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濾渣、溫熱兩用飲料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飲料杯,特別是一種濾渣、溫熱兩用飲料杯。
市場上出售的保暖杯大多采用具有外殼、杯蓋和雙層內壁鍍銀並抽真空的玻璃內杯的結構,以達到杯內飲料保溫的目的。飲料的加熱方式有采用飲料杯外預熱后再倒入杯內保溫或采用電熱杯的方式加熱杯內的飲料,但上述加熱飲料的方式常常會出現溫度過高燙嘴和溫度過低又需要再加溫的麻煩,無論采用杯外或電熱杯內加溫,使用均感不便。此外利用含原汁的根、莖、葉、花、果等加水浸出飲料時,一般直接將根、莖、葉、花、果放入杯內再沖入開水,待水中溶解有浸出物時飲用,但這些根、莖、葉、花、果的較輕部分有時浮在液面上,給飲用者帶來不便。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濾渣、溫熱兩用飲料杯。使飲料渣不會浮在飲料液面上,可利用熱水作溫熱源,使飲料杯內飲料的溫度和潔凈度均適合人的飲用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按如下方式完成的;具有內杯、外殼、杯蓋,其特點在于內杯底部沿徑向均勻分布有通孔,內杯的外底活動連接有一個內杯底蓋,內杯和外殼之間有空腔,內杯和外殼的上口之間置有密封墊圈,內杯和外殼在外殼上口處活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一杯在手、即可濾渣、溫熱兩用。去除內杯底蓋作濾渣飲料杯用時,空腔中置入葉、果等待浸物,旋合內杯后即可在內杯中注入開水,由于較輕的待浸物如花、葉等浮于空腔的上層,而較重的待浸物如根、果等沉于空腔的底層,因此可以保證內杯通孔的暢通,使飲用者能喝到不帶渣滓的較純凈的飲料。套上內杯底蓋作溫熱飲料杯使用時,由于空腔中注入的溫熱源是熱水,因此來源方便,而且熱水包圍整個內杯,因此能使內杯中的冷飲料升溫均勻,飲料所達到的溫度比較適宜人的飲用,口感好,不會出現忽冷忽熱的現象,特別是冬天溫熱黃酒,不僅可以喝到熱酒,而且手握飲料杯時也有溫暖感,手感效果也很好。空腔中的熱水溫度下降時,再次更換熱水也很方便。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結構的縱向剖面圖。
參照
圖1,一個具有良好導熱性能和機械強度的內杯1,內杯1的杯底沿徑向均勻分布有通孔2,內杯底蓋3和內杯底端外周用螺紋活動連接,內杯底蓋3旋緊時,內杯1中的飲料不會漏出內杯外。內杯1和外殼4在外殼上口外周用螺紋活動連接,形成空腔5,內杯1和外殼4之間的接合處置有密封墊圈6,以防空腔中的液體外溢。內杯1的上口套有杯蓋7,可以保持內杯中飲料的溫度。
本實用新型作溫熱杯使用時,先在外殼4中倒入熱水,然后將旋有內杯底蓋3的內杯旋合在外殼4的上口,其緊密程度以空腔中的熱水不外溢為度,然后在內杯1中注入待熱的飲料,蓋上杯蓋7稍溫片刻,即可飲用,杯蓋7采用隔熱性能好的材料制作,或另作隔層杯蓋,以增加內杯的保溫能力,防止內杯中飲料熱量的過快散失。作濾渣杯使用時,在空腔中放入含原汁的待浸物如根、莖、葉、花、果等,然后將去除內杯底蓋3的內杯1旋合在外殼4上,在內杯1中倒入開水后,內杯1和空腔5中均注滿開水,待浸片刻水中即含浸出物質而成為含汁飲料,飲用時飲料可以經過通孔2進入內杯1中,但逐漸失去原汁的待浸物的渣滓則浮在空腔5頂部或沉入空腔5底部,不會進入內杯1中而影響飲用。
權利要求1.一種濾渣、溫熱兩用飲料杯,具有內杯(1)、外殼(4)、杯蓋(7),其特征在于內杯(1)的底部沿徑向均勻分布有通孔(2),內杯(1)的外底活動連接有一個內杯底蓋(3),內杯(1)和外殼(4)之間有空腔(5),內杯(1)和外殼(4)的上口之間置有密封墊圈(6),內杯(1)和外殼(4)在外殼上口處活動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濾渣溫熱兩用飲料杯。具有內杯、外殼、杯蓋,其特點在于內杯底部沿徑向均勻分布有通孔,內杯的外底活動連接有一個內杯底蓋,內杯和外殼之間有空腔,內杯和外殼上口之間置有密封墊圈,內杯和外殼活動連接。溫熱飲料時,在空腔中注入熱水,內杯中倒入飲料,蓋上杯蓋即可溫熱飲料。如在空腔中放入茶葉、檸檬等帶原汁的葉、果,再將去除內杯底蓋的內杯旋在外殼上,然后將開水注入內杯蓋上杯蓋片刻,即可獲得無渣飲料。
文檔編號A47J31/50GK2066287SQ90204699
公開日1990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1990年4月9日 優先權日1990年4月9日
發明者樓一成 申請人:樓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