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結構的多功能炒菜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進結構的多功能炒菜鍋,包括有外鍋、設置于外鍋內的隔熱罩、自由放置于隔熱罩內的內鍋、及開合罩設于內鍋上部的蓋體,其中,所述蓋體設置有電動攪拌翻炒機構,所述電動攪拌翻炒機構包括有設置于蓋體通孔位置的電機固定架、設置于電機固定架內的電機、與電機轉軸傳動連接的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及與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裝卸式連接的攪拌耙本體,其中,攪拌耙本體與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旋接卡扣鎖緊方向與電機工作的轉動方向相反。本實用新型的攪拌耙本體通過特殊的裝卸結構,與攪拌耙本體固定架可以實現快速裝卸;改進攪拌耙片和內鍋結構,使得翻炒更為均勻順暢;采用新型防溢結構,使得產品的安全性和實用性更高。
【專利說明】 改進結構的多功能炒菜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炒菜鍋,屬于廚具產品【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改進結構的多功能炒菜鍋。
【背景技術】
[0002]在中式烹調中,炒菜或炒飯等是比較常見的烹調方式,而為了避免鍋內的菜或飯被燒焦,必須有專人不斷的以鍋鏟攪拌,這種傳統的烹調方式,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且常常因臨時處理某些緊急事情而遺忘了鍋上菜或飯,極易發生火災等災害。于是,近年來有些企業研發生產了 一類自動炒菜鍋,通過設置由電機驅動轉動的攪拌裝置來不斷的攪動鍋內的菜或飯,以避免燒焦,同時通過防溢結構來防止鍋內的液體溢出。但是,現有的這些自動炒菜鍋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存在著某些問題,例如結構復雜、清洗不便、翻炒不均勻等,進而限制了這類自動炒菜鍋的進一步推廣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結構的多功能炒菜鍋,該炒菜鍋的結構緊湊,攪拌耙裝卸方便,清洗容易,翻炒均勻順暢,同時具有雙重防溢控制電路,安全實用。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按照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一種改進結構的多功能炒菜鍋,包括有外鍋、設置于外鍋內的隔熱罩、自由放置于隔熱罩內的內鍋、及開合罩設于內鍋上部的蓋體,其中,所述蓋體設置有電動攪拌翻炒機構,所述電動攪拌翻炒機構包括有設置于蓋體通孔位置的電機固定架、設置于電機固定架內的電機、與電機轉軸傳動連接的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及與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裝卸式連接的攪拌耙本體,其中,攪拌耙本體與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旋接卡扣鎖緊方向與電機工作的轉動方向相反。
[0006]進一步,所述攪拌耙本體包括有攪拌連軸和至少兩片設置于攪拌連軸下端的攪拌耙片,攪拌耙片沿攪拌連軸的軸線方向均勻間隔布置,每一攪拌耙片的形狀彎曲方向一致,且所述攪拌耙片的寬度從其邊端向連接端逐步收窄。
[0007]進一步,所述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包括有旋接卡扣配合的固定架和卡套,其中,固定架與電機轉軸緊固連接,卡套與攪拌連軸的上端緊固連接。
[0008]進一步,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設置有若干個間隔布置的翻轉“J”型卡勾,及所述卡套的側壁設置有與上述翻轉“J”型卡勾旋接卡扣配合的卡凸。
[0009]進一步,所述固定架和卡套頂部之間夾裝有彈性密封塊,該彈性密封塊的一端與設置于卡套頂部的卡環裝卸式卡接配合,另一端與固定架的內底頂抵接觸配合。
[0010]進一步,所述內鍋的側壁設置有至少一個向內鍋內側凹陷的凸起,該凸起與內鍋一體成型。
[0011]進一步,所述電機固定架設置有向下延伸進入內鍋內部的正極防溢棒和負極防溢棒,正極防溢棒和負極防溢棒通過連接插線與炒菜鍋的控制電路連接。
[0012]進一步,所述電機固定架開設有兩個防溢棒通孔,正極防溢棒和負極防溢棒分別穿過上述防溢棒通孔;及所述正極防溢棒和負極防溢棒分別設置有O型密封圈,通過O型密封圈與防溢棒通孔之間形成密閉連接。
[0013]進一步,所述電機與電機固定架之間設置有O型密封圈。
[0014]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為:
[0015]1、本實用新型的攪拌耙本體通過特殊的裝卸結構,與攪拌耙本體固定架可以實現快速裝卸;
[0016]2、改進攪拌耙片和內鍋結構,使得翻炒更為均勻順暢;
[0017]3、采用新型防溢結構,使得產品的安全性和實用性更高。
[0018]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實用新型,以下將結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闡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圖1中攪拌耙本體和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改進結構的多功能炒菜鍋,包括有外鍋1、設置于外鍋內的隔熱罩、自由放置于隔熱罩內的內鍋2、及開合罩設于內鍋上部的蓋體3。
[0022]上述蓋體3設置有電動攪拌翻炒機構4,所述電動攪拌翻炒機構4包括有設置于蓋體通孔位置的電機固定架41、設置于電機固定架內的電機42 (電機42與電機固定架41之間設置有O型密封圈43)、與電機轉軸傳動連接的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5、及與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裝卸式連接的攪拌耙本體6,其中,攪拌耙本體6與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5旋接卡扣鎖緊方向與電機42工作的轉動方向相反。
[0023]作為本實施例的優選方案,以下將對上述技術方案進一步限定為:
[0024]上述攪拌耙本體6包括有攪拌連軸61和至少兩片設置于攪拌連軸下端的攪拌耙片62、63,攪拌耙片62、63沿攪拌連軸61的軸線方向均勻間隔布置且每一攪拌耙片62、63的形狀彎曲方向一致,攪拌耙片的特殊結構,可以避免攪拌連軸力矩較長而造成不平衡和電機轉速慢翻炒效率低的問題。進一步,所述攪拌耙片62、63的寬度從其邊端向連接端逐步收窄。
[0025]上述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5包括有旋接卡扣配合的固定架51和卡套52,其中,所述固定架51與電機42轉軸緊固連接,其底部設置有若干個間隔布置的翻轉“J”型卡勾511,所述卡套52與攪拌連軸61的上端緊固連接,其側壁設置有與上述翻轉“J”型卡勾511旋接卡扣配合的卡凸521,卡凸521與卡勾511旋接卡扣鎖緊的方向與電機42的轉動方向相反,從而攪拌耙本體6可以自由裝卸又不影響攪拌耙本體6的正常使用。進一步,所述固定架51和卡套52頂部之間夾裝有彈性密封塊53,該彈性密封塊53的一端與設置于卡套52頂部的卡環522裝卸式卡接配合,另一端與固定架51的內底頂抵接觸配合,彈性密封塊53的作用是保證卡套52與固定架51之間能夠緊密配合,避免攪拌耙本體6松動或晃動。[0026]上述電機固定架41設置有向下延伸進入內鍋內部的正極防溢棒71和負極防溢棒72,正極防溢棒71和負極防溢棒72通過連接插線73與炒菜鍋的控制電路連接。進一步,所述電機固定架41開設有兩個防溢棒通孔,正極防溢棒71和負極防溢棒72分別穿過上述防溢棒通孔;及所述正極防溢棒71和負極防溢棒72分別設置有O型密封圈711、721,通過O型密封圈711、721與防溢棒通孔之間形成密閉連接。工作時,利用正極防溢棒和負極防溢棒,當液體沸騰時與正極防溢棒和負極防溢棒接觸形成防溢電路導通,進而切斷加熱電路,提高產品安全性和實用性。
[0027]上述內鍋2的側壁設置有至少一個向內鍋中軸方向凹陷的凸起21,該凸起21與內鍋2 —體成型,菜或飯在翻炒過程中經過該凸起21位置后,會被該凸起21頂出而脫離內鍋2側壁,從而使得翻炒更為順暢,更為均勻。
[0028]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和變型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
【權利要求】
1.一種改進結構的多功能炒菜鍋,包括有外鍋、設置于外鍋內的隔熱罩、自由放置于隔熱罩內的內鍋、及開合罩設于內鍋上部的蓋體,其中,所述蓋體設置有電動攪拌翻炒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攪拌翻炒機構包括有設置于蓋體通孔位置的電機固定架、設置于電機固定架內的電機、與電機轉軸傳動連接的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及與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裝卸式連接的攪拌耙本體,其中,攪拌耙本體與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旋接卡扣鎖緊方向與電機工作的轉動方向相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結構的多功能炒菜鍋,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耙本體包括有攪拌連軸和至少兩片設置于攪拌連軸下端的攪拌耙片,攪拌耙片沿攪拌連軸的軸線方向均勻間隔布置,每一攪拌耙片的形狀彎曲方向一致,且攪拌耙片的寬度從其邊端向連接端逐步收窄。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改進結構的多功能炒菜鍋,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包括有旋接卡扣配合的固定架和卡套,其中,固定架與電機轉軸緊固連接,卡套與攪拌連軸的上端緊固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改進結構的多功能炒菜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設置有若干個間隔布置的翻轉“J”型卡勾,及所述卡套的側壁設置有與上述翻轉“J”型卡勾旋接卡扣配合的卡凸。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改進結構的多功能炒菜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和卡套頂部之間夾裝有彈性密封塊,該彈性密封塊的一端與設置于卡套頂部的卡環裝卸式卡接配合,另一端與固定架的內底頂抵接觸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結構的多功能炒菜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鍋的側壁設置有至少一個向內鍋內側凹陷的凸起,該凸起與內鍋一體成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結構的多功能炒菜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固定架設置有向下延伸進入內鍋內部的正極防溢棒和負極防溢棒,正極防溢棒和負極防溢棒通過連接插線與炒菜鍋的控制電路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改進結構的多功能炒菜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固定架開設有兩個防溢棒通孔,正極防溢棒和負極防溢棒分別穿過上述防溢棒通孔;及所述正極防溢棒和負極防溢棒分別設置有O型密封圈,通過O型密封圈與防溢棒通孔之間形成密閉連接。
【文檔編號】A47J27/00GK203762844SQ201320877546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6日
【發明者】楊廣良, 曹雙喜 申請人:廣東伊萊特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