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炒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炒鍋,包括碗架組件、料架、滑槽、鍋體、火板、支架、氣缸A、氣缸B和導流槽;所述支架的頂部和中部分別設置為三邊框架結構,本實用新型炒鍋能上下翻炒,鍋體的翻炒通過氣缸B帶動,可以根據炒菜的菜料來選擇適合的氣壓大小,炒菜料徹底,對菜料的加熱均勻,可以防止出現焦糊或者未熟等問題,食品炒完后,鍋體向保護桶內翻轉即可將食品回收,食品回收方便快捷,炒鍋可通過安裝于鍋體邊緣的水管自動洗鍋,提高每道菜的口感,此外,該自動炒鍋還可以根據從鍋內倒出的炒好的菜或者是洗鍋的臟水控制導流槽的傾斜方向。
【專利說明】一種自動炒鍋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屬于家電廚具自動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炒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的健康,做菜時油煙對人體的危害以及飲食健康等問題早就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目前炒菜做飯大多停留于人工操作階段,已產生各種弊端。而僅有的幾種自動炒鍋不是價格昂貴就是操作復雜繁瑣,且很難實現對菜料的均勻加熱,由于翻炒菜料不徹底,從而出現焦糊或者未熟等問題。
[0003]現有技術中有帶自動攪拌器的自動炒鍋,但此類自動炒鍋工作時被炒制物品只能隨攪拌器在鍋中旋轉,不能上下翻炒,導致靠近鍋底的食品過熱,而鍋中上面的食品不能炒熟;食品炒完后,攪拌器不能夠從鍋內取出,導致食品回收困難,由此降低了生產效率。中國專利ZL201310687204.2公開了一種自動炒鍋,雖然其改進了傳統攪拌器上葉片的設置方式,使得炒鍋內部食品的受熱更加均勻,并提高了炒制食品的攪拌效率,但是食品回收依然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炒鍋,該自動炒鍋通過可翻轉的鍋體和導流槽解決了被炒制物品只不能上下翻炒、食品回收困難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動炒鍋,包括碗架組件、料架、滑槽、鍋體、火板、支架、氣缸A、氣缸B和導流槽;所述支架的頂部和中部分別設置為三邊框架結構,所述導流槽通過對稱設置在兩側的安裝支耳B活動安裝于支架的支柱B上,所述導流槽上還固定設置有連接桿B,所述連接桿B與氣缸A的活塞端部鉸接,所述氣缸A固定安裝于支架的中部邊框外側;所述鍋體的底部外側固定安裝有火板,所述鍋體通過對稱設置在兩側的安裝支耳A活動安裝于支架的頂部框架開口處,所述鍋體上的連接桿A與氣缸B的活塞端部鉸接,所述氣缸B的下部通過支撐柱與支架上的支柱A鉸接;所述碗架組件于支架中部框架開口側與支架固定連接,且所述支架中部框架開口的方向與導流槽的流向相對應,且所述導流槽的一個流出端與碗架組件上的支承架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支架頂部框架開口處的左側或右側固定設置有擋板;所述料架通過擋板與支架固定連接,所述滑槽傾斜設置于料架和鍋體之間,所述滑槽的上端與料架貼合,并與擋板的上端平齊,下端置于鍋體上方。
[0007]所述碗架組件包括線盒A、碗架立柱、支承架和連接橫桿,所述左右碗架立柱均通過連接橫桿與支架固定連接,所述支承架的兩端活動安裝于碗架立柱的安裝槽內,所述碗架立柱的頂部還固定設置有線盒A,所述支承架依次串接于線盒A的線上。
[0008]還包括保護桶,所述保護桶呈漏斗狀,所述保護桶安裝于支架的頂部框架內,且所述保護桶的開口側與支架的頂部框架的開口邊一致。
[0009]還包括廢料儲存桶,所述廢料儲存桶安裝于支架中部框架內側的導軌上,且所述廢料儲存桶的開口側與支架中部框架的開口方向一致。
[0010]所述料架包括主料存放倉、線盒B、配料盒和料架立柱,所述料架立柱通過擋板與支架固定連接,所述主料存放倉由隔板傾斜固定安裝于左右側板之間,頂板固定安裝于左右側板的頂端組成,所述主料存放倉活動安裝于左右料架立柱的安裝槽內,所述線盒B固定安裝于料架立柱的頂端,所述主料存放倉的頂板與線盒B的線連接,所述配料盒固定安裝于料架立柱的側面上,且開口朝鍋體開口方向。
[0011]所述隔板的傾斜角度為25°?75°。
[0012]所述主料存放倉至少有兩個。
[0013]所述配料盒至少有兩個。
[0014]所述氣缸A和氣缸B替換為液壓缸。
[0015]1所述氣缸B為雙活塞氣缸。
[0016]還包括注水管,所述鍋體的至少一個上邊緣上安裝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一端密封,另一端通過閥門與水源連接,所述注水管靠近鍋體開口的一側的側壁中下部設置有通孔。
[001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炒鍋能上下翻炒,鍋體的翻炒通過氣缸B帶動,可以根據炒菜的菜料來選擇適合的氣壓大小,炒菜料徹底,對菜料的加熱均勻,可以防止出現焦糊或者未熟等問題,食品炒完后,鍋體向保護桶內翻轉即可將食品回收,食品回收方便快捷,炒鍋可通過安裝于鍋體邊緣的水管自動洗鍋,提高每道菜的口感,此外,該自動炒鍋還可以根據從鍋內倒出的炒好的菜或者是洗鍋的臟水控制導流槽的傾斜方向。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圖1中碗架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圖1保護桶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4是圖1料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5是圖1鍋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6是圖1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7是圖1廢料儲存桶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8是圖1導流槽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9是圖1注水管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中:1_碗架組件,101-線盒A,102-碗架立柱,103-碗,104-支承架,105-連接橫桿,2-保護桶,3-料架,301-隔板,302-側板,303-頂板,304-線盒B, 305-配料盒,306-料架立柱,4-滑槽,5-鍋體,51-安裝支耳A,52-連接桿A,6-火板,7-支架,71-導軌,72-支柱A,73-支柱B,74-擋板,8-廢料儲存桶,9-氣缸A,10-氣缸B,11-導流槽,111_安裝支耳B,112-連接桿B, 12-注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9]如圖1?圖9所示的一種自動炒鍋,包括碗架組件1、料架3、滑槽4、鍋體5、火板6、支架7、氣缸A9、氣缸ΒΙΟ和導流槽11 ;所述支架7的頂部和中部分別設置為三邊框架結構,所述導流槽11通過對稱設置在兩側的安裝支耳Bill活動安裝于支架7的支柱B73上,所述導流槽11上還固定設置有連接桿B112,所述連接桿B112與氣缸A9的活塞端部鉸接,所述氣缸A9固定安裝于支架7的中部邊框外側;所述鍋體5的底部外側固定安裝有火板6,所述鍋體5通過對稱設置在兩側的安裝支耳A51活動安裝于支架7的頂部框架開口處,所述鍋體5上的連接桿A52與氣缸B10的活塞端部鉸接,所述氣缸B10的下部通過支撐柱與支架7上的支柱A72鉸接;所述碗架組件1于支架7中部框架開口側與支架7固定連接,且所述支架7中部框架開口的方向與導流槽11的流向相對應,且所述導流槽11的一個流出端與碗架組件1上的支承架104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支架7頂部框架開口處的左側或右側固定設置有擋板74 ;所述料架3通過擋板74與支架7固定連接,所述滑槽4傾斜設置于料架3和鍋體5之間,所述滑槽4的上端與料架3貼合,并與擋板74的上端平齊,下端置于鍋體5上方。
[0030]所述碗架組件1包括線盒A101、碗架立柱102、支承架104和連接橫桿105,所述左右碗架立柱102均通過連接橫桿105與支架7固定連接,所述支承架104的兩端活動安裝于碗架立柱102的安裝槽內,所述碗架立柱102的頂部還固定設置有線盒A101,所述支承架104依次串接于線盒A101的線上。
[0031]還包括保護桶2,所述保護桶2呈漏斗狀,所述保護桶2安裝于支架7的頂部框架內,且所述保護桶2的開口側與支架7的頂部框架的開口邊一致。使從鍋體5內倒出的菜或者臟水不會灑到其他地方,保證廚房環境的衛生。
[0032]還包括廢料儲存桶8,所述廢料儲存桶8安裝于支架7中部框架內側的導軌71上,且所述廢料儲存桶8的開口側與支架7中部框架的開口方向一致。接收洗鍋的臟水,并通過底部的通孔與排水管相連,進一步確保廚房環境的衛生。
[0033]所述料架3包括主料存放倉、線盒B304、配料盒305和料架立柱306,所述料架立柱306通過擋板74與支架7固定連接,所述主料存放倉由隔板301傾斜固定安裝于左右側板302之間,頂板303固定安裝于左右側板302的頂端組成,所述主料存放倉活動安裝于左右料架立柱306的安裝槽內,所述線盒B304固定安裝于料架立柱306的頂端,所述主料存放倉的頂板303與線盒B304的線連接,所述配料盒305固定安裝于料架立柱306的側面上,且開口朝鍋體5開口方向。
[0034]所述隔板301的傾斜角度為25°?75°。
[0035]所述主料存放倉至少有兩個,所述配料盒305至少有兩個。可以根據炒菜的實際情況進行增加。
[0036]所述氣缸A9和氣缸B10替換為液壓缸。
[0037]所述氣缸B10為雙活塞氣缸。加大鍋體5的擺動幅度,使上下翻炒更加充分。
[0038]還包括注水管12,所述鍋體5的至少一個上邊緣上安裝有注水管12,所述注水管12的一端密封,另一端通過閥門與水源連接,所述注水管12靠近鍋體5開口的一側的側壁中下部設置有通孔,使鍋體5內的各個角落都能被沖洗到,確保上一道菜的余味不會影響下一道菜,保證菜品的口感。
[0039]本實用新型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先將主料置于主料存放倉內,配料預先置于配料盒305內,然后啟動自動炒鍋,火板6對鍋體5進行加熱;自動炒鍋按照預定的程序通過線盒B304將主料存放倉向上提一定的距離,主料通過滑槽4滑到鍋體5內,并按照預定的程序依次放入配料,配料也通過滑槽4滑到鍋體5內,鍋體5在氣缸B10的帶動下進行翻炒。達到預定的時間后,鍋體5向保護桶2的方向翻轉,炒好的菜品從鍋體5內倒出,通過保護桶2底部通孔掉落到導流槽11上,倒流槽11在氣缸A9的帶動下向碗架組件1方向傾斜,炒好的菜品滑落到預先置于支承架104上的碗103內;按照預定的程序通過線盒A101將裝好菜的103上拉一定的距離,并保證下一個預先置于支承架104上的碗103處于適合承接菜品的位置;打開注水管12的閥門,水從注水管12上的通孔向鍋體5內噴灑,鍋體5在氣缸B10的帶動下進行涮洗,涮洗好后鍋體5向保護桶2的方向翻轉,將洗鍋水倒出,倒流槽11在氣缸A9的帶動下向非碗架組件1方向傾斜,臟水被導流到廢料儲存桶8內。然后繼續通過線盒B304將主料存放倉向上提一定的距離,主料滑到鍋體5內,翻炒下一道菜,如此往復循環進行。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炒鍋,包括碗架組件(I)、料架(3)、滑槽(4)、鍋體(5)、火板(6)、支架(7)、氣缸A(9)、氣缸B(1)和導流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7)的頂部和中部分別設置為三邊框架結構,所述導流槽(11)通過對稱設置在兩側的安裝支耳B(Ill)活動安裝于支架(7)的支柱B(73)上,所述導流槽(11)上還固定設置有連接桿B(112),所述連接桿B(112)與氣缸A(9)的活塞端部鉸接,所述氣缸A(9)固定安裝于支架(7)的中部邊框外側;所述鍋體(5)的底部外側固定安裝有火板¢),所述鍋體(5)通過對稱設置在兩側的安裝支耳A(51)活動安裝于支架(7)的頂部框架開口處,所述鍋體(5)上的連接桿A(52)與氣缸B(1)的活塞端部鉸接,所述氣缸B(10)的下部通過支撐柱與支架(7)上的支柱A(72)鉸接;所述碗架組件(I)于支架(7)中部框架開口側與支架(7)固定連接,且所述支架(7)中部框架開口的方向與導流槽(11)的流向相對應,且所述導流槽(11)的一個流出端與碗架組件(I)上的支承架(104)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支架(7)頂部框架開口處的左側或右側固定設置有擋板(74);所述料架(3)通過擋板(74)與支架(7)固定連接,所述滑槽(4)傾斜設置于料架(3)和鍋體(5)之間,所述滑槽(4)的上端與料架(3)貼合,并與擋板(74)的上端平齊,下端置于鍋體(5)上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碗架組件(I)包括線盒A(1l)、碗架立柱(102)、支承架(104)和連接橫桿(105),所述左右碗架立柱(102)均通過連接橫桿(105)與支架(7)固定連接,所述支承架(104)的兩端活動安裝于碗架立柱(102)的安裝槽內,所述碗架立柱(102)的頂部還固定設置有線盒A(1l),所述支承架(104)依次串接于線盒A(1l)的線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炒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保護桶(2),所述保護桶(2)呈漏斗狀,所述保護桶(2)安裝于支架(7)的頂部框架內,且所述保護桶(2)的開口側與支架(7)的頂部框架的開口邊一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炒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廢料儲存桶(8),所述廢料儲存桶(8)安裝于支架(7)中部框架內側的導軌(71)上,且所述廢料儲存桶(8)的開口側與支架(7)中部框架的開口方向一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3)包括主料存放倉、線盒B(304)、配料盒(305)和料架立柱(306),所述料架立柱(306)通過擋板(74)與支架(7)固定連接,所述主料存放倉由隔板(301)傾斜固定安裝于左右側板(302)之間,頂板(303)固定安裝于左右側板(302)的頂端組成,所述主料存放倉活動安裝于左右料架立柱(306)的安裝槽內,所述線盒B (304)固定安裝于料架立柱(306)的頂端,所述主料存放倉的頂板(303)與線盒B(304)的線連接,所述配料盒(305)固定安裝于料架立柱(306)的側面上,且開口朝鍋體(5)開口方向。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01)的傾斜角度為25°?75。。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存放倉至少有兩個。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盒(305)至少有兩個。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A(9)和氣缸B (10)替換為液壓缸。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炒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注水管(12),所述鍋體(5)的至少一個上邊緣上安裝有注水管(12),所述注水管(12)的一端密封,另一端通過閥門與水源連接,所述注水管(12)靠近鍋體(5)開口的一側的側壁中下部設置有通孔。
【文檔編號】A47J36/00GK204091670SQ201420547190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2日
【發明者】嚴長青 申請人:嚴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