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盤式拋光打蠟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打蠟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雙盤式拋光打蠟機。
背景技術:
打蠟機是利用電カ帶動刷盤對地板和光整地面或其它需打蠟物體進行上蠟、打光的ー種清潔電器。其原理一般是利用一臺電動機通過齒輪減速機構帶動刷頭旋轉而改變刷頭上配裝的刷盤,即可完成上蠟、打光等功能;按結構形式分為單盤式、雙盤式、三盤式打蠟機和上蠟打光機等。現有市場上的上蠟打光機具有上蠟、打光的雙重功能,可用于大面積區域;打臘機其結構一般具有機殼,在機殼上設置有手柄,在機殼內設置有電機,在機殼外部設置有拋盤,拋盤轉軸和電機轉軸采用偏心安裝,在電機和拋盤之間設置有平衡塊,電機與平衡塊直接相連。目前的同類產品結構上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例如①若設置為ー個盤則使得操作面積非常受限制;②在傳動機構中,所使用的傳動鏈為金屬鏈條,重量較大且易產生噪音;③由于帶有ー些金屬螺栓、接柱等,操作起來易產生振動,對需要打蠟拋光的物體帶·來一定的損壞,機械損耗較大,使用壽命較低;④此外,打磨頭部分也不便于更換及清潔。因此,針對以上方面,需要對現有技術進行合理的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以上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ー種可増大拋光或打蠟作業面積、提高工作效率、噪音低且重量輕、震動小、有利于避免對打蠟物體表面帶來損傷的雙盤式拋光打蠟機,以解決現有技術的諸多不足。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雙盤式拋光打蠟機,包括環形手柄、基座及傳動機構,基座底部設置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兩側的轉動軸上分別設置ー個同步帶輪,同時,兩個同步帶輪分別與傳動皮帶嚙合;位于兩個同步帶輪外殼上分別安裝一個可拆洗拋光盤。所述基座上表面通過橡膠連接柱與環形手柄固定連接,環形手柄上方裝有電機外売。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盤式拋光打蠟機的有益效果為(I)通過設置雙盤式結構及具有人性化設計的環形手柄,使用方便,可提高打蠟操作面積及打蠟效果;(2)打蠟海綿或拋光棉頭易于拆卸,也便于清洗;(3)在傳動機構中所采用的皮帶傳動克服了傳統結構的金屬鏈條,而改進為設置傳動皮帶傳動,減輕了裝置的重量,降低了噪音;(4)將銜接組件改進為軟塑料的橡膠接柱,工作時有利于降低機械振動,也減少了對需要打蠟拋光物體的損壞。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詳細說明。[0012]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雙盤式拋光打蠟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雙盤式拋光打蠟機的底部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雙盤式拋光打蠟機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雙盤式拋光打蠟機的傳動機構示意圖。圖中I、環形手柄;2、電機外殼;3、基座;4、可拆洗拋光盤;5、同步帶輪;6、橡膠連接柱;7、傳動皮帶;8、弾性漲緊輪;9、轉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雙盤式拋光打蠟機,包括環形手柄I、基 座3及傳動機構,所述基座3底部設置傳動機構,該傳動機構兩側的轉動軸9上分別設置ー個同步帶輪5,這兩個同步帶輪5之間裝有弾性漲緊輪8,同時,兩個同步帶輪5分別與傳動皮帶7嚙合以組成整個打蠟機的傳動系;位于兩個同步帶輪5上分別通過固定螺頭安裝一個可拆洗拋光盤4,所述基座3上表面通過橡膠連接柱6與環形手柄I固定連接,電機外殼2固定在基座3上,通過此傳動機構的設置,合理降低了電動機轉速,同時增大了雙盤的輸出扭カ,有效提高打蠟操作面積及打蠟效果。以上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較優選具體實施方式
的ー種,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和替換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雙盤式拋光打蠟機,包括環形手柄(I)、基座(3)及傳動機構,基座(3)底部設置傳動機構,其特征在干所述傳動機構兩側的轉動軸(9)上分別設置ー個同步帶輪(5),同時,兩個同步帶輪(5)分別與傳動皮帶(7)嚙合;位于兩個同步帶輪(5)外殼上分別安裝一個可拆洗拋光盤(4)。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盤式拋光打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上表面通過橡膠連接柱(6)與環形手柄(I)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盤式拋光打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手柄(I)上方裝有電機外殼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盤式拋光打蠟機,包括環形手柄、基座及傳動機構,基座底部設置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兩側的轉動軸上分別設置一個同步帶輪,同時,兩個同步帶輪分別與傳動皮帶嚙合;位于兩個同步帶輪外殼上分別安裝一個可拆洗拋光盤;所述基座上表面通過塑料接柱與環形手柄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通過設置雙盤式結構及具有人性化設計的環形手柄,使用方便,可提高打蠟操作面積及打蠟效果;拋光盤易于拆卸,也便于清洗;在傳動機構中所采用的皮帶傳動克服了傳統結構的金屬鏈條,而改進為設置傳動皮帶傳動,減輕了裝置的重量,降低了噪音;將銜接組件改進為橡膠接柱,工作時有利于降低機械振動,也減少了對需要打蠟拋光物體的損壞。
文檔編號A47L11/164GK202636833SQ20122020450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9日
發明者劉向陽 申請人:劉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