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陶瓷茶具的保養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具的保養 設備,特別是一種陶瓷茶具的保養設備,尤其適用于開片瓷茶具和紫砂茶具的保養。
背景技術:
茶具根據材料大體可分為玻璃茶具和陶瓷茶具兩大類。在茶道傳統中,飲茶者需要使用茶湯反復接觸或浸泡茶具,使茶湯中的色素分子滲入陶瓷表面,并使陶瓷表面與空氣氧化產生圓潤細膩的光澤。這種使用茶湯反復接觸或浸泡陶瓷茶具的過程被稱作“養”。特別對于開片瓷茶具(開片瓷亦稱冰裂紋瓷)和紫砂茶具來說,其保養過程還有其它的意義。在中國的茶道文化中,開片瓷著色(即茶湯中的色素滲入開片瓷的釉面紋路縫隙)被視為一種美的體現。所以,很多飲茶者希望能通過科學的保養來加速對開片瓷的著色。另外,紫砂在煅燒后會形成一種雙重氣孔結構。由于這些毛細氣孔密度高,具有較強的附吸力,使紫砂茶具擁有很強的匯聚存留茶香的能力。即便是長期停用的紫砂茶具,也需要定期保養,以防止茶垢、灰塵等微小雜質沉積堵塞紫砂中的微小氣孔。實際上,養壺是個復雜耗時的過程。在快節奏生活的時代,對于許多缺乏經驗的或沒有足夠精力的飲茶者來說,急需找到科學便捷的途徑去保養茶具。專利號為97201402. 0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茶具的保養設備。該設備為一種養壺座,主要是在座的頂面設有數條豎立的柱及柱間的貫通孔,而座底面中心位置設有凸出的軸柱,又在該軸柱內設有軸孔,在兩相對座的軸孔間還設置一樞轉體。當需要保養茶壺時,置于上層的座可以對下層活動旋轉,使置于座-上的茶壺受到茶水涂刷。然而,上述茶具保養設備在實際日常使用過程當中,具有諸多不足。首先,保養方法不可靠,容易對茶壺造成傷害。使用該設備養壺時,操作者需要對壺座進行旋轉,容易使茶壺從座上掉落損壞。其次,該保養過程在室溫下實施,茶壺的保養速率慢、保養效果不明顯。再次,該設備是專門針對茶壺所做的設計,并不適合其他茶具,譬如重量和尺寸差異較大的茶杯、茶盤很難在該設備上涂刷茶水;加之底座內腔體長期潮濕易滋生霉菌,無法保證噴出茶湯的衛生。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陶瓷茶具的保養設備,其能夠克服現有陶瓷茶具保養設備的速率慢效果差、適用范圍單一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根據陶瓷類型的不同,陶瓷茶具的保養方法包括開片瓷茶具的浴養方法、紫砂茶具的浴養方法、長期停用紫砂茶具的蒸養方法。所述保養都在變溫過程中實施。所述開片瓷茶具的浴養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將開片瓷茶具完全浸泡在茶湯中;B)對茶湯進行加熱,并持續煮沸10至120分鐘,通過定時補水以保證水位高于茶亙.
.,N 9C)停止加熱,自然冷卻茶具和茶湯到10至45攝氏度的溫度范圍內;D)保持茶具、茶湯的溫度在10至45攝氏度之間,靜置至少3個小時之后再取出茶亙.
.,N 9E)用水清洗茶具表面的難溶物;F)在20至45攝氏度的環境溫度下,自然晾干開片瓷茶具。在A)步驟中,將開片瓷茶具完全浸泡在茶湯中,這是為了避免茶湯對茶具造成局部保養。另外,如果開片瓷材料質地不均勻或內部存在暗裂傷害,局部受熱過度可能導致茶具的局部開裂。在B)步驟中,高溫茶湯中的茶鞣質(亦稱茶單寧)會加速氧化反應,變成紅褐色的色素。同時,色素分子在高溫下逐漸滲入在開片瓷釉面,尤其積累在釉面紋路的縫隙中。在C)步驟中,在茶湯中自然冷卻的放熱過程相對溫和,可以避免茶具快速冷縮。D)步驟是利用茶鞣質的氧化物相互絡合的特性。經實驗,在常見車間作業溫度(10至45攝氏度)下靜置3個小時后,開片瓷釉面的紋縫內開始明顯地聚集紅褐色的鞣質氧化物。在E)步驟中,從茶湯中取出茶具后要及時清洗茶具表面,否則經過多次保養后的茶具表面會積累一層茶垢。茶鞣質的氧化反應是復雜的。一部分茶鞣質與空氣加速氧化生成茶紅素、茶褐素,這類色素對人體健康沒有大礙。但另一部分茶鞣質還會與金屬、礦物質、蛋白質發生氧化反應生成鹽類、脂類難溶物。過多攝入這些難溶物對人體健康有害,并且這些沉淀還會在茶具表面形成膜進而阻礙的保養效果。F)步驟的目的是去除開片瓷釉面紋縫中的水分,使水溶性鞣質氧化物、縮合鞣質氧化物等色素逐漸脫水結合,進而使色素分子固定在釉面紋縫內。若高溫脫水,色素在釉面紋路內結合的效果生硬、缺乏美感。所以,需要將茶具晾干的溫度嚴格控制在20至45攝氏度之間。優選的是,所述開片瓷茶具的浴養方法中,所述茶湯由發酵型茶葉和純凈水組成。發酵類茶葉中的大部分茶鞣質已得到氧化,茶湯中茶褐色含量較高,保養茶具的效果更為明顯。喝茶時,使用礦泉水沖泡茶葉口感最佳。所以,長期以來人們也延用礦泉水保養茶具。然而,礦泉水中含有較多礦物質,在經過長時間高溫煮沸后,礦泉水本身便會析出礦物沉淀并附著在茶具上,阻礙陶瓷茶具日后的保養。使用純凈水可以避免這一現象。同時,在所述B)和E)步驟中,所述水采用純凈水,這樣可以防止晾干之后,水中雜質堵塞開片瓷釉面紋路的縫隙,影響日后進一步保養。所述紫砂茶具的浴養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將紫砂茶具完全浸泡在茶湯中;B)對茶湯進行加熱,并持續煮沸10至120分鐘,通過定時補水以保證水位高于茶亙.
.,N 9C)停止加熱,自然冷卻茶具、茶湯;D)自然冷卻至45攝氏度以下時取出茶具;E)用水清洗茶具表面的難溶物。在A)步驟中,將紫砂茶具完全浸泡在茶湯中,是為了避免茶湯對茶具造成局部加熱。另外,如果紫砂材料質地不均勻或內部存在暗裂傷害,局部受熱過度可能導致茶具的局部開裂。在B)步驟中,高溫茶湯中的茶鞣質(亦稱茶單寧)會加速氧化反應,變成紅褐色的色素。同時,色素分子在高溫下逐漸滲入紫砂表面。在C)步驟中,在茶湯中自然冷卻的過程相對溫和,可以避免茶具快速冷縮。茶鞣質的氧化反應是復雜的。一部分茶鞣質與空氣加速氧化生成茶紅素、茶褐素,這類色素對人體健康沒有大礙。但另一部分茶鞣質還會與金屬、礦物質、蛋白質發生氧化反應生成鹽類、脂類難溶物。過多攝入這些難溶物對人體健康有害,并且這些沉淀還會在茶具表面形成膜進而阻礙的保養效果。在45攝氏度以下,分子運動不劇烈,茶垢會開始快速聚集在茶具表面。所以,在D)步驟中,當茶湯溫度低于45攝氏度后,應盡早從茶湯中取出紫砂茶具。另外,在所述E)步驟中,從茶湯中取出茶具后要及時清洗茶具表面,否則經過多次保養后的茶具表面會積累一層有害茶垢。優選的是,在所述紫砂茶具的浴養方法中,所述茶湯由發酵型茶葉和純凈水組成。發酵類茶葉中的大部分茶鞣質已得到氧化,茶湯中茶褐色含量較高,保養效果更為明顯。喝茶時,使用礦泉水沖泡茶葉口感最佳。所以,長期以來人們也延用礦泉水保養茶具。然而,礦泉水中含有較多礦物質,在經過長時間高溫煮沸后,礦泉水本身便會析出礦物沉淀并附著在茶具上,阻礙陶瓷茶具日后的保養。使用純凈水則可以避免這一現象。同時,在所述B)和E)步驟中,所述水采用純凈水,這樣可以防止晾干之后,水中雜質堵塞紫砂表面氣孔,影響紫砂存香的功能。所述長期停用紫砂茶具的蒸養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將紫砂茶具置于水面上方;B)對水進行加熱,并持續煮沸10至30分鐘,通過定時補水避免干鍋;C)停止加熱,自然冷卻茶具、茶湯;D)自然冷卻至45攝氏度以下時取出茶具;E)用水清洗茶具表面。在A)步驟中,將紫砂茶具置于水面上方,以便利用水蒸氣保養茶具。在B)步驟中,高溫水蒸汽會松動紫砂氣孔中沉積的灰塵和沉淀。在C)步驟中,冷卻茶具,并且在冷凝水沿茶具表面低落的過程中帶走部分灰塵和沉淀雜質。在D)步驟中,45攝氏度的選定考慮到多方面因素。首先,45攝氏度以上會對皮膚造成傷害性熱刺激;其次,45攝氏度以下的水蒸汽作用微弱,可以盡早拿出避免時間浪費。在E)步驟中,用水沖掉已經松動軟化的灰塵和沉淀雜質,實現對疏通紫砂茶具氣孔的疏通。優選的是,在所述E)步驟中,所述水采用純凈水,這樣可以防止晾干之后,水中雜質堵塞紫砂表面氣孔,影響紫砂存香的功能。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技術方案一種實施上述方法的陶瓷茶具保養設備,其包括保養鍋體、頂蓋、網膽和支撐腿。所述網膽能夠在不阻礙保養鍋體內液體和熱量流動的前提下固定茶具的位置。所述網膽依靠所述保養鍋體內壁上的臺肩固定。所述網膽的底面與所述保養鍋體的底面之間留有高度差。這個距離在蒸養茶具時能夠保證茶具高于水面。所述支撐腿置于網膽的底面與保養鍋體的底面之間,以便提升網膽的載重能力。在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中,所述網膽和支撐腿采用不銹鋼制成。優選的是,所述頂蓋還進一步具有阻尼器、壓桿、壓盤。所述阻尼器與頂蓋的中央位置固接。所述壓桿的一端同時穿過所述頂蓋和所述阻尼器,另一端固接所述壓盤。首先,這套帶阻尼的壓盤壓桿組件能夠向茶具溫和的施加一定下壓力,進而克服水沸騰時的升力,防止茶具在內膽里磕碰;其次,在安放頂蓋時阻尼器可以避免壓桿突然下滑磕碰茶具。優選的是,所述阻尼器為空氣式阻尼器,在壓桿運動時產生阻尼;一替代方案為滑動摩擦式阻尼器;另一替代方案為彈簧阻尼器。這三種阻尼器都不屬于液壓阻尼器,不會因漏油而污染茶具。優選的是,所述陶瓷茶具的保養設備還具有至少一個茶包,所述茶包置于所述保養鍋體之內。所述陶瓷茶具保養方法有時需要使用茶湯,所以有時要在保養鍋體中放入茶葉。若將茶葉放入茶包中,可以防止茶葉游離在保養鍋體內,更利于清洗。在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中,所述茶包一 個置于所述網膽的底面之上,另一個置于所述壓盤的朝向網膽底面的一側。將陶瓷茶具隔著茶包放在網膽底面之上,首先起到緩沖作用,可以防止茶具直接磕碰網膽;其次茶包可以阻擋水沸騰時對茶具產生的向上推力,減小茶具震動。將茶包設置在壓盤與茶具接觸的一側,也可以起到緩沖的作用,防止茶具直接磕碰壓盤。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采用了全新的高溫保養方式,本實用新型的陶瓷茶具的保養設備能夠實現如下積極效果第一,在保證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極大地改善了茶壺保養的效果和速率;第二,可通過調整壓盤高度可以適用不同尺寸、類別的茶具保養。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便于理解,現在結合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陶瓷茶具的保養設備的優選實施例的剖視圖。附圖標記1.保養鍋體,2.頂蓋,3.網膽,4阻尼器,5.壓桿,6.壓盤,7.臺肩,8.支撐腿,9.第一個茶包,10.第二個茶包,11.通氣孔,A.浴養的水位,B.蒸養的水位。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陶瓷類型的不同,陶瓷茶具的保養方法包括開片瓷茶具的浴養方法、紫砂茶具的浴養方法、長期停用紫砂茶具的蒸養方法。對于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開片瓷茶具的浴養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A)將開片瓷茶具完全浸泡在茶湯中,所述茶湯由普洱茶和純凈水組成;B)對茶湯進行加熱,并持續煮沸60分鐘,定時補加純凈水以保證浴養的水位A高于茶具;C)停止加熱,并自然冷卻茶具和茶湯到30±5攝氏度;D)保持茶具、茶湯的溫度在30±5攝氏度之間,靜置至少12個小時之后再取出茶亙.
.,N 9E)用純凈水清洗茶具表面的難溶物;F)在30±5攝氏度的環境溫度下,自然晾干開片瓷茶具。對于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紫砂茶具的浴養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A)將紫砂茶具完全浸泡在茶湯中,所述茶湯由普洱茶和純凈水組成;B)對茶湯進行加熱,并持續煮沸60分鐘,定時補加純凈水以保證浴養的水位A高于茶具;C)停止加熱,自然冷卻茶具、茶湯;D)自然冷卻至40攝氏度時取出茶具;E)用純凈水清洗茶具表面的難溶物。對于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長期停用紫砂茶具的蒸養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0055]A)將紫砂茶具置于水面上方;B)對水進行加熱,并持續煮沸30分鐘,定時補加水以防止蒸養的水位B過低造成危險;C)停止加熱,自然冷卻茶具、茶湯;D)自然冷卻至40攝氏度時取出茶具;E)用純凈水清洗茶具表面。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陶瓷茶具的保養設備的最佳實施例進行描述。下文中所采用的描述方位的詞語“上”、“下”、“左”、“右”等均是為了說明的方便,基于附圖中圖面所示的方位而言的。在實際裝置中這些方位可能由于裝置的擺放方式而有所不同。如圖所示,網膽3的上沿懸掛在保養鍋-體I內壁的臺肩7上。支撐腿8置于網膽3的底面與保養鍋體I的底面之間。空氣式阻尼器4與頂蓋2的中央位置固接,壓桿5的一端同時穿過頂蓋2和阻尼器4,壓桿5的另一端固接壓盤6。頂蓋2上開設有通氣孔11。第一個茶 包9置于網膽3的底面之上,第二個茶包10置于壓盤6的朝向網膽底面的一側。下面簡要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安放過程。操作員將保養鍋體I放在爐灶上。然后,將普洱茶放入兩個茶包中,并將第一個茶包9安裝在網膽3的底面上方,第二個茶包10安裝在壓盤6下方。操作員將開片瓷茶具放在第一個茶包9的上方,并向保養鍋體I中加入純凈水,直至茶具完全浸泡在水中。然后蓋上頂蓋2,輕柔地緩慢向下推壓桿5,直至兩個茶包將茶具固定。接下來,便可開始保養程序。在煮沸的過程中,需要定時打開頂蓋2向保養鍋體I中補水。以上是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所做的詳細描述。但這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方案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方案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陶瓷茶具的保養設備,其包括保養鍋體(I)、頂蓋(2)、網膽(3)和支撐腿(8),所述支撐腿(8)置于所述網膽(3)的底面與所述保養鍋體(I)的底面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2)進ー步具有阻尼器(4)、壓桿(5)、壓盤¢),所述阻尼器(4)與所述頂蓋(2)的中央位置固接,所述壓桿(5)的一端同時穿過所述頂蓋(2)和所述阻尼器(4),所述壓桿(5)的另一端固接所述壓盤(6)。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茶具的保養設備還具有至少ー個茶包,所述茶包置于所述保養鍋體(I)之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茶具的保養設備還具有兩個茶包(9)和(10),第一個茶包(9)置于所述網膽(3)的底面之上,第二個茶包(10)置于所述壓盤(6)的朝向網膽底面的ー側。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4)為空氣式阻尼器。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4)為滑動摩擦式阻尼器。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4)為彈簧式阻尼器。
7.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干所述阻尼器(4)為空氣式阻尼器。
8.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4)為滑動摩擦式阻尼器。
9.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干所述阻尼器(4)為彈簧式阻尼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具的保養設備,特別是一種陶瓷茶具的保養設備。所述陶瓷茶具的保養設備包括保養鍋體、頂蓋、網膽、支撐腿。所述頂蓋還具有阻尼器、壓桿、壓盤。所述壓桿的一端同時穿過所述頂蓋中央和所述阻尼器,另一端固接所述壓盤。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采用了全新的高溫保養方式,第一,在保證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極大地改善了茶壺保養的效果和速率;第二,可以適用不同尺寸、類別的茶具保養。
文檔編號A47G23/00GK202408295SQ20112056567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0日
發明者李僑 申請人: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