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自動煮飯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化電炊具。
目前,每日三餐都需人工淘米煮飯,白白浪費寶貴時間。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按照人們預定時間,模擬人工淘米煮飯程序,自動將飯煮好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由電器系統(tǒng)和機械系統(tǒng)組成。而電器系統(tǒng)又可分為電器控制機械系統(tǒng)和電子控溫防溢系統(tǒng)兩部分組成。電器控制系統(tǒng)通過電動機的轉動,使機械部分能模擬人工淘米,揭開鍋蓋,把米倒進鍋內并將米籮放回原位,將鍋蓋重新蓋好,向電炊具供電煮飯,而電子防溢器部分等鍋里的飯(或稀飯、水)煮好后,自動切斷炊具電源。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器原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淘米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機械手臂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電機減速結構和機械程控結構正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電機減速結構和機械程控結構背面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主、副淘米缸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淘米籮結構示意圖。
電氣控制機械部分的控制線路由電子選時電路、電子鐘定時器(SDJ)、兩線雙面觸點半自動開關K1、兩線雙面觸點半自動開關K1的勵磁線圈Q1組成。開關控制的電氣由通用繼電器JK1、JK2、JK3、進水電磁閥門(DT)、淘米電動機D、動力電動機(D′)、程控電源開關K2、水壓控開關K3、K4、倒向開關K5及電機起動電容器C4、C5組成,電子控溫防溢部分由變壓器B、二極管橋式整流器組成的降壓整流電路;由電阻R1、電容器C1、C2組成濾波電路;穩(wěn)壓二極管D、三極管BG1、BG2、電阻R2、R3組成;穩(wěn)壓電路,由三極管BG3、電阻R5、R6組成取樣電路;雙觸點半自動開關K6、繼電器JK4、電容器C3、及雙觸點半自動開關K6的勵磁線圈Q2組成的開關控制電路??販胤酪珉娐酚蓽囟葌鞲衅鱇接入JK4接線腳2與電容器C3負極。JK4接線腳3與雙觸點半自動開關K6的輸出端N線相連。JK4接線腳1與電容器C3的正極相連。接線腳4與勵磁線圈Q2一端相連,Q2的另一端與雙觸點半自動開關K6的輸出端L線相連。
電子鐘定時器的工作電源,L線接在兩線雙面觸點半自動開關K1輸入端的L線上,N線接在兩線雙面觸半自動開關K1輸出端下觸點N線上。兩線雙面觸點半自動開關K1的勵磁線圈Q1兩端分別與定時器(SDJ)輸出電源兩線相連。
兩線雙面觸點半自動開關,當動觸點與下觸點閉合時,上觸點常開,當動觸點與上觸點閉合時,下觸點常開。通用繼電器JK1、JK2、JK3接線腳1和8為繼電器本身勵磁線圈的兩端點,兩端點同時獲得工作電源時,勵磁線圈勵磁,觸點3和2,6和7閉合,其中有一端點失去工作電源,勵磁線圈停止勵磁,觸點3和4,6和5閉合。
JK1接線腳3和1與兩線雙面觸點半自動開關K1輸出端上觸點L線相連。接線腳6與兩線雙面觸點半自動開關K1輸出端上觸點N線相連。接線腳8與程控電源開關K2觸點一線相連,觸點另一引線與接線腳6相連。接線腳4和5分別與電子控溫防溢電路雙觸點半自動開關K6輸入端兩線相連。JK1接線腳2與JK2接線腳1,JK2接線腳3、JK3接線腳3分別相連。JK1接線腳7與JK2接線腳6相連。JK2接線腳8與水壓控開關K3觸點一線相連,水壓控開關K3觸點另一線與JK2接線觸點6相連。JK2接線腳4和5分別與進水電磁閥門工作電源兩線相連。淘米電動機(D)的工作電源引線,L線與JK2接線腳4相連,N線與水壓控開關K4觸點引線中的一線相連,水壓控開關K4觸點另一線與JK2接線腳5相連。JK2接線腳2與JK3接線腳1相連,JK2接線腳7與倒向開關K5觸點中的一線相連。倒向開關K5觸點另一線與JK3接線腳8相連,JK2接線腳7與機械動力電動機(D′)的中線(N)相連,JK3接線腳2和4分別與動力電動機(D′)兩L線和起動電容器C兩端相連。
本實用新型如圖2所示淘米缸1、淘米籮2、鍋3、防溢板4、防溢孔5。淘米缸裝在機體左邊,右邊的鍋選用普通電飯煲上的飯煲,煲下有普通電飯煲的發(fā)熱板。防溢板四周有凹槽,凹槽與防溢孔相連,防溢孔下有漏斗和總排水管相通。
本實用新型機械手臂結構由連桿(圖4中3)、曲軸(圖4中4)、機械手上臂(圖3中2)與曲軸(圖3中4)、上臂固定螺釘(圖3中1)、肘關節(jié)(圖3中4)、肘關節(jié)固定螺釘(圖3中3)、上臂固定孔(圖3中7)、下肘滑動梢(圖3中5)、滑動梢按鍵(圖3中6)等主要部分組成。機械手是依靠轉動輪上的連桿帶動曲軸轉動來完成工作任務的。機械手上臂與曲軸連接是由上臂固定螺釘固定。肘關節(jié)固定螺釘正好裝在關節(jié)囊圓形槽內。下肘可作較大幅度的轉動、下肘滑動梢滑進上臂固定孔內,下肘和上臂就被固定,一同隨曲軸轉動。按下滑動梢按鍵,肘關節(jié)可重新轉動,機械手指伸展。放松按鍵,機械手指自動彎曲,可以握 住鍋蓋手柄。
本實用新型的機械減速部分由,減速架(圖4中1)、減速輪a組、減速輪b組、減速輪c組(如圖4中5)、動力電動機的出軸皮帶輪(圖4中6)淘米轉動輪、程控按鍵板(圖5中1)、倒向開關K5按鍵,程控電源開關K2的按鍵(圖5中的2、3)等部分組成。動力電動機的出軸皮帶輪與減速輪a組的大輪相連,減速輪a組的小輪與減速輪b組的大輪相連,減速輪b組的小輪與減速輪c組的大輪相連,減速輪c組的小輪與轉動輪相連,程控倒向開關K5按鍵、程序電源開關K2按鍵都裝在減速架的特定位置,與轉動輪上的程控按鍵板對應。三組減速輪與淘米籮轉動輪將電動機的出軸轉速減小30倍左右,使全機的程序轉換緩慢進行,完成任務。
本實用新型的淘米系統(tǒng)由(圖6)進水電磁閥門1、淘米籮2、主淘米缸3、谷糠收集孔4、附淘米缸壓控開關5、附淘米缸6、主淘米缸壓控開關7、波盤防護罩8、波盤9、波盤防護座10、波盤軸承11、皮帶輪12、淘米電動機13、附淘米缸排水閥門14、主淘米缸排水閥門15、總排水管16、防溢排水管17等部分組成。淘米籮由(圖7所示)籮體1、淘籮谷糠收集孔2、淘籮進水孔3、淘米轉動輪4、淘籮轉動軸5、轉動軸承6等部分組成。
整個淘米系統(tǒng)各部分連結方式進水電磁閥門管道進水一頭與自來水管道相連,出水一頭與主淘米缸進水孔管道相連,主淘米缸進水孔管道的開口處與主淘米缸谷糠收集孔在一水平線上,谷糠收集孔的管道與副淘米缸相通,副淘米缸的排水管道與主排水管相連,主淘米缸上的防溢孔略高于進水孔和谷糠收集孔的水平線,防溢管道與主排水管相連(
圖17),波盤裝在波盤軸上,波盤軸裝在主淘米缸底,缸底處裝有皮帶輪與淘米電動機(D)皮帶輪相連。在主淘米缸底部有分布勻稱的四個波盤防護座,略高于波盤的水平線,波盤防護座上有螺孔,用螺釘將防罩固定在防護座上。淘米籮緊貼主淘米缸壁的一邊,淘米籮上的進水孔、谷糠收集孔與主淘米缸上的進水孔、谷糠收集孔都在同一位置。
本實用新型全機工作原理如電氣原理圖所示K1為兩線雙面觸點自動開關。K3、K4為水壓控常開關,K5為常閉倒向開關,K2為程控電源常閉開關,K6為控溫電路的雙觸點半自動開關的常閉點。
當定時器(SDJ)按預定時間輸給兩線雙面觸點半自動開關K1勵磁線圈Q1的工作電源時,兩線雙面觸點開關K1立刻切斷定時器的N線工作電源,向JK1送電,JK1接線腳1、3為L,6、8為N線,由于JK1的勵磁線圈接腳1和8獲得工作電源,JK1的2和3、6和7觸點閉合,將兩線電源分別送到JK2接線腳3和6,由于水壓控開關K3常開,JK2勵磁線圈未獲得工作電源,所以JK2的3和4、6和5觸點閉合,分別獲得從JK1送來的兩線工作電源,JK1接線腳4為L線,接線腳5為N線,接在JK2接線腳4和5上的進水電磁閥門獲得工作電源,向主淘米缸內加水,水位不斷改變,水壓控開關K4接通淘米電動機的工作電源進行淘米。主淘米缸和淘米籮里的水都逆時針旋轉。漂浮在水面上的谷糠或雜物沿籮壁和缸壁逆時針旋轉,到達谷糠收集孔附近時便隨水流進谷糠收集孔,流入副淘米缸內,副淘米缸的水位達到指令位置時,水壓控開關K3便接通JK2勵磁線圈接線腳1和8的工作電源。切斷進水電磁閥門(DT)和淘米電動機(D)的工作電源。使JK2的3和2、6和7觸點閉合,將JK2的3和2觸點上的L線電源送到JK3接線腳3上,JK2觸點6和7N線電源送到動力電動機D′的中線(N線)上。由于K5為常閉倒向開關,JK3勵磁線圈接線腳1和8獲得工作電源,JK3的3和2觸點閉合,動力電動機(D′)獲得正向工作電源,由轉動輪轉動,機械手將鍋蓋揭開,淘米籮利用時間差將米倒進鍋內,轉動輪上的按鍵板按下倒向開關K5的按鍵,切斷JK3勵磁線圈工作電源,使JK3的3和4觸點閉合,動力電動機(D′)倒向轉動,將淘米籮放回原位,機械手將揭開的鍋蓋重新蓋好。轉動輪上的按鍵板又剛好按下程控電源開關K2的按鍵,使JK1勵磁線圈失磁,切斷JK1接線腳2和7上的工作電源,JK1的3和4、6和5觸點閉合,向電子防溢器的雙觸點半自動開關K6輸送-L-N的工作電源。
本實用新型電子控溫防溢系統(tǒng),由溫度傳感器,通用電子穩(wěn)壓電路,雙觸點半自動開關K6、通用繼電器JK4組成。電子控溫電路與電炊具分別接于雙觸點半自動開關K6的輸出端。當雙觸點半自動開關輸出220V市電作為電炊具和電子控溫線路工作電源時,控溫電路將220V市電,經(jīng)變壓器降至10V左右,再經(jīng)整流電路,濾波電路、穩(wěn)壓電路后,確保JK4工作穩(wěn)定。隨著炊具蓋子表面溫度的升高,溫度傳感器內的“V”形金屬薄片因受熱膨脹伸展,當達到預定溫度時,也就是鍋里的水剛燒開,稀飯剛煮好時。溫度傳感器接通JK4勵磁線圈9V工作電源,JK4的勵磁線圈勵磁,JK4的3和4觸點閉合,接通雙觸點半自動開關勵磁線圈Q2的工作電源,使Q2勵磁,雙觸點半自動開K6跳閘,切斷電炊具工作電源,完成全部工作程序。
權利要求1.全自動煮飯機其特征在于由電子定時電路、機械程序控制的開關電路、機械減速系統(tǒng)、淘米系統(tǒng)、機械動力系統(tǒng)、電子控溫防溢系統(tǒng)等組成。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煮飯機,其特征在于電子定時電路,由電子定時器、兩線雙面觸點半自動開關K1,兩線雙面觸點半自動開關勵磁線圈Q1組成,在于開關的動觸點與上靜觸點閉合時,下靜觸點常開,動觸點與下靜觸點閉合時,上靜觸點常開,兩線雙面半自動開關K1的勵磁線圈Q1兩端引線分別與電子定時器的繼電器輸出L線N線相連,電子定時器的工作電源L線與兩線雙面觸點半自動開關的輸入端L線相連,N線與兩線雙面觸點半自動開關的輸出端下靜觸點相連。
3.根據(jù)權利要求1要求所述的全自動煮飯機,其特征在于機械程序控制的開關電路,由通用繼電器JK1、JK2、JK3倒向開關K5、電磁閥門(QT)、淘米電動機(D)、機械動力電動機(D′)組成,通用繼電器JK1、JK2、JK3的接線腳1和8與其本身的勵磁線圈兩端點相連,兩端點獲得工作電源時,觸點3和2、6和7閉合,兩端點其中有端點失去工作電源時,觸點3和4、6和5閉合;JK1接線腳3和1與兩線雙面觸點半自動開關K1的輸出端上觸點L線相連,接線腳6與兩線雙面觸點半自動開關K1輸出端上觸點N線相連,接線腳8與程控電源開關K2觸點一線相連,程控電源開關K2觸點的另一線與接線腳6相連,JK1的接線腳4和5分別與雙觸點半自動開關K6的輸入端兩線相連,JK1的接線腳4和5分別與雙觸點半自動開關K6的輸入端兩線相連,JK1接線腳2與JK2接線腳1、JK2接線腳3、JK3接線腳3分別相連;JK1接線腳7與JK2接線腳6相連,JK2接線腳8與水壓控開關K3觸點引線中的一線相連,觸點上的另一線與JK2接線腳6相連;JK2接線腳4和5分別與進水電磁閥門(DT)工作電源兩線相連,淘米電動機(D)的工作電源引線,L線與JK2接線腳4相連,N線與水壓控開關K4觸點引線中的一線相連,水壓控開關觸點另一線接在JK2接線腳5上,淘米電動機的起動電容接在兩L線之間;JK2接線腳2與JK3接線腳1相連;JK2接線腳7與倒向開關K5觸點引線中的一線相連,倒向開關K5觸點另一引線與JK3接線腳8相連;JK2接線腳7與動力電動機(D′)的中線(N線)相連,動力電動機(D′)工作電源兩L線引線分別與JK3接線腳2和4相連;動力電動機(D′)的起動電容器兩端分別與JK3接線腳2和4相連。
4.根據(jù)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全自動煮飯機,其特征在于機械減速系統(tǒng)由減速架、減速輪a組、減速輪b組、減速輪c組和動力電動機(D′)出軸皮帶輪、程控按鍵板、倒向開關K5按鍵、程控電源開關K2按鍵等部分組成;動力電動機(D′)出軸皮帶輪與減速輪a組的大輪相連,減速輪a組的小輪與減速輪b組的大輪相連;減速輪b組的小輪與減速輪c組大輪相連,減速輪c組的小輪與轉動輪相連,程控倒向開關K5按鍵,程控電源開關K2按鍵都裝在減速架的特定位置與轉動輪上的程控按鍵板對應。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煮飯機,其特點在于淘米系統(tǒng)由進水電磁閥門(DT)1、淘米籮2、主淘米缸3、谷糠收集孔4、副淘米缸壓控開關K35、副淘米缸6、主淘米缸壓控開關K47、主淘米缸波盤防護罩8、波盤9、波盤防護座10、波盤軸承11、皮帶輪12、淘米電動機13、副淘米缸排水閥門14、主淘米缸排水閥門15、總排水管16、防溢排水管17、主淘米缸防水溢管18等部分組成;進水電磁閥門管道的進水那一頭與自來水管道相連、出水一頭與主淘米缸進水孔管道相連,主淘米缸進水孔管道的開口處與主淘米缸谷糠收集孔在一水平線上,谷糠收集孔的管道與副淘米缸管道相通,副淘米缸的排水管道與主排水管道相通,主淘米缸上的防溢孔略高于進水孔和谷糠收集孔的水平線,防溢排水管17與防溢板下的漏斗相連;波盤裝在波盤軸上,波盤軸裝在主淘米缸底,缸底外裝有皮帶輪,與淘米電動機(D)皮帶輪相連;在主淘米缸壁底部有波盤防護座,略高于波盤的水平線,波盤防護罩就裝在防護座上,淘米籮緊貼主淘米缸壁的一邊,淘米籮上的進水孔、谷糠收集孔與主淘米缸上的進水孔、谷糠收集孔都在同一位置。
專利摘要目前,燒水、煮飯(特別是煮稀飯)不僅需人照看,而且還需人工淘米,人們在廚房里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全自動煮飯機由電子選時,機械程序控制電氣電路,機械設備和電子控溫防溢電路聯(lián)合組成。能模擬人工淘米煮飯的工作程序,把飯煮好后,切斷炊具工作電源,實現(xiàn)煮飯自動化,徹底解決雙職工家庭吃飯難的問題。
文檔編號A47J27/086GK2073272SQ9021443
公開日1991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1990年8月7日 優(yōu)先權日1990年8月7日
發(fā)明者薛利云 申請人:薛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