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飯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感應加熱線圈產生感應電流,對具有由磁性材料構成的感應發熱部的鍋內加熱烹調的電飯煲。
用于此種電飯煲的鍋,例如如后述
圖10所示,是通過對導熱特性好的鋁及作為磁性材料的磁性不銹鋼在平板狀態下輥壓而成的金屬包層材料進行拉深加工,采用在其外側配置磁性不銹鋼的圓筒容器狀構造。據此,形成鍋1的外面由感應發熱部2復蓋,內面由導熱部3復蓋的狀態。
而且,在鍋1的底部中央及外圍分別設置2個感應加熱線圈4和5,通過對感應加熱線圈4,5通高頻電流,在使鍋1的感應發熱部2產生感應電流,且因電阻而發熱的同時,通過導熱部4,把熱量傳至整個鍋1,對鍋1內部進行加熱。
因此容納于鍋1的水和未全部由從感應發熱部2傳至導熱部3的熱量進行加熱。接著,當用圖中未表示的傳感器等測知加熱過程中鍋1內的水分蒸發時,減少感應加熱線圈4、5的通電量,在不使鍋1內部的飯燒焦狀態下,通電使保持近100℃的高溫。而且在煮飯后的保溫狀態下,不僅通過感應線圈4,5,而且還通過設在鍋1的蓋上的加熱器及設在鍋的筒體部近旁的筒體加熱器(兩者在圖中均未表示)進行加熱。這時通電使之保持例如約70℃左右的溫度。
因此在如上所述的傳統結構中,存在如下的缺點。即,首先由于作為感應發熱部2的磁性不銹鋼的導熱率為0.062(cal/cm·sec·℃)左右,而作為導熱部3的鋁的導熱率為0.53(cal/cm·sec·℃)左右,因此感應發熱部2與導熱部3相比,其導熱率的比率為1/8.5左右,這幾乎難于進行熱的傳遞。而且當把磁性不銹鋼的單位體積的熱容量為0.85(cal/℃·cm3)左右,與鋁的單位體積熱容量0.59(cal/℃·cm3)左右相比,其熱效率變差。
因此,根據此類材料的特性,磁性不銹鋼制的感應發熱部2的部分產生僅為自身熱容量份額的熱損失。然而由于用金屬包層材料來構成鍋1,因此不得不構成將整個鍋1由磁性不銹鋼包裹的結構,其結果存在整體熱效率降低的缺點。
另一方面,為了提高導熱性,而將鋁板部分的厚度增厚,且對應此增厚部分進而使熱容量增加,使整體的熱效率變差,同時也增加了鍋1的重量,產生使用不便的缺點。
本發明正是鑒于上述情況而成立,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能達到如下效果的鍋的電飯煲,就是該鍋的感應電流的發熱效率及整體導熱效率高,對加熱烹調的熱效率也高,而且能達到輕量化。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的本發明電飯煲具有如下的特征,就是設置由良導熱體材料組成的容器狀的導熱部的外面設置由磁性材料構成的感應發熱部構成鍋,在與此鍋的底面外圍部分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構成與此鍋隔開規定間隙狀態下的感應加熱線圈,將上述感應發熱部形成與上述感應加熱線圈對應的形狀,而且對熔融狀態的上述良導熱體材料成型,形成上述導熱部。
此外,可以在構成鍋的發熱部和導熱部之間夾入低觸點合金層。
進而,構成在感應發熱部和導熱部之間形成復合金屬層的鍋,通過在上述導熱部成形時,使熔融狀態的良導熱體流入具有在上述感應發熱部的內側一體形成的細微凹凸的,作為金屬材料層的磁性材料層的凹部內形成上述復合金屬層。
把感應發熱部的金屬材料層作為通過對金屬材料微粒子在涂敷狀態燒結獲得的金屬燒結層。
此外,適于將鍋的發熱部配置成至少高出感應加熱線圈的側面上端部,且高出部分比其與感應加熱線圈之間的間隔大。
當向給感應加熱線圈供給高頻電流,使據此產生的磁通經過與鍋之間的間隙,通過鍋的感應發熱部,使由磁通變化產生的感應電流流動,因其時的電阻損失而發熱。當在感應發熱部產生的熱傳遞到導熱率大的導熱部,使熱量通過其內部而包圍整個鍋,能對鍋內的被加熱物均勻加熱。
在此場合,為了在對應于感應加熱線圈的部分設置為發熱必須的感應發熱部,由于應用對熔融的良導熱體材料成形的熔融金屬鍛造技術等來形成設在相對感應發熱部內側的導熱部,這樣,例如就可在無需產生感應發熱的鍋的側壁部上方部分不設置感應發熱部,而且由于構成使導熱部具有根據導熱條件的厚度分布,使之具有良好的導熱特性,因此就能象上述那樣將熱量均勻地傳遞到整個鍋。
當構成在感應發熱部與導熱部之間夾入低融點合金層,由于例如即使在形成導熱部時,因冷卻時的溫度差,在與感應發熱部之間容易產生間隙的狀態,由于通過將低融點合金層夾入在兩者之間,而能很好地保持兩者間的密切結合,因此能使感應發熱部產生的熱高效地傳遞到導熱部。
由于設置在感應發熱部與導熱部之間的復合金屬層是使良導熱體進入在感應發熱部的內側一體形成的金屬材料層的凹部內的狀態下形成的,能使感應發熱部和導熱部之間的密切結合性提高,因此能使感應發熱部產生的熱高效地傳遞到導熱部。
由于通過將磁性材料微粒子涂敷在感應發熱部的內側的狀態下,對其進行燒結而形成感應發熱部的金屬材料層,因此能使結構簡單的同時,能使感應發熱部和導熱部之間的密切結合性提高。
由于為了使感應加熱線圈產生的磁通通過與鍋之間的空隙部分擴展到鍋側,在面對面的鍋的部分上設置感應發熱部,形成使此磁通容易通過磁性體材料制的感應發熱部。而且,在此場合,由于使感應發熱部的上端部的位置比感應加熱線圈的上端部的位置高,且此高出部分大于鍋和感應發熱部之間的間隔,因此上述磁通幾乎不從導熱部通過。就是說,也就是由于能防止因磁通在導熱部一側泄漏使感應加熱線圈的電阻下降,從而防止感應發熱部的發熱效率下降,因此能使感應發熱部進行有效發熱。
對附圖的簡單說明圖1為表示本發明第1實施例的鍋及感應加熱線圈部分的縱剖面圖,圖2為整體結構的縱剖面圖,圖3為鍋部分的剖面圖,圖4為電氣結構概略圖,圖5為對鍋及感應加熱線圈之間的熱阻說明的圖,圖6為用熱阻表示的等效回路圖,圖7為表示用熔融金屬鍛造技術制造鍋的制造工藝的縱剖面圖,圖8為表示本發明第2實施例的與圖1相當的圖,圖9為與圖3相當的圖,圖10為表示傳統例的鍋的縱剖面圖。
以下參照圖1-圖7,對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進行說明。
在表示整體結構的圖2中,在塑料制的電飯煲本體11的上部,借助鉸鏈13,設置能在上方開閉的蓋部12,在電飯煲本體11的內部形成可以容納鍋14的外槽部15,正靠這外槽部15的底面外面對應外圍部,配置感應加熱線圈16,在其下部配置用來形成磁性回路的純鐵體17。當鍋14的上面開口部用蓋部12關閉時,通過設在其內側的內蓋12a加以密閉,而且在蓋部12內部,通過內蓋12a,配置用來加熱鍋14內部的蓋加熱器18。
此外,在外槽部15的底面中央部配置與鍋14的底面部接觸的溫度傳感器19,以便檢測鍋14的溫度。而且在電飯煲本體11的內底部配置用來產生高頻電流的變頻回路部20的同時,配置冷卻風扇21。在電飯煲本體11內的前側部配置控制回路22及操作部23。在操作部23配置操作開關和顯示器,并使其顯露在電飯煲本體11的前面外部。另外,在電飯煲本體11的內部,通過外槽部15的側壁,配置用來對鍋14加熱保溫的筒體加熱器24。
其次,根據圖1,對鍋14及感應加熱線圈16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鍋14采用后述稱為熔融金屬鍛造(熔鍛)技術制成,由感應發熱部25、低融點合金層26及導熱部27組成。感應發熱部25由磁性材料磁性不銹鋼組成,設置在鍋14的下部延伸至側壁部的規定高度。此時,感應發熱部25的高度要設定成比其對面的感應加熱線圈16的上端部高出△h。此△h要設定成比鍋14與感應加熱線圈16之間的空間部G的間隙尺寸g還要大。(同時參照圖5)將鍋14的感應發熱部25的高度按上述那樣設定是因為即使在其上部設置磁性材料也不產生感應發熱,但卻能削減昂貴的磁性不銹鋼的使用量,同時減輕整體的重量。這種結構若用傳統的包層結構是無法實現的。
此外,由良熱導體材料鋁合金組成的導熱部27是用熔鍛技術制成的。即如圖7所示,預先在用如上所述方法制成的感應發熱部25的表面上鍍上鋅和鋁等低觸點材料,將其放到與鍋14的外形形狀相適應的凹模K中。接著在凹模K內注入溶融的鋁,向其內嵌入與鍋14的內部形狀相適應的凸模M再以高壓成型。據此,在感應發熱部25的導熱部一側(內側部分)形成用鋁合金層制成的導熱部27,用鋅和鋁制成的低觸點合金層26則夾在感應發熱部25和導熱部27之間(參照圖3)。由于此低觸點合金層26能使感應發熱部25和導熱部27之間處于完全結合的狀態,因此能使兩者間的熱阻小,從而不會產生象簡單使兩者包鑄時發生的異種金屬間的間隙。
此外將導熱部27的底面部形成厚壁部的同時,且使與感應加熱線圈16對應的部分形成特厚壁部,而隨著沿側壁部向上,使壁厚漸漸變薄,進而在不與上部開口部附近的食物等接觸的部分形成薄壁,從而形成后述能使對食物等加熱的導熱效率提高的形狀。
圖4表示電氣結構,控制回路部22包含微型計算機等的控制回路,并預先儲存用來煮飯的控制程序。控制回路部22與操作部23連接,當接受操作信號,執行控制程序時,根據來自操作部23的操作信號,向變頻回路部20輸出控制信號。向變頻回路部20根據所給的控制信號,向感應加熱線圈16供給規定頻率的高頻電流,使鍋14發熱。
溫度傳感器19的輸出端子通過操作部23與控制回路部22連接,將鍋14的溫度檢測信號向控制回路部22提供。此外,冷卻風扇21,蓋加熱器18及筒體加熱器24通電控制分別按照控制回路部22給予的驅動控制信號進行。
其次,參照圖5和圖6,對本實施例的作用進行說明。
鍋14內盛放規定量的米和水,當對操作部23進行執行煮飯指令的操作時,控制回路部22就執行煮飯程序,開始煮飯動作。當控制回路部22輸出控制信號時,變頻回路部20就向感應加熱線圈16提供規定頻率的高頻電流。
據此,使在感應加熱線圈16周圍產生的磁通φ通過與鍋14之間的空隙部G、感應發熱部25內部與鍋14之間的空隙部G、從純鐵體17內通過。此時,由于將感應發熱部25的上端部位置設定得比感應加熱線圈16的上端部的位置高出△h,因此磁通φ大部分能通過感應發熱部25內部。也就是說,能防止因磁通φ從導熱部27側通過而造成感應加熱線圈16電阻的下降,能使感應發熱部25進行高效發熱。而且,在感應發熱部25的表層部,隨著磁通的變化產生感應電流(圖5中用×表示的部分)。引起因其電阻損失的發熱。由于構成感應發熱部25的磁性材料導熱率小,此時產生的熱主要通過低融點合金層26傳遞到導熱部27,在導熱率大的此導熱部27內部,熱量傳遞到底面部和側壁部一側的同時,也傳遞到鍋14內部一側的被加熱物。
在此場合,由于將熱容量大的感應發熱部25主要設置在與感應加熱線圈16面對面的部分上,因此使在鍋14的底面外圍部發熱的同時,這熱量通過導熱良好的導熱部27內部,傳遞到鍋14的底面中央部位及側壁上部處。因此,鍋14的底面外圍部的溫度為最高,使熱量能充分地傳遞到與被加熱物接觸的鍋14的底面中央部及側壁部分。
此外,由于在鍋14的感應發熱部25和導熱部27之間夾入低觸點合金層26,因此兩者之間經常保持密貼狀態,能使感應發熱部25產生的熱能高效地傳遞到導熱部27。
據此,如圖1中,用實線所示的鍋14內部對作為被加熱物的水和米加熱,并引起從底面周圍起至中央部的大的對流,就能對全部被加熱物進行溫度均勻地加熱蒸煮和保溫等,按照熱量成α化方向傳遞使米全部充分均勻受熱,同時在蒸煮過程中也不會產生焦糊等。
而且由于通過導熱部27,能把感應發熱部25產生的熱良好地傳遞到整個鍋14,因此即使對于相同的發熱量,能使感應發熱部25的發熱部分處于溫度低的狀態,從而縮小其與外部的溫差,減少熱量流向外部的損失。這樣就能降低設置在外槽部15和感應加熱線圈16等的鍋14的外部構件所必須的耐熱特性,就能降低結構的耐熱級別要求。
其次,參照圖5和圖6,對表示鍋14的導熱特性的各部分熱阻進行說明。即,在模式化表示鍋14底面外圍部剖面的圖5中,以鍋14的感應發熱部25作為熱源點F(圖中用X表示的區域的中央部分),與其緊臨的外部的空隙區域G的點a、熱源點F和對應厚度方向上的導熱部27內的點A1、導熱部27內的不同點A2、A3以及與這些點A1、A2、A3最靠近的鍋14內的水接觸部分的點W1、W2、W3的各點間的熱阻分別作為RFa、RFA、RAW1、RAW2、RAW3、RAH1、RAH2且分別定義如下RFa感應發熱部25的熱源點F與外部空隙區域的點a之間的熱阻,RFA感應發熱部25的熱源點F與導熱部27的點A1之間的熱阻,RAW1導熱部27的點A1與鍋14內部的水W1之間的熱阻,RAW2導熱部27的點A2與鍋14內部的水W2之間的熱阻,RAW3導熱部27的點A3與鍋14內部的水W3之間的熱阻,RAH1導熱部27的點A1與點A2之間的熱阻,RAH2導熱部27的點A2與點A3之間的熱阻,圖6是用等效回路表示上述各點間和各熱阻關系的圖。在此把熱源點F的溫度作為tF,把各點a、A1、A2、A3、W1、W3的溫度分別作為ta、tA1、tA2、tA3、tW1、tW2、tW3。但是在保溫狀態下,水溫即是飯的溫度。
其次,磁性體制成的感應發熱部25由于其熱阻高,因此沿表面向平行方向傳遞的熱量很少,熱量幾乎通過低融點合金層26向與其接觸的導熱部27一側和鍋14的外部的間隙部分的點a傳遞。而且傳遞到導熱部27的熱,在直接向鍋14內部的水(點W1)上傳遞的同時,一邊沿導熱部27的表面向平行方向的各點(A2、A3)傳遞,一向鍋14內部的水(點W2,W3……)傳遞。
在感應發熱部25的熱源點F產生的總熱量Wo被分成傳遞到鍋14的內部用于加熱食品的熱量Ww和傳遞到外部的點a處,成為浪費的熱量Wa,因此作為傳熱特性,使傳遞到鍋14內部的熱量Ww越大,效率就越高。
在圖6的等效回路中,熱源點F和作為被加熱物的鍋14內的水W間的合成熱阻RFW可作為熱阻RFA、RAW1、RAW2、RAW3、RAH1、RAH2的合成熱阻來求出而且能使與鍋14的導熱部27的表面平行方向上的熱阻RAH因形成厚度而充分變小,因此能使作為整體的合成熱阻RFW變小。據此,使傳遞到鍋14內部一側的熱量Ww變大,就能使熱效率提高。
此外,根據能使合成熱阻RFW變小可知若使感應發熱部25的熱源點F的溫度tF下降,與外部的空隙a點的溫度ta的差變小,可使熱損失下降。而且由于若將導熱部27的底面部形成厚度較厚可使導熱部27內部的熱阻RAH1、RAH2等變小,使各點A1、A2、A3間的溫度tA1、tA2、tA3的差也變小,從而鍋14的各部分的溫度就變得均勻。
若根據本實施例,由于由在與感應加熱線圈16對應的部分形成的磁性不銹鋼制的感應發熱體25和用熔鍛技術制成的鋁合金等的良導熱體形成的導熱部27以及夾在兩者之間的低融點合金層26構成鍋14,因此通過低融點合金層26能把感應發熱部25產生的熱高效地傳遞到導熱部27,同時能高效地向導熱部27內部傳遞,對整個鍋14均勻地加熱,近而能抑制向外部釋放損失的熱量,能高效地進行煮飯等。
另外,根據如上所述能對鍋整體進行均勻加熱,在鍋14的容量較小的場合,由于若在鍋14的底面周圍部配置感應加熱線圈16,就能充分進行加熱,因此不必在其它部分設置感應加熱線圈,就能使結構簡化,進而由于煮飯時使用蓋加熱器18和筒體加熱器24,用于均勻加熱的控制成為多余,因此能使加熱結構從整體上簡化。
而且,由于為如上所述構成鍋14,因此只在必要的部分上設置感應發熱部25,就能削減價格貴而份量重的磁性不銹鋼材的使用量,達到成本降低及重量減輕的同時,由于在與感應加熱線圈不面對面的部分上不必設置感應發熱部,因此就能僅在厚度上使其厚度變薄,而使導熱部27的厚度增大。
而且,若根據本實施例,由于在結構上把低融點合金層26設置在鍋14的感應發熱部25和導熱部27之間,在采用熔鍛等形成技術成型鍋14時,感應發熱部25和導熱部27之間不會因冷卻時的熱膨脹率之差而產生空隙,能保持穩定的密切接觸狀態,因此能使從感應發熱部25向導熱部27的導熱效率提高。
此外,若根據本實施例,由于使感應發熱部25的上端部位于比感應加熱線圈16的更上端部位,而高出部分大于鍋和感應加熱線圈的間隔G而構成鍋14,因此能使感應加熱線圈16產生的磁通φ大部分通過感應發熱部25內部,就能消除因磁通在導熱部27一側泄漏而引起感應加熱線圈16的電阻下降的弊病,使發熱效率提高。
再有,在上述場合,由于若把感應發熱部25的上端部的位置設定在超過必要的高度位置上,會使所述效果減少,因此以設定在能達到規定效率的程度為最好。
還有,若根據本實施例,由于使導熱部27的不與鍋14的被加熱物接觸的側壁上部制成薄壁,因此能使鍋14的重量減輕的同時,還能使不需要鍋14加熱的部分的熱容量減低,從而能改善整體的熱效率。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由于構成因熔鍛技術制作上的關系,把感應發熱部25僅設置在鍋14的底部,本來無需使與感應加熱線圈16不面對面的底面部發熱,從而也可構成在此不設磁性不銹鋼材的感應發熱部。
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對燒煮中等容量程度的飯鍋,設想將感應加熱線圈集中配置在鍋14的底面外周圍部,但對于適用于大容量的電飯煲的場合,也可根據需要,在鍋的底面部和側壁外圍部配置輔助的感應加熱線圈。另外,發熱部25也不限于磁性不銹鋼,用鋼板等的磁性材料也可以。
圖8和圖9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例。以下對與第1實施例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
即,在此第2實施例中,構成以設置鍋28來取代鍋14。如圖8所示此鍋28具有第1實施例中的鍋14的感應發熱部25和導熱部27,在此兩者之間夾入復合金屬層29來取代低融點合金層26。
此外,同第1實施例一樣,由良導熱體材料組成導熱部27,且用熔鍛技術制成。在這種場合,預先在感應發熱部25的內面一側形成以下的磁性材料層30。
首先,把鐵或不銹鋼等磁性材料組成的金屬粒子粉溶解在粘接材料中,制成糊狀物質,再把它涂布在感應發熱部25的內面一側,在使其干燥后,在真空中以高溫使其燒結。由此,在金屬粒子粉之間保持接觸的狀態下,通過存在于金屬粒子粉周圍的粘接材料的氣化、脫落,形成具有空洞狀態的凹凸結構的磁性材料層30。如圖9中模型剖面所示,呈現與感應發熱部25的內側面成為一體的狀態。
而且,當這樣在感應發熱部25的內側面形成磁性材料層30的狀態下進行熔融金屬鍛造,由于熔融的鋁在高壓下成型之際,此鋁會流入作為磁性材料層30的凹部的金屬粒子粉的空隙部分30a中,填補其間隙,因此如圖9中放大的剖面圖所示,形成磁性材料和鋁處于混雜相互交融狀態的復合金屬層29。
據此在感應發熱部25的內側部分形成由鋁合金層形成的導熱部27,內磁性材料和鋁以相互交融那樣的復合狀態構成的復合金屬層29則夾入在感應發熱部25和導熱部27之間。由于能使此復合金屬層29在感應發熱部25和導熱部27之間呈完全結合的狀態,因此能縮小兩者之間的熱阻,使在簡單使兩者鑄造時所發生的那種異種金屬間的間隙不復存在。
因此在此第2實施例中,也能獲得與第1實施例同樣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上述第2實施例中,磁性材料層30是通過把金屬粒子粉溶于粘接材料后制成的糊狀物質涂布在感應發熱部25的內側面,并加以燒結而形成,然而也可代之以,例如通過噴鍍使鐵或不銹鋼等磁性材料粘附在感應發熱部25的內側面,通過使其與感應發熱部25部分地形成合金化也能形成磁性材料層30。而且在此場合,在噴鍍后,通過在氫氣爐或真空爐內,在還原性氣氛中使其燒結,當使噴鍍層活化時,就能使其與用鋁制成的導熱部27之間的密貼結合力更進一步加強。
如上所述,若根據本發明電飯煲能獲得如下的效果。就是由于在與鍋的底面外圍部分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感應加熱線圈,將鍋的感應發熱部形成與感應加熱線圈相應的形狀,而且通過對熔融狀態的上述熱良導體材料成型來形成上述導熱部,因此構成能僅在感應加熱線圈有效發熱部分設置感應發熱部,從而達到使成本降低,重量減輕的目的。而且通過僅在必要的部分對應設定導熱部厚壁的厚度,能使重量減輕,同時能將感應發熱部產生的熱高效地傳遞到導熱部內部,能對整個鍋均勻地加熱,因此能獲得不必為均勻加熱鍋而設置數個感應加熱線圈,不省去為防止加熱不勻而對蓋加熱器,筒體加熱器進行復雜的溫度控制等明顯效果。
由于當構成將低融點合金層夾在感應發熱部和導熱部之間,例如即使在形成導熱部之際,因冷卻時的溫差,使與感應發熱部之間處于容易產生間隙的狀態,由于通過低融點合金層,也能使兩者之間保持良好密切接觸,因此能獲得使感應發熱部產生的熱高效地傳遞到導熱部這樣的優良效果。
由于設置在感應發熱部和導熱部之間的復合金屬層是使熱良導體進入在感應發熱部的內面成一體形成的磁性材料層的凹部內的狀態而形成,從而能提高感應發熱部和導熱部之間的密切結合性,因此能獲得使感應發熱部產生的熱高效地傳遞到導熱部這樣的出色效果。
由于通過把作為感應發熱部的金屬材料層的磁性材料微粒子涂布在感應發熱部的內面的狀態,使作為感應發熱部且用燒結而形成金屬燒結層,因此能獲得既筒化結構,又使感應發熱部和導熱部之間的密切結合性提高的優良效果。
由于把感應發熱部的上端部的位置設定得比感應加熱線圈的上端部的位置還高,且使此高出部分大于鍋和感應發熱部之間的間隔,因此能使感應加熱線圈產生的磁通大部分通過感應發熱部,就能獲得防止感應加熱線圈電阻的下降,并使感應發熱部的發熱有效地進行等優良效果。
權利要求
1.電飯煲,具備在由良導熱體材料組成的容器狀的導熱部的外面設置電磁性材料組成的感應發熱部的鍋,在與此鍋留有規定間隙的狀態下配置在與此鍋的底面外圍部分的對應位置上的感應加熱線圈,其特征在于將上述感應發熱部形成與上述感應加熱線圈對應的形狀,通過對熔融狀態的上述良導熱體材料成型,形成上述導熱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構成所述鍋的感應發熱部和導熱部之間夾入低融點合金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鍋具有形成在感應發熱部和導熱部間的復合金屬層,通過在上述導熱部成型時使熔融狀態的良導熱體流入具有在上述感應發熱部的內側面一體形成的細微凹凸的金屬材料層的凹部內面形成所述金屬復合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應發熱部的金屬材料層是通過將金屬材料的微粒子在涂敷狀態進行燒結而得到的金屬燒結層。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的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鍋的發熱部配置成至少比感應加熱線圈的側面上端部的位置高,且使此高出的部分比其與該感應加熱線圈之間的間隔大為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電飯煲,將感應加熱線圈配置在鍋底面外圍,所述鍋由設置對應感應線圈的部分和底部外部磁性體材料的感應發熱部,通過低觸點合金層設置在內側的鋁合金等的良導熱體材料組成的導熱部構成,通過在配置感應發熱體狀態,對熔融的良導熱體材料成型將導熱部形成規定的形狀。僅在必需因感應加熱線圈而發熱的部分設置感應發熱部,具有成本降低、重量輕、能均勻對鍋內加熱,熱效率高,構造簡單等效果。
文檔編號A47J27/00GK1107271SQ9411721
公開日1995年8月23日 申請日期1994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1993年11月19日
發明者高木章次, 松尾勝春 申請人:東芝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