通過改變足部固定器與彈力帶的相對位置可使患者得到不同方向和角度的訓練,此外實用新型注重于中醫經絡穴位治療相結合,足部按摩腳蹬和按摩手部握力器上面有獨特的按摩小顆粒,在每次軀體屈伸的過程中可以加強穴位的按摩,達到活血通絡的作用。
[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康復訓練器,其由腰部粘扣帶6、彈力帶4、腰帶吊環3、連接裝置5、手部按摩握力器I和足部按摩腳蹬2組成。
[0008]進一步地,所述腰部粘扣帶呈長條形,在正反兩面分別設置有粘鉤帶A面7和粘鉤帶B面8,所述粘鉤帶A面7為較硬帶鉤的刺毛,所述粘鉤帶B面8為小柔軟的纖維的圓毛;腰帶吊環3設置在腰部粘扣帶6上。
[0009]進一步地,所述連接裝置5為掛鉤或鎖扣。
[0010]進一步地,所述足部按摩腳蹬2上具有按摩小顆粒。
[0011]進一步地,所述手部按摩握力器I上具有按摩小顆粒。
[0012]進一步地,所述彈力帶4的伸縮限度為40-110cm。
[0013]進一步地,所述兩個腰帶吊環3設置與腰部粘扣帶6長邊的一端,而另外兩個腰帶吊環3設置與腰部粘扣帶6長邊的另一端。
[0014]進一步地,所述腰帶吊環3分別與彈力帶4的一端相連,彈力帶4另一端與連接裝置5相連,連接裝置與手部按摩握力器I或足部按摩腳蹬2相連。
[0015]進一步地,所述康復訓練器為連接完成的整體或未連接的各部件的組合。
[0016]進一步地,所述康復訓練器包含一條腰部粘扣帶6、四條以上彈力帶4、四個腰帶吊環3、四個連接裝置5、兩個手部按摩握力器I和兩個足部按摩腳蹬組成2。根據所需力量不同可以在連接裝置5和腰帶吊環3之間設置一條以上彈力帶4。
[0017]有益效果
[0018]便攜式腦癱患者四肢主動康復訓練器具有攜帶方便、不受場地限制、價錢便宜、安全有效等特點。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操作簡單,容易掌握,便于安裝,維修方便,矯正訓練效果明顯,患者在訓練中安全性可靠,在訓練中對患者的機體無損傷,在動態訓練中對胸部、腹部、髖部、背部和踝部實施合理的限制在正常活動的范圍內,使患者在訓練過程中始終處于最佳訓練狀態,對普通腦癱患者、肌力下降患者、肢體障礙患者均有康復效果,也適用于不能行走的腦癱患者在床上訓練,適宜在醫院、康復中心和家庭使用。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分解圖:1.手部按摩握力器,
[0020]圖2為分解圖'2.足部按摩腳蹬,
[0021]圖3為分解圖:3.腰帶吊環,4.彈力帶,5.掛鉤,
[0022]圖4為分解圖:6.腰部粘扣帶,7.腰部粘扣帶上的粘鉤帶A面(較硬帶鉤的刺毛),8.腰部粘扣帶上的粘鉤帶B面(小柔軟的纖維的圓毛)。
[0023]圖5為整體效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四肢訓練器,由腰部粘扣帶6、腰帶吊環3、掛鉤5、彈力帶4、足部按摩腳蹬2和手部按摩握力器I組成,所述腰帶吊環3為四個,兩個所述腰帶吊環3分別設置于所述腰部粘扣帶兩側的下側,所述足部按摩腳蹬2(由彈力橡膠制作)為兩個,兩個所述腰帶吊環3分別設置于兩個所述足部按摩腳蹬的上側,所述手部按摩握力器I為兩個,兩個所述腰帶吊環3分別設置于兩個所述按摩手部握力器I (由彈力橡膠制作)的上側,所述彈力帶4為四根(伸縮限度40-110cm),四根所述彈力帶4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掛鉤5,兩根所述彈力帶4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腰帶吊環3和掛鉤5連接,另外兩根所述彈力帶4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腰帶吊環3和掛鉤5連接,四個掛鉤5又分別與足部按摩腳蹬2和手部按摩握力器I連接。足部按摩腳蹬2和按摩手部握力器I采用橡膠制作上面有獨特的按摩小顆粒,腰部粘鉤帶可以根據患者的體型調節粗細。
[0025]如附圖1所示:1為手部按摩握力器,上面有按摩用突起。
[0026]如附圖2所示'2為足部按摩腳蹬,上面有按摩用突起。
[0027]如附圖3所示:3為腰帶吊環,4為彈力帶,5為掛鉤,各部分依次相連。
[0028]如附圖4所示:6為腰部粘扣帶,7為腰部粘扣帶上的粘鉤帶A面(較硬帶鉤的刺毛),8為腰部粘扣帶上的粘鉤帶B面(小柔軟的纖維的圓毛)。
[0029]如附圖5所示,使用時,利用粘鉤帶A面和粘鉤帶B面向黏貼將腰部粘扣帶固定于腰部,采用站姿、坐姿或跪姿握住手部按摩握力器進行按摩和拉伸,同時或者分別將腳踩于足部按摩腳蹬上進行按摩和拉伸。
【主權項】
1.一種康復訓練器,其由腰部粘扣帶(6)、彈力帶(4)、腰帶吊環(3)、連接裝置(5)、手部按摩握力器(I)和足部按摩腳蹬(2)組成; 腰帶吊環(3)設置在腰部粘扣帶(6)上; 兩個所述腰帶吊環(3)設置與腰部粘扣帶(6)長邊的一端,而另外兩個腰帶吊環(3)設置與腰部粘扣帶(6)長邊的另一端; 所述腰帶吊環(3)分別與彈力帶(4)的一端相連,彈力帶(4)另一端與連接裝置(5)相連,連接裝置與手部按摩握力器(I)或足部按摩腳蹬(2)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康復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粘扣帶呈長條形,在正反兩面分別設置有粘鉤帶A面(7)和粘鉤帶B面(8),所述粘鉤帶A面(7)為較硬帶鉤的刺毛,所述粘鉤帶B面(8)為小柔軟的纖維的圓毛。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康復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裝置(5)為掛鉤或鎖扣。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康復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按摩腳蹬(2)上具有按摩小顆粒。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康復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按摩握力器(I)上具有按摩小顆粒。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康復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力帶(4)的伸縮限度為40_110cmo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康復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復訓練器為連接完成的整體或未連接的各部件的組合。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康復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復訓練器包含一條腰部粘扣帶(6)、四條以上彈力帶(4)、四個腰帶吊環(3)、四個連接裝置(5)、兩個手部按摩握力器(I)和兩個足部按摩腳蹬(2)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康復訓練器,由腰部粘扣帶、腰帶吊環、掛鉤、彈力帶、足部按摩腳蹬和手部按摩握力器組成,兩個所述腰帶吊環分別設置于所述腰部粘扣帶兩側的下側,所述手部按摩握力器為兩個,兩個腰帶吊環分別設置于兩個所述按摩手部握力器的上側,所述彈力帶為四根,四根所述彈力帶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掛鉤,兩根所述彈力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腰帶吊環和掛鉤連接,另外兩根所述彈力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腰帶吊環和掛鉤連接,四個掛鉤又分別與足部按摩腳蹬和手部按摩握力器連接。足部按摩腳蹬和按摩手部握力器采用橡膠制作上面有獨特的按摩小顆粒。
【IPC分類】A63B21/055, A61H39/04, A63B23/035
【公開號】CN204815541
【申請號】CN201520493591
【發明人】田潤溪, 郭海玲, 王彤宇
【申請人】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公開日】2015年12月2日
【申請日】201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