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活動式取碟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活動式取碟裝置,該活動式取碟裝置包括內筒、外筒、定位環和用于夾持碟的夾持部件,所述內筒與外筒可沿豎直方向相對運動,所述定位環固定于所述外筒下方,所述夾持部件鉸接于所述定位環上,夾持部件上端通過連接部件與所述內筒連接,當所述內筒向上運動時,帶動所述夾持部件繞所述定位環轉動使夾持部件下端向定位環內側移動。本實用新型具有在碟與蒸鍋之間間隙較小的情況仍能使用,且結構簡單、安全可靠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活動式取碟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用具,尤其涉及一種活動式取碟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日常生活中,常常采用碟子置于蒸鍋中來蒸煮食物,在食物蒸煮完成后,從鍋內將高溫的碟子取出時,非常地不方便,當碟子與蒸鍋之間的空隙比較小時更甚。直接用手取容易燙傷,也用部分采用隔熱手套或者夾持工具的方法,雖然解決了燙傷的問題,但是當碟子與蒸鍋之間的空間較小時,仍然無法使用。此外部分取碟工具僅從碟子一邊夾持,這種方法除了受空間限制外,還存在受力集中的問題,容易使碗碟破碎,存在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安全可靠的活動式取碟裝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活動式取碟裝置,包括內筒、外筒、定位環和用于夾持碟的夾持部件,所述內筒與外筒可沿豎直方向相對運動,所述定位環固定于所述外筒下方,所述夾持部件中部鉸接于所述定位環上,夾持部件上端通過連接部件與所述內筒連接,當所述內筒向上運動時,帶動所述夾持部件繞所述定位環轉動使夾持部件下端向定位環內側移動。
[000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0007]所述夾持部件包括三根以上夾持桿,所述夾持桿包括與所述連接部件相連的上桿、用于承接碟的下桿及連接上桿和下桿的連桿,所述上桿、連桿和下桿連為一體。
[0008]所述上桿和連桿的連接處固設有圓環,所述圓環套設于所述定位環上。
[0009]所述上桿上開設有通孔,所述內筒下端設有連接環,所述連接部件為鏈條,所述鏈條兩端分別與所述通孔和連接環連接。
[0010]所述下桿上設有防滑層。
[0011]所述內筒的外壁上沿豎直方向設有棘條,所述外筒上開設有卡釘孔,所述卡釘孔內設有卡釘,所述卡釘與所述外筒之間通過拉簧連接,以使卡釘與棘條配合限制所述內筒相對外筒向下運動。
[0012]所述內筒的外壁上還設有凹槽,所述外筒的內壁上設有凸棱,所述凸棱卡設于所述凹槽內。
[0013]所述定位環通過三根斜拉桿與所述外筒固定連接,三根所述斜拉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夾角分別為110°、120°和130°。
[0014]所述內筒的上方還設有拉環。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內筒通過連接部件與夾持部件上端連接,夾持部件中部鉸接于定位環上,當內筒向上運動時帶動夾持部件繞定位環旋轉使夾持部件下端向定位環內側移動,使得夾持部件可以以豎直狀態從蒸鍋與碟之間的間隙進入,在夾持部件移動至碟子的下方后,內筒繼續向上運動使夾持部件夾緊碟子,最后將活動式取碟裝置整體向上提升將碟子自蒸鍋內取出,結構簡單可靠,避免了燙傷,尤其是蒸鍋與碟子之間的間隙較小時,仍可使用。還可用于取拿高溫狀態下體積較大、質量較重的盤、蒸鍋等,適用范圍廣。
[0016]采用夾持桿作為夾持部件,并使三根夾持桿均勻分布于碟的周向,避免碟因受力集中被夾碎,還可防止碟掉落,夾持桿可以進一步減少夾持部件占用蒸鍋與碟之間有限的空間。
[0017]夾持桿通過圓環套設在定位環上,既可在內筒的帶動下繞定位環旋轉,又可沿定位環滑動,當蒸鍋與碟子之間的間隙較小時或者各個位置的間隙大小不一致時,可先將三根夾持桿都滑動至定位環一側并攏,待夾持桿的下桿插入碟的下方后,再將夾持桿沿定位環滑動分開,便可進行取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活動式取碟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夾持桿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棘條與卡釘配合關系示意圖。
[0021]圖4是圖3中A處的放大圖。
[0022]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定位環與斜拉桿位置關系示意圖。
[0023]圖中各標號表示:1、內筒;11、連接環;12、棘條;13、凹槽;14、拉環;2、外筒;21、卡釘;22、凸棱;23、卡釘孔;3、定位環;4、夾持部件;41、夾持桿;411、上桿;412、下桿;4121、防滑層;413、連桿;42、圓環;5、連接部件;51、鏈條;6、斜拉桿;7、拉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圖1至圖5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活動式取碟裝置的一種實施例,本實施例的活動式取碟裝置包括內筒1、外筒2、定位環3和用于夾持碟的夾持部件4,內筒I與外筒2可沿豎直方向相對運動,定位環3固定于外筒2下方,夾持部件4中部鉸接于定位環3上,夾持部件4上端通過連接部件5與內筒I連接,當內筒I向上運動時,帶動夾持部件4繞定位環3轉動使夾持部件4下端向定位環3內側移動。內筒I通過連接部件5與夾持部件4上端連接,夾持部件4定位于定位環3上,當內筒I向上運動運動時帶動夾持部件4繞定位環3旋轉使夾持部件4下端向定位環3內側移動,使得取碟時,夾持部件4可以以豎直狀態從蒸鍋與碟之間的間隙進入,在夾持部件4移動至碟子的下方后,內筒I繼續向上運動使夾持部件4夾緊碟子,最后將活動式取碟裝置整體向上提升將碟子自蒸鍋內取出,結構簡單可靠,避免了燙傷,蒸鍋與碟子之間的間隙較小時仍可使用,還可用于取拿高溫狀態下體積較大、質量較重的盤、蒸鍋等。
[0025]本實施例中,夾持部件4包括三根夾持桿41,夾持桿41包括與連接部件5相連的上桿411、用于承接碟的下桿412及連接上桿411和下桿412的連桿413,上桿411、連桿413和下桿412連為一體,取碟時,三根夾持桿41均勻分布于碟的周向,避免碟因受力集中被夾碎,還可防止碟掉落,采用夾持桿41作為夾持部件4,可以進一步減少夾持部件4占用蒸鍋與碟之間有限的空間。除本實施例外,也可適當增加夾持桿41的數量。
[0026]本實施例中,上桿411和連桿413的連接處固設有圓環42,圓環42套設于定位環3上。夾持桿41既可在內筒I的帶動下繞定位環3旋轉,又可沿定位環3滑動,當蒸鍋與碟子之間的間隙較小時或者各個方向的間隙不一致時,可先將三根夾持桿41都滑動至定位環3 —側并攏,待下桿412插入碟的下方后,再將夾持桿41沿定位環3滑動分開,便可進行取碟。
[0027]本實施例中,上桿411上開設有通孔,內筒I下端設有連接環11,連接部件5為鏈條51,鏈條51兩端分別與通孔和連接環11連接。夾持桿41與內筒I之間采用柔性連接,便于夾持桿41沿定位環3滑動。
[0028]本實施例中,下桿412上設有防滑層4121,可以防止碟從下桿412上滑落,使活動式取碟裝置更為可靠。
[0029]本實施例中,內筒I的外壁上沿豎直方向開設有棘條12,外筒2上開設有卡釘孔23,卡釘孔23內設有卡釘21,卡釘21與外筒2之間通過拉簧7連接,以使卡釘21與棘條12配合限制內筒I相對外筒向下運動。本實施例中,棘條12和卡釘21設有向下傾斜的斜面,當將外筒2向上提升取碟時,防止內筒I向下滑動,確保安全性。需要將內筒I向下移動時,自外筒2上拔出卡釘21使卡釘21與棘條12分離即可。
[0030]本實施例中,內筒I的外壁上還設有凹槽13,外筒2的內壁上設有凸棱22,凸棱22卡設于凹槽13內,通過限制內筒I與外筒2的相對轉動,防止取碟過程中碟轉動而跌落。
[0031]本實施例中,定位環3通過三根斜拉桿6與外筒2固定連接,三根斜拉桿6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夾角分別為110°、120°和130°,便于將夾持桿41沿定位環3滑動、均勻布置。
[0032]本實施例中,內筒I的上方還設有拉環14。設置拉環14方便將內筒I向上提升。
[0033]本實施例的活動式取碟裝置使用方法如下:
[0034](I)握住外筒2,旋出卡釘21使之與棘條12分離,下壓拉環14使內筒I向下移動,使得下桿412下端所在圓的直徑大于碟的外徑;
[0035](2)將三根夾持桿41沿定位環3滑動至一處并攏,將夾持桿41傾斜使下桿412插入碟下方;
[0036](3)將插入后碟下方后的三根夾持桿41沿定位環3滑動,分開互成120° ;
[0037](4)拉動拉環14使內筒I向上移動,內筒I通過鏈條51帶動上桿411向上移動,夾持桿41繞定位環3轉動,下桿412向內移動將碟夾緊;
[0038](5)卡釘21在拉簧7拉力作用下插入棘條12卡緊,防止內筒I向下運動,然后將外筒2向上提升使碟從蒸鍋內取出。
[0039]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的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活動式取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內筒(I)、外筒(2)、定位環(3)和用于夾持碟的夾持部件(4),所述內筒(I)與外筒(2)可沿豎直方向相對運動,所述定位環(3)固定于所述外筒(2)下方,所述夾持部件(4)中部鉸接于所述定位環(3)上,夾持部件(4)上端通過連接部件(5)與所述內筒(I)連接,當所述內筒(I)向上運動時,帶動所述夾持部件(4)繞所述定位環(3 )轉動使夾持部件(4 )下端向定位環(3 )內側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動式取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部件(4)包括三根以上夾持桿(41),所述夾持桿(41)包括與所述連接部件(5)相連的上桿(411)、用于承接碟的下桿(412)及連接上桿(411)和下桿(412)的連桿(413),所述上桿(411 )、連桿(413)和下桿(412)連為一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活動式取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桿(411)和連桿(413)的連接處固設有圓環(42),所述圓環(42)套設于所述定位環(3)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活動式取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桿(411)上開設有通孔,所述內筒(I)下端設有連接環(11),所述連接部件(5 )為鏈條(51),所述鏈條(51)兩端分別與所述通孔和連接環(11)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活動式取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桿(412)上設有防滑層(4121)。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活動式取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I)的外壁上沿豎直方向設有棘條(12),所述外筒(2)上開設有卡釘孔(23),所述卡釘孔(23)內設有卡釘(21),所述卡釘(21)與所述外筒(2)之間通過拉簧(7)連接,以使卡釘(21)與棘條(12 )配合限制所述內筒(I)相對外筒(2 )向下運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活動式取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I)的外壁上還設有凹槽(13),所述外筒(2)的內壁上設有凸棱(22),所述凸棱(22)卡設于所述凹槽(13)內。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動式取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環(3)通過三根斜拉桿(6)與所述外筒(2)固定連接,三根所述斜拉桿(6)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夾角分別為110。 ,120° 和 130。。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動式取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I)的上方還設有拉環(14)。
【文檔編號】A47J45/10GK204071849SQ201420558646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6日
【發明者】彭楊陽, 彭潤伍 申請人:長沙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