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爬桿機器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爬桿機器人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爬桿機器人。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建筑行業中,尤其是一些需要高空作業的環境中,人工作業成本很高,尤其是當作業內容僅為簡單的建筑表面檢測時或是近距離采集建筑數據時,如檢測斜拉橋上的斜拉鎖或是高空的纜鎖等,再如電線桿等,這些簡單的作業用人工操作的話,不僅人工成本高,而且很多時候由于特殊環境需要搭建專業大型設備才能供人工操作,極大增加了建筑檢測和維護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分體式爬桿機器人來解決現有技術中需要進行建筑表面檢測或是近距離采集建筑數據時采用人工和專業大型設備帶來的高昂成本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爬桿機器人,包括內設有用于放置待爬桿的通孔的本體,所述本體內設有用于將機器人固定在待爬桿上的第一氣缸組件,位于第一氣缸組件的下方還均設有用于將機器人固定于待爬桿上的內固定板,所述內固定板上還設有用于將機器人固定于待爬桿上的第二氣缸組件,所述第一本體內還設有與所述齒條嚙合的相對齒條運動的齒輪,相對設置的內固定板之間還設有可拆卸連接兩側內固定板的第二氣缸組件,所述內固定板與本體相對的一側還設有供內固定板與本體相對運動的第三氣缸組件。
[0005]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06]進一步,所述內固定板上位于第三氣缸組件處設有供第三氣缸組件滑動的滑槽;
[0007]進一步,所述第三氣缸組件包括固定于內固定板上的第三氣缸,所述第三氣缸上連接有第三推動桿,所述第三推動桿與本體相連接;
[0008]進一步,所述第一氣缸組件分布于通孔內,所述第一氣缸組件包括固定于本體上的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上連接有第一推動桿,所述第一推動桿上設有用于將機器人固定于待爬桿上的第一固定塊;
[0009]進一步,所述第二氣缸組件分布于通孔內,所述第二氣缸組件包括固定于內固定板上的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上連接有第二推動桿,所述第二推動桿上設有用于將機器人固定于待爬桿上的第二固定塊;
[0010]進一步,所述機器人上連接有供電線纜和/或內置有電池。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機器通過設置于通孔內的第一氣缸組件和第二氣缸組件的配合運動進行機器人的固定,有第三氣缸組件完成爬行過程,達到自動爬行的效果,從而無需人工即可完成如建筑表面檢測或是近距離采集建筑數據,降低了表面檢測及采集數據成本;第一氣缸組件上設置第一固定塊,第二氣缸組件上設置第二固定塊可以使機器人固定的更牢固,采用供電線纜或內置電池均可達到相應效果。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機器人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機器人的結構的實施例圖。
[0014]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0015]1、本體,11、第一固定塊,12、第一推動桿,13、滑槽,2、內固定板,21、第三氣缸,22、第三推動桿,23、第二推動桿,24、第二固定塊,3、待爬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機器人的結構示意圖;包括內設有用于放置待爬桿的通孔的本體1,所述本體內設有用于將機器人固定在待爬桿3上的第一氣缸組件,位于第一氣缸組件的下方還均設有用于將機器人固定于待爬桿上的內固定板2,所述內固定板上還設有用于將機器人固定于待爬桿上的第二氣缸組件,所述第一本體內還設有與所述齒條嚙合的相對齒條運動的齒輪,相對設置的內固定板之間還設有可拆卸連接兩側內固定板的第二氣缸組件,所述內固定板與本體相對的一側還設有供內固定板與本體相對運動的第三氣缸組件。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機器人的結構的實施例圖,所述內固定板上位于第三氣缸組件處設有供第三氣缸組件滑動的滑槽13 ;所述第三氣缸組件包括固定于內固定板上的第三氣缸21,所述第三氣缸上連接有第三推動桿22,所述第三推動桿與本體相連接;所述第一氣缸組件分布于通孔內,所述第一氣缸組件包括固定于本體上的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上連接有第一推動桿12,所述第一推動桿上設有用于將機器人固定于待爬桿上的第一固定塊11 ;所述第二氣缸組件分布于通孔內,所述第二氣缸組件包括固定于內固定板上的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上連接有第二推動桿23,所述第二推動桿上設有用于將機器人固定于待爬桿上的第二固定塊24 ;所述機器人上連接有供電線纜和/或內置有電池。
[0019]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以待爬桿為例,拉索也是同樣的工作過程,本體的一側為可開啟的,用于置入待爬桿,首先開啟本體,將待爬桿放置工作位置,并關閉本體,首先由第二氣缸組件伸出,將機器人固定在待爬桿上,然后第三氣缸伸出,通過第三推動桿推動本體上升(如為水平方向或是向下爬行,則為對應方向移動),上升過程完成后,第一氣缸組件伸出,同時第二氣缸組件收縮,此時第三氣缸收縮,帶動第三推動桿使內固定板朝本體方向運動,完成該步驟后,即為完成一次上升過程,如此往復,達到爬行效果。
[0020]本實用新型機器通過設置于通孔內的第一氣缸組件和第二氣缸組件的配合運動進行機器人的固定,有第三氣缸組件完成爬行過程,達到自動爬行的效果,從而無需人工即可完成如建筑表面檢測或是近距離采集建筑數據,降低了表面檢測及采集數據成本;第一氣缸組件上設置第一固定塊,第二氣缸組件上設置第二固定塊可以使機器人固定的更牢固,采用供電線纜或內置電池均可達到相應效果。
[002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爬桿機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內設有用于放置待爬桿的通孔的本體,所述本體內設有用于將機器人固定在待爬桿上的第一氣缸組件,位于第一氣缸組件的下方還均設有用于將機器人固定于待爬桿上的內固定板,所述內固定板上還設有用于將機器人固定于待爬桿上的第二氣缸組件,所述本體內還設有與齒條嚙合的相對齒條運動的齒輪,相對設置的內固定板之間還設有可拆卸連接兩側內固定板的第二氣缸組件,所述內固定板與本體相對的一側還設有供內固定板與本體相對運動的第三氣缸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爬桿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固定板上位于第三氣缸組件處設有供第三氣缸組件滑動的滑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爬桿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氣缸組件包括固定于內固定板上的第三氣缸,所述第三氣缸上連接有第三推動桿,所述第三推動桿與本體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爬桿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氣缸組件分布于通孔內,所述第一氣缸組件包括固定于本體上的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上連接有第一推動桿,所述第一推動桿上設有用于將機器人固定于待爬桿上的第一固定塊。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爬桿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氣缸組件分布于通孔內,所述第二氣缸組件包括固定于內固定板上的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上連接有第二推動桿,所述第二推動桿上設有用于將機器人固定于待爬桿上的第二固定塊。
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爬桿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器人上連接有供電線纜和/或內置有電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爬桿機器人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爬桿機器人。包括內設有用于放置待爬桿的通孔的本體,本體內設有用于將機器人固定在待爬桿上的第一氣缸組件,位于第一氣缸組件的下方還均設有用于將機器人固定于待爬桿上的內固定板,內固定板上還設有用于將機器人固定于待爬桿上的第二氣缸組件,第一本體內還設有與齒條嚙合的相對齒條運動的齒輪,相對設置的內固定板之間還設有可拆卸連接兩側內固定板的第二氣缸組件,內固定板與本體相對的一側還設有供內固定板與本體相對運動的第三氣缸組件。本實用新型機器通過設置于通孔內的第一氣缸組件和第二氣缸組件的配合運動進行機器人的固定,有第三氣缸組件完成爬行過程,達到自動爬行的效果。
【IPC分類】A63B27-00
【公開號】CN204582451
【申請號】CN201520045030
【發明人】孫瑛, 苗衛, 丁威良, 秦麗, 熊禾根, 蔣國璋, 李公法, 謝良喜, 陶平
【申請人】武漢科技大學
【公開日】2015年8月26日
【申請日】2015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