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飯菜蒸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日常生活用品。
電飯煲已進入千家萬戶,它解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費時麻煩的做飯問題。但是,電飯煲只能做飯,要做菜還須配上電炒鍋或煤氣爐等用具,顯得比較麻煩。盡管現有電飯煲配有蒸籠,但由于其擱置于電飯煲上口,熱菜尚可,做菜卻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節時、省電、衛生、方便的飯菜蒸盒,并使之與電飯煲等配套,從而更好地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
本實用新型由提架、蒸盒、包裝盒、吊索組成。提架由提帽、提桿、底架組成。提帽為隔熱膠木螺帽,飯菜蒸熟后,拎住膠木螺帽,可將飯菜盒拎出電飯煲,分離食用,又不燙手。提桿為圓桿,提桿上下兩端均有螺紋,用于連接提帽和底架。底架為十字形,十字形的端部有向上的弧形板。距端部一定距離處開一小孔,孔下有腳。下腳起穩固蒸盒和便于容器內放水的作用。提帽、底架分別旋接固定于提桿的兩端。蒸盒由盒身和盒蓋組成。蒸盒形狀為半圓形和扇形、蒸盒共九只,其中半圓形的2只,扇形有7只(大扇形3只、小扇形4只)。4只小扇形的可分別疊放于2只半圓形的里面。提架平放于電飯煲底部,蒸盒依托在提架之上,根據需要可放置為一層或二層。蒸盒可根據飯菜數量的多少任意組合搭配,最多可容納7只。其組合填滿電飯煲容積后外邊呈圓形,中間形成圓形小孔,可容納提桿。這樣,不僅便于蒸盒的提放,更有利于蒸氣的流通。盒上帶蓋,以免飯面干硬、蒸餾水入菜,菜味混合。提桿、底架、蒸盒的材質均可為鋁、銅、不銹鋼、搪瓷、電鍍鐵等。包裝盒為圓柱形,由盒身和盒蓋組成。其材質可選用塑料、鋁、銅等。包裝盒周身鉆有小孔時可作淘簍使用。也可不鉆小孔,在盒身上口周壁有三處以上的小環,通過三根以上上端聚集于一點帶有掛鉤,下端分別帶有掛鉤的吊索可將包裝盒懸吊起來,便于收藏存放。同時,夏日可作小涼櫥,吊在室外存放物品,避免蚊、蠅等的侵擾,且雨水不得進入。蒸盒、提架組合后放置于包裝盒內,便于運輸、貯存。
本實用新型賦予電飯煲以新功能,具有飯菜合蒸、節時省電、靈活方便、營養衛生、飯熟菜香的特點。飯菜以盒盛放,適應漸趨流行的分餐制的需要。規格齊全,可與各種型號的電飯煲配套,城鄉家庭皆可使用,尤以雙職工、三到五口家庭為宜。另外,包裝盒上鉆小孔,可作淘簍或小涼櫥使用。本飯菜蒸盒除與電飯煲配套外,還可與各類鋁鍋、鐵鍋相配套。
以下結合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圖1-半圓形蒸盒盒身結構示意圖;圖2-扇形蒸盒盒身結構示意圖;圖3-提架結構示意圖;圖4-吊索結構示意圖;圖5-包裝盒結構示意圖;圖6-半圓形蒸盒盒蓋結構示意圖;圖7-扇形蒸盒盒蓋結構示意圖。
圖中1-盒身(半圓)2-盒蓋(半圓)3-盒身(扇形)4-盒蓋(扇形)5-提帽6、提桿7-墊圈8-螺母9-十字支承架10-上掛鉤11-吊索12-下掛鉤13-包裝盒蓋14-包裝盒身實施例(以750W電飯煲為例)用φ4毫米的鋁圓桿制成長127毫米的提桿(6),在其兩端車M3×9的螺紋。上端與M3的膠木提帽(5)相接,下端由兩只墊圈(7),一只螺母(8)與直徑為204毫米、厚度為3毫米、寬為30毫米的十字支承架(9)連接。十字架的四個端部制有半徑103毫米,厚1毫米、高20毫米、寬30毫米的弧形板、弧形板上口直徑比下口直徑略大一點,錐度120,在距十字架端部20毫米處開有一上底10毫米、下底15毫米的梯形小孔,開孔下有腳,腳高20毫米,兩腳間中心距164毫米。
權利要求1.一種飯菜蒸盒,其特征在于由盒身和盒蓋組成的半園形或扇形蒸盒須置于具有十字形底架的提架上,蒸盒與提架組合后,可置于包裝盒內,包裝盒可由吊索懸吊起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飯菜蒸盒,其特征在于提架由提帽、提桿、底架組成。提帽為膠木螺帽,提桿為圓桿,上下兩端均有螺紋。底架為十字形,十字形的端部有向上的弧形板,距端部一定距離處開有一孔,孔下有腳。提帽、底架分別旋接固定于提桿的兩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飯菜蒸盒,其特征在于蒸盒依托在提架之上。蒸盒由盒身和盒蓋組成。蒸盒形狀為半圓形和扇形。蒸盒組合填滿蒸鍋容積后外邊呈圓形,中間形成圓形小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飯菜蒸盒,其特征在于包裝盒為圓柱形,由盒身和盒蓋組成,盒周壁和底部鉆有小孔,也可不鉆,盒身周壁上口有三處以上的小環,蒸盒、提架組合后放置于包裝盒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飯菜蒸盒,其特征在于三根以上上端聚于一點帶有掛鉤,下端分別帶有掛鉤的吊索可懸吊包裝盒。
專利摘要飯菜蒸盒是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它由提架、蒸盒、包裝盒、吊索組成,能做到飯熟菜也香,具有節時、省電、靈活方便,營養衛生的特點。飯菜以盒盛放,適應漸趨流行的分餐制的需要,規格齊全,可適用于各種型號的電飯煲,也可用于鋁鍋、鐵鍋等,城鄉家庭普遍適用,包裝盒可作淘簍、小涼櫥使用。
文檔編號A47J36/00GK2082576SQ9021994
公開日1991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1990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1990年11月15日
發明者王佐卿, 湯建林, 梅俊德, 王猛, 沈林 申請人:王佐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