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直接加熱的儲熱式暖褥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使用新型涉及一種暖褥子,尤其是針對具有直接電加熱能力的可以儲存熱量的暖褥子。
背景技術:
在沒有暖氣的房間里,電褥子、火炕,是人們熟知的冬天御寒設備,對于寒冷地區以及野外工作、生活的人們是必不可少的。火炕只適合有條件的固定住所使用,電褥子適合有穩定供電的住所使用。火炕取暖需要燃料,燃料燃燒要產生二氧化碳,為了預防二氧化碳中毒,必須保持一定的通風,通風又會將室外冷空氣帶入室內,為了保持室內溫度就要加大燃料用量,不但造成資源的浪費,也增加了環境污染,與提倡節能減排的國家政策相悖。電褥子是目前使用廣泛的一種取暖產品,它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但是,電褥子首先需要穩定的供電,其次電褥子直接利用市電取暖,每年造成的觸電、火災事故層出不窮,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大量的、不可挽回的損失。與本使用新型相近的申請號為201020700470.6的《電蓄熱褥子》專利,是一種間歇供電保暖的電蓄熱褥子,它由褥子袋、蓄熱液、電熱器、溫控器、開關組成。由于其使用狀態下需要與市電處于狀態,與電褥子的性質沒什么區別,仍存在相同的缺點。
發明內容針對電褥子對供電穩定性要求較高,并具有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隱患的問題,以及火炕造成的安全、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本使用新型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本使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暖褥子(402)是一個大的儲熱體,包裹在散熱緩沖層(401)和保溫層(403)中間。它可以采用市電或蓄電瓶等多種電源供電的方式進行加溫儲熱。保溫層(403)貼近床鋪,應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可以減少暖褥子(402)熱量的散發損失;散熱緩沖層(401)貼近人體,人躺在散熱緩沖層(401)的上面睡覺,不需要太強的保溫能力,應具有延緩暖褥子(402)熱量的釋放速度,使暖褥子(402)的熱量緩慢向人體釋放,達到溫暖的效果。暖褥子(402)由熱量蓄存單元(202)和一個大的容器(201)組成,容器(201)將熱量蓄存單元(202)固定、包裹在其中。熱量蓄存單元(202)有一個密閉的容器(301),內部包括儲熱體(302)和發熱體(303)。發熱體(303)用來產生熱量,儲熱體(302)吸收其熱量而升溫儲熱。在暖褥子(402)準備使用時,需要將熱量蓄存單元(202)加熱升溫達到一定的溫度后,即可正常使用。熱量蓄存單元(202)的密閉容器(301)是由絕緣材料制造,以保證安全。發熱體(303)是由電阻絲等具有通電發熱效果的材料制造的,儲熱體(302)是由液態或固態的熱容量高的材料制作的。熱量蓄存單元(202)需要有獨立的單元電源線(305)為其供電。根據供電電壓的高低,暖褥子(402)內部的全部熱量蓄存單元(202)可以采取串聯、并聯、串并混合的連接方式與外部供電電源靈活連接。為了提高密閉容器(301)安全穩定性和暖褥子(402)的舒適性,需要在熱量蓄存單元(202)內設置適當數量的彈性支撐(304)。為了使暖褥子(402)的運輸、存儲和使用靈活方便,可以使用液態的儲熱體(302),在熱量蓄存單元(202)上設置進料口與出料口,使暖褥子(402)在需要使用的時候才將儲熱體(302)充滿儲熱材料。暖褥子(402)可以有多個熱量蓄存單元(202),每個熱量蓄存單元(202)固定在由縱向隔條(203)和橫向隔條(204)組成的區域內。溫度控制器根據紅外線溫度傳感器(103)獲得的熱量蓄存單元(202)的實時溫度,控制電源輸出線(102)為暖褥子(402)輸送能量,直至達到額定的工作溫度,就可以將溫度控制器撤掉,進入使用狀態。本使用新型與電褥子相比具有安全、節能和靈活的特點,不存在漏電產生的人身安全和電線短路引起的火災問題,便攜式電磁加熱裝置可以在短時間內為暖褥子蓄滿額定的熱能,對電源供電保證率的要求大為降低,對不具備供電條件的野外工作可以使蓄電池供電;與火炕相比,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中毒問題,能源利用率高,不會造成污染環境,其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圖1為溫度控制器結構示意圖,101-電源線,102-控制電源輸出線,103-紅外線溫度傳感器,104-溫度控制電路;圖2為暖褥子結構示意圖,201-暖褥子外罩,202-熱量蓄存單元,203-縱向隔條,204-橫向隔條;圖3為熱量蓄存單元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剖面圖,301-柔性密閉容器,302-儲熱體,303-發熱體,304-彈性支撐,305-單元電源線;圖5為暖褥子的使用結構示意圖,401-散熱緩沖層,402-暖褥子,403-保溫層。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5所示,暖褥子(402)相當于一條大褥子的一部分,還包括散熱緩沖層(401)和保溫層(403),暖褥子(402)置于它們中間,保溫層(403)要有好的保溫效果,散熱緩沖層(401)是用作暖褥子(402)的散熱緩沖,用以減緩暖褥子(402)的熱量釋放速度,使其熱量緩慢的長時間的向人體釋放的。暖褥子(402)、散熱緩沖層(401)和保溫層(403)三者之間可以是相互獨立的三件物品,也可以是制作在一起的一件物品,兩者各有優缺點。暖褥子(402 )是靠熱量蓄存單元(202 )工作的,暖褥子(402 )至少包含一個熱量蓄存單元(202),當暖褥子(402)有多個熱量蓄存單元(202)組成時,暖褥子(402)內部需設置縱向隔條(203)和橫向隔條(204),以便放置和固定熱量蓄存單元(202)。熱量蓄存單元(202)包含一個有一定強度要求的柔性密閉容器(301),內部由儲熱體(302)和發熱體(303)組成。密閉容器(301)要求由絕緣材料制造,發熱體(303)由電阻絲等具有通電發熱效果的材料制造,儲熱體(302)使用低成本、高熱容量的材料作為儲熱材料。水是一種優良的低成本、高熱容量的材料,可以作為儲熱體(302)的良好組成材料。 為了提高密閉容器(301)安全穩定性,并提高暖褥子(402 )的舒適性,要在熱量蓄存單元(202)內設置適當數量的彈性支撐(304)。暖褥子(402)是采用市電或蓄電瓶等多種電源直接供電的,電源輸入到溫度控制器后,由溫度控制器控制熱量蓄存單元(202)的通電工作狀態,每個熱量蓄存單元(202)由輸入電源線為發熱體(303)供電。根據供電電壓的高低,暖褥子(402)內部的全部熱量蓄存單元(202)可以采取串聯、并聯、串并混合的連接方式與外部供電電源靈活連接。為了使暖褥子(402)的運輸、存儲和使用靈活方便,在熱量蓄存單元(202)上設置進料口與出料口,使暖褥子(402)在需要的時候才將儲熱體(302)充滿儲熱材料。溫度控制器包括溫度測量,溫度控制,顯示電路,溫度調節旋鈕,保護電路,外殼等部件。電源線(101)提供設備所需的全部電源功率,溫度控制電路(104)控制電源輸出線(102)為發熱體(303)提供電源功率,紅外線溫度傳感器(103)感測對應部分的熱量蓄存單元(202 )溫度,提供給溫度控制電路(104 )進行溫度控制。紅外線溫度傳感器(103)安裝在外殼的下部,溫度控制器直接放在暖褥子(402)工作,可以在暖褥子(402)移動,探測每個部位的溫度。該具體實施方式
是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不表示本使用新型只有這一種實施方式。
權利要求1.一種暖褥子,其特征在于:其內部含有熱量蓄存單元(202),熱量蓄存單元(202)殼體上有供電線(305 ),內部有發熱體(303 )和儲熱體(302 );發熱體(303 )是電阻性材料制作的,由供電線(305)為發熱體(303)提供電功率產生熱量,儲熱體(302)吸收發熱體(303)的熱量升溫儲熱;所述的暖褥子(402)有多個熱量蓄存單元(202)組成的,熱量蓄存單元(202)放置在縱向隔條(203)和橫向隔條(204)劃分的格子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暖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暖褥子(402)的多個熱量蓄存單元(202)是按照電阻并聯的方式進行連接在一起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暖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暖褥子(402)的多個熱量蓄存單元(202)是按照電阻串聯的方式進行連接在一起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暖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暖褥子(402)儲熱體(302)是液態的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暖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暖褥子(402)的熱量蓄存單元(202 )具有進料口和出料口的柔性單元殼體(301)。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暖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暖褥子(402)的熱量蓄存單元(202)內含有彈性支撐(304)。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暖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暖褥子(402)的熱量蓄存單元(202)的發熱體(303)與儲熱體(302)是融合在一起的。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暖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暖褥子(402)需要和散熱緩沖層(401)與保溫層(403 ) —起使用,暖褥子(402 )在他們的中間包裹著。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暖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暖褥子(402)在散熱緩沖層(401)和保溫層(403 )的中間,三者是制作在一起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直接加熱的儲熱式暖褥子,可以使用市電和蓄電瓶等多種電源供電。暖褥子(402)包裹在散熱緩沖層(401)和保溫層(403)的中間,保溫層(401)使暖褥子(402)的熱量盡量不向外散發,散熱緩沖層(403)作為緩沖使暖褥子(402)的熱量緩慢向人體釋放,達到溫暖的效果。熱量蓄存單元(202)由一個密閉容器(301)將儲熱體(302)和發熱體(303)組成。發熱體(303)是具有通電發熱的電阻性材料制成的。可以采取串、并、串并混合的連接方式適應不同的供電電源。相對于電褥子,暖褥子在使用中不與電源接觸,本實用新型不存在安全問題,相對于明火取暖,不存在二氧化碳中毒和污染環境問題。
文檔編號A47G9/00GK203028757SQ20122051036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8日
發明者李文忠, 李圓圓, 王慶燦, 張偉鋒, 李凌湧, 李永強, 李文莉, 李自勝, 李文萍, 郎愛梅, 薛庚銀, 張愛民, 桂培林, 陳浩然, 馮朝山, 崔虹, 汪水光, 湯俊昌, 崔洪濤, 馬志林, 張玉順, 潘國強, 馬敏 申請人:李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