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在電飯煲中對食物予以保濕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閥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普通的電飯鍋或電飯煲,特別涉及利用在電飯鍋或電飯煲中對食物予以保濕的方法及其控制閥門的結構。
背景技術:
對于以高壓工作方式的電壓力鍋,它們一般是將鍋內的壓力升高到一定的壓力值時工作從而提高烹飪效率,為此它們在工作時其內鍋內的烹飪容腔是密封的。為了釋放鍋內可能出現的極端危險的高壓汽體,在鍋蓋上往往還要設置安全閥,其次還要設置浮子閥或排氣閥,用于在鍋具進入保溫工作狀態或沒有工作時保持內鍋烹飪空間與外部的壓力平衡,為此鍋具未烹飪工作或鍋內壓力非常低時,浮子閥或排氣閥在往往是常開的狀態,鍋外的氣體可以直接進出鍋內,這些結構在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510035853. X的說明書的實施例1中作出了詳細的說明。現有的普通電飯鍋或電飯煲,一般是在沒有鍋內壓力的工況下工作,在其鍋蓋上設置有常開的排氣孔,為此任何時候其內鍋內的壓力都與外部基本一致,外部空氣與內鍋的烹飪容腔之間在任何情況下都是相通的。現有的電壓力鍋或普通電飯鍋,其共同的特點是當鍋具處于未烹飪狀態(例如待機狀態、保溫工作狀態)時,屬于敞開式的結構,其內鍋內的烹飪容腔與外部是相通的。這樣當鍋具處于保溫工作狀態或沒有工作時,我們發現鍋內的大量水分依然會揮發擴散到空氣中去,外部的空氣也可以自由進入內鍋內,從而在經歷一定的時間后,造成米飯干硬甚至
氧化發黃。
發明內容
很多場合下例如上班人員、老人等需要對已經烹飪完畢的米飯繼續留在電飯煲內予以保溫處理,即通過電熱器對內鍋繼續施加少許的熱量維持米飯本身的溫度在60°C到 85°C之間(在高原地區設定的溫度不能超過水的沸點),從而可以對食用米飯的時間作出靈活調整,而又不會擔憂因為等待時間過長而米飯已經冷卻或變酥需要二次加熱的問題。 但我們發現現有的普通電飯煲如果保溫時間過長或者未保溫但存放時間過長,米飯逐漸變得干硬甚至表面氧化變黃或變質,嚴重影響口感。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在電飯煲中對食物予以保濕的控制方法,所述電飯煲包括鍋體、內鍋和鍋蓋,所述內鍋設置在所述鍋體內;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鍋蓋將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予以密封,在所述鍋蓋上設置第一常閉閥門,所述第一常閉閥門連通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和電飯煲的外部空間;當所述電飯煲進入烹飪加熱狀態并且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內的氣壓高于外部氣壓時,所述第一常閉閥門開啟從而向外釋放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內的高壓汽體;當烹飪完畢進入保溫狀態或停機時,所述第一常閉閥門關閉,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處于封閉狀態。所述第一常閉閥門,是一種連通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和電飯煲的外部空間的器件;當電飯煲未加熱烹飪工作或鍋內壓力非常低時所述第一常閉閥門處于關閉狀態的閥門。當所述電飯煲進入烹飪加熱狀態時,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內的水份汽化因而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內的氣壓高于外部氣壓即鍋內外存在一定正壓差時,所述第一常閉閥門開啟從而向外釋放鍋內氣體,否則所述第一常閉閥門就關閉使所述內鍋內的烹飪容腔處于封閉狀態。所述第一常閉閥門可以是一種僅僅單向排氣的常閉閥門,也可以是一種既可以向外排氣又可以向內通氣的雙向閥門。至于啟動所述第一常閉閥門的壓差的數值,理想的狀態可以是接近于零,但在實際應用中肯定是遠大于零,具體數值須根據閥門的具體結構、制造所使用材料的特性以及根據不同地區的環境溫度情況進行調整設定。其次,所述第一常閉閥門既可以安裝在所述鍋蓋的排氣孔中,也可以是采取將所述鍋蓋上的排氣孔與所述第一常閉閥門連通,所述第一常閉閥門安裝定位所述鍋蓋上。所述鍋蓋蓋壓所述內鍋的鍋口并對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予以密封,密封的方式既可以是通過在所述鍋蓋與內鍋之間設置密封圈,也可以是在所述鍋蓋與鍋體之間設置密封圈而間接地對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予以密封。根據上述技術方案,當鍋具處于加熱烹飪狀態時,鍋內的烹飪容腔存在壓力氣體時推動所述第一常閉閥門開啟釋放鍋內的汽體;當鍋具進入保溫工作狀態或完全停止工作沒有壓力氣體(汽體)時,由于內鍋的內外基本沒有壓差,所述第一常閉閥門處于關閉狀態,所述第一常閉閥門、所述鍋蓋與所述內鍋之間的密封結構共同將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密封起來,內鍋內的水份因低于汽化溫度而基本上不會受熱汽化,最多僅僅只會在內鍋的烹飪容腔內自然地擴散揮發。與現有的敞開式的普通電飯煲對比,本發明的電飯煲在進入保溫工作狀態后,內鍋內的水或食物中的水因低于汽化溫度而只能在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內揮發但不會擴散到所述內鍋之外,從而使所述內鍋內的食物始終保持濕潤而不會干枯,外面的氧氣(空氣) 也不會進入內鍋內置換鍋內的水汽,使鍋內的食物不易被氧化而發黃或變質。其次,也可以防止保溫工作狀態或完全停止工作時,外部的爬蟲、細菌或灰塵等進入所述內鍋內。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鍋蓋上還設置第二常閉閥門,當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內的氣壓低于外部氣壓時,所述第二常閉閥門開啟從而讓外部氣體進入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否則關閉所述第二泄氣孔封閉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所述第二常閉閥門主要作用在于當內鍋內出現負壓時讓外部的空氣進入鍋內從而便利于開蓋動作。由于所述第一常閉閥門在鍋具停止烹飪后已經將所述內鍋的內部烹飪容腔予以封閉,當需要開啟所述鍋蓋時,不可避免地在開蓋瞬間形成鍋內負壓;為此根據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所述第二常閉閥門可以在開蓋的瞬間讓外部空氣進入內鍋從而容易開蓋。其次,所述第二常閉閥門既可以安裝在所述鍋蓋的排氣孔中,也可以是將所述鍋蓋的排氣孔與所述第二常閉閥門連通,所述第二常閉閥門安裝定位所述鍋蓋上。一種可應用于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所述第一常閉閥門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常閉閥門包括閥腔和設置在所述閥腔內的閥片,所述閥腔連通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和電飯煲的外部空間;所述閥片的外沿邊與所述閥腔的腔內壁形成動密封,至少位于所述閥片外周邊的一圈閥片壁體受壓時可以上下擺動。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常閉閥門實質上屬于一種雙向閥門,所述閥片的外沿邊與所述閥腔的腔內壁形成動密封,是指所述閥片的外沿邊基本接近所述閥腔的腔內壁
4形成密封,但是所述閥片的外沿邊與所述閥腔的腔內壁之間又可以相對地移動。另外,至少位于所述閥片外周邊的一圈閥片壁體受壓時可以上下擺動,是指整個所述閥片或至少位于所述閥片的外周邊的一圈閥片壁體在受到氣壓沖擊時可以上下擺動,從而在上下擺動到一定的幅度時使所述閥片的外沿邊與所述閥腔的腔內壁之間具有讓空氣流通過的間隙,當閥片的兩邊沒有壓差時,所述閥片處于自然狀態且其外沿邊與所述閥腔的腔內壁之間基本沒有間隙或僅僅具有極小的動配合間隙,從而將所述閥腔封閉。所述閥片可以整體用具有彈性的塑膠材料制造,也可以在金屬片的外面包覆一圈彈性塑膠材料制造。其次所述閥片可以通過中心軸固連到設置在所述閥腔內的橫隔壁上。整個所述閥片或至少其外周邊的一圈閥片壁體在烹飪時類似于翅膀一樣動作,不僅可以平衡鍋內壓力而且還可以消除流經過的氣泡,起到破泡器的作用。當鍋具處于保溫狀態或完全停止工作時,所述閥片與所述閥腔的腔內壁形成密封,可以防止所述內鍋的烹飪容內的水份揮發到鍋外,而且也可以防止外部的污物進入。一種可應用于上述技術方案的所述第二常閉閥門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常閉閥門包括受壓可以變形的密封片和將所述密封片固連在所述鍋蓋上的閥柱,所述密封片位于所述鍋蓋的內側面并全部蓋封設置在所述鍋蓋上的排氣孔。這樣利用所述第二常閉閥門,可以在所述內鍋內出現負壓如開蓋時讓外部的氣體進入所述內鍋內,但在其它情況下所述第二常閉閥門是封閉的。由于本發明具有上述特點和優點,可以應用到常壓狀態下工作的普通電飯煲、煲湯鍋或類似烹飪器具中。
圖1是應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的A部放大圖,也是所述第一常閉閥門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中的B部放大圖,也是所述第二常閉閥門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應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所述第一常閉閥門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5是應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所述第一常閉閥門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中所述第一常閉閥門的第一工作狀態示意圖;圖7是圖5中所述第一常閉閥門的第二工作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應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產品結構作出具體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保濕型普通電飯煲,包括鍋蓋1、鍋體2、內鍋3和設置在所述內鍋3外圍的加熱器31,所述內鍋3、加熱器31設置在所述鍋體2內,所述鍋蓋1與所述內鍋 3之間設置有內鍋密封圈32,所述鍋蓋1蓋壓在所述內鍋3的鍋口從而對所述內鍋3的烹飪容腔予以密封。所述鍋蓋1包括外殼體11、內襯12和內蓋13。所述鍋蓋1上設置有總閥腔16, 其中所述總閥腔16與設置在所述內蓋13上的排氣孔15連通,所述總閥腔16與所述內蓋 13之間通過密封圈14連接起來。如圖2所示,所述總閥腔16的橫隔壁17上設置有第一泄氣孔43,在對應所述第一泄氣孔43的位置設置有第一常閉閥門4,所述第一常閉閥門4是單向閥,所述第一泄氣孔43的氣流通道與所述第一常閉閥門4的氣流通道連通;如圖3所示,所述總閥腔16的橫隔壁17上還設置有第二泄氣孔60,在所述第二泄氣孔60中設置有第二常閉閥門6,所述第二常閉閥門6也是單向閥,所述總閥腔16上設置溢氣孔18,從所述排氣孔15進入的氣流可以通過所述第一常閉閥門4后從所述溢氣孔18排出,或者從所述溢氣孔18進入的空氣可以通過所述第二泄氣閥門6后進入所述內鍋3烹飪容腔內。如圖2所示,所述第一常閉閥門4包括閥腔41和重力珠42,所述第一泄氣孔43的出氣口呈錐形從而可以讓所述重力珠42落下時堵塞所述第一泄氣孔43。所述閥腔41上設置有泄氣口 40。所述第一常閉閥門4是一種平常處于關閉狀態的單向閥門。所述第一常閉閥門4連通所述內鍋3的烹飪容腔和電飯煲的外部空間,當所述電飯煲進入烹飪加熱狀態時,所述內鍋3的烹飪容腔內的水份汽化因而所述內鍋3的烹飪容腔內的氣壓高于外部氣壓,所述第一常閉閥門4的重力珠42被頂起從而可以釋放所述內鍋3內的高壓汽體。否則所述重力珠42落下關閉所述第一泄氣孔43,進而密閉所述內鍋3的烹飪容腔。至于啟動所述第一常閉閥門4(或重力珠42)的壓差的數值,可以根據所述第一泄氣孔43的口徑配重相應的所述重力珠42,其次還可以考慮不同地區的環境溫度情況進行調整設定。如圖4所示,作為一種等同的實施方案,所述第一常閉閥門4可以改為如圖4所示的另一種單向閥門5的結構。另一種結構的所述單向閥門5包括呈T形的閥芯53和連接在所述閥芯53頂端部的密封片52,所述密封片52蓋封在第一泄氣孔43上。為了讓所述閥芯53上移后不會堵塞所述第一泄氣孔43,在所述閥芯53的上部設置幾個凸臺54,從而當所述內鍋3內的氣壓高于外部氣壓時,所述常閉閥門5的所述密封片52被頂起,氣流穿過所述凸臺M的間隙進入所述第一泄氣孔43釋放所述內鍋3內的高壓汽體。當所述內鍋 3內的氣壓降低時,所述密封片52依自重落下封閉第一泄氣孔43。為了使所述密封片52 能夠可靠地落下,如圖4所示,還可以在所述密封片52或所述閥芯53的上部設置復位彈簧 51。 如圖3所示,所述第二常閉閥門6包括可以受壓變形的密封片62和將所述密封片 62固連在所述鍋蓋1上的閥柱61,所述密封片62位于所述鍋蓋1的內側并全部蓋封設置在所述橫隔壁17上的所述第二泄氣孔60,所述密封片62用具有彈性的硅膠等材料制造。這樣當揭開所述鍋蓋1時,外部的氣流能夠穿過所述第二泄氣孔60并頂壓所述密封片62變形進入所述內鍋3,使開蓋過程輕松便利,否則所述密封片62自行復位關閉所述第二泄氣孔60并進而封閉所述內鍋3的烹飪容腔。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當所述電飯煲進入烹飪加熱狀態時,所述內鍋3的烹飪容腔內的水份汽化因而所述內鍋3的烹飪容腔內的氣壓高于外部氣壓,所述內鍋3的烹飪容腔存在的壓力氣體推動所述第一常閉閥門4開啟釋放鍋內的汽體;當鍋具進入保溫工作狀態或完全停止工作時,所述內鍋3的內外基本沒有壓差,所述第一常閉閥門4處于關閉狀態, 所述第一常閉閥門4、所述鍋蓋1與所述內鍋3之間的密封結構共同將所述內鍋3的烹飪容腔密封起來,所述內鍋3的烹飪容腔內的水份因低于汽化溫度而基本上不會受熱汽化,最多僅僅只會在所述內鍋3的烹飪容腔內擴散揮發。與現有的敞開式的普通電飯煲對比,本發明的電飯煲在進入保溫工作狀態后,所述內鍋3內的水或食物中的水只能在所述內鍋3 的烹飪容腔內揮發而不會擴散到所述內鍋3的烹飪容腔之外,從而使所述內鍋3內的食物始終保持濕潤而不會干枯,外面的氧氣或空氣也不會進入內鍋3的烹飪容腔內置換鍋內的水汽,使鍋內的食物不易被氧化而發黃或變質。其次,也可以防止保溫工作狀態或完全停止工作時,外部的爬蟲、細菌或灰塵等進入所述內鍋3內。如圖5、圖6和圖7所示,上述的所述第一常閉閥門4和所述第二常閉閥門6還可以合并為一改為如圖5、圖6和圖7所示的閥門7的結構,所述閥門7實質上屬于一種雙向閥門。所述閥門7同樣包括所述總閥腔16以及設置在所述總閥腔16上的溢氣孔18,所述總閥腔16的橫隔壁17上還設置有通氣孔76。所述閥門7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總閥腔16下面的閥腔71、設置在所述閥腔71內的徑向方向上的閥片73,所述閥片73通過中心定位軸 72固連在所述橫隔壁17上,所述閥腔71下部具有敞口的開口 70,所述閥腔71通過開口 70 和通氣孔76連通所述內鍋3的烹飪容腔和電飯煲的外部空間;所述閥門7可以通過所述閥腔71密封固連在(圖1中所示的)所述鍋蓋1的排氣孔15上,也可以通過連通管與所述排氣孔15連接起來。所述閥片73的中心部位由金屬片制造,再在金屬片的外面包覆一層軟硅膠,特別是位于金屬片周邊外的硅膠形成一圈可以變形的具有彈性的裙邊膜片74,從而所述閥片 73的閥片壁體由內層的不易變形的中心部位75和位于外周邊的具有彈性的裙邊膜片74組成;當然作為一種等同的方案還可以是所述閥片73的全部閥片壁體都用具有彈性的硅膠制造。所述裙邊膜片74的外沿邊基本接近所述閥腔71的腔內壁形成密封,但是所述裙邊膜片74的外沿邊與所述閥腔71的腔內壁之間又可以相對地移動。當沒有受到氣壓沖擊時如圖5所示所述裙邊膜片74復位,所述裙邊膜片74的外沿邊與所述閥腔71的腔內壁之間基本沒有間隙或僅僅具有極小的動配合間隙,從而將所述閥腔71封閉。當所述內鍋3內的壓力上升大于外部壓力時,如圖6所示,所述裙邊膜片74的外沿邊向上擺動并與所述閥腔 71的腔內壁之間形成間隙77,從而所述內鍋3內的壓力蒸汽以圖示的a方向釋放出去;反之當開啟所示鍋蓋1時所述內鍋3內的壓力突然小于外部氣壓,如圖7所示,所述裙邊膜片 74的外沿邊向下擺動并與所述閥腔71的腔內壁之間形成間隙77,從而讓外部的氣體以圖示的b方向進入。
權利要求
1.一種在電飯煲中對食物予以保濕的控制方法,所述電飯煲包括鍋體、內鍋和鍋蓋,所述內鍋設置在所述鍋體內;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鍋蓋將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予以密封,在所述鍋蓋上設置第一常閉閥門,所述第一常閉閥門連通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和電飯煲的外部空間;當所述電飯煲進入烹飪加熱狀態并且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內的氣壓高于外部氣壓時,所述第一常閉閥門開啟從而向外釋放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內的高壓汽體;當烹飪完畢進入保溫狀態或停機時,所述第一常閉閥門關閉,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處于封閉狀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電飯煲中對食物予以保濕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鍋蓋上還設置第二常閉閥門,所述第二常閉閥門連通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和電飯煲的外部空間,當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內的氣壓低于外部氣壓時,所述第二常閉閥門開啟從而讓外部氣體進入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否則關閉所述第二泄氣孔封閉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電飯煲中對食物予以保濕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內的氣壓低于外部氣壓時,所述第一常閉閥門開啟從而讓外部氣體進入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否則關閉所述第一常閉閥門封閉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
4.一種可應用于權利要求1、2或3的所述第一常閉閥門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常閉閥門包括閥腔和設置在所述閥腔內的閥片,所述閥腔連通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和電飯煲的外部空間;所述閥片的外沿邊與所述閥腔的腔內壁形成動密封,至少位于所述閥片外周邊的一圈閥片壁體受壓時可以上下擺動。
5.一種可應用于權利要求2的所述第二常閉閥門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常閉閥門包括受壓可以變形的密封片和將所述密封片固連在所述鍋蓋上的閥柱,所述密封片位于所述鍋蓋的內側面并全部蓋封設置在所述鍋蓋上的排氣孔。
全文摘要
一種在電飯煲中對食物予以保濕的控制方法,所述電飯煲包括鍋體、內鍋和鍋蓋,鍋蓋將內鍋的烹飪容腔予以密封,在鍋蓋上設置第一常閉閥門,第一常閉閥門連通內鍋的烹飪容腔和電飯煲的外部空間;當內鍋的烹飪容腔內的氣壓高于外部氣壓時,第一常閉閥門開啟從而向外釋放所述內鍋的烹飪容腔內的高壓汽體;當烹飪完畢第一常閉閥門關閉,內鍋的烹飪容腔處于封閉狀態。本發明的電飯煲內的食物始終保持濕潤而不會干枯,外面的氧氣也不會進入內鍋內置換鍋內的水汽,使鍋內的食物不易被氧化而發黃。由于本發明具有上述特點和優點,可以應用到常壓狀態下工作的普通電飯煲、煲湯鍋或類似烹飪器具中。
文檔編號A47J27/00GK102349787SQ201110209970
公開日2012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1日
發明者李孜宇, 簡偉文, 鄒邦明, 韋興龍 申請人:廣東伊立浦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