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爾夫木桿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高爾夫木桿頭技術領城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高爾夫木桿頭,特別是關于利用鋼類材質制成數個 具較薄厚度的高爾夫桿頭構件,以便在一預定的總重量限制下提升高爾夫桿 頭體積的高爾夫木桿頭。#狄術現有高爾夫木桿頭,如中國臺灣公告第M283662號《超大型高爾夫桿 頭構造》新型專利,如圖l所示,其包含一鋼質本體7、 一輕質蓋板8及一 輕質面板9。鋼質本體7較佳取材自高比重的金屬或合金材料,例如不銹鋼、 碳鋼、低碳鋼及合金鋼等,輕質蓋板8與輕質面板9分別對應結合于鋼質本 體7的一頂結合開口 71及一前結合開口 72,以共同組成一高爾夫桿頭。另 外,鋼質本體7設有一頸部73,該頸部73形成在鋼質本體7的一側。如
圖1所示,輕質蓋板8及輕質面板9選自 一輕質復合強化蓋板,例如 碳纖維蓋板等,且上述各種輕質蓋板8及輕質面板9的比重較佳小于6.0克 重/厘米平方以下。當進行組裝時,輕質蓋板8及輕質面板9可選擇利用焊接 (welding )、硬焊(brazing )、嵌設壓合或黏接等方式結合于前結合開口 72。如此一來,現有高爾夫桿頭通過輕質蓋板8及輕質面板9所使用的輕質 強化材可減輕高爾夫桿頭的總重量,因而在一預定的總重量限制下,可相對 增加高爾夫桿頭的總體積。此外,輕質蓋板8及輕質面板9進一步減輕高爾 夫桿頭上半部及前半部的重量,同時鋼質本體7也可進一步增加高爾夫桿頭 底部及后半部的重量。因此,有利于向下及向后調整高爾夫桿頭的整體重心, 以相對增加整體擊球性能。一般而言,上迷現有高爾夫木桿頭構造具有下列缺點,例如雖然輕質 蓋板8及輕質面板9可向下及向后調整高爾夫桿頭的重心位置,由于輕質蓋板8及輕質面板9選自一輕質材料,其不同于鋼質本體7的材質,導致在制 作高爾夫桿頭構件時必須將該輕質構件(即輕質蓋板8及輕質面板9)與鋼 質本體7分開制成,而無法直接于鋼質本體7上形成輕質構件,造成高爾夫 桿頭制程的復雜度及構件間的組裝困難度,進而導致制作成本過高及組裝裕 度低落等缺點。同時,不同材質的高爾夫桿頭構件極易降低構件間的共振頻 率,進而影響現有高爾夫桿頭擊球時所產生的擊球音質。基于上述原因,有 必要進一步改良上述現有高爾夫木桿頭。實用新型內容鑒于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爾夫桿頭,利 用一鋼類合金預先制成形成數個高爾夫桿頭薄型構件,各高爾夫桿頭薄型構 件的厚度選擇介于0.25至0.8毫米(mm)之間或1.5至3.0毫米之間,且各 高爾夫桿頭薄型構件的比重選擇介于6至10克重/厘米平方之間。因此,使 得本實用新型的高爾夫桿頭在一預定的總重量限制下可有效增加其總體積。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高爾夫木桿頭,該高爾夫桿頭是一鋼 類合金預先制成形成數個高爾夫桿頭構件,且各高爾夫桿頭構件的厚度選擇 介于0.25至0.8毫米(mm)之間或1.5至3.0毫米之間,使得本實用新型具 有在一預定的總重量限制下增加高爾夫桿頭的總體積的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高爾夫木桿頭,其是通過控制數個具 較薄厚度的高爾夫桿頭構件的比重介于6至10克重/厘米平方之間,以便在 一預定的總重量限制下相對擴大高爾夫桿頭的總體積至380 cm3至500 cm3, 使得本實用新型具有增加高爾夫桿頭總體積的效果。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高爾夫木桿頭,其包含一薄型本體構件及一薄型面板 構件,該薄型本體構件及薄型面板構件均由一鋼類合金制成。該薄型本體構 件的正面具有一前結合開口 ,以供薄型面板構件對應前結合開口組裝結合于 薄型本體構件的正面,進一步組裝形成一高爾夫桿頭。該薄型本體構件及薄 型面板構件的厚度分別選擇介于0.25至0.8毫米(mm)之間及1.5至3.0毫米 (mm)之間,同時該薄型本體構件及薄型面板構件的比重亦選擇介于6至 10克重/厘米平方之間,因此在一預定的總重量下提升該高爾夫桿頭的總體 積為380 cm3至500 cm3之間。附國說明
圖1是現有高爾夫木桿頭構造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高爾夫木桿頭構造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高爾夫木桿頭構造的組合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高爾夫木桿頭構造的分解立體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高爾夫木桿頭構造的組合剖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高爾夫木桿頭構造的分解立體圖; 圖7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高爾夫木桿頭構造的組合剖視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 薄型本體構件11前結合開口12頂蓋部13側壁部14 底部15前抵接面16薄型頂部構件161前結合面162底結合面163組裝缺口17薄型底部構件171頂結合開口172前結合開口173頂結合面174前結合面2 薄型面板構件21擊球正面22彎折部23階梯部24 套頸部25后結合面7鋼質本體71頂結合開口72 前結合開口73頸部8輕質蓋板9輕質面板Wl 厚度W2厚度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銀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 舉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高爾夫木桿頭包含一薄型
本體構件1及一薄型面板構件2,薄型面板構件2對應結合于薄型本體構件 l的正面,以共同組合形成一種二件式結構的高爾夫桿頭。該薄型本體構件 1及薄型面板構件2選自 一鋼類合金材料(例如不銹鋼(如17-4PH不銹 鋼)、麻鋼、碳鋼、低碳鋼、合金鋼、低合金鋼、結構用鋼及超合金鋼等), 且薄型本體構件l的厚度wi較佳介于0.25至0.8毫米(mm)之間,而薄 型面板構件2的厚度W2則較佳介于1.5至3.0毫米(mm)之間。如圖2及3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薄型本體構件1設有一前結 合開口 11、 一頂蓋部12、 一側壁部13、 一底板部14及一前^氐接面15。該 前結合開口 11實質開設于薄型本體構件1的正面,可供薄型面板構件2對 應組裝結合。薄型本體構件1選擇利用沖壓方式制成,以^便薄型本體構件1 一體成型形成頂蓋部12、側壁部13及底板部14。前4jyir面15形成于頂蓋 部12、側壁部13及底板部14靠近薄型本體構件1正面的端緣位置,且環接 于前結合開口 ll的外周緣,用以抵靠支撐薄型面板構件2。如圖2及3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薄型面板構件2選擇以沖壓 或鑄造方式制成,其設有一擊球正面21、 一彎折部22、 一階梯部23及一套 頸部24,該擊球正面21用以打擊一高爾夫球。彎折部22是從擊球正面21 的周緣位置向后彎折形成,且階梯部23相對形成于彎折部22的末端,以便 利用階梯部23對應組裝于薄型本體構件1的前4氏接面15。套頸部24設置于 薄型面板構件2頂部的一側,其可供插設一桿體(未繪示)。如圖2及3所示,當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薄型本體構件1與薄型面 板構件2進行組裝時,薄型面板構件2對應薄型本體構件1的前結合開口 11 將薄型本體構件i的階梯部23利用焊接方式結合于薄型本體構件1的前抵 接面15,以組成二件式構造的高爾夫桿頭。由于本實用新型的薄型本體構件 1的厚度Wl及薄型面板構件2的厚度W2分別不超過0.8毫米及3.0毫米, 因此,所采用的焊接方式較佳選自微量焊接(Mini Pulse Plasma Welding),
以避免在焊接過程中產生過高的溫度而導致薄型本體構件1與薄型面板構件2融熔變形,進一步提升高爾夫桿頭的接合質量。此外,也可依產品需求另 選擇以硬焊(brazing )、嵌壓或黏接等方式對薄型本體構件1及薄型面板構 件2進行組裝結合。因此,本實用新型確實可在一預定的總重量限制下有效 提升高爾夫桿頭的總體積至380 ci^至500 cn^之間,同時高爾夫桿頭預定 的總重量最佳控制在180至220克(g)之間。另外,由于薄型本體構件1 及薄型面板構件2均選用鋼類合金,其有助于提升該高爾夫桿頭的擊球音質 及清脆度。如圖4及5所示,揭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高爾夫木桿頭構造。相 較于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的薄型本體構件1進一步由一薄型頂部構件16 及一薄型底部構件17對應組裝形成。薄型頂部構件16對應結合于薄型底部 構件17的上方,以作為薄型本體構件1的頂蓋部;薄型底部構件17則對應 結合于薄型頂部構件16的下方,以作為薄型本體構件1的側壁部及底部。 薄型頂部構件16具有一前結合面161及一底結合面162,前結合面161形成 于薄型頂部構件16正面的端緣位置,底結合面162則形成于薄型頂部構件 16的底面端緣位置。另外,如圖4及5所示,本實施例的薄型底部構件17的頂部及正面進 一步分別開設一頂結合開口 171及一前結合開口 172,并于薄型底部構件17 頂面及正面的端緣位置分別形成一頂結合面173及一前結合面174。頂結合 面173相對形成于頂結合開口 171的外周緣位置;前結合面174相對形成于 薄型底部構件17正面的端緣位置,且位于前結合開口 172的外周緣。如圖4及5所示,當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進行組裝時,首先將薄型頂 部構件16相對蓋合于薄型底部構件17的頂結合開口 171上,并選擇利用焊 接、硬焊、嵌壓或黏接等方式使薄型頂部構件16的底結合面162對應結合于薄型底部構件n的頂結合面173,以組合形成薄型本體構件i。接著,由 于薄型面板構件2省略階梯部23的設置,且薄型面板構件2的彎折部22的 端緣形成一后結合面25,以便薄型面板構件2對應結合于該桿頭本體的正面 時,后結合面25也可選擇利用焊接、硬焊、嵌壓或黏接等方式對應同時結 合于薄型頂部構件16的前結合面161及薄型底部構件17的前結合面174, 進而完成該三件式結構的高爾夫桿頭的成品。因此,4吏得本實用新型可在一 預定的總重量限制下有效提升高爾夫桿頭的總體積,并增加高爾夫桿頭的組 裝裕度。如圖6及7所示,其揭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高爾夫木桿頭構造。 相較于第二實施例,第三實施例的薄型面板構件2進一步省略薄型面板構件 2的彎折部22,而僅留下鄰近于薄型面板構件2的套頸部24的部分彎折部 22,以補強套頸部24的結構強度。同時,薄型頂部構件16相對于套頸部24 的一側對應形成一組裝缺口 163,以便薄型面板構件2對應結合于桿頭本體 時,套頸部24得以對應容設于組裝缺口 163內。由此,提升高爾夫桿頭的 組裝裕度,并在一預定的總重量限制下有效提升該高爾夫桿頭的總體積。如上所述,相較于
圖1的現有高爾夫木桿頭構造,在制作各高爾夫桿頭 構件時必須將輕質構件(即輕質蓋板8及輕質面板9)與鋼質本體7分開制 成,造成高爾夫桿頭制程的復雜度及構件間的組裝困難度,同時不同材質的 高爾夫桿頭構件極易影響高爾夫桿頭擊球時所產生的擊球音質等缺點。圖2的本實用新型利用一鋼類合金預先制成形成數個高爾夫桿頭構件 (即薄型本體構件1及薄型面板構件2),各高爾夫桿頭構件的厚度選擇介于 0.25至0.8毫米(mm)之間或1.5至3.0毫米(mm),且各高爾夫桿頭構件 的比重選擇介于6至10克重/厘米平方之間。由此,使得本實用新型的高爾 夫桿頭在一預定的總重量限制下可有效增加其總體積至380 ci^至5(X) cm3 之間,并提升擊球音質。
權利要求1、 一種高爾夫木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爾夫桿頭包含一個 薄型本體構件與一個薄型面板構件;所述薄型本體構件具有一個前結合開口、 一個頂蓋部、 一個側壁部及一個底板部,所述薄型本體構件利用所述 前結合開口與所述薄型面板構件結合以組成所述高爾夫木桿頭;其中,所述薄型面板構件與薄型本體構件是由比重介于6.0至10.0克/厘米平方 之間的鋼類合金制成,所述薄型本體構件的厚度介于0.25毫米至0.8毫米之 間,所述薄型面板構件的厚度介于1.5毫米至3.0毫米之間,使所述高爾夫 木桿頭的體積達380cm3至500cm3之間,且所述高爾夫木桿頭的整體重量維 持在180至220克之間。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木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型面板 構件是選擇以微量焊接、硬焊、嵌壓及勦接的其中一種結合方式結合于所述 薄型本體構件。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木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型本體 構件是由一個薄型頂部構件及一個薄型底部構件對應組合形成,所述薄型頂 部構件結合于所述薄型底部構件的上方,且所述薄型頂部構件形成所述薄型 本體構件的頂蓋部,所述薄型底部構件則形成所述薄型本體構件的側壁部及底部。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迷的髙爾夫木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迷薄型頂部 構件是選擇以微量焊接、硬姅、嵌壓及黏接的其中一種結合方式結合于所述薄型底部構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爾夫木桿頭,該高爾夫木桿頭包含一薄型本體構件及一薄型面板構件,薄型本體構件及薄型面板構件均由一鋼類合金制成。薄型本體構件的正面具有一前結合開口,以供薄型面板構件對應前結合開口組裝結合于薄型本體構件的正面,進一步組裝形成一高爾夫桿頭。薄型本體構件及薄型面板構件的厚度分別選擇介于0.25至0.8毫米之間及1.5至3.0毫米之間,同時薄型本體構件及薄型面板構件的比重亦選擇介于6至10克重/厘米平方之間,由此在一預定的總重量下提升該高爾夫桿頭的總體積為380cm<sup>3</sup>至500cm<sup>3</sup>之間。
文檔編號A63B53/04GK201020217SQ20072000074
公開日2008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2月14日
發明者羅志偉 申請人:復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