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音樂蠟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火焰觸發式音樂蠟燭。
公知的音樂蠟燭不是體積太大結構復雜就是性能不良,如“光敏式音樂蠟燭”、“熱敏式音樂蠟燭”,普遍存在性能不可靠,制造工藝復雜,成本高,難以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著重在音響電路上加以簡化,提供一種體積更小、成本更低的音樂蠟燭。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是以火焰觸發電路導通原理,由于空氣在火焰中電離成為導體,相當于接入一個電阻,使三極管導通觸發音樂集成片,點燃即鳴,使音樂與火焰同步。整體結構由燭體部分和音響電路組成,燭體部分包括燭體、燭芯、兩根導線,通過該兩根導線連接音響電路,音響電路的外圍電路以鈕扣電池為電源,還包括三極管Q、電容C1、C2、小喇叭以及與外圍電路相連接的音樂集成片。
該音樂蠟燭外形與普通蠟燭相似,它采用了最少的電子元器件,制造成本低,性能可靠,發音音量大,故易被人們接受,具有推廣價值。
。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音響電路圖。
圖中b、c、e分別代表集成片的基極、集電極、發射極,按集成片要求,b、c、e相應接三極管(圖中未顯示)。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音樂蠟燭(見圖1-2)由燭體部分和音響電路組成。燭體部分包括形似普通蠟燭的燭體(1)、燭體內的燭芯(2)用一般棉紗線制,兩根導線(6)用直徑φ0.1~0.2mm的紗包漆包線或紗包線,制作時與燭芯(2)合并在一起,由于自身具有絕緣性,故即使二線接觸也無妨。
音響電路以兩顆鈕扣電池(5)為電源,將小喇叭(4)接在電源正極和標準音樂集成片(3)集電極之間,為了防止由于小喇叭(4)自激而引起聲音不清,在小喇叭(4)的兩端并聯一個0.01μF~0.02μF的小電容C1,觸發三極管Q的發射極連接音樂集成片(3)的觸發極,它的集電極接電源正極,并將兩根紗包漆包線制的導線(6)分別接在三極管Q的基極A和集電極B之間,根據空氣在火焰中成為導體的原理,當蠟燭點燃后就相當于在集電極和基極之間接了一只電阻,使Q導通,對音樂集成片(3)觸發。火焰熄滅,電阻消失,三極管Q截止,停止觸發音樂片。同時,為防止靜電觸發,應在三極管Q的基極和地之間接一只200pF~500pF的小電容C2。
整個音樂蠟燭靜態電流小于0.1μA,工作電流達10~20mA,所以不僅存放時間長,且發音音量大。
將音響電路中的元器件封裝于蠟燭底部,小喇叭(4)置于燭體(1)最低下,露出發音孔,即成為音樂蠟燭。
權利要求1.一種音樂蠟燭,由燭體部分和音響電路組成,燭體部分包括燭體(1)、燭體內的燭芯(2)、兩根導線(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響電路以鈕扣電池(5)為電源,將小喇叭(4)接在電源正極和音響集成片(3)集電極之間,小喇叭的兩端并聯電容C1,觸發三極管Q的發射極連接音樂集成片(3)的觸發極,集電極接電源正極,兩根絕緣導線(6)分別接在三極管Q的基極A和集電極B間,并在三極管Q的基極和地之間接入電容C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樂蠟燭,其特征在于兩根絕緣導線(6)為紗包漆包線或紗包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火焰觸發式音樂蠟燭,它由燭體部分的燭體、燭芯、二根導線和音響電路中的鈕扣電池、三極管Q、電容C1、C2、小喇叭、音樂集成片組成,二根導線與音響電路電連接,它設置在燭芯上互不接觸,能通過燭芯燃燒的火焰接通電路繼而觸發三極管Q導通,使音樂集成片奏樂,火焰熄滅,Q截止。該音樂蠟燭與現有技術相比,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性能可靠,發音音量大,容易普及到千家萬戶。
文檔編號C11C5/00GK2110639SQ91233288
公開日1992年7月22日 申請日期1991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1991年12月30日
發明者王斌璋 申請人:王斌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