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棕櫚油干法分提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脂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油棕是世界上單位面積產量最高的產油植物。在馬來西亞,目前每公頃油棕生產大約4. 7噸的油脂,每公頃油棕所生產的油脂比同面積的花生高出三倍,比大豆高出九倍。 棕櫚油是從棕櫚樹上的棕櫚果中榨取得到的果實油,脂肪酸組成以棕櫚酸(C16:0)和油酸 (C18:l)為主,主要用于公共餐飲業和家庭普通食物的烹制。棕櫚油是熱帶油種,熔點一般較高,在常溫下呈半固態,一般采用分提的方法將其加工成不同熔點的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使用需求。棕櫚油經分提可得到棕櫚液油、棕櫚硬脂、棕櫚超級液油、棕櫚頂級液油等系列產品,本申請所述棕櫚油所指為各類產品的總稱。棕櫚油的分提方法一般分為三種,即干法分提、溶劑分提、表面活性劑分提。其中干法分提是一種最經濟的方法,為企業廣泛采用,它是指不加入任何溶劑,將處于溶解狀態的油脂慢慢冷卻到一定程度,然后過濾分離結晶,析出固體脂的方法。干法分提可以分為三個步驟加熱破晶處理;用冷卻法形成晶體及晶體的生長;過濾分離得到的濾液為低熔點液相(軟脂)及被截留部分為高熔點固相(硬脂)。干法分提工藝的關鍵是冷卻結晶,如果結晶成功,分離就容易。但是普通干法分提具有一種本質上的弊病,當油脂冷卻時,由于粘度的增加,低熔點的軟脂會附著在高熔點硬脂上,從而影響了所分組分的質量和得率,并且干法分提所得到的晶體顆粒大小不規則,即使采用十分緩慢的冷卻速度,也不能根本解決細小顆粒的問題,因此干法分提的軟脂和硬脂的分離十分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干法分提棕櫚油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棕櫚油干法分提的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概述如下一種棕櫚油干法分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將原料棕櫚油攪拌加熱至50°C -75°C,以破壞晶體;(2)在攪拌頻率為30-60HZ的條件下,將經步驟(I)處理后的棕櫚油降溫至過冷卻、過飽和;(3)加入晶種,所述晶種的加入量占所述原料棕櫚油質量的O. 3% _10%,誘導晶體析出,放置養晶,取樣檢測,檢測方法為將樣品過濾,待濾液碘值達到目標要求時,將所述棕櫚油過濾,得到的濾液即為目標棕櫚油。所述步驟⑴所述原料棕櫚油的碘值為45-70g/100g,優選的是所述碘值為 48_58g/100g。優選的是晶種的加入量占原料棕櫚油質量的O. 5% -5%。所述晶種為可流動的且含有肉眼可見晶體的棕櫚油。
本發明方法可以控制油脂冷卻結晶過程,能夠使得晶體形狀及大小均勻,降溫速度較快,油脂結晶冷卻所需時間較短,固脂和軟脂分離較為有效,產品質量較高,是干法分提的有效改進方法。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I一種棕櫚油干法分提的方法,分提目標碘值為大于或等于65g/100g的棕櫚油,包括如下步驟(I)將碘值為56. 5g/100g的原料棕櫚油攪拌加熱至60°C,以破壞晶體;(2)在攪拌頻率為50Hz的條件下,將經步驟(I)處理后的棕櫚油降溫至過冷卻、過飽和,此時溫度顯示為20°C。(3)加入晶種,所述晶種的加入量占所述原料棕櫚油質量的O. 5%,誘導晶體析出,放置養晶,在養晶過程中取樣檢測,檢測方法為將樣品過濾,待濾液碘值大于或等于 65g/100g時,將所述棕櫚油過濾,濾液即為目標要求的棕櫚油。所述晶種為可流動的且含有肉眼可見晶體的棕櫚油。本實施例添加晶種后的分提時間較未添加晶種的工藝所需的分提時間縮短了 17h,分提費用降低了 44%。實施例2一種棕櫚油干法分提的方法,分提目標碘值為大于或等于51g/100g的棕櫚油包括如下步驟(I)將碘值為45g/100g的原料棕櫚油攪拌加熱至75°C,以破壞晶體;(2)在攪拌頻率為60Hz的條件下,將經步驟(I)處理后的棕櫚油降溫至過冷卻、過飽和,此時溫度顯示為23°C。(3)加入晶種,所述晶種的加入量占所述原料棕櫚油質量的5%,誘導晶體析出,放置養晶,在養晶過程中取樣檢測,檢測方法為將樣品過濾,待濾液碘值大于或等于 51g/100g時,將所述棕櫚油過濾,濾液即為目標要求的棕櫚油。所述晶種為可流動的且含有肉眼可見晶體的棕櫚油。本實施例添加晶種后的分提時間較未添加晶種的工藝所需的分提時間縮短了 7h, 分提費用降低了 33%。實施例3一種棕櫚油干法分提的方法,分提目標碘值為大于或等于59g/100g的棕櫚油包括如下步驟(I)將碘值為57g/100g的原料棕櫚油攪拌加熱至60°C,以破壞晶體;(2)在攪拌頻率為40Hz的條件下,將經步驟(I)處理后的棕櫚油降溫至過冷卻、過飽和,此時溫度顯示為20°C。(3)加入晶種,所述晶種的加入量占所述原料棕櫚油質量的10%,誘導晶體析出,放置養晶,在養晶過程中取樣檢測,檢測方法為將樣品過濾,待濾液碘值大于或等于 59g/100g時,將所述棕櫚油過濾,濾液即為目標要求的棕櫚油。所述晶種為可流動的且含有肉眼可見晶體的棕櫚油。本實施例添加晶種后的分提時間較未添加晶種的工藝所需的分提時間縮短了 7h, 分提費用降低了 30%。實施例4一種棕櫚油干法分提的方法,分提目標碘值為大于或等于62g/100g的棕櫚油包括如下步驟(I)將碘值為58g/100g的原料棕櫚油攪拌加熱至70°C,以破壞晶體;(2)在攪拌頻率為30Hz的條件下,將經步驟(I)處理后的棕櫚油降溫至過冷卻、過飽和;此時溫度顯示為19°C。(3)加入晶種,所述晶種的加入量占所述原料棕櫚油質量的O. 3%,誘導晶體析出,放置養晶,在養晶過程中進行取樣檢測,檢測方法為將樣品過濾,待濾液碘值大于或等于62g/100g時,將所述棕櫚油過濾,濾液即為目標要求的棕櫚油。所述晶種為可流動的且含有肉眼可見晶體的棕櫚油。本實施例添加晶種后的分提時間較未添加晶種的工藝所需的分提時間縮短了 5h, 分提費用降低了 22%。實施例5一種棕櫚油干法分提的方法,分提目標碘值為大于或等于72g/100g的棕櫚油包括如下步驟(I)將碘值為70g/100g的原料棕櫚油攪拌加熱至50°C,以破壞晶體;(2)在攪拌頻率為30Hz的條件下,將經步驟(I)處理后的棕櫚油降溫至過冷卻、過飽和,此時油溫顯示為o°c。(3)加入晶種,所述晶種的加入量占所述原料棕櫚油質量的I. 5%,誘導晶體析出,放置養晶,在養晶過程中進行取樣檢測,檢測方法為將樣品過濾,待濾液碘值大于或等于72g/100g時,將所述棕櫚油過濾,濾液即為目標要求的棕櫚油。所述晶種為可流動的且含有肉眼可見晶體的棕櫚油。本實施例添加晶種后的分提時間較未添加晶種的工藝所需的分提時間縮短了 12h,分提費用降低了 17%。實施例6—種棕櫚油干法分提的方法,分提目標碘值為大于或等于50g/100g的棕櫚油包括如下步驟(I)將碘值為48g/100g的原料棕櫚油攪拌加熱至70°C,以破壞晶體;(2)在攪拌頻率為30Hz的條件下,將經步驟(I)處理后的棕櫚油降溫至過冷卻、過飽和,此時溫度顯示為24°C。(3)加入晶種,所述晶種的加入量占所述原料棕櫚油質量的O. 6%,誘導晶體析出,放置養晶,在養晶過程中進行取樣檢測,檢測方法為將樣品過濾,待濾液碘值大于或等于50g/100g時,將所述棕櫚油過濾,濾液即為目標要求的棕櫚油。所述晶種為可流動的且含有肉眼可見晶體的棕櫚油。本實施例添加晶種后的分提時間較未添加晶種的工藝所需的分提時間縮短了 7h, 分提費用降低了 13%。
上述各實施例使用晶種為可流動的且含有肉眼可見晶體的棕櫚油。
權利要求
1.一種棕櫚油干法分提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1)將原料棕櫚油攪拌加熱至50°c-75°C,以破壞晶體;(2)在攪拌頻率為30-60HZ的條件下,將經步驟(I)處理后的棕櫚油降溫至過冷卻、過飽和;(3)加入晶種,所述晶種的加入量占所述原料棕櫚油質量的O.3% -10%,誘導晶體析出,放置養晶,取樣檢測,檢測方法為將樣品過濾,待濾液碘值達到目標要求時,將所述棕櫚油過濾,得到的濾液即為目標棕櫚油。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棕櫚油干法分提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I)所述原料棕櫚油的碘值為45-70g/100g。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棕櫚油干法分提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碘值為 48_58g/100g。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棕櫚油干法分提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晶種的加入量占所述原料棕櫚油質量的O. 5% -5%。
5.根據權利要求I或4所述的一種棕櫚油干法分提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晶種為可流動的且含有肉眼可見晶體的棕櫚油。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棕櫚油干法分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原料棕櫚油攪拌加熱至50℃-75℃,以破壞晶體;(2)在攪拌頻率為30-60Hz的條件下,將經步驟(1)處理后的棕櫚油降溫至過冷卻、過飽和;(3)加入晶種,所述晶種的加入量占所述原料棕櫚油質量的0.3%-10%,誘導晶體析出,放置養晶,取樣檢測,檢測方法為將樣品過濾,待濾液碘值達到目標要求時,將所述棕櫚油過濾,得到的濾液即為目標棕櫚油。本發明方法可以控制油脂冷卻結晶過程,能夠使得晶體形狀及大小均勻,降溫速度較快,油脂結晶冷卻所需時間較短,固脂和軟脂分離較為有效,產品質量較高,是干法分提的有效改進方法。
文檔編號C11B7/00GK102604739SQ20121008220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3日
發明者孫健, 孟娜娜, 尹長林, 廖少華, 張宏杰, 楊仲青, 王志剛, 秦占山, 雷文忠 申請人:天津龍威糧油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