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轉拖把及其配套的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清潔部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旋轉拖把及其配套的拖把桶。
背景技術:
目前出現了多種清洗和甩干一體的拖把及其配套的拖把桶。其拖把桶的桶體內部設有清洗盤(或清洗軸)和甩干籃,清洗盤和甩干籃連接有動力裝置,動力裝置采取踩踏、電動等方式。同時,拖把的拖把頭可以被動旋轉。使用時,將拖把頭放入清洗盤內進行清洗,之后將拖把頭放入甩干籃內進行旋轉甩干。這樣的拖把及其配套的拖把桶雖然使用方便,但是拖把頭僅能被動旋轉,造成旋轉不夠穩定。同時,拖把桶結構復雜,成本較高,易于損壞。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旋轉拖把,它具有拖把頭能夠自行旋轉,且旋轉較為穩定的的特點。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和旋轉拖把配套的拖把桶。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旋轉拖把,包括外桿,外桿內部套有內桿,內桿下部通過鉸軸連接有拖把頭,且外桿和內桿之間設有開關裝置,所述外桿內部固定有開口向下的驅動殼,驅動殼的內腔上端設有上棘齒,且驅動殼內部連接有驅動桿,該驅動桿的上端固定有和上棘齒相配的下棘齒、下端固定有螺旋桿,同時,內桿內部固定有轉動環,該轉動環中部設有和螺旋桿相配的螺旋孔。 所述驅動殼的口部設有螺旋桿堵塞,且螺旋桿堵塞和驅動桿之間設有彈簧。所述開關裝置為擠壓式開關。本發明的旋轉拖把所具有的優點是拖把頭能夠自行旋轉,且旋轉較為穩定。本發明的旋轉拖把通過螺旋桿和轉動環的配合,將外桿受到的向下的力轉化為內桿旋轉的扭矩,使拖把頭可以自行旋轉。由于拖把頭的旋轉動力來源于外桿受到的向下的力,故而拖把頭在旋轉的同時,向下具有壓力;同時,拖把頭連同拖把桿的內桿同時轉動,從而旋轉較為穩定。與旋轉拖把配套的拖把桶,包括桶體,桶體內腔設有甩干臺和清洗臺,且甩干臺上樞接有甩干籃,清洗臺上樞接有清洗盤,所述甩干籃的下部設有甩干轉軸,甩干臺上設有甩干孔,甩干籃通過該甩干轉軸樞接于甩干孔內,且甩干轉軸的底端和甩干孔的底部之間設有滾珠。所述甩干轉軸和甩干孔側壁之間設有卡簧,且甩干轉軸上位于卡簧的上部套有轉軸堵塞。所述清洗盤的下部設有清洗轉軸,清洗臺上設有清洗孔,清洗盤通過該清洗轉軸樞接于清洗孔內,且清洗轉軸的底端和清洗孔的底部之間設有滾珠。所述清洗轉軸和清洗孔側壁之間設有卡簧,且清洗轉軸上位于卡簧的上部套有轉軸堵塞。[0012]本發明的拖把桶所具有的優點是結構簡單,成本較低。本發明的拖把桶無需配備動力裝置,甩干籃和清洗盤可以被動旋轉即可,所用部件較少,成本較低。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發明的旋轉拖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旋轉拖把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局部);圖3是本發明的驅動殼的主視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仰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的驅動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的轉動環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的處于開啟狀態的開關裝置主視剖視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的處于關閉狀態的開關裝置主視剖視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的與旋轉拖把配套的拖把桶的主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圖9的A部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1是圖9的B部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實施例,見圖I至圖6所示旋轉拖把,包括外桿10,外桿10內部套有內桿30,內桿30下部通過鉸軸40連接有拖把頭50。S卩,內桿30可以在外桿10內部伸縮及轉動,且拖把頭50隨同內桿30進行旋轉。具體的,外桿10內部固定有開口向下的驅動殼11,該驅動殼11的內腔上端設有上棘齒111。同時,驅動殼11內部連接有驅動桿12,該驅動桿12的上端固定有和上棘齒111相配的下棘齒121,驅動桿12的下端固定有螺旋桿13。所謂上棘齒111和下棘齒121相配,指的是2個棘齒方向相反,從而當上棘齒111和下棘齒121緊密接觸后,驅動桿12和驅動殼11之間僅能單向旋轉。作為配套,內桿30內部固定有轉動環31,該轉動環31中部設有和螺旋桿13相配的螺旋孔311。S卩,螺旋桿13在螺旋孔311內上下位移,帶動螺旋孔311轉動。這樣,當使用者向下壓動外桿10時,上棘齒111和下棘齒121緊密接觸,螺旋桿13驅動螺旋孔311轉動,從而轉動環31轉動,帶動內桿30和拖把頭50同時旋轉。當使用者向上提起外桿10時,上棘齒111和下棘齒121分離,則拖把頭50仍然可以旋轉,從而使用者可以反復進行下壓和提起外桿10的動作,保持拖把頭50的持續旋轉。優化的,為了便于增加螺旋桿13和外桿10結合的緊湊型,驅動殼11的口部設有螺旋桿堵塞15,且螺旋桿堵塞15和驅動桿12之間設有彈簧14。結合圖7、圖8所示為了使拖把頭50在清潔地面時不至于旋轉,外桿10和內桿30之間設有開關裝置20。開關裝置20可以采取多種常見的方式,優化的,開關裝置20為擠壓式開關。即,開關裝置20固定于外桿10上,且開關裝置20包括鉸連于開關裝置20上的擠壓鈕21。當壓下擠壓鈕21時,擠壓鈕21和內桿30保持平行,則內桿30能夠自由旋轉。當掀起擠壓鈕21時,其端部擠壓內桿30,則阻止內桿30的旋轉。見圖9、
圖10和
圖11所示與旋轉拖把配套的拖把桶,包括桶體60。桶體60內腔設有甩干臺和清洗臺。其中,甩干臺上樞接有甩干籃61,甩干籃61的水平高度高于桶體60內水的水平面。甩干籃61的下部設有甩干轉軸611,甩干臺上設有甩干孔63,甩干籃61通過該甩干轉軸611樞接于甩干孔63內。同時,甩干轉軸611的底端和甩干孔63的底部之間設有滾珠65。從而甩干籃61的旋轉阻力極小。優化的,甩干轉軸611和甩干孔63的側壁之間設有卡簧66,且甩干轉軸611上位于卡簧66的上部套有轉軸堵塞67。這樣,甩干轉軸611可以和甩干孔63的側壁之間具有穩定的間隙,進一步增加了甩干籃61旋轉的穩定性和降低甩干籃61旋轉的阻力,且轉軸堵塞67對甩干轉軸611下部進行了密封。同理,清洗臺上樞接有清洗盤62。當然,清洗盤62也可以是清洗柱,只需可以放置拖把頭50即可。具體的,清洗盤62的下部設有清洗轉軸621,清洗臺上設有清洗孔64,清洗盤62通過該清洗轉軸621樞接于該清洗孔64內。同時,該清洗轉軸621的底端和清洗孔64的底部之間設有滾珠65,從而清洗盤62的旋轉阻力極小。優化的,清洗轉軸621和清洗孔64的側壁之間設有卡簧66,且清洗轉軸621上位于卡簧66的上部套有轉軸堵塞67。這樣,清洗轉軸621可以和清洗孔64的側壁之間具有穩定的間隙,進一步增加了清洗盤62旋轉的穩定性和降低清洗盤62旋轉的阻力,且轉軸堵塞67對清洗轉軸621下部進行了密 封。使用方法1、清洗拖把頭。將旋轉拖把的拖把頭50放置于清洗盤62上,反復下壓外桿10,則內桿30帶動拖把頭50在清洗盤62上旋轉,對拖把頭50進行清洗。2、甩干拖把頭。將清洗完畢的拖把頭50放置于甩干籃61上,反復下壓外桿10,則內桿30帶動拖把頭50在甩干籃61上旋轉,對拖把頭50進行甩干。旋轉拖把還可以包括提手、防脫拉裝置,其結構和原理與現有技術相同,這里不再贅述。
權利要求1.旋轉拖把,包括外桿(10),外桿(10)內部套有內桿(30),內桿(30)下部通過鉸軸(40)連接有拖把頭(50),且外桿(10)和內桿(30)之間設有開關裝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桿(10)內部固定有開口向下的驅動殼(11),驅動殼(11)的內腔上端設有上棘齒(111),且驅動殼(11)內部連接有驅動桿(12),該驅動桿(12)的上端固定有和上棘齒(111)相配的下棘齒(121)、下端固定有螺旋桿(13),同時,內桿(30)內部固定有轉動環(31),該轉動環(31)中部設有和螺旋桿(13)相配的螺旋孔(311)。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轉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殼(11)的口部設有螺旋桿堵塞(15),且螺旋桿堵塞(15)和驅動桿(12)之間設有彈簧(14)。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轉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裝置(20)為擠壓式開關。
4.與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轉拖把配套的拖把桶,包括桶體(60),桶體¢0)內腔設有甩干臺和清洗臺,且甩干臺上樞接有甩干籃(61),清洗臺上樞接有清洗盤(62),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干籃¢1)的下部設有甩干轉軸¢11),甩干臺上設有甩干孔(63),甩干籃¢1)通過該甩干轉軸¢11)樞接于甩干孔¢3)內,且甩干轉軸¢11)的底端和甩干孔¢3)的底部之間設有滾珠(6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干轉軸¢11)和甩干孔¢3)的側壁之間設有卡簧(66),且甩干轉軸¢11)上位于卡簧¢6)的上部套有轉軸堵塞(67)。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盤¢2)的下部設有清洗轉軸出21),清洗臺上設有清洗孔(64),清洗盤¢2)通過該清洗轉軸(621)樞接于清洗孔(64)內,且清洗轉軸¢21)的底端和清洗孔¢4)的底部之間設有滾珠(65)。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轉軸(621)和清洗孔¢4)側壁之間設有卡簧(66),且清洗轉軸¢21)上位于卡簧¢6)的上部套有轉軸堵塞(67)。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旋轉拖把及其配套的拖把桶,該旋轉拖把包括外桿,外桿內部套有內桿,內桿下部通過鉸軸連接有拖把頭,且外桿和內桿之間設有開關裝置,所述外桿內部固定有開口向下的驅動殼,驅動殼的內腔上端設有上棘齒,且驅動殼內部連接有驅動桿,該驅動桿的上端固定有和上棘齒相配的下棘齒、下端固定有螺旋桿,同時,內桿內部固定有轉動環,該轉動環中部設有和螺旋桿相配的螺旋孔。該拖把桶包括有可以被動旋轉的清洗盤和甩干籃。本發明所具有的優點是拖把頭能夠自行旋轉,且旋轉較為穩定;拖把桶結構簡單,成本較低。
文檔編號A47L13/20GK202526116SQ201220120159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7日
發明者葉志勇 申請人:葉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