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側拉式拉力器的具有拉力器及握力器功能的臂力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健身器材的改進。
本人今年曾提交了“具有拉力器及握力器功能的臂力器”及其改進形式共三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申請號分別是90204438.9,90204438.9-6,90220262.6),它們的拉力器使用時都是從連接拉力簧兩端的把手拉出,這種結構和現有的拉力器一樣,缺點是拉力起點時兩把手間的距離較長,使用時活動的幅度較小而影響了健身效果,而且不利于或不能作一些活動幅度小(起止點間的距離相對較小)的健身運動,如沖拳、拉弓等。另外由于拉力簧置于臂力器彈簧內或(及)套在其外,不能增減拉力簧改變其拉力,只能做成大、中、小等固定拉力型號,不適應部分使用者對拉力選擇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改進是將上述申請中的拉力器改為側拉型,即將拉力簧平行或近乎平行地置于臂力器彈簧及其套管(或鋼條)的外側旁或(及)前后側旁,拉力簧的兩端連接在固定于臂力器兩端把手中的鋼條末端的鋼圈中,拉力把手位于拉力簧的中段,使用時從臂力器的側面向外拉出。這種結構就明顯地縮短了兩拉力把手間的距離,增加了使用時的活動幅度及使用方式,并能增減拉力簧,更能適合使用者對拉力大小選擇的要求。另外也可將固定于臂力器兩端把手中的鋼條末端的鋼圈增加若干個(最好是2-4個),將若干條(最好是2-4條)拉力簧固定連接排列在臂力器彈簧及其套管(或鋼條)外側或前后側旁,這時,使用者可根據自己的拉力選擇抓緊多少條拉力簧來拉開使用,這樣,不需增減拉力簧可隨意選擇適當的拉力,這種功能是現常用的拉力器不可能做到的。
現通過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本實用新型上下左右均對稱,結構相同。
圖1是第一種實施例的平面圖。(1)、(2)、(3)、(4)均為把手,(5)為臂力器彈簧,(9)為連接把手與臂力器彈簧的“U”型鋼條,其兩端通過焊接或緊套等形式固定在臂力器彈簧(5)的兩端,(7)為套在兩端把手間鋼條(9)上的壓力彈簧,其作握力器使用。在兩端把手(1)及(4)的兩端旁固定有鋼條(6),其末端卷成圈(8),在臂力器彈簧(5)及其連接鋼管(9)旁與其平行或近乎平行地置有拉力簧(10)(圖中每側上下各一條),拉力簧(10)的遠側端與鋼圈(8)連接(其連接方式和現有拉力器連接方式相同),其近側端與拉力把手(11)兩端的鋼圈(12)連接,這樣,鋼圈(8)與(12)之間可根據拉力需要隨意加減連接的拉力簧(10)的數量。在拉力把手(11)的兩端固定有夾子(13),夾子(13)在非使用拉力器時能夾緊臂力器彈簧(5),防止了拉力簧(10)及其把手(11)的下垂及晃動。
圖2是第二種實施例的平面圖,不同之處是拉力簧(10)為上下鋼圈(8)之間全程長,其中段卷為相對上下段直徑較小作為拉力把手(11)之用,這種形式的拉力簧因把手(11)直徑較小,可將若干條(最好是2-4條,圖中只畫出兩條)拉力簧(10)直接固定排列在臂力器彈簧(5)及其連接鋼條(9)的外側旁或(及)前后側旁(圖中只畫外側旁),它們兩端固定在兩端鋼圈(8)之間而且不需裝拆增加或減小拉力簧(10)的數目,這時兩端的鋼圈(8)的數目也相應增加。在外側的一條拉力簧(10)的中段(把手(11)段)包卷固定(可用縫合或粘合等方法)有一塊尼龍自粘扣(14),其一面是尼龍絲(15),另一面是尼龍扣絲(16),它自卷起時能自粘在一起,這樣使用者可據自己的拉力選擇拉一條拉力簧,或用尼龍自粘扣(14)卷包起2條,3條,4條或更多的拉力簧(10)的把手(11)段將它們一起拉開,這就免去了為選擇拉力而需要增減拉力簧(10)數量的麻煩,因為拉力簧(10)的把手(11)段的直徑不大,約為1cm左右,就算尼龍自粘扣(14)卷包起4條或5條的拉力簧(10)的把手(11)段來使用,也不會有把手太粗而不適的感覺。另外尼龍自粘扣(14)的寬度與拉力簧(10)的把手(11)段的長度相等或大致相等,其長度需達到能將已有的若干條拉力簧(10)的把手(11)段及臂力器彈簧(5)卷包固定在一起,因為在使用臂力器或握力器時,把它們卷包固定在一起才不致于拉力簧(10)會下垂及晃動而妨礙使用。圖2左側的尼龍自粘扣(14)為卷包起了兩條拉力簧(10)的把手(11)段的狀態。
顯而易見,將圖2實施例中的拉力簧(10)的把手段(11)改為象
圖1實施例中的把手(11)連接上下兩端拉力簧(10),并且去除夾子(13)及縮小把手(11)的直徑(直徑5-15mm為宜),其外側的一把手也固定有一塊尼龍自粘扣(圖中均未畫出),也能達到圖2實施例的效果。
圖3是經把手(1)及部分“U”形鋼條的中心剖視圖,顯示出把手(1)內的“U”形鋼條和鋼條(6)焊接在一起,(17)為其焊點,并且它們同鑄固定在塑料把手(1)內,這樣可得到確切的固定和防止把手(1)的轉動。
圖4是經
圖1中夾子(13)的橫切面圖,顯示夾子(13)由鋼片彈簧構成,其一端夾緊把手(11),并有一小突(18)突入把手(11)相應的一小凹陷中防止了夾子(13)的轉動。夾子(13)的另一端開口,其末端卷成小圈防止誤刺傷人體,依靠其彈性能容易地插入并夾住臂力器彈簧(5),也能容易地從中拉出。
圖5顯示是夾子(13)的另一種結構形式,它由塑料構成,并與把手(11)鑄成一體,選擇適當的塑料及適當的夾子大小,也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圖6是圖2中拉力簧(10)的把手(11)段及尼龍自粘扣(14)的放大圖(圖中包繞固定在外側拉力簧(10)把手(11)段的前面那部分尼龍自粘扣未畫出)清楚顯示出拉力簧(10)的中段(11)(把手段)繞成相對兩端拉力簧較小的直徑,并顯示出尼龍自粘扣(14)的一面為其尼龍絲(15),另一面是尼龍扣絲(16)。
大家可想象到,如果將拉力簧(10)換成彈性織物帶(條)或(及)橡膠條(帶),也能達到近乎一樣的效果,只是拉力簧耐用些。
權利要求1.一種由把手(1)、(2)、(3)、(4),臂力器彈簧(5),連接鋼條(9),壓力簧(7)及拉力簧(10)組成的側拉式拉力的具有拉力及握力功能的臂力器,其特征是拉力簧(10)平行地或近乎平行地置于臂力器彈簧(5)及其連接鋼條(9)(或套管)的外側旁或(及)前后側旁,在拉力簧(10)的兩端具有與其連接的鋼圈(8),在拉力簧(10)的中段具有拉力把手(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拉式拉力的具有拉力及握力功能的臂力器,其特征是鋼圈(8)由鋼條(6)的末端繞成,鋼條(6)與連接鋼條(9)在把手(1)及(4)內焊接固定在一起,并且它們同鑄固定在塑料把手(1)及(4)內。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側拉式拉力的具有拉力及握力功能的臂力器,其特征是拉力簧(10)中段的拉力把手(11)的兩端具有與拉力簧(10)連接的鋼圈(12)。
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側拉式拉力的具有拉力及握力功能的臂力器,其特征是拉力把手(11)的兩端固定有鋼片彈簧構成的夾子(13)。
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側拉式拉力的具有拉力及握力功能的臂力器,其特征是鋼片彈簧夾子(13)被塑料構成的夾子(13)取代,且塑料夾子(13)與塑料拉力把手(11)同鑄成一體。
6.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側拉式拉力的具有拉力及握力功能的臂力器,其特征是拉力簧(10)的中段卷為相對上下段直徑較小作為拉力把手(11)。
7.根據權利要求1、2或6所述的側拉式拉力的具有拉力及握力功能的臂力器,其特征是具有拉力簧(10)固定排列在臂力器彈簧(5)及其連接鋼條(9)(或套管)的外側旁或(及)前后側旁。
8.根據權利要求1、2或7所述的側拉式拉力的具有拉力及握力功能的臂力器,其特征是排列在外側的那條拉力簧(10)的把手段(11)包繞固定有一塊尼龍自粘扣(14),尼龍自粘扣(14)的長度達到能將已固定在臂力器上的若干條拉力簧(10)的把手段(11)與臂力器彈簧(5)卷包固定在一起。
9.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側拉式拉力的具有拉力及握力功能的臂力器,其特征是拉力簧(10)同樣可以是彈性織物或橡膠條。
專利摘要一種側拉式拉力的具有拉力及握力功能的臂力器,其主要改進是將其中置于臂力器彈簧內或套其外的拉力簧改為將其同方向地置于臂力器彈簧的外側旁或前后側旁,拉力把手置于拉力簧的中段,使用時握把手向側方拉出。這樣結構的優點是減少了拉力把手間的距離,增加了使用時的活動幅度及能做一些活動幅度較小的動作(如沖拳、拉弓等),也能選擇拉多少根拉力簧或增減拉力簧,更能適應使用者對拉力選擇的要求。
文檔編號A63B21/05GK2081738SQ9022206
公開日1991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1990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1990年10月16日
發明者陳永銨 申請人:陳永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