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搖動型運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過搖動座部,向就座于上述座部的使用者付與模擬騎馬的運動 負荷的搖動型運動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已提出有多種通過搖動座部,向就座于上述座部的使用者付與模擬騎馬的運動 負荷的搖動型運動裝置。這種搖動型運動裝置,作為老少皆宜的便利的運動器械,正從最 初以康復治療為目的的醫療設施向一般家庭普及。上述搖動型運動裝置的典型的以往技 術,可舉出下述三例。
日本專利公報第3394890號所公開的腰痛預防訓練裝置,使用6軸并聯機構等的訓練 者以跨姿就座的座椅的位置,可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變化,可實現一系列流 暢的搖動模式。
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5-245638號所公開的電動椅子,椅子的圓盤狀座部上下波 浪搖動,座部左右往返轉動。
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1-286578號所公開的平衡訓練裝置,通過一個電動機和鏈 桿,使人所就座的座椅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搖動。
上述各裝置,由于均為對腰部和腿部發揮運動效果的裝置,使用上述裝置時,對上半 身只能用啞鈴等別的器械進行運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解決上述問題的搖動型運動裝置,即,提供一種除腰 部及腿部外還可同時對上半身發揮運動效果的搖動型運動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搖動型運動裝置,具有使用者可就座的座部和使該座部搖動運動 的運動機構,包括位于就座于上述座部的使用者的前方、并且上述使用者可把持的韁繩、 和讓上述韁繩伸縮的伸縮機構。
此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種搖動型運動裝置,具有使用者可就座的座部和使該座部搖動運動的運動機構,包括在就座于上述座部的使用者的前方設置有具有伸縮性且上述 使用者可把持的韁繩。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搖動型運動裝置,由于包括位于就座于上述座部的使用者的 前方、并且上述使用者可把持的韁繩、和伸縮上述韁繩的伸縮機構,或在就座于上述座部 的使用者的前方設置有具有伸縮性且上述使用者可把持的韁繩,因此可讓使用者的上半身 隨著韁繩的伸縮所產生的張力變化而產生保持平衡的神經反射,從而誘發使用者上半身 (手臂、胸部等)的肌肉活動,對上半身發揮運動效果。
圖1 (a)是表示第1實施例的搖動型運動裝置的整體結構的側視圖,圖1 (b)是伸 縮機構的概略結構圖。
圖2是驅動裝置的側視圖。
圖3是驅動裝置的俯視圖。
圖4是驅動裝置的側視圖。
圖5是表示搖動型運動裝置的電氣結構的方框圖。
圖6是表示搖動型運動裝置的動作的概略圖。
圖7 (a)是表示測定位置的概略圖,圖7 (b)是表示測定結果的波形圖。
圖8是表示第2實施例的搖動型運動裝置的整體結構的概略側視圖。
圖9 (a)、 (b)是相位差的說明圖。
圖10 (a)、 (b)是表示運動狀態的概略圖。
圖11是肌肉活動量的說明圖。
圖12是表示測定狀態的概略圖。
圖13 (a)、 (b)是表示運動狀態的概略圖。
圖14是肌肉活動量的說明圖。
圖15 (a)、 (b)是另一搖動型運動裝置的概略圖。
圖16是表示第2實施例的搖動型運動裝置的整體結構的概略側視圖。
圖17 (a) (c)是另一搖動型運動裝置的概略圖。
圖18 (a)、 (b)是另一搖動型運動裝置的概略圖。
圖19 (a)、 (b)是另一搖動型運動裝置的概略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l實施例)
以下,根據圖1 圖7對將本實用新型具體化的第1實施例進行說明。 如圖1 (a)所示,搖動型運動裝置10的腳部11放置在未圖示的地板上,在該腳部 11的上端固定有作為運動機構的驅動裝置12。在驅動裝置12的上部固定有使用者就座的 模擬馬背或馬鞍形狀的座部13。驅動裝置12,使座部13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搖動。驅 動裝置12,被由設置在腳部11的上端和座部13之間的罩體14所覆蓋。罩體14,由伸 縮自如的布料等構成,允許座部13在驅動裝置12的作用下搖動。另外,罩體14也可由 多個部件構成。
座部13的上表面前側(圖中左側)設有操作器15。通過操作該操作器15所具有的 未圖示的開關,指示驅動裝置12的起動、停止、動作狀態的變更等。
座部13的前端設有形成為管狀的韁繩16。韁繩16分別設置在座部的左右兩側。艮卩, 本實施例中,韁繩16為左右一對。座部13在左右兩側分別形成有穿插孔13a,各韁繩16 的基端,通過穿插孔13a插入到座部13的內側。而且,各韁繩16的基端,與內置于座部 13中的伸縮機構17相連接。伸縮機構17與各韁繩16相對應地設有兩個。各韁繩16的 前端,分別安裝有把持部18。把持部18,具有形成為大致環狀的使用者可抓住的環狀部。
圖1 (b)表示左側的伸縮機構17。右側的伸縮機構雖省略了圖示,但與該左側的伸 縮機構17是對稱形成的。伸縮機構17的伸縮用電動機21,設置在座部13的內側且固定 在座部13上。伸縮用電動機21的輸出軸(圖示略)上固定有轉動板22。韁繩16的基端 與固定在轉動板22上的連接部23相連接,該連接部23固定的位置,相對于轉動板22 的轉動中心偏心。換言之,韁繩16的基端,固定在轉動板22的從轉動中心向徑向偏離的 位置上。因此,轉動板22在電動機21的驅動下轉動時,從韁繩16的基端到穿插孔13a 的距離發生變化。B卩,伸縮機構17,實際上伸縮從穿插孔13a到前端的韁繩16的長度, 即韁繩16中的露出部分的長度。
以下,根據圖2 圖4對驅動裝置12進行簡要的說明。
圖l所示的腳部ll的上面,如圖3所示,固定有矩形板狀的底部31,如圖2所示, 底部31上立設有在前后方向上呈一對的軸支板32。這一對軸支板32上,相面對地設置 有垂直地設置于可動架臺33的前后方向兩端部的一對連接板34,軸支板32和連接板34 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支軸35分別可轉動地予以連接。支軸35,設置在底部31的左右方 向中央且設置在前后兩處,向左右方向可轉動地支撐可動架臺33。如圖2所示,基座37介由連接鏈桿36在前后方向上可搖動地支撐在可動架臺33上。 基座37,設置在可動架臺33的上方,在該基座37上安裝上述座部13。
下面進行詳細說明。如圖4所示,可動架臺33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沿前后方向延伸 的一對側板40。如圖3所示,連接鏈桿36,具有設置在前方的前鏈桿36a和設置在后方 的后鏈桿36b。如圖2所示,前鏈桿36a的下端部,轉動自由地安裝在設置于側板40的 前端部的下軸銷41a上,前鏈桿36a的上端部,轉動自由地安裝在設置于基座37的前端 部的上軸銷42a上。此外,后鏈桿36b的下端部,轉動自由地安裝在設置于側板40的后 端部的下軸銷41b上,后鏈桿36b的上端部,轉動自由地安裝在設置于基座37的后端部 的上軸銷42b上。前后的各下軸銷41a、 41b,構成支撐連接鏈桿36使其可繞沿左右方向 Y延伸的軸線轉動的左右軸。據此,基座37可繞左右軸來回返轉動移動。g卩,基座37可 在前后方向(圖2的箭頭M所示的方向)上搖動。此外,如圖4所示,基座37,通過連 接鏈桿36與可動架臺33 —體地向左右方向轉動。從而,基座37可繞支撐可動架臺33 的支軸35轉動來回移動。即,基座37可在左右方向(圖4的箭頭N所示的方向)上搖 動。
w:",目u厄tr、J合r糊照4丄a、 a丄o trj袖問ff已閎,議疋刀旭丁刖厄tfj合工辛由銷42a、 42b 的軸間距離。從而,如圖2的實線所示,前鏈桿36a相對于底部31大致成直角時,后鏈 桿36b相對于底部31成規定角度。因此,與基座37的前端相比,后端會低于前端。即基 座37向后方傾斜。反之,如圖2的虛線所示,后鏈桿36b相對于底部31大致成直角時, 前鏈桿36a相對于底部31成規定角度。因此,與基座37的后端相比,前端會低于后端。 即基座37向前方傾斜。據此,使固定在基座37上的座部13前后傾斜。
底部31和基座37之間收納有驅動部45。驅動部45,用于使基座37相對于底部31 搖動。驅動部45的電動機46,以輸出軸47向上突出的方式固定在底部31上。輸出軸 47上固定有電動機齒輪(motor gear) 48,該電動機齒輪48與第1齒輪50相嚙合。該 第1齒輪50,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兩端軸支撐在基座37上的第1軸49同軸地被固定。 第1軸49的一端部與偏心曲軸51相連接,在該偏心曲軸51上,通過軸銷52轉動自由 地安裝有搖臂鏈桿(arm link) 53的第1端部。搖臂鏈桿53的第2端部通過軸銷54轉 動自由地安裝在前鏈桿36a上。從而,在電動機46的轉動作用下偏心曲軸51相對于第1 軸49做偏心圓運動,據此,前鏈桿36a在前后方向X上來回移動,座部13在圖2中箭 頭M所示的方向上搖動。如圖2和圖3所示,由電動機46 (輸出軸47)、電動機齒輪48、 第1軸49、第1齒輪50、偏心曲軸51和搖臂鏈桿53構成第1驅動部。如圖3所示,固著在第1軸49上的運動齒輪55與第2齒輪57相嚙合。該第2齒輪 57固定在軸支撐于可動架臺33上的第2軸56上。第2軸56的一端連接有(圖4的右端) 偏心桿58的上端。偏心桿58,通過軸銷59相對于第2軸56,自該第2軸56的轉動中 心偏心。偏心桿58的下端,相對于固定在底部31上的連接金屬部件60,通過軸銷61可 轉動地與之連接。從而,基于第2軸56的轉動,偏心桿58的上端進行偏心圓運動,據此, 可動架臺33、即基座37和座部13在圖4的箭頭N所示的方向上搖動。如圖2 圖4所 示,由電動機46 (輸出軸47)、電動機齒輪48、第1齒輪50、第1軸49、第2軸56、 第2齒輪57及偏心桿58構成第2驅動部。
第1驅動部和第2驅動部的各齒輪,設定為使座部13在向左右方向往復一次的時間 內向前后方向往復兩次。據此,從上方觀察搖動型運動裝置10,使座部13呈8字形搖動, 再現模擬騎馬的動作。
基于如上構成的第1驅動部和第2驅動部,座部13在向圖2所示的箭頭M的方向搖 動的同時,并且向圖4所示的箭頭N的方向搖動。通過組合上述搖動,座部13進行繞X
軸的ex方向、繞Y軸的eY方向、繞垂直軸(z軸)的ez方向的搖動,從而可對使用者
進行身體的平衡機能及運動機能的訓練。而且,由于可用l個電動機46進行三種動作, 因此,電動機46的個數少、控制簡單,而且,還可實現低成本化和小型化。另外,電動 機46的輸出軸47只需向一個方向突出即可。所以,電動機46可以縱向設置,據此,可 以縮小包含該電動機46的驅動裝置12整體的設置空間,實現小型化,可將驅動裝置12 收容在支撐座部13的底部31和基座37之間,忠實地再現以模擬騎馬為目標的動作。 圖5是表示搖動型運動裝置10的電氣結構的方框圖。
搭載在電路基板71上的電源電路81,將通過電源插頭72輸入的商用交流電轉換為 140V、 15V等的直流電,供給到電路基板71內的各電路。搭載在電路基板71上的控制 電路82,包括微型計算機82a和記錄驅動動作的模式的存儲器82b,并與操作器控制電路 83、電動機驅動電路84、傳感器信號處理電路85、電動機驅動電路86和傳感器信號處理 電路87相連接。操作器控制電路83上連接有設置在圖1所示的操作器15中的操作器電 路15a。操作器電路15a中,設有用于操作的開關及用于表示狀態等的LED等的顯示裝 置。電動機驅動電路84,與上述搖動用的電動機46 (參照圖2)相連接。該電動機46中 設有用于檢測轉速、轉動位置的傳感器(圖示略),該傳感器的輸出被輸入到傳感器信號 處理電路85中。電動機驅動電路86,與伸縮用的電動機21 (參照圖l (a))相連接。該 電動機21中設有用于檢測轉速、轉動位置的傳感器(圖示略),該傳感器的輸出被輸入傳感器信號處理電路87中。
控制電路82,介由操作器控制電路83接收對應于操作器電路15a的開關操作的信號。 然后控制電路82,基于從操作器控制電路83和傳感器信號處理電路85、 87接收到的信 號,經由電動機驅動電路84、 86對電動機46、 21進行驅動控制,并且控制它們的轉數。 此外,控制電路82,經由操作器控制電路83在操作器15的顯示裝置上顯示動作狀態等。
控制電路82的存儲器82b中,存儲有用于根據驅動動作的模式控制電動機46、 21 的參數。控制電路82 (實際上為微型計算機82a),從存儲器82b中讀出與設置在操作器 15中的開關的操作相對應的參數,根據該參數經由各電動機驅動電路84、86對電動機46、 21進行驅動控制。
在本實施例中,存儲于存儲器82b中的參數之一為,用于驅動圖1 (b)所示的伸縮 用電動機21的參數。該參數設定為,在圖1 (a)所示的座部13向前后方向往復一次的 時間內,使圖l (b)所示的轉動板22轉動一周。
存儲于存儲器82b中的驅動參數之一,為用于使就座于座部13的使用者所持的韁繩 16的張力發生變化。韁繩16的張力變化,通過變化使用者所持的韁繩16中位于座部13 外側部分的長度來發生。即,就座于座部13的使用者手持韁繩16 (握住安裝在前端的把 持部18),在該狀態下控制電路82 —驅動構成伸縮機構17的電動機21,韁繩16就基于 該電動機21和轉動板22的轉動周期性地反復伸長、縮短。這樣,隨著韁繩16的縮短將 使用者拉向前方,即讓使用者感覺到韁繩16的張力變化。g口,伸縮機構17,抗拒使用者 拉動韁繩16的力,將韁繩16強制性地縮短或伸長。通過這樣的動作,運動使用者的上半 身,誘發肌肉活動。
此外,上述驅動模式設定為,在使座部13移動的同時變化韁繩16的張力。例如設定 為,如圖6所示,當座部13向前方移動(箭頭A1)時,使韁繩16伸長(箭頭A2),當 座部13向后方移動(箭頭A3)時,使韁繩16縮短(箭頭A4)。
如圖7 (a)所示,對就座于座部13的使用者,測定座部13、使用者的胸椎上部、使 用者的頭頂的運動,則如圖7 (b)所示,可看出座部13、胸椎上部和頭頂的動作的相位 差(延遲)。胸椎上部的動作晚于相對于座部13的動作,頭頂的動作更晚于胸椎上部的動 作。例如,座部13向前后方向移動的周期為0.6 1.6t時,胸椎上部晚l/5周期程度,頭 頂晚1/4 1/3周期程度。另外,圖7 (b)中,虛線所圍的部分,是使用者能動地追回頭 頂動作相對于胸椎上部動作的延遲的部分。
從而,對于上半身的動作,通過伸縮韁繩16產生張力,令使用者產生保持平衡的神經反射,誘發使用者上半身(手臂、胸部等)的肌肉活動。 如上所述,釆用本實施例,可得到以下效果。
(1) 在使用者就座的座部13的前端設有左右一對的韁繩16。 一對韁繩16的基端, 分別與內置于該座部13前端的一對伸縮機構17相連接, 一對韁繩16的前端,分別安裝 有形成為使用者可把持的大致環狀的把持部18。伸縮機構17,基于電動機21的驅動,對 轉動板22進行轉動驅動,變更伸出到座部13外側的韁繩16的長度,即實際上伸縮韁繩 16。換言之,可以強制性地改變把持部18相對于座部13的位置。從而,可通過搖動座部 13對使用者的腰部、腿部發揮運動效果,并且對于上半身的動作,通過韁繩16的伸縮產 生張力,令使用者產生保持平衡的神經反射,誘發使用者上半身(手臂、胸部等)的肌肉 活動,對上半身發揮運動效果。
(2) 伸縮機構17的伸縮用電動機21,固定在座部13內部,在該伸縮用電動機21 的輸出軸(圖示略)上固定有轉動板22。韁繩16的基端與固定在轉動板22上的連接部 23相連接,該連接部23固定的位置,相對于轉動板22的轉動中心偏心。從而,通過電 動機21的轉動可以容易地進行韁繩16的伸縮,并且可以容易地變更伸縮的周期。
(第2實施例)
以下,根據圖8對將本實用新型具體化的第2實施例進行說明。其中,與第l實施例 相同的部件付與相同的符號,全部或部分地省略其圖示和說明。
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的搖動型運動裝置91的座部13的前端,固定有左右一對的韁 繩93的基端。本實施例的韁繩93,由具有伸縮性的材質(在本實施例中為橡膠)構成, 形成為規定的形狀(例如管狀)。各韁繩93的前端,分別安裝有把持部18。把持部18, 具有形成為大致環狀的、使用者可把持的環狀部。韁繩93,無伸長時的長度設定為使使用 者的肘部角度呈90度左右。
在如上構成的搖動型運動裝置91中,與第l實施例的說明同樣地,如圖9(a)、 (b) 所示,座部13的搖動使座部13和上半身的動作產生偏差(相位差),使用者的上半身和 座部13之間的距離發生變化。從而,通過使用具有伸縮性的韁繩93,產生該韁繩93的 張力變化。因此,由于隨著搖動型運動裝置91的動作,誘發使用者的上半身運動(關節 動作)和肌肉活動,可將使用者的意志性動作即努力限制在最小限度內,同時鍛煉上半身。
下面,對如上構成的搖動型運動裝置91的運動效果進行說明。
正在搖動時的使用者的姿勢,圖10 (b)所示的為伸肘狀態,圖10 (a)所示的為曲肘,向上撐起韁繩93的狀態。在圖11中,用單點劃線表示圖IO (b)的狀態的運動量, 用實線表示圖10 (a)的狀態的運動量。另外,圖11中,縱軸將相對于3kg的啞鈴產生 的肌肉力量訓練負荷的負荷以百分比(percent)表示,橫軸表示肌肉部位和向該肌肉部位 施加肌肉活動的運動。由圖11可知,以圖IO (a)、 (b)所示的姿勢使用搖動型運動裝置 91,可誘發大胸肌、二頭肌、背肌的肌肉活動,可使上臂變細或胸部增大。
作為另一個例子,如圖12所示,以曲肘、肘部退到上半身的后方的姿勢使用搖動型 運動裝置91,則可誘發上臂(特別是后側)、背、肩的肌肉活動,可使上臂變細或起到改 善姿勢的效果。
此外,作為另一個例子,圖13 (b)所示的為伸肘狀態,圖13 (a)所示的為伸肘, 向上撐起韁繩93的狀態。在圖14中,與圖11同樣,用單點劃線表示圖13 (b)的狀態 的運動量,用實線表示圖13 (a)的狀態的運動量。由圖14可知,以圖13 (a)所示的姿 勢使用搖動型運動裝置91,可誘發背肌、二頭肌、上斜方肌(superior trapezius muscle)、 三角肌、橫向肩胛骨(lateral borders of the scapula)的肌肉活動,可以增強各部分的肌肉
如上所述,釆用本實施例,可得到以下效果。
座部13的前端,固定有左右一對的韁繩93的基端。本實施例的韁繩93,由具有伸 縮性的材質(在本實施例中為橡膠)構成,形成為規定的形狀(例如管狀)。各韁繩93的 前端,分別安裝有把持部18,其具有形成為大致環狀以供使用者把持的環狀部。韁繩93, 無伸長時的長度設定為使使用者的肘部角度呈90度左右。從而,可通過搖動座部13,對 就座于座部13的使用者的腰部、腿部發揮運動效果。進而,隨著座部13的搖動該座部 13和上半身之間的間隔發生變化,韁繩93隨之伸縮,對于上半身的動作,基于韁繩93 的伸縮產生張力變化,可使使用者產生保持平衡的神經反射,誘發使用者上半身(手臂、 胸部等)的肌肉活動,對上半身發揮運動效果。
另外,上述各實施例,也可通過以下方式實施。
在上述各實施例中,韁繩16、 93形成為管狀,但也可用一根或多根細帶以分散的狀 態或通過編結形成韁繩。此外,在第l實施例中,亦可用棒代替韁繩16。此外,也可以組 合使用韁繩和棒。
上述各實施例,也可如圖15 (a)所示,包括具有環部以供使用者踏腳的鐙部101。 通過鐙部101,可在進行搖動運動時適當地保持下半身的姿勢,從而以穩定正確的姿勢進 行運動。此外,撐住踏在鐙部101上的腳部,可以重點鍛煉與維持步行能力及預防膝痛關系很深的大腿四頭肌。此外,如圖15 (b)所示,也可使用形成為環狀的韁繩102。當采 用該結構的韁繩102時,使用者直接把持韁繩102,握住韁繩102。通過形成為環狀的韁 繩102和鐙部101,使用者不會感覺別扭,可以采取與騎真馬時相同的騎馬姿勢。
在上述第2實施例中,為了具有伸縮性用橡膠形成了韁繩93,但也可如圖16所示, 全部或局部采用彈簧lll,用罩體112覆蓋該彈簧111作為韁繩110。包括該韁繩110的 運動裝置,也可如圖17 (a)所示,采用包括鐙部101的結構。此外,也可如圖17 (b) 所示,使用由彈簧形成為環狀的韁繩121。此外,也可如圖17 (c)所示,使用由彈簧132 和棒133組合而成的韁繩131。
在上述第2實施例中,雖采用了韁繩93的基端固定在座部13的上面前端的結構,但 也可如圖18 (a)所示,采用可裝卸地連接韁繩141的結構。具體而言,在座部13的前 端設置作為固定部件的多個固定部142,韁繩141可以與任一固定部142連接。從而,使 用者可以選擇連接韁繩141的固定部142。此外,也可如圖18 (b)所示, 一方面在座部 13的前端設置作為固定部件的多個鉸鏈銷(hinge pin) 143,另一方面在韁繩144的基 端形成卡止孔145。采用該結構,可以通過選擇連接韁繩144的鉸鏈銷143來變更韁繩 144的固定位置。此外,也可變更韁繩的長度。例如可在圖18 (b)中的韁繩上設置多個 卡止孔145。采用如上結構,由于可以變化手持韁繩的姿勢,用于把持的肌肉也變化,因 此,可為鍛煉增加變化。此外,也可適應手臂長度等使用者的體格差異、手臂角度的設定 變化等。此外各實施例中,雖采用韁繩的基端設置在座部13前端部的結構,但并不局限 于此。只要韁繩配置在就座于座部13的使用者前方,安裝在從座部13的前端部稍向后方 偏移的位置處也可以。
在上述第1實施例中,雖采用了伸縮機構17內置于座部13的結構,但伸縮機構也可 以采用設置在座部13以外的結構。例如,如圖19所示,伸縮機構151也可設置在腳部 11的底部lla上。此時,支撐伸縮機構151的支撐部152,立設在底部lla上。在支撐 部152上,可轉動地支撐有作為第1部件的臂部件153。在臂部件153的前端固定有韁繩 16的基端。另一方面,臂部件153的基端,可轉動地與作為第2部件的軸154的下端(第 2端部)相連接。軸154的上端(第l端部),可轉動地與驅動裝置12 (或罩體14)相連 接。在包括如上構成的伸縮機構151的搖動型運動裝置中,基于電動機46的轉動,介由 驅動裝置12 (或蓋體14)臂部件153搖動,從而座部13搖動且韁繩16伸縮。采用如上 結構,由于可用1個電動機進行座部13的搖動和韁繩16的伸縮,可使電動機46的個數 少、控制簡單,并且還可實現低成本化和小型化。當然,也可將電動機設置在固定在底部上的伸縮機構中。
在上述各實施例中,安裝在韁繩上的把持部也可用作鐙部。即,把持部也可發揮用于 腳踏的環部的功能。采用該結構,可在僅包括韁繩的、即控制了價格上漲的搖動型運動裝 置中,通過該韁繩誘發的肌肉活動可以實現對上半身的鍛煉,通過鐙部,在進行搖動運動 時適當地保持下半身的姿勢,以穩定正確的姿勢進行運動,可以實現對下半身肌肉的鍛煉。
在上述第1實施例中,雖使座部13的搖動和韁繩16的伸縮同步進行,但該運動只要 能讓使用者的上半身取得平衡即可,并非一定要同步。因此,可以變更韁繩16的伸縮周 期,即伸縮用電動機21的轉動周期。該轉動周期的變更,可以通過選擇模式(初級者用、 高級者用等)來進行。
在上述第1實施例中,構成伸縮機構17的左右一對的電動機21的轉動位置也可變更。 此時,左右韁繩16通過分別獨立地進行伸縮,可使使用者的上半身發生扭轉,對與軀干 轉動相關的肌肉進行鍛煉。
以上實施例可總結如下。
(1) 在上述實施例的搖動型運動裝置中,由于相對于上半身的動作,韁繩的伸縮可 以產生張力變化,可讓使用者產生保持平衡的神經反射,誘發使用者上半身(手臂、胸部 等)的肌肉活動,對上半身發揮運動效果。
(2) 上述伸縮機構,可以包括電動機和由上述電動機轉動驅動的轉動板,上述韁繩 的基端固定在轉動板中的從轉動中心向徑向偏離的位置上。采用該方式,通過電動機的驅 動使轉動板轉動,可以容易地進行韁繩的伸縮,并且容易地變更伸縮的周期。
(3) 上述韁繩和上述伸縮機構,均可相對于上述座部分別設置在其左右兩側。采用 該方式,可使左右韁繩的伸縮一致或不一致。如果分別獨立地伸縮左右韁繩,則可使使用 者的上半身發生扭轉,對與軀干轉動相關的肌肉進行鍛煉。
(4) 上述韁繩的前端,可以安裝使用者可把持的把持部。采用該方式,使用者容易 握住韁繩。
(5) 在上述搖動型運動裝置中,上述伸縮機構,可以包括第1端部連接上述運動機 構的第2部件、和基端可轉動地連接在上述第2部件的第2端部且前端與上述韁繩的基端 相連接的第l部件。采用該方式,由于基于上述運動機構的搖動運動,經由第2部件搖動 第l部件使上述韁繩伸縮,因此,可以抑制用于伸縮韁繩的驅動源的增加,抑制成本提高。
(6) 上述實施例的搖動型運動裝置,除包括使用者可就座的座部和使該座部搖動運 動的運動機構外,還在就座于上述座部的使用者前方,設置有具有伸縮性且上述使用者可把持的韁繩。在本實施例中,基于座部的搖動該座部和上半身之間的間隔發生變化,據此 韁繩伸縮。對于上半身的動作,通過使韁繩的伸縮產生張力變化,可讓使用者產生要保持 平衡的神經反射,誘發使用者上半身(手臂、胸部等)的肌肉活動,對上半身發揮運動效 果。
(7) 在上述搖動型運動裝置中,上述具有伸縮性的韁繩,其全部或局部可由橡膠構 成。采用該方式,可以容易地提供具有伸縮性的韁繩。
(8) 在上述搖動型運動裝置中,上述具有伸縮性的韁繩,其全部或局部可由彈簧構
成。采用該方式,可以容易地提供具有伸縮性的韁繩。
(9) 在上述搖動型運動裝置中,可以設置多個可連接上述韁繩的固定部件,上述韁 繩相對于上述固定部件可裝卸。采用該方式,可以變更連接韁繩的固定部件,變化手持韁 繩的姿勢。因此,可以變化把持所用的肌肉,為鍛煉增加變化。此外,也可適應手臂長度 等使用者的體格差異、手臂角度的設定變化等。
(10) 在上述搖動型運動裝置中,上述韁繩分別設置于上述座部的左右,并且上述韁 繩設有把持部,該把持部也可用作具有上述使用者放置腳的環部的鐙部。采用該方式,可 在僅包括韁繩的、即價格提高得到抑制的搖動型運動裝置中,通過該韁繩誘發的肌肉活動 進行對上半身的鍛煉,另一方面通過鐙部,可在進行搖動運動時適當地保持下半身的姿勢, 以穩定正確的姿勢進行運動,并且可對下半身肌肉進行鍛煉。
(11) 在上述搖動型運動裝置中,上述韁繩也可形成為環狀。采用該方式,使用者不 會感覺別扭,就可以采取與騎真馬時相同的騎馬姿勢。
如上所述,根據上述實施例,可以提供一種除腰部及腿部外還可對上半身發揮運動效 果的搖動型運動裝置。
權利要求1. 一種搖動型運動裝置,具有使用者可就座的座部和使該座部搖動運動的運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就座于上述座部的使用者的前方,上述使用者可把持的韁繩;和讓上述韁繩伸縮的伸縮機構。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搖動型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伸縮機構包括 電動機;和由上述電動機轉動驅動的轉動板,其中,與上述轉動板連接的上述韁繩的基端被固定在相對于上述轉動板的轉動中心向徑向 偏心的位置上。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搖動型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韁繩和上述伸縮機構,均分別設置在上述座部的左右兩側。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搖動型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韁繩的前端,安裝有使用者可抓住的把持部。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搖動型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伸縮機構,包括第1端部連接在上述運動機構的第2部件,和基端可轉動地連接在上述第2部件的第2端部且前端與上述韁繩的基端相連接的第1部件。
6. 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搖動型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韁繩分別設置于上述座部的左右,并且上述韁繩設有把持部,該把持部可用作具 有上述使用者放置腳的環部的鐙部。
7. 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搖動型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韁繩為環狀。
8. —種搖動型運動裝置,包括使用者可就座的座部和使該座部搖動運動的運動機構, 其特征在于在就座于上述座部的使用者的前方,設置有具有伸縮性且上述使用者可把持的韁繩。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搖動型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韁繩的全部或局部由橡膠構成。
10.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搖動型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韁繩的全部或局部由彈簧構成。
11. 根據權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搖動型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座部設有多個可連接上述韁繩的固定部件,上述韁繩相對于上述固定部件可裝卸。
12. 根據權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搖動型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韁繩分別設置于上述座部的左右,并且上述韁繩設有把持部,該把持部可用作具有上述使用者放置腳的環部的鐙部。
13. 根據權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搖動型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韁繩為環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搖動型運動裝置,在就座于座部(13)的使用者的前方設有左右一對的韁繩(16)。一對韁繩(16)的基端,分別與內置于該座部(13)中的一對伸縮機構(17)相連接。一對韁繩(16)的前端,分別安裝有用于使用者抓住的、大體為環狀的把持部(18)。伸縮機構(17),基于電動機(21)的驅動下對轉動板(22)進行轉動驅動,變更韁繩(16)的長度,即實際上伸縮韁繩(16)。據此,除腰部及腳部外還可同時對上半身發揮運動效果。
文檔編號A63B23/04GK201239472SQ20082011980
公開日2009年5月20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28日
發明者中野紀夫, 實松涉 申請人:松下電工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