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睡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睡袋,包括睡袋體和拉鏈,睡袋體呈內部為空腔的圓筒狀,睡袋體包括包裹件和門件,門件呈“V”字形,并設置在睡袋體的側面,門件與包裹件通過兩根拉鏈連接,兩根拉鏈的頂端安裝在門件“V”字形頂角上,并且位于睡袋體側面的下半部分,兩根拉鏈的尾端安裝在門件“V”字形的另兩角上,并且位于睡袋體側面的上邊沿上,方便使用者進出。門件上還設置有備人體觀看外側的天窗,天窗通過軟體支架進行支撐,并在軟體支架上固定鋪設有金屬紗網,使用者能透過天窗看外界的景色,也防止蚊蟲貼附在天窗外叮咬人臉,軟體支架的采用更方便對此天窗進行收合。
【專利說明】一種睡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野營用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睡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越來越多的人計劃進行野外露營項目,而睡袋在野外露營中是一件必不可少的物件。傳統的睡袋為圓柱體,在頂面與側面的連接處設置拉鏈或在側面上設置有縱向拉鏈,以供使用者的進出,這種設計通過測試表明并不方便使用者的進出。并且傳統的睡袋為了保溫常設為封閉體,造成內部的使用者難以透氣的問題,人們常常采用將進出口留一點未封閉的口進行透氣,這種操作不僅使得使用者只能在一處透氣,達不到更好的透氣效果,而且野外會有蚊蟲通過此透氣口爬入睡袋內部,對使用者造成安全隱患。全封閉的睡袋也不能方便人對外界的景色進行觀察,人們不能舒服地躺在睡袋內部,既能對身體具有保暖作用,同時也能觀看外部的景色,這一點傳統的睡袋還不能滿足使用者的要求。
[0003]因此,上述問題是在睡袋的設計和使用過程中應當予以考慮并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睡袋,其結構新穎、使用簡單,并充分考慮使用者的需求,在露營時具有非常好的使用效果。
[0005]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睡袋,包括睡袋體和拉鏈,睡袋體呈內部為空腔的圓筒狀,睡袋體包括包裹件和門件,門件呈“V”字形,并且門件設置在睡袋體的側面上,門件與包裹件采用兩根拉鏈進行連接,兩根拉鏈的頂端安裝在門件“V”字形頂角上,并且位于睡袋體側面的下半部分,兩根拉鏈的尾端分別安裝在門件“V”字形的另兩角上,并且位于睡袋體側面的上邊沿上;
門件上還設置有備人體觀看外側的天窗,天窗通過軟體支架進行支撐,并在軟體支架上固定鋪設有金屬紗網。
[0006]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在睡袋體的頂面和底面上開設設置有網紗的透氣塊,在睡袋體的側面上也開設有透氣塊,并且位于門件的兩側。
[0007]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天窗和每個透氣塊的四周邊沿上設置有用于盛放防蚊蟲藥物的藥物袋。
[0008]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對應每個透氣塊和天窗的內側均設置有用于對透氣塊和天窗起到封閉作用的遮擋片,遮擋片的部分與睡袋體的內側固定連接,遮擋片的其余部分可通過安裝有扣扭或拉鏈使其與睡袋體的內側呈連接或不連接的方式。
[0009]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睡袋體下半部分的填充物密度較睡袋體上半部分填充物的密度高。
[0010]本發明一種睡袋,使用者的進出只需借助于門件與包裹件相連處的拉鏈設計,拉鏈呈拉開狀態,再向上翻動門件便能實現睡袋的開閉。同時,使用者在打開此門件后,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開合不同位置的遮擋片,對睡袋內部起到透氣作用,為了防止蚊蟲通過透氣塊的網紗眼爬入,在透氣塊的四周藥物袋中可放置防止蚊蟲叮咬的藥物。如果使用者希望躺在睡袋內側也能觀看外部的景色,只需將組成天窗的軟體架設置為直立狀態,睡在睡袋內側的使用者便能透過此天窗觀看外邊景物。在收合時,只需將此軟體支架再壓彎,與門件表面貼合便可。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V”字形門件,門件兩端設置拉鏈,方便使用者進出。在睡袋體上設置有多個透氣塊,可對睡袋內側進行透氣,使用者可根據自己情況開合對應不同透氣塊的遮擋片進行透氣。并在透氣塊的四周均設置有用于放置防蚊蟲藥物的藥物袋,使得使用在睡于睡袋內側時在透氣的同時也能防止蚊蟲的侵襲。在門件上設置有天窗結構,并采用軟體支架進行支撐,使用者能透過天窗看外界的景色,防止天窗位于人體臉上使得人體不舒適,也防止蚊蟲在天窗外便能叮咬人臉,軟體支架的采用方便對此天窗進行收合,只需將軟體支架壓彎,便能將此天窗設置為靠近門件外側的形式,便可對此睡袋進行折合,天窗不會呈凸出狀,對收合睡袋有所影響。考慮到人體各部位對熱量的需求不同,將睡袋的下半部分設計為高密度填充物進行填充,對使用者的腳部位置起到更好的保暖作用。
[0012]本發明結構新穎、使用簡單、具有非常好的使用效果,并充分考慮使用者的需求,在露營時具有非常好的使用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發明一種睡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睡袋的透氣塊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其中,1_睡袋體,2-拉鏈,3_包裹件,4_門件,5_天窗,6_透氣塊,7_藥物袋,8_遮擋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了加深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構成限定。
[0015]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睡袋,包括睡袋體I和拉鏈2,睡袋體I呈內部為空腔的圓筒狀,睡袋體I包括包裹件3和門件4,門件4呈“V”字形,并且門件4設置在睡袋體I的側面上,門件4與包裹件3采用兩根拉鏈2進行連接,兩根拉鏈2的頂端安裝在門件4 “V”字形頂角上,并且位于睡袋體I側面的下半部分,兩根拉鏈2的尾端分別安裝在門件4 “V”字形的另兩角上,并且位于睡袋體I側面的上邊沿上;門件4上還設置有備人體觀看外側的天窗5,天窗5通過軟體支架進行支撐,并在軟體支架上固定鋪設有金屬紗網。在睡袋體I的頂面和底面上開設設置有網紗的透氣塊6,在睡袋體I的側面上也開設有透氣塊6,并且位于門件4的兩側。天窗5和每個透氣塊6的四周邊沿上設置有用于盛放防蚊蟲藥物的藥物袋7。對應每個透氣塊6和天窗5的內側均設置有用于對透氣塊6和天窗5起到封閉作用的遮擋片8,遮擋片8的部分與睡袋體I的內側固定連接,遮擋片8的其余部分可通過安裝有扣扭或拉鏈使其與睡袋體I的內側呈連接或不連接的方式。睡袋體I下半部分的填充物密度較睡袋體I上半部分填充物的密度高。
[0016]本實施例一種睡袋,使用者的進出只需借助于門件4與包裹件3相連處的拉鏈2設計,拉鏈2呈拉開狀態,再向上翻動門件4便能實現睡袋的開閉。同時,使用者在打開此門件4后,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開合不同位置的遮擋片8,對睡袋內部起到透氣作用,為了防止蚊蟲通過透氣塊6的網紗眼爬入,在透氣塊6的四周藥物袋7中可放置防止蚊蟲叮咬的藥物。如果使用者希望躺在睡袋內側也能觀看外部的景色,只需將組成天窗5的軟體架設置為直立狀態,睡在睡袋內側的使用者便能透過此天窗5觀看外邊景物。在收合時,只需將此軟體支架再壓彎,與門件4表面貼合便可。
[0017]本發明采用“V”字形門件,門件兩端設置拉鏈,方便使用者進出。在睡袋體上設置有多個透氣塊,可對睡袋內側進行透氣,使用者可根據自己情況開合對應不同透氣塊的遮擋片進行透氣。并在透氣塊的四周均設置有用于放置防蚊蟲藥物的藥物袋,使得使用在睡于睡袋內側時在透氣的同時也能防止蚊蟲的侵襲。在門件上設置有天窗結構,并采用軟體支架進行支撐,使用者能透過天窗看外界的景色,防止天窗位于人體臉上使得人體不舒適,也防止蚊蟲在天窗外便能叮咬人臉,軟體支架的采用方便對此天窗進行收合,只需將軟體支架壓彎,便能將此天窗設置為靠近門件外側的形式,便可對此睡袋進行折合,天窗不會呈凸出狀,對收合睡袋有所影響。考慮到人體各部位對熱量的需求不同,將睡袋的下半部分設計為高密度填充物進行填充,對使用者的腳部位置起到更好的保暖作用。
[0018]本發明結構新穎,使用簡單,具有非常好的使用效果。
[0019]本發明的實施例公布的是較佳的實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極易根據上述實施例,領會本發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變化,但只要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睡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睡袋體(I)和拉鏈(2),所述睡袋體(I)呈內部為空腔的圓筒狀,所述睡袋體(I)包括包裹件(3)和門件(4),所述門件(4)呈“V”字形,并且所述門件(4)設置在所述睡袋體(I)的側面上,所述門件(4)與所述包裹件(3)采用兩根拉鏈(2)進行連接,兩根所述拉鏈(2)的頂端安裝在所述門件(4) “V”字形頂角上,并且位于所述睡袋體(I)側面的下半部分,所述兩根拉鏈(2)的尾端分別安裝在所述門件(4) “V”字形的另兩角上,并且位于所述睡袋體(I)側面的上邊沿上; 所述門件(4)上還設置有備人體觀看外側的天窗(5 ),所述天窗(5 )通過軟體支架進行支撐,并在所述軟體支架上固定鋪設有金屬紗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睡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睡袋體(I)的頂面和底面上開設設置有網紗的透氣塊(6),在所述睡袋體(I)的側面上也開設有透氣塊(6),并且位于所述門件(4)的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5)和每個所述透氣塊(6)的四周邊沿上設置有用于盛放防蚊蟲藥物的藥物袋(J)。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睡袋,其特征在于:對應每個所述透氣塊(6)和天窗(5)的內側均設置有用于對透氣塊(6)和天窗(5)起到封閉作用的遮擋片(8),所述遮擋片(8)的部分與所述睡袋體(I)的內側固定連接,所述遮擋片(8)的其余部分可通過安裝有扣扭或拉鏈使其與睡袋體(I)的內側呈連接或不連接的方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睡袋體(I)下半部分的填充物密度較所述睡袋體(I)上半部分填充物的密度高。
【文檔編號】A45F3/52GK104367066SQ201410704392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8日
【發明者】張丹嫣 申請人:張丹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