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樞轉乘客運載器的制作方法
可樞轉乘客運載器
本發明涉及用于傳送多個乘客的娛樂乘坐工具以及娛樂乘坐器。
用于傳送多個乘客的娛樂乘坐器和娛樂乘坐工具在現有技術中是眾所周知的。例如US 5 403 238揭示了一種娛樂乘坐工具,該工具包括用于沿軌路驅動的底盤和用于傳送多個乘客的本體。工具的本體可移動地安裝在底盤上。本體由支承本體重量的多個致動器、更具體是由液壓缸支承。通過控制不同缸體的延伸,可升高本體并可調整其相對于底盤的傾斜度。本體相對于底盤的運動用于增加乘坐期間乘客的刺激感。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娛樂乘坐工具。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提供增強刺激感的娛樂乘坐工具和娛樂乘坐器。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具有簡單結構的娛樂乘坐工具,該娛樂乘坐工具能夠傳送多個乘客并升高和傾斜這些乘客。
因此,本發明提供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娛樂乘坐工具和如權利要求17和21的娛樂乘坐器。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娛樂乘坐工具包括可移動基部,該可移動基部適于在子結構上、例如支承表面、軌道或軌路上行駛。支承多個乘客座位的運載器經由升高臂連接到支承件,該支承件安裝在可移動基部上。
升高臂可樞轉地連接到支承件以繞水平軸線相對于支承件樞轉。運載器又由升高臂樞轉地支承以繞水平軸線相對于升高臂樞轉。
運載器支承多個乘客座位。娛樂乘坐工具包括束縛裝置,該束縛裝置適于將每個單獨的乘客束縛在座位中。通過使升高臂樞轉,運載器相對于可移動基部升高和降低,且通過使運載器相對于升高臂樞轉,可調整運載器相對于可移動基部的傾斜度。
設置第一致動器,該第一致動器用于將升高臂相對于支承件樞轉,且由此用于當可移動基部在子結構上行駛時將運載器相對于可移動基部升高和降低。設置第二致動器,該第二致動器用于將運載器相對于升高臂樞轉,且由此用于當可移動基部沿軌路移動時調整運載器相對于可移動基部的傾斜度。
運載器具有中間位置,在中間位置乘客座位相對于可移動基部支承在直立位置。當工具在站臺且乘客登乘和/或離開時,座位處于該直立位置。在行駛過程中,運載器可相對于中間位置樞轉到座位向前傾斜的向前傾斜位置和/或樞轉到座位向后傾斜的向后傾斜位置,以增強乘客的刺激感。
因此,根據本發明工具的乘客在行駛期間可升高和降低、向前和/或向后傾斜。乘客相對于景點(attraction)景觀移動和定位并結合景點景觀增強乘客的景點體驗。
對于根據本發明的工具,運載器由升高臂支承,升高臂又連接到支承件。使用升高臂與直接由致動器支承的運載器相比允許更大范圍的運動。運載器的運動范圍與延伸位置的致動器的到達范圍無關。
此外,由于升高臂的使用,可使用緊湊的致動器,該緊湊的致動器又允許工具的小而輕的結構。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升高臂用作杠桿,并實現運動范圍的增加。
此外,可用其自身的致動器各調整運載器的升高和傾斜度。對于調整運載器的豎直位置,使用第一致動器,對于調整傾斜度,使用第二致動器。因此,易于控制運載器的位置。
此外,用于控制運載器傾斜度的致動器不支承運載器的重量。因此,與支承運載器所需的重型控制器相比,該致動器可相對輕且快速。
較佳地,支承件可轉動地安裝在可移動基部上以繞垂直軸線轉動來進一步增強乘客的體驗。
在根據本發明工具的另一實施例中,向前傾斜位置的座位相對于處于中間位置的座位成25度或更大、較佳地約30度的角度,向后傾斜位置的座位相對于處于中間位置的座位成30度或更大、較佳地約35度的角度。
相對于中間位置15度、較佳地25度或更多的向前傾斜刺激乘客并產生增強的乘坐體驗。較佳地,運載器可向前和向后傾斜。較佳地,座位可向后樞轉30度或更多的角度。測試顯示,在較小角度下,乘客趨于將頭部保持直立,這妨礙乘客最佳地體驗該樞轉位置。當向后樞轉30度或更多時,乘客往往將他們的頭靠在頭靠上。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運載器可樞轉總共30度或更多、較佳地50度或更多的角度,以為乘客提供進一步增強的體驗。
在另一實施例中,將提升臂與支承件連接的樞轉軸線固定在可移動基部上方恒定高度處,且將運載器和提升臂連接的樞轉軸線可下降到固定樞轉軸線下方的位置,并可升高到將支承件與提升臂連接的固定樞轉軸上方的位置。
由于用可樞轉升高臂升高和降低運載器,在運載器升高或降低的同時,工具的重心沿弧形軌跡移動。通過在可移動基部上方的固定高度處且在運載器的最低與最高位置之間設置升高臂圍繞其樞轉的點,沿水平方向限制運載器重心的運動,這改進工具的穩定性。在較佳實施例中,升高臂圍繞其樞轉的點約位于運載器的最低與最高位置之間中間。
在另一實施例中,支承件是支承臂,該支承臂安裝在可移動基部上使得其縱向軸線相對于垂直軸線成角度延伸。因此,支承件緊湊且輕質,這增加工具的移動性。
在另一實施例中,工具設有傾斜度調整架。該傾斜度調整架一端可樞轉地連接到運載器,且在其相對端可樞轉地連接到用于使運載器樞轉的致動器。通過用致動器沿傾斜度調整架的縱向軸線移動傾斜度調整架來調整運載器的傾斜度。因此用于調整運載器的傾斜度的致動器可位于升高臂上到運載器一定距離處,因此致動器不與運載器升高或降低相同程度,并減少升高運載器所需的動力。在較佳實施例中,致動器甚至代替升高臂安裝在支承件上。因此,當升高或降低運載器時,致動器無需降低或升高。因此,可將較輕和/或較廉價和/或更快作用的具有較小工作負載的致動器用于升高運載器。
在另一實施例中,傾斜度調整架經由連桿件連接到用于使運載器樞轉的致動器,該連桿件可樞轉地連接到傾斜度調整架和用于使運載器樞轉的致動器,且還可樞轉地連接到支承件、更具體地連接到將升高臂連接到支承件的樞轉軸線。因此,形成動態連桿系統,包括升高臂、運載器、傾斜度調整架和連桿件,該連桿系統在升高和降低期間將運載器保持在大致恒定的傾斜度。因此便于尤其在升高和降低期間控制運載器的傾斜度。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致動器包括一端連接到連桿件且其相對端連接到支承件的氣動缸、液壓缸或電動缸。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致動器、即用于升高運載器的致動器包括一端連接到支承件且其相對端連接到升高臂的液壓、氣動缸或液壓缸。在較佳實施例中,升高臂一端連接到運載器且其相對端連接到用于使升高臂樞轉的致動器,升高臂的兩端位于升高臂的樞轉軸線的相對側上。因此,在下降位置,升高臂定位在支承件的一側,且缸體定位在支承件的相對側。因此,升高臂可與支承件相鄰定位,并可折疊在運載器與支承件之間,這允許工具的緊湊且因此穩定的構造。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在側視圖中看時,將升高臂連接到運載器的樞轉軸線位于運載器的中心附近,使得當運載器樞轉時,運載器的一端沿與運載器的相對端運動的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較佳地,將運載器連接到升高臂的樞轉軸線位于運載器的重心附近、較佳地與該重心相交。因此,限制用于使運載器繞樞轉軸線樞轉所需的力。
在另一實施例中,支承件設有引導表面、更具體的是凸輪軌路,用于在運載器下降到起最低位置時將運載器引導到其中間位置。因此,將運載器引導到用于乘客登乘和離開的位置,這較佳地用處于其最低位置的運載器進行。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運載器處于其最低位置時,升高臂在支承件與運載器之間折疊。因此,當運載器時處于其最低位置的運載器時,工具、更具體是支承件、升高臂和運載器是緊湊且穩定的構造。
在另一實施例中,工具設有驅動器,該驅動器用于在子結構上方驅動工具、較佳地用于在整個娛樂景點沿軌路在子結構上驅動工具,更佳地用于與引導軌道配合并用于沿引導軌道在軌路上驅動可移動基部。通過為工具提供其自身的驅動器,工具無需以鏈狀方式鏈接到受驅動工具和/或彼此,但可獨立地在子結構上移動。
在另一實施例中,工具包括計算機控制單元,該計算機控制單元用于較佳地根據諸如工具位置、工具行進的距離或從行駛開始所經過時間的至少一個變量控制第一和第二致動器,且較佳地控制工具和/或支承件的轉動角度的驅動器。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娛樂乘坐器,包括根據本發明的多個乘客運載器、用于所述乘客運載器的軌路、較佳地為閉環軌路、以及沿軌路的站臺,行駛在站臺處開始和/或結束,站臺用于乘客登乘和/或離開一個或多個工具。
較佳地,各工具設有可移動基部上可轉動安裝的支承件以使載臺圍繞垂直軸線轉動,使得坐在第一工具的座位內的乘客面向坐在第二工具內的乘客,反之亦然。觀看另一工具內乘客的刺激增強乘坐的體驗。
在另一實施例中,娛樂乘坐器的軌路包括內部軌路和外部軌路,使得行駛在內側軌路上的第一工具可接著行駛在外側軌路上的第二工具行駛。較佳地,內側和外側軌路位于站臺內,站臺設計成接收工具進行離開和/或登乘,內部軌路上工具的載臺定位成使得坐在座位內的乘客面向坐在外部軌道上工具內的乘客,反之亦然。因此,乘客看到另一工具的乘客的期待和興奮,這進一步增強了乘坐的體驗。
在另一實施例中,外部軌路比內部軌路長,或相反,且其中站臺一半在內部軌路且一半在外部軌路,使得在外部軌路上離開站臺并在內部軌路上進入站臺的工具與在內部軌路上離開站臺并在外部軌路上進入站臺的工具行進相同的距離。當內部軌路上的工具和外部軌路上的工具同時離開站臺并以相同速度跟隨軌路時,它們一前一后在單軌路上行進并同時返回站臺。
在替代實施例中,外部軌路和內部軌路具有相等長度,且軌路布置使得內部軌路在站臺到單軌路之間的長度大于外部軌路在站臺到單個軌道之間的長度,或相反,使得當內部軌路上的工具和外部軌路上的工具同時離開站臺并以相同速度跟隨軌路時,它們一前一后行進在單軌路上并同時返回站臺。
因此,乘客在開始和結束乘坐時看到另一工具的乘客的期待和興奮,這進一步增強了乘坐的體驗。
根據本發明的設備和方法的其它目的、實施例和詳述從以下說明書中會顯現出來,其中參照附圖基于多個示例性實施例進一步說明和闡明本發明。
附圖中:
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工具的示例性實施例的立體圖2示意性地示出了圖1所示的工具的側視圖,運載器處于升高且中間位置;
圖3示意性地示出了圖1所示的工具的側視圖,運載器處于升高且傾斜位置;
圖4示意性地示出了圖1所示的工具的側視圖,運載器處于升高位置且向后傾斜;
圖5示意性地示出了圖1所示的工具的側視圖,運載器處于完全升高且中間位置;
圖6示意性地示出了圖1所示的工具的側視圖,運載器處于下降且中間位置;
圖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乘坐器的示例性實施例的俯視圖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可移動基部的示例性實施例的俯視圖9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明替代式工具的側視圖10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替代式工具的兩個側視圖1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替代式工具的正視圖;以及
圖1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明替代乘坐器的示例性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用于傳送多個乘客的娛樂乘坐工具I的立體圖。圖2示出了同一工具的側視圖。工具包括可移動基部2、支承件3、升高臂4和運載器5。
可移動基部2適于在子結構上行駛。在所示實例中,可移動基部在三個位置設置有樞轉輪8,樞轉輪8用于可移動地支承工具。子結構是支承表面6、較佳地是軌路的一部分,其設有用于引導工具并用于為工具提供電力的軌道7。
在替代實施例中,子結構例如是軌道軌路,且該基部設有用于與軌道配合的輪。在另一替代實施例中,子結構是不具有任何引導軌道的支承表面,且是設有驅動器和用于在支承表面上并沿軌跡移動工具的轉向裝置的可移動基部。
支承件3安裝在可移動基部2上。在所示較佳實施例中,支承件可轉動地安裝在可移動基部上以繞垂直軸線9轉動來增強乘客的刺激感。提供用于轉動支承件的致動器,該致動器的尺寸較佳地做成其能夠繞垂直軸線轉動運載器轉動超過每秒至少40度角、較佳地超過每秒約48度角。此外,運載器可較佳地以至少25度/平方秒、較佳地30度/平方秒的加速度繞垂直軸線轉動。
在所示較佳實施例中,運載器可轉過全360度。因此,乘客可面向前(即沿工具的運動方向)、面向后(即面向工具駛來的方向)、側向或任何中間方向被傳送。在替代實施方式中,運載器可轉過小于360度角、例如180度角,分成相對于工具的運動方向向左90度角和向右90度角。
在替代實施例中,相對于可移動基部固定支承件的位置。在這種實施例中,運載器較佳地設有轉向裝置,使得工具可通過基部相對于子結構的運動繞豎直軸線樞轉。例如,當可移動基部經由輪子支承在支承表面上時,通過沿向前方向驅動基部左側上的輪子和沿向后方向驅動基部右側上的輪子,基部、且因此運載器可繞垂直軸線轉動。
在所示較佳實施例中,支承件是支承臂,即支承件是沿縱向軸線延伸的細長本體。該構造允許緊湊且輕質的基部。支承臂相對于垂直軸線9成角度安裝在可移動基部上。
升高臂4可樞轉地連接到支承件以繞水平軸線10相對于支承件樞轉。
設置第一致動器13以使升高臂4相對于支承件4樞轉。因此,運載器可在可移動基部在子結構上行駛的同時相對于可移動基部降低和升高。
在所示較佳實施例中,第一致動器13 —端連接到支承件3,且相對端連接到升高臂4的端部。升高臂由此在一端連接到致動器且在其相對端連接到運載器5。升高臂4的這兩個端部位于升高臂的樞轉軸線的相對側上。
因此,當運載器處于其最低位置時,如圖6所示,升高臂位于支承件的一側上,且用于致動升高臂的致動器在支承件的相對側上。升高臂因此可靠近支承件定位。當運載器處于其降低位置時,這允許工具的緊湊且穩定的構造。
此外,升高臂的在運載器與樞轉軸線之間延伸的部分比升高臂在致動器與樞轉軸線之間延伸的部分明顯要長。因此,升高臂用作增加由致動器產生的運動和速度的杠桿。因此,該運載器與由致動器直接支承的運載器相比可在延長的距離上且以增加的速度移動。
在圖1所示的較佳實施例中,第一致動器(即用于升高運載器)包括安裝在支承件與升高臂之間的兩個平行安裝的液壓缸。在替代實施例中,致動器包括例如單個缸體或驅動器、例如用于使升高臂相對于基部樞轉的電動機或其它適當替代方式。在另一替代方式中,致動器包括一個或多個啟動缸體或一個或多個電動缸體。電動缸體是包括螺桿心軸、例如螺桿滾子支承心軸的電驅動器,以及用于沿軸向移動心軸的電驅動器。
在所示實施例中,當缸體縮回時使升高臂升高。在替代實施例中,一個或多個缸體可設置在支承件的相對側上,使得當缸體延伸時使升高臂升高。此外,缸體可設置在支承件的一側或多側上。
圖9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工具的替代實施例101,其包括可移動基部102、支承件103、升高臂104和運載器105。在該實施例中,包括用于升高運載器的缸體的第一致動器一端連接到支承件103且其相對端連接到升高臂104。在該實施例中,致動器定位成使得當缸體延伸時使運載器升高。
圖5示出了處于其最高位置的示例實施例的升高臂,且圖6示出了處于其最低位置的示例實施例的升高臂。較佳地,工具尺寸做成運載器可在至少3米的距離上、較佳地在約3.5米的距離上升高和降低。此外,為了增強乘客的刺激,工具和致動器的尺寸較佳地做成使得運載器可以2米/秒的速度和2米/平方秒的加速度升高。較佳地,致動器能夠在3秒內、較佳地在2.8秒內將運載器從其最低位置升高高達3.5米。
運載器5由升高臂4樞轉地支承以繞水平軸線相對于升高臂樞轉。第二致動器14設置成將運載器5相對于支承件4樞轉,且由此用于當可移動基部在子結構上行駛時調整運載器的傾斜度。水平軸線基本上平行于設置在運載器上的座位的靠背延伸,從而通過使運載器繞水平軸線樞轉,這些座位分別沿向前或向后方向傾斜。
將升高臂連接到運載器的樞轉軸線較佳地位于運載器中心處或附近,當在側視圖中看(例如圖2和9所示)時,使得當運載器樞轉時,運載器的一端沿與運載器的相對端運動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當使運載器傾斜時,一端沿向上方向運動,而相對端沿向下方向運動。因此,限制用于使運載器傾斜所需的力。所示較佳實施例中,運載器的重心位于將運載器連接到升高臂的樞轉軸線附近。因此,還限制用于使運載器樞轉的力。
在替代實施方式中,將升高臂連接到運載器的樞轉軸線位于運載器的下端或上端附近,使得當運載器樞轉時所有的座位沿相同方向運動。
在另一實施例中,除了水平樞轉軸線之外,運載器還可經由垂直樞轉軸線連接到升高臂,使得運載器可相對于升高臂沿向左方向和向右方向樞轉。
在圖11所示的另一實施例中,運載器安裝成使得其可繞中心點側向、或左右樞轉。圖11示出這種工具301,其運載器305可繞軸線300樞轉。在所示運載器的位置,軸線300垂直于圖面延伸。示出了運載器在3個位置:中心位置305、第一側向樞轉位置305’以及相對側向樞轉位置305’’。因此,運載器例如當繞角部運動時可側向樞轉以為乘客提供高速經過角部的體驗。
根據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運載器設有用于支承乘客的多個座位。觀察到,在本文的上下文中,座位應當解釋為用于支承乘客的結構的實例。在較佳實施例中,乘客由座位形狀的支承件支承,座位形狀的支承件包括用于將乘客支承在直立就座位置或就座傾斜位置的座位和靠背。在替代實施例中,運載器設有用于將乘客支承在站立位置或例如賽車位置、即面向前躺下的乘客支承結構。本領域、從例如W02007136245和W02009022905已知替代式乘客支承結構,并因此在這里不再詳述。
較佳實施例中的運載器具有中間位置,在該位置乘客可進入和離開座位,且運載器可相對于該中間位置在向前傾斜位置與向后傾斜位置之間樞轉以增強乘客的刺激感,在向前傾斜位置座位向前傾斜,在向后傾斜位置座位向后傾斜。
為了增強乘客的刺激,工具和致動器較佳地尺寸做成使得座位在側視圖中看時在向前傾斜位置(圖3所示)相對于在中間位置時的座位處于25度或更大、較佳地30度或更大的角度,和/或座位在側視圖中看時在向后位置(圖4所示)相對于在中間位置時的座位處于30度或更大、較佳地35度或更大的角度。
在所示實施例中,所設置的座位主要為乘客提供背部支承。因此,為了為乘客提供舒適的乘坐,向后傾斜位置是較佳的,且座位的向前傾斜位置較佳地限于相對于中間位置的座椅為例如15或20度。
在圖10所示的替代實施例中,運載器205設有座位211,座位211在例如所示較佳實施例中的向前傾斜位置為乘客提供更多支承,因為當運載器處于向前傾斜位置時座位設有為乘客提供胸部支承的束帶或束縛裝置222。在這種實施例中,相對于中間位置的座位以例如30度或更大的角將乘客舒適地支承在向前傾斜位置。
此外,為了增強乘客的刺激感,工具和致動器的尺寸較佳地做成使得座位可以至少25度/秒、較佳地約30度/秒的速度和/或以至少25度/秒、較佳地30度/秒的加速度傾斜。較佳地,運載器可在約3秒內完全傾斜。
運載器支承多個乘客座位11。圖1示出了以連續3排8個座位分布的座位。在所示較佳實施例中,運載器包括具有座位的載臺,當運載器處于中間位置時座位相對于可移動基部位于不同高度處。因此,乘客都具有基本不會被坐在前面的人阻擋的最佳視野。
所示載臺還設有為各排座位提供通路的中央樓梯。在所示構造中,乘客在運載器底排進入運載器。其它數量和構造的座位也是可能的。例如,運載器,更具體是載臺可設計成乘客經由位于運載器側面的樓梯或在頂排開始的中央樓梯進入運載器和各排座位。此夕卜,也可能是這些的組合。在另一實施例中,乘客例如從左側或運載器底端進入運載器,并在運載器右側或其頂端離開運載器。在另一實施例中,乘客經由作為登乘站臺的一部分的斜坡或樓梯進入各排座位。
運載器5還設有適于將每個單獨的乘客束縛在座位中的束縛裝置12。在所示實施例中,束縛裝置包括每個座位的一個夾桿。每個夾桿呈T形,并在座位前面的底板平面下方可鉸接地連接到運載器,使得當將人束縛在就座位置時,桿的“腿部”位于就座乘客的腿間。夾持裝置較佳地用設置在工具上的液壓系統啟動。
也可使用本領域已知的、并適于將乘客固定在娛樂工具的座位中的替代束縛裝置。例如,每個座位有這樣的U形夾桿:其中夾桿的“腿部”沿就座在座椅內乘客的腿的外側延伸,或者每個座位有這樣的U形夾桿:其中夾桿的“腿部”在就座在座椅內乘客的肩膀上方延伸。此外,束縛裝置可包括夾持多個人的夾桿等。
在所示較佳實施例中,工具還設有傾斜度調整架,該傾斜度調整架沿升高臂延伸且在一端可樞轉地連接到運載器。傾斜度調整架可沿升高臂的縱向軸線移動以調整運載器的傾斜度。在所示特定實施例中,傾斜度調整架在運載器樞轉軸線下方的位置、即在運載器連接到升高臂的位置下方連接到運載器。當傾斜度調整架沿朝向運載器的方向運動時,運載器沿向后方向傾斜,而當傾斜度調整架沿遠離運載器方向移動時,運載器沿向前方向傾斜。
當使用傾斜度調整架時,用于移動傾斜度調整架、且因此用于使運載器傾斜的致動器可位于到運載器一定距離處。因此,與傾斜度調整架相比相對重的致動器不與運載器升高相同距離且因此限制升高運載器所需的力。此外,為致動器提供電力的配線和或管道不需要沿升高臂的全長延伸。
在較佳實施例中,用于使運載器樞轉的致動器位于基部,或如圖所示位于支承件上。在這些構造中,當運載器升高或降低時,用于使運載器樞轉的致動器不升高或降低。因此,升高臂和致動器不需要尺寸做成除了運載器的重量之外還支承致動器的重量。
在替代實施例中,致動器例如是位于升高臂端部并與運載器配合的驅動器。在另一實施例中,代替傾斜度調整架,設置液壓、氣動或電動缸體,該缸體一端連接到運載器且其相對端連接到升高臂或支承件或運載器。
在所示較佳實施例中,傾斜度調整架15用其一端可樞轉地連接到運載器且用其第二端可樞轉地連接到連桿件16。連桿件16可樞轉地連接到傾斜度調整架15、液壓缸14和將升高臂連接到支承件的樞轉軸線。
由液壓缸產生的用于使運載器傾斜的運動經由連桿件16傳遞到傾斜度調整架15并傳遞到運載器5。當液壓缸14延伸時,連桿件相對于樞轉軸線10沿順時針方向運動。傾斜度調整架沿遠離運載器的方向運動,使運載器沿向前方向傾斜。為了使運載器沿向后方向傾斜,液壓缸14收縮,連桿件16相對于樞轉軸線10沿逆時針方向運動,且傾斜度調整架沿朝向運載器的方向運動。
在所示較佳實施例中,工具I因此包括運載器樞轉驅動器,運載器樞轉驅動器包括樞轉架15、連桿件16和致動器14。此外,在所示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運載器樞轉驅動器設置在基部和升高臂的一側上,且第二運載器樞轉驅動器在基部和升高臂的相對側上。
運載器樞轉架15用第一端可樞轉地連接到運載器5,并用其第二端連接到連桿件16,連桿件16可樞轉地連接到基部2。用于使運載器樞轉的致動器14包括兩個液壓缸,兩個液壓缸布置在基部與連桿件之間。這允許運載器樞轉驅動器的幾何最佳設計,尤其是對設備的運動性有影響的設備的尺寸方面。具體來說,通過將致動器定位在基部上,保持工具的重心靠近子結構,即使當運載器處于其升高位置時也是如此,這改進工具的穩定性。
應指出,在替代實施例中,樞轉架、連桿件和/或致動器可定位在升高臂和/或支承件的相對側上。用于使升高臂樞轉的致動器可例如也定位在支承件的兩側上。圖9中示出連桿件和缸體的替代構造。
在圖2和9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較佳地,工具因此包括布置在支承件3 ;103與運載器5 ;105之間的運動連桿組件。連桿組件包括連桿件16 ;116、升高臂4 ;104 ;運載器5 ;105以及樞轉架15 ;115。
當連桿件通過致動器樞轉時,樞轉架移動,且運載器“從動”、即相對于基部樞轉。當升高臂升高或降低且連桿件保持在位時,樞轉架將運載器相對于基部保持在恒定傾斜度,例如在中間位置。
因此,在升高或降低運載器的同時無需主動調整運載器的傾斜度來致使升高臂的傾斜度改變。由于運動組件,即經由連桿件將樞轉架連接到致動器,簡化了運載器的傾斜度控制。
此外,由于運動連桿組件,用于使運載器樞轉的致動器可位于工具的基部上。
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當運載器例如處于其最低位置時,乘客可登乘和離開。為了使乘客經由運載器的中央樓梯進入和離開運載器,運載器定位在其中間位置。用于控制致動器的控制單元較佳地設計成當運載器移動到其最低位置以允許乘客登乘和/或離開運載器時自動將帶有座位的運載器定位在中間位置。
當在運載器的完全降低位置乘客登乘和離開運載器時,站臺不需要復雜的斜坡或結構來為乘客提供到運載器的通路。
在替代實施例中,站臺設計成允許乘客在完全升高位置或中間位置登乘和離開運載器。例如,站臺可設有用于登乘和/或離開的空間,該空間位于軌路上方并在底板上設有用于從下方接收運載器的門。工具位于底板上開口的下方,且隨后運載器升高穿過開口進入用于登乘和離開的空間。較佳地,運載器和站臺設計成使得運載器位于空間內時運載器為站臺的一部分。這種構造的優點在于當運載器在空間內時,軌路和工具本身隱藏不可見。此外,運載器下降離開和升高進入空間為運載器上的乘客提供額外的刺激。
在所示實施例中,工具設有當運載器降低到其最低位置時用于機械強制運載器進入其中間位置的裝置。支承件設有引導表面17、更具體是凸輪軌路。運載器設有凸輪18,在所示具體實施例中是輪,用于與引導表面協配。當運載器在向前傾斜的同時降低時,輪18與引導表面17配合,這強制運載器從向前傾斜位置進入中間位置。
在所示實施例中,運載器在其最低位置時,防止運載器通過與運載器相鄰定位的升高臂沿向后方向樞轉。此外,當運載器在向后傾斜的同時降低時,其配合位于升高臂上的止擋件19,這強制運載器從向后傾斜位置進入中間位置。
當使用液壓或氣動致動器使運載器樞轉時,較佳地設有引導表面和止擋件。當升高臂移動到其最低位置而不啟動用于使運載器樞轉到其中間位置的這些致動器時,運載器通過引導表面和凸輪自動樞轉到其中間位置。但是,較佳地,運載器在降低到其最低位置時通過致動器樞轉到正確位置,且凸輪軌路和/或止擋件不與運載器接觸。
在所示較佳實施例中,引導表面17和止擋件19位于支承件上,該支承件由基部可移動地支承。因此,在運載器圍繞垂直軸線轉動時,引導表面和止擋件“跟隨”運載器。引導表面和止擋件由此總是被正確定位。
在替代實施例中,例如,當支承件不可轉動地安裝時,止擋件和/或引導表面位于基部上。
在替代實施例中,運載器設計成允許當在最低位置時沿向前方向和/或沿向后方方向傾斜。例如,在所示實施例中,運載器可設有用于接納升高臂和支承件的開口。因此,運載器可沿向后方向樞轉而不與升高臂和支承件碰撞。
圖8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工具的可移動基部40的較佳實施例的俯視圖,類似于圖1-6所示的可移動基部2。基部40設有三個徑向延伸臂41,三個徑向延伸臂41在其端部設有用于將可移動基部支承在子結構上的轉輪42。該構造提供穩定支承。此外,三個臂與轉輪組合允許沿軌路方便拉動基部,而無需轉向裝置。
可移動基部支承在子結構上方一定高度處,使得基部的中央部分可定位在引導軌道43上方,引導軌道43用于沿軌路引導工具。
可移動基部設有用于與引導軌道配合并沿所述引導軌道拉動工具的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包括兩對可樞轉臂44,其中每個臂設有用于與引導軌道43的側面配合的驅動輪45。彈簧46設置成將兩個臂拉向彼此,且因此抵靠軌道將輪夾緊。驅動裝置還包括每個臂的各用于驅動驅動輪的電驅動器47。
可移動基部還設有比驅動輪45小的接觸導輪48,該接觸導輪48將可移動基部40相對于引導軌道43定位。
較佳地,第一和第二致動器包括液壓缸或氣動缸,且工具設有用于啟動這些缸的電動液壓或氣動系統。在所示實施例中,液壓系統48固定到可移動工具的臂。
工具的液壓系統還設有位于第一致動器的缸體之間的圓柱形蓄壓器21,該蓄壓器允許累積液壓能。該能量由泵產生,該泵還可用于為液壓缸提供液壓。需要時,可附加于或代替由泵提供的壓力來使用存儲在蓄壓器內的壓力以使缸體延伸。因此,液壓缸可更快延伸和/或在不啟用泵時延伸。應指出,蓄壓器也可用于氣動系統。
在替代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致動器包括電動缸,且工具經由例如引導軌道、電池或燃料電池被供以電能,以驅動這些缸體。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支承件可轉動地安裝在基部上并通過液壓或氣動致動器轉動,液壓或氣動致動器轉動較佳地為電動液壓或氣動系統的一部分。
在較佳實施例中,可移動基部設有與電軌路配合的電接觸件以為基部提供電力,用于驅動工具、工具的控制系統和/或用于移動運載器和夾緊系統的致動器。
工具較佳地設有在整個娛樂景點用于沿軌路在子結構上驅動工具的驅動器。該驅動器較佳地是電驅動器,該電驅動器驅動工具的輪子或與引導軌道或引導表面配合以沿所述引導軌道或引導表面驅動可移動基部。替代地,用于沿軌路驅動工具的驅動器例如是液壓驅動器或氣動驅動器。
通過提供引導軌道來引導工具,無需為工具提供復雜的轉向系統。
較佳地,工具通過控制單元來控制,該控制單元沿例如娛樂乘坐器的預定軌路控制工具的運動。因此,無需駕駛人員來持續控制工具的運動。對于大多數娛樂乘坐器、尤其是具有閉環軌路的娛樂乘坐器,工具的自動控制是較佳地。附加于或代替這種控制單元,工具較佳地設有用于由人員進行控制單元和/或致動器的控制的控制面板,該控制面板影響工具的可選自動控制。在所示實施例中,控制單元和控制面板設置在附連到可移動基部的臂的盒49內。
在替代實施例中,驅動器控制工具和/或運載器的運動。驅動器可位于工具上或從例如控制室從到工具的一定距離處控制工具。此外,也可能是自動和驅動器控制的組合。例如,軌路可設有交叉路徑,在該交叉路徑處乘客可指示控制工具運動的控制系統他們希望工具向左或向右。
較佳地,為每個工具設置用于控制致動器和工具運動的控制單元并安裝在每個工具上。在替代實施例中,工具部分地由控制單元完全控制,控制單元是基部固定的,且例如是娛樂乘坐器的一部分。例如,娛樂乘坐器可設有中央控制室,該中央控制室包括用于各控制一個或多個工具的一個或多個控制單元。在這種構造中,工具設有用于從控制單元接收控制信號、例如電信號或無線電波信號的接收器。
在另一實施例中,集中一部分控制,且經由工具上的控制單元提供一部分控制。例如,工具沿軌路的運動控制由一個中央控制單元控制,而運載器的運動由位于工具上的控制單元控制。
所示示例性實施例沿引導軌路或軌道進行引導。在替代實施例中,工具設有驅動和轉向系統,較佳地設有使用GPS信號、支承表面或中間點的指示器對工具進行轉向的控制系統。因此,可沿軌路引導工具而無需引導軌路。此外,該系統允許軌路靈活布置,并為不同的工具提供不同的軌路等。
這些工具可設有半自動控制,半自動控制例如控制工具與前面工具之間的距離,或者當控制系統收到操作者到期維護的信號時將工具移動到停泊軌路。用于工具(半)自動控制的系統是本領域已知的,且因此不再贅述。
在另一替代實施例中,乘坐器設有諸如傳送器的傳送系統,以與工具配合和/或配合工具以沿軌路移動工具。在另一替代實施例中,多個工具經由鏈條或導線系統彼此鏈接以形成工具系,工具系通過沿軌路拉動該系的一個或多個驅動器都沿軌路移動。用于工具運動的系統也是本領域已知的,且因此不再贅述。
在根據本發明的工具中,可將運載器的運動與工具的運動和/或位置和/或乘坐器的景觀和/或一個或多個乘客的動作聯動。較佳地,工具包括用于較佳地根據諸如工具位置、工具行進的距離或從行駛開始所經過時間的至少一個變量控制第一和第二致動器、且較佳地是工具和/或支承件的轉動角度的驅動器的計算機控制單元。
該控制器可設有存儲工具和/或運載器的運動與例如行駛時工具位置或沿行駛的軌路行進距離的關系的程序。
在另一實施例中,控制單元可設有傳感器,傳感器為控制單元提供例如運載器相對于景點景觀件位置的環境信息,并能夠由從進行娛樂乘坐器的景觀內表演的演員啟動的遠程控制接收的信號、控制單元使用的信息來控制工具和/或運載器的運動。此外,傳感器可為控制單元提供來自乘客的輸入。例如,攝像機可設置成詮釋由乘客提供的信號,例如揮動手臂或指向方向。
運載器較佳地定位成將乘客的注意力引導到乘坐器的景觀方面。例如,在向后傾斜位置,乘客可觀察高定位的景觀,且因此例如呈現對天空飛翔的飛鳥的描繪。在向后傾斜位置,乘客可沿向下方向看,例如深淵的描繪。
例如,運載器的運動較佳地用于增加乘坐的興奮感。例如,運載器的升高和降低可產生飛翔或掉落的感覺,且運載器的運動通過工具的運動或通過使運載器在向后傾斜位置繞垂直軸線樞轉產生在風景上方盤旋的感覺。通過在移動到隧道內或在樹的伸出樹枝下方的同時將運載器快速降低和向后傾斜,為乘客提供向前滑到隧道內或在樹枝下方俯沖的體驗。此外,運載器的調整速度、加速度和減速度可用于為乘客提供興奮感。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娛樂乘坐器,包括軌路(例如路徑或軌道軌路、較佳地是閉環回路)和用于沿軌路移動的至少兩個工具。
每個工具包括適于沿軌路行駛的可移動基部、用于支承多個乘客的運載器以及適于將每個單獨的乘客束縛在座位中的束縛裝置。運載器較佳地構造為支承多個乘客座位的載臺。
工具還包括運動設備,運動設備能夠將運載器繞垂直軸線相對于可移動基部轉動。在另一實施例中,運動設備支承運載器,并能夠在行駛期間將運載器相對于可移動基部升高、樞轉和轉動以增強乘客的體驗。在較佳實施例中,運動設備包括如圖1所示的支承件、升高臂和運載器,工具是如圖1所示的工具。
運動設備可轉動載臺,使得載臺朝向另一工具轉動,且坐在座位內的乘客面向坐在另一工具內的乘客,反之亦然,以增強乘客的體驗。
較佳地,運動設備可使載臺相對于其中座位處于直立位置的中間位置樞轉到座位向前傾斜的向前傾斜位置,和樞轉到座位向后傾斜的向后傾斜位置以增強乘客的體驗。
圖7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娛樂乘坐器30的示意性俯視圖。乘坐器包括根據本發明的多個乘客工具運載器32以及用于引導所述乘客工具運載器的軌路31。在所示實施例中,軌路由引導軌道限定,引導軌道用于沿乘坐器引導工具的可移動基部、例如圖8所示的可移動基部。
工具沿順時針方向沿軌路31驅動。該軌路是閉環軌路,即工具可環形地跟隨軌路。在所示較佳實施例中,軌路31包括內部軌路31A、外部軌路31B和單軌路31C。此外,提供維護軌路31D,工具可停泊在維護軌路31D上以例如進行維護。
在圖7中,以俯視圖示意性地示出工具32。觀察到,在行駛期間運載器升高、降低、向前向后傾斜等以增強乘客的體驗。該圖中未示出該方面,其中示出每個工具的運載器處于最低中間位置。
圖7未示出運載器,運載器繞垂直軸線轉動。例如,站臺中工具32A和32B的運載器垂直于軌路轉動,使得相應工具的乘客彼此面對。此外,工具32C的運載器面向垂直于運動方向,運載器32D相對于運動方向基本上面向后,運載器32E相對于運動方向面向前等。通過在行駛期間使運載器繞垂直軸線轉動,乘客的視野可面向特定景觀、其它工具等。
所示示例性乘坐器包括多個事件區域33,每個事件區域33各包括典型的景觀或事件并共同組成乘坐器。一個事件區域例如呈現城市景觀,而下一個事件區域呈現室內景觀。所示軌路和事件區域的布置使得沿單軌路行駛期間乘客不會面向前一或后一乘客工具。各事件區域可通過可移動門、幕簾等分開,可移動門、幕簾開口以允許工具穿過且因此強化乘客從一事件區域過渡到另一事件區域的經歷。
此外,設置站臺38。該站臺包括乘客登乘和離開工具的登乘區域38A和離開區域38B。較佳地,登乘區域和離開區域通過幕簾分開,使得登乘和離開的乘客彼此不遇見。
圖12示出替代站臺338,站臺338設有在登乘區域338a與離開區域338b之間的緩沖區域338c。在乘客離開之后,工具移動到緩沖區域。在工具在緩沖區域的同時,上游工具裝載乘客,而下游工具卸載乘客。通過使工具更快或更慢地移動通過緩沖區域,可補償裝載和卸載期間的時間變化。例如,當花費過多時間讓所有乘客離開時,緩沖區域內的工具仍可及時移動到離開區域以允許乘客如期離開并開始行使。當沒有緩沖區域時,離開所需的過多時間會立即導致隨后乘客離開的時間較短,且因此最可能致使工具延遲離開站臺。
內側軌路30A和外側軌路30B位于站臺38內,并允許兩工具彼此并排行駛穿過站臺。在離開站臺之后,內側軌路30A和外側軌路30B合并成單軌路30C,工具在單軌路30C上一前一后行駛。單軌路在進入站臺之前分成內側軌路和外側軌路。
當乘坐器設有內側和一個或多個外側軌路時,在內側軌路上行駛的第一工具可接著在外側軌路上行駛的第二工具行駛,在所示實施例中,兩個工具可因此同時進入和/或離開站臺。
在所示較佳實施例中,工具可在可移動基部上設有轉動安裝的支承件以使載臺圍繞中心軸線樞轉。因此,彼此一前一后行駛的兩個工具的較佳地構造為載臺的運載器可朝向彼此轉動,使得坐在第一工具作為內的乘客面向坐在第二工具內的乘客。
在所示較佳實施例中,站臺設計成接收工具進行離開和/或登乘,內部軌路上工具的載臺定位成使得坐在座位內的乘客面向坐在外部軌道上工具內的乘客,反之亦然。在一實施例中,用于登乘和離開的區域位于軌路上方,且運載器通過相應區域底板上的開口升高到這些區域,并通過所述開口下降,然后繼續沿軌路運動。
站臺設有諸如斜坡或樓梯和/或步行道布置的結構,這為人員提供到達定位在站臺內工具的運載器的通路。在所示較佳實施例中,運載器定位成使得乘客面向垂直于運載器沿軌路運動方向的方向離開和進入站臺。由于運載器的位置,在工具離開或進入站臺時乘客側向移動。此外,運載器的位置使乘客在開始和結束行駛時看到另一工具的乘客。
在替代實施例中,在登乘之后,相鄰工具的載臺遠離彼此轉動,使得相應工具的乘客不再彼此面對,然后工具開始沿軌路移動。
在較佳實施例中,內側軌路31A和外側軌路31B構造成當兩個工具同時離開站臺并以相同速度跟隨軌路31時,它們在單軌路31C上一前一后結束。內側和外側軌路還構造成當兩個工具在一前一后行進在單軌道之后,它們同時進入站臺。
在所示較佳實施例中,外部軌路比內部軌路長,且站臺一半位于內部軌路且一半位于外部軌路。乘坐器構造成使得在外部軌路上離開站臺的工具在內部軌路上進入站臺(跡線由實線指示),反之亦然,且因此與在內部軌路上離開站臺且在外部軌路上進入站臺的工具行駛相同的距離。此外,當內部軌路上的工具和外部軌路上的工具同時離開站臺并以相同速度跟隨軌路時,它們一前一后在單軌路上行進并同時進入站臺。
在替代實施例中,在內部軌路上離開站臺的工具在內部軌路上進入站臺。在替代實施例中,較佳地,外部軌路和內部軌路具有相同長度,且軌路布置使得內部軌路從站臺到單軌路的長度小于外部軌路從站臺到單軌路的長度。當內部軌路上的工具和外部軌路上的工具同時離開站臺并以相同速度跟隨軌路時,它們一前一后在單軌路上行進并同時返回站臺。
在替代實施例中,乘坐器例如設有較佳地具有相同長度的多個閉環單軌路,多個閉環單軌路同心地位于乘坐器內,從而提供多個平行軌路。
在根據本發明乘坐器的較佳實施例中,運載器的位置與乘坐器的景觀關聯。
例如,當乘坐器提供汽車或火車朝向工具移動的景觀時,運載器向后傾斜以為乘客提供汽車或火車駛向他們的感覺。在天花板上可投影移動的汽車或火車的底部以進一步增強體驗。當工具遇到阻擋軌路的大樹時,運載器可從中間位置傾斜到向前傾斜位置以為乘客提供急停的感覺。當乘坐器提供風暴或颶風的景觀時,運載器可繞其垂直軸線轉動以為乘客提供旋轉感覺來增強被吸入風暴的體驗。
此外,通過轉動運載器使得乘客相對于工具的運動方向面向側面,可為乘客提供全景觀視野。在常規工具中,乘客的位置固定為乘客面向前。因此,呈現的景觀總是包括工具所跟隨的軌路的圖像,這干擾景觀并妨礙乘客完全融入體驗。
此外,工具能夠使運載器繞垂直軸線轉動允許乘坐器的景觀的更靈活設計。對于乘客在面向前的固定位置的常規工具,乘坐器的景觀分布在軌路的兩側上。對于根據本發明的工具,運載器可轉動,使得乘客面向軌路的一側,為乘客提供全景觀視野。不在乘客視野范圍的軌道的另一側無需設有景觀,這可節約成本。
此外,運載器可在行駛期間定位成乘客背向可能將他們帶出由乘坐器形成的體驗的對象。例如,當乘坐器呈現森林景觀時,混凝土支承結構破壞處于真實森林的體驗。實踐中,可能并不總是能夠這樣,或者僅以極低的費用將這些功能物體隱藏在景觀后面。對于根據本發明的工具,運載器可設置成將乘客背離這種物體轉動。
當乘坐器的軌路沿位于軌路左側上的支承結構或功能設備等墻壁延伸時,工具的運載器可定位成使得乘客背向物體并面向軌路右側的景觀。此外,當例如軌路布置和/或兩個工具的速度使得工具看到彼此時,運載器可定位成使得乘客背向另一工具并沿側軌路面向景觀。因此,沿乘坐器的軌路傳送乘客而不呈現可能有損他們乘坐體驗的物體或工具。
此外,通過在穿過景觀的同時轉動運載器,可調整乘客的位置使得在穿過景觀時連續面向景觀。因此,乘客有更多時間體驗特定景觀,同時工具朝向下一景觀移動。
此外,能夠將運載器升高和降低允許乘坐器提供上下定位的不同景觀。例如,當運載器處于降低位置時,為乘客提供地下世界的景觀,而當運載器升高到起升高位置時,為乘客提供地上世界的景觀,該景觀位于地下世界的景觀上方。替代地,乘坐器可包括講述故事的以單元陣列堆疊的多個景觀。從W02006049484中已知這種乘坐器。各單元因此形成疊加景觀的墻壁。在行駛期間,乘客沿各單元或沿各單元的一部分移動。由于根據本發明的工具能夠升高、降低且側向移動多個乘客,其非常適用于這種乘坐器。
運載器的運動還允許當呈現景觀時有效地操縱乘客的觀察方向以例如將乘客引導到對于所講述故事來說重要的景觀部分。運載器還用于輔助乘客跟隨圖片通過景觀的運動,例如對于跑過風景景觀的動物從左向右,或跟隨爬入樹中的動物向上移動和/或傾斜。
因此,根據本發明的工具不僅允許通過使乘客相對于可運動基部升高、傾斜且較佳地轉動而增強乘客的刺激,其還可用于講述故事并允許體驗的更靈活的布置且因此增強乘坐的體驗。
在一實際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的工具包括可移動基部,該可移動基部適于在子結構、例如支承表面、軌道或軌路上行駛。工具還包括安裝在可移動基部上的支承件,該可移動基部樞轉地支承升高臂,其中樞轉軸線位于子結構上方至少3米的高度處,例如子結構上方約3.2米。
較佳地,支承件可轉動地安裝在可移動基部上,且分別將升高臂連接到支承件和運載器的第一和第二軸線位于垂直樞轉軸線的相對側。
根據本發明的升高臂較佳地一端樞轉地連接到支承件,且其另一端樞轉地連接到用于支承乘客的運載器,其中較佳地兩樞轉軸線平行延伸。在實踐實施例中,這兩個樞轉軸線之間的距離至少3米,例如3.2米。較佳地,升高臂能夠將運載器升高至少3米、例如3.5米的垂直距離。
對于根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升高臂的鉸接樞轉軸線被支承在可移動基部上方一定距離處,使得運載器從其下降位置到起升高位置的全程可僅通過啟動用于升高臂的致動器來實現。在圖1所示的較佳實施例中,水平軸線,即將升高臂4連接到支承件3的樞轉軸線10固定在可移動基部上方的恒定高度處。因此,圖2中指示的將運載器與升高臂連接的樞轉軸線20可下降到固定樞轉軸線10下方的位置(圖6所示)并可升高到將支承臂與升高臂連接的固定樞轉軸線10上方的位置(圖5所示)。
此外,當運載器處于其下降位置(圖6所示)時,升高臂4可在支承件3與運載器5之間折疊。因此,當運載器下降時,工具5具有緊湊且穩定的構造。在替代實施例中,升高臂位于支承臂旁邊,使得當運載器處于其最低位置時,支承臂和升高臂與運載器相鄰定位。
在實踐實施例中,運載器具有至少5米、例如約5.2米的寬度,并支承3排在中央通路各側的4個座位。
在另一實施例中,可移動基部由三個支承裝置支承,三個支承裝置將可移動基部支承在子結構上,這些支承裝置位于特別分開的位置,其中工具的重心總是位于連接三個分開位置的三角形內。因此,可穩定地支承工具。
在根據本發明的工具的較佳實施例中,用于升高/降低和調整傾斜度的例如電驅動器、電動缸、液壓缸或氣動缸的致動器位于基部或支承件上。因此,在運載器處于升高位置時,工具的重心也位于地面附近。
對于根據本發明的工具,能夠獨立于可移動基部沿軌路的運動上下移動運載器以及使運載器相對于可移動基部傾斜。在較佳實施例中,工具設有控制單元或乘坐器控制裝置來控制至少運載器的運動。這些致動器較佳地設有位置傳感器,這些位置傳感器向控制運載器且可選地控制工具運動的控制裝置提供信息。
在較佳實施例中,工具設有程序存儲器,該程序存儲器耦合到乘坐器控制裝置并由乘坐器控制裝置訪問,例如基于作為沿工具所跟隨的引導軌路的形式和/或景觀的一部分的行駛時工具的位置或動作或效果、例如聲音效果,該乘坐器控制裝置向控制裝置提供如何移動運載器的信息。
在所示較佳實施例中,用于將臂升高和使運載器樞轉的致動器包括各兩個平行安裝的液壓缸。在較佳實施例中,致動器包括兩個或多個液壓、氣動或電動缸,其中每個缸能夠提供足夠的動力來執行致動器的功能,使得致動器能夠在啟用其所包括的缸中的一個或一些時作用。因此,致動器的缸中的一個或多個可在運載器仍可升高和樞轉的同時不啟用。
較佳地,第一和第二致動器包括液壓缸或氣動缸,且工具設有用于啟動這些缸的電動液壓或氣動系統。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支承件可轉動地安裝在基部上并通過液壓或氣動致動器轉動,液壓或氣動致動器較佳地為電動液壓系統的一部分。
此外,工具較佳地設有用于以不同速度移動工具的可調整裝置。因此,可調整工具在軌路上和相對于彼此的位置而無需特定的軌路布置。
在替代實施例中,致動器包括例如單個缸體或驅動器或用于相對于基部樞轉升高臂或相對于升高臂樞轉運載器的其它適當替代形式。
用于定位運載器的電驅動器的實例是電動缸、電動機或步進電機或是與繞垂直軸線樞轉支承臂、樞轉運載器或轉動支承件的任何其它電驅動器。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傳送多個乘客的娛樂乘坐工具,包括: -可移動基部,所述可移動基部適于在子結構、例如支承表面、軌道或軌路上行駛; -支承件,所述支承件安裝在所述可移動基部上,所述支承件較佳地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可移動基部上以圍繞垂直軸線轉動; -升高臂,所述升高臂可樞轉地連接到所述支承件以繞水平軸線相對于所述支承件樞轉; -運載器,所述運載器支承多個乘客座位并包括適于將每個單獨的乘客束縛在座位內的束縛裝置,所述運載器由所述升高臂可樞轉地支承以相對于所述升高臂圍繞水平軸線樞轉; -第一致動器,所述第一致動器用于將所述升高臂相對于所述支承件樞轉,且由此用于當所述可移動基部在所述子結構上行駛時使所述運載器相對于所述可移動基部升高和降低; -第二致動器,所述第二致動器用于將所述運載器相對于所述升高臂樞轉,且由此用于當所述可移動基部在所述子結構上行駛時調整所述運載器相對于所述可移動基部的傾斜度;以及 -其中,所述運載器具有中間位置,在所述中間位置所述乘客座位相對于所述可移動基部處于直立位置,且所述運載器可樞轉到所述座位向前傾斜的向前傾斜位置和/或樞轉到所述座位向后傾斜的向后傾斜位置,以增強乘客的刺激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載器可在向前傾斜位置和/或向后傾斜位置之間樞轉,在所述向前傾斜位置所述座位相對于處于所述中間位置的座位成25度或更大、較佳地約30度的角度,在所述向后傾斜位置所述座位相對于處于所述中間位置的座位成30度或更大、較佳地約35度的角度。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升高臂連接到所述支承件的樞轉軸線固定在所述可移動基部上 方的恒定高度處,且將所述運載器連接到所述升高臂的樞轉軸線在所述運載器處于完全降低位置時位于所述固定樞轉軸線下方,在所述運載器處于完全升高位置時位于所述固定樞轉軸線上方。
4.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是支承臂,所述支承臂安裝在所述可移動基部上使得其縱向軸線相對于垂直軸線成角度延伸。
5.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還設有傾斜度調整架,所述傾斜度調整架的一端可樞轉地連接到所述運載器,且在其相對端可樞轉地連接到用于樞轉所述運載器的致動器,使得通過沿所述傾斜度調整架的縱向軸線移動所述傾斜度調整架可調整所述運載器的傾斜度。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度調整架的第二端可樞轉地連接到連桿件,所述連桿件可樞轉地連接到用于樞轉所述運載器的致動器,所述第二端還可樞轉地連接到支承件、較佳地連接到將所述升高臂連接到所述支承件的樞轉軸線。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致動器包括一端連接到所述連桿件且其相對端連接到所述支承件的一個或多個氣動缸、液壓缸或電動缸。
8.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致動器包括一端連接到所述支承件且其相對端連接到所述升高臂的端部的一個或多個氣動缸、液壓缸或電動缸。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高臂一端連接到所述運載器且相對端連接到所述第一致動器,且所述升高臂的兩端位于所述升高臂的樞轉軸線的相對側。
10.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當在側視圖中看時,將所述運載器連接到所述升高臂的樞轉軸線位于所述運載器的中心附近,使得當所述運載器樞轉時,所述運載器的一端沿與所述運載器的相對端運動的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
11.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設有引導表面、更具體的是凸輪軌路,用于在所述運載器下降到其最低位置時將所述運載器引導到其中間位置。
12.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當所述運載器處于其最低位置時,所述升高臂在所述支承件與所述運載器之間折疊。
13.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載器包括具有座位的載臺,當所述運載器處于所述中間位置時座位相對于所述可移動基部位于不同高度處。
14.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還設有驅動器,所述驅動器用于在所述子結構上方驅動所述工具、較佳地用于在整個娛樂景點沿軌路在所述子結構上驅動所述工具,更佳地用于與引導軌道配合并用于沿所述引導軌道驅動所述可移動基部。
15.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包括用于較佳地根據諸如所述工具的位置、所述工具行進的距離或從行駛開始所經過時間的至少一個變量控制第一和第二致動器、且較佳地是控制所述工具和/或所述支承件的轉動角度的驅動器的計算機控制單元。
16.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動基部由三個支承裝置支承,所述三個支承裝置用于將所述可移動基部支承在所述子結構上,所述支承裝置位于特別分開的位置,其中所述工具的重心總是位于連接所述三個分開位置的三角形內。
17.一種娛樂乘坐器,包括: -多個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工具; -軌路,較佳地是閉環軌路,所述軌路用于所述工具;以及 -站臺,所述站臺沿所述軌路,行駛在所述站臺處開始和/或結束,所述站臺用于乘客登乘和/或離開一個或多個工具。`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娛樂乘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軌路包括內部軌路和外部軌路,使得行駛在所述內側軌路上的第一工具可接著行駛在所述外側軌路上的第二工具行駛,且其中 所述工具設有所述可移動基部上可轉動安裝的支承件以使所述運載器圍繞垂直軸線轉動,以將所述座位定位成坐在所述內側軌路上所述工具的座位內的乘客面向坐在所述外部軌路上所述工具內的乘客,反之亦然。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娛樂乘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側和外側軌路位于所述站臺內,且所述工具的所述載臺在行駛開始和/或結束時朝向彼此轉動。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娛樂乘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側和外側軌路在離開所述站臺之后合并成所述工具一前一后行駛在其上的單軌路,并在進入所述站臺之前分成內側和外側軌路。
21.—種娛樂乘坐器,包括: -較佳地閉環軌路; -至少兩個工具,所述至少兩個工具沿軌路運動,每個工具包括: -可移動基部,所述可移動基部適于沿所述軌路行駛; -運載器,所述運載器支承多個乘客座位; -束縛裝置,所述束縛裝置適于將每個單獨的乘客束縛在座位中; -運動設備,所述運動設備支承所述運載器且較佳地能夠使所述運載器相對于所述可移動基部繞垂直軸線轉動,使得所述乘客可面向另一工具上的乘客,反之亦然,從而增強乘客的體驗;以及 所述運動設備較佳地能夠升高所述運載器和/或使所述運載器相對于座位處于直立位置的中間位置樞轉到座位向前傾斜的向前傾斜位置和/或座位向后傾斜的向后傾斜位置,以進一步增強乘客的體驗。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娛樂乘坐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沿所述軌路用于讓乘客登乘和/或離開一個或多個工具的站臺,且其中所述軌路在所述站臺之前從單軌路分成內部軌路和外部軌路,所述內部和外部軌路在所述站臺之后合并成單軌路;以及 其中,所述站臺設計成接收所述工具進行離開和/或登乘,所述內部軌路上工具的運載器定位成使得坐在座位內的乘客面向所述外部軌道上工具內的乘客,反之亦然。
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娛樂乘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軌路比所述內部軌路長,或相反,且所述站臺一半在所述內部軌路且一半在外部軌路,使得在所述外部軌路上離開所述站臺并在所述內部軌路上進入所述站臺的工具與在所述內部軌路上離開所述站臺并在所述外部軌路上進入所述站臺的工具行進相同的距離;以及 當所述內部軌路上的工具和所述外部軌路上的工具同時離開所述站臺并以相同速度跟隨所述軌路時,它們一前一后在單軌路上行進并同時返回所述站臺。
24.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 娛樂乘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軌路和所述內部軌路具有相等長度,且所述軌路布置使得所述內部軌路在所述站臺到所述單軌路之間的長度大于所述外部軌路在所述站臺到所述單個軌道之間的長度,或相反,使得當所述內部軌路上的工具和所述外部軌路上的工具同時離開站臺并以相同速度跟隨所述軌路時,它們一前一后行進在所述單軌路上并同時返回所述站臺。
25.如權利要求21-24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娛樂乘坐器,包括如權利要求1-16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工具。
26.—種在娛樂乘坐工具中提供乘坐體驗的方法,所述方法是用如權利要求1-16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娛樂乘坐工具和/或如權利要求17-25中的一項或多項所述的乘坐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傳送多個乘客的娛樂乘坐工具。工具包括可移動基部(2)、支承件(3)、升高臂(4)和運載器(5)。支承件安裝在可移動基部上,升高臂一端可樞轉地連接到支承件且在其相對端可樞轉地連接到運載器。運載器設有多個乘客座位,并包括適于將每個單獨的乘客束縛在座位內的束縛裝置。工具還設有第一致動器(13)和第二致動器(14),第一致動器(13)用于相對于支承件樞轉升高臂,且因此在可移動基部行駛在子結構上的同時相對于可移動基部升高和降低運載器,第二致動器(14)用于相對于升高臂樞轉運載器,且由此用于當可移動基部行駛在子結構上時調整運載器相對于可移動基部的傾斜度。對于根據本發明的工具,運載器由升高臂支承,升高臂又連接到支承件。升高臂的使用提供緊湊的致動器,該緊湊的致動器又提供工具的小而輕的結構。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升高臂用作杠桿,并實現運動范圍的增加。
文檔編號A63G7/00GK103153412SQ201080069148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3日
發明者J·魯登伯格, S·J·辛坦尼 申請人:威克馬游樂設施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