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炊具用鍋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廚房小家電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炊具用鍋體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炊具用鍋體主要有兩種普通鍋體,其自身為金屬材料拉伸制成,其發熱主要通過在鍋體底部設有電熱裝置(電熱板或電熱盤),鍋體通過與電熱裝置接觸傳熱。自發熱鍋體,其在普通鍋體的底部焊接發熱管或電熱膜,其依靠電極開關與底部實現電連接, 實現鍋體自發熱。I.普通鍋體由于依靠接觸傳熱,其熱效率不高,且電熱裝置存在斷電后熱上沖的問題,控制上難以實現精確控制,影響烹飪效果。2.電熱管或電熱膜焊接在鍋體底部的產品已經有很多,由于電熱管或電熱膜與鍋體焊接在一體,其具備熱效率高,控制準確的優點,較發熱盤接觸傳熱的方式有顯著優點, 但其卻總不能實現普及,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1).雖然產品的實際使用并不會出現問題, 但電熱管外露使消費者對其清洗產生質疑,擔心有觸電危險。2).其與底部的電連接必須通過在底部設置插座實現,外觀與現有產品內鍋差異大,消費者對其清洗產生質疑,擔心有觸電危險,且當應用于電飯煲或電壓力鍋等產品時,由于電飯煲或電壓力鍋的鍋體下部清洗有時需浸入水中,導致消費者擔心插座的密封性,同時也擔心會有異物卡入插座導致使用問題,同時對于電熱管或電熱膜外露的產品,其鍋體一旦出現撞擊,很容易導致電熱管或電熱膜損壞,造成產品使用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的根本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熱效率提升顯著、保溫效果好、安全可靠的電炊具用鍋體。針對以上根本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相應的解決技術方案是—種電炊具用鍋體,包括內鍋,其中還包括有外鍋,所述內鍋與所述外鍋之間形成一空腔,電熱元件置于空腔內,所述內鍋和與所述外鍋的結合部密封連接。電熱元件置于空腔內,可以是直接焊接在所述內鍋的底部,也可以是通過印刷方式與內鍋底部一體設置,令熱能效直接傳送至鍋體內部。提升了電炊具的熱能效利用率。所述內鍋與所述外鍋的結合部處設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為橡膠密封圈,這樣進一步加強所述內鍋與所述外鍋連結處的密封,避免液體流進空腔內。提高了本實用新型電炊具用鍋體的安全性能。所述內鍋與所述外鍋形成的空腔為真空結構。真空結構有利于保溫,保證了熱能效的充分利用。所述空腔內填充有保溫材料。所述保溫材料可以是保溫棉或發泡劑或橡膠,通過注塑或填注或鑲嵌方式置于內外鍋之間,也可將其預先制成,在安裝外鍋前置于內鍋外圍進行安裝。確保其保溫效果之外,還有效提高空腔內電子元件的絕緣性能。[0011]作為保溫材料的另一種安裝方式,所述空腔預先成型通過封裝方式進行安裝有保溫材料。將保溫材料預先制成,在安裝外鍋前置于內鍋外圍進行安裝。所述保溫材料為保溫棉或發泡劑或橡膠或石棉或泡沫襯套或玻璃纖維或膨脹珍珠。所述電熱元件為發熱管、電熱膜、電磁線圈之中的任意一種或其組合。當上述電熱元件(3)為發熱管和/或電熱膜時,電熱元件與內鍋直接接觸。可以是直接焊接在所述內鍋的底部,電熱膜通過印刷方式與內鍋底部一體設置。所述內鍋的鍋口形成一斜向面,所述斜向面與所述外鍋面定位。斜向面形成的外鍋與內鍋的自然間隙可作為內鍋電熱膜與外鍋手柄電極連接導線的走線空間,也就是走線槽。這樣可在現有產品的外形和工藝上直接制成,而不需要對內鍋或外鍋進行額外的工藝處理,外觀上接近現有產品內鍋,工藝上較為簡單。進一步地,斜向面還可以設于外鍋,所述外鍋采用變薄拉伸工藝,在鍋口處自然形成一斜向面,其可作為外鍋套入內鍋的定位面。再進一步地,所述斜向面處形成臺階面。其臺階面作為塑膠或橡膠圈的定位面。臺階面通過機加工方式制出一凹槽,外鍋與內鍋配合時,外鍋口部的插入內鍋口部的凹槽,實現密封,同時,臺階面形成的外鍋與內鍋的自然間隙可作為內鍋電熱膜與外鍋手柄電極連接導線的走線空間,即走線槽。這樣可在現有產品的外形和工藝上直接制成,而不需要對內鍋或外鍋進行額外的工藝處理,外觀上接近現有產品內鍋,工藝上較為簡單。所述內鍋與所述外鍋的結合部為過盈配合或焊接方式或壓接方式或口部翻邊。在本實用新型中,外鍋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制成外鍋上部為金屬材質,外鍋上部制成一大致為環形的結構,下部為非金屬材質,優選為塑膠材質,兩者通過鑲嵌或壓接方式固定連接。這樣做的利益點在于,外形設計上有了更多的可擴展性。保溫效果的處理中,由于下部為非金屬材質,其保溫效果會比全金屬材質制成的外鍋更好,其與下部電熱裝置之間的電器絕緣性能同樣也更好,有利于產品的實際使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熱效率提升顯著、保溫效果好、安全可靠,電熱膜與內鍋激光焊接,外觀美觀。
[0021]圖[0022]圖[0023]圖[0024]圖[0025]圖[0026]圖[0027]圖[0028]圖[0029]圖[0030]圖[0031]圖[0032]圖12是內鍋與外鍋焊接并且內鍋設有臺階和走線槽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3是內鍋翻邊并設有臺階和走線槽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4是實施例一設有手柄和上電極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實施例一如圖1-3、圖7和圖1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炊具用鍋體,包括內鍋1和外鍋 2,內鍋1與外鍋2之間形成一空腔,電熱元件3置于空腔內并與內鍋1底部直接接觸,內鍋 1和與外鍋2的結合部密封連接。在本實施例中,電熱元件3為電熱管,電熱管直接焊接在內鍋1的底部,令熱能效直接傳送至鍋體內部。提升了電炊具的熱能效利用率。內鍋1與外鍋2的結合部處設有密封件4。密封件4優選為橡膠密封圈。從而進一步加強了內鍋1與外鍋2連結處的密封,避免液體流進空腔內。提高了本實用新型電炊具用鍋體的安全性能。內鍋1與外鍋2形成的空腔為真空結構。真空結構有利于保溫,保證了熱能效的充分利用。內鍋1的鍋口形成一斜向面,斜向面與外鍋面定位。斜向面形成的外鍋1與內鍋2 的自然間隙可作為電熱元件3與外鍋2的手柄7處設有電極8連接和導線11的走線槽9, 這樣可在現有產品的外形和工藝上直接制成,而不需要對內鍋1或外鍋2進行額外的工藝處理,外觀上接近現有產品內鍋1,工藝上較為簡單。斜向面處形成臺階面6。其臺階面6作為塑膠或橡膠圈的定位面。臺階面6通過機加工方式制出一凹槽,外鍋2與內鍋1配合時,外鍋2 口部的插入內鍋1 口部的凹槽,實現密封。實施例二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電炊具用鍋體,電熱元件3與實施例一不同,其他結構大體相同,不再一一贅述。在本實施例中,電熱元件3為電熱膜。電熱膜印刷于內鍋1的底部,令熱能效直接傳送至鍋體內部。提升了電炊具的熱能效利用率。實施例三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電炊具用鍋體,與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的空腔內填充有保溫材料5。保溫材料5優選為保溫棉,通過填注方式置于內鍋1與外鍋2之間,確保其保溫效果之外,還有效提高空腔內電子元件的絕緣性能。實施例四本實施例的電炊具用鍋體,保溫材料5的固定方式與實施例三不同,其他結構大體相同,不再一一贅述。本實施例中,將保溫材料5預先制作成型,保溫材料5的形狀與空腔形狀大體一致,然后在安裝外鍋2前將保溫材料5置于內鍋1的外圍,再進行固定安裝。實施例五[0052]如圖6、圖12所示,本實施例的電炊具用鍋體,內鍋1和外鍋2之間的結合部與實施例一不同,其他結構大體相同,不再一一贅述。本實施例中的內鍋1和外鍋2的口部結合處采用焊接方式連接。實施例六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電炊具用鍋體,內鍋1和外鍋2之間的結合部與實施例一不同,其他結構大體相同,不再一一贅述。本實施例中的內鍋1和外鍋2的口部結合處為過盈配合,兩者通過壓接方式實現連接及密封處理。實施例七如圖11所示,本實施例的電炊具用鍋體,內鍋1和外鍋2之間的結合部與實施例一不同,其他結構大體相同,不再一一贅述。在本實施例中,外鍋2采用變薄拉伸工藝,在鍋口處制出向下的翻邊,外鍋2與內鍋1配合時,外鍋2 口部插入內鍋1 口部翻邊,實現密封。實施例八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的電炊具用鍋體,內鍋1和外鍋2之間的結合部與實施例一不同,其他結構大體相同,不再一一贅述。在本實施例中,外鍋2與內鍋1 口部均向外翻,外鍋2套入內鍋1后,再將其翻邊進行卷邊實現兩者的密封處理。也可以再翻邊實現兩者的密封處理。均可達到同樣的技術效果。實施例九如圖8、圖9所示,本實施例的電炊具用鍋體,內鍋1和外鍋2之間的結合部與實施例一不同,其他結構大體相同,不再一一贅述。在本實施例中,內鍋1 口部設有一橡膠密封圈,橡膠密封圈的外圍尺寸略大于外鍋2 口部直徑,當外鍋2套入內鍋時,橡膠密封圈被壓緊,從而實現內鍋1與外鍋2的緊密配合。實現內鍋1與外鍋2 口部結合處的密封。實施例十如圖8、圖12、圖14所示,本實施例的電炊具用鍋體,臺階面6的設置與實施例一不同,其他結構大體相同,不再一一贅述。在本實施例中,內鍋1側部為臺階面6,臺階面6形成的外鍋2與內鍋1的自然間隙可作為內鍋1的電熱元件3與外鍋2的手柄7以及電極8和連接導線11的走線槽9。其在現有產品的外形和工藝上直接制成,不需要對內鍋1或外鍋2進行額外的工藝加工處理, 外觀上接近現有產品內鍋,工藝上較為簡單。同時臺階面6可作為蒸格的定位,不影響消費者的使用。外鍋2與內鍋1的結合處設置密封件4。實施例i^一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的電炊具用鍋體,外鍋2的制作方式與實施例一不同,其他結構大體相同,不再一一贅述。在本實施例中,外鍋2通過以下方式制成外鍋2上部制成一環形結構,下部為塑膠,兩者通過壓接方式實現連接。由于下部為非金屬材質,其保溫效果會比全金屬材質制成的外鍋更好,其與下部電熱裝置之間的電器絕緣性能更好,更利于產品的實際使用。[0072] 綜上所述,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閱讀本實用新型文件后,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構思無需創造性腦力勞動而作出其他各種相應的變換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電炊具用鍋體,包括內鍋(I),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外鍋(2),所述內鍋(I)與所述外鍋⑵之間形成一空腔,電熱元件⑶置于空腔內,所述內鍋⑴和與外鍋⑵的結合部密封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炊具用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鍋(I)與所述外鍋(2)的結合部處設有密封件(4)。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炊具用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鍋⑴與所述外鍋⑵形成的空腔為真空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炊具用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內有保溫材料(5),所述保溫材料(5)通過注塑、填注、鑲嵌的任意一種方式置于所述空腔內或將保溫材料(5)預先制成一整體后置于內鍋(I)外圍再安裝外鍋(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炊具用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材料(5)為保溫棉或發泡劑或橡膠或石棉或泡沫襯套或玻璃纖維或膨脹珍珠。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炊具用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熱元件(3)為發熱管和/ 或電熱膜和/或電磁線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炊具用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熱元件(3)為發熱管和/ 或電熱膜,電熱元件與內鍋(I)直接接觸。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炊具用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鍋(I)的鍋口自然形成一斜向面,所述斜向面與所述外鍋(2)定位。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炊具用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面處形成臺階面(6)。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炊具用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鍋(I)與所述外鍋(2)的結合部為過盈配合或焊接方式或壓接方式或口部翻邊或口部卷邊。
11.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炊具用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鍋(2)上部為金屬材質并制成一大致為環形的結構,下部為非金屬材質,兩者通過鑲嵌或壓接方式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廚房小家電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炊具用鍋體,包括內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外鍋,所述內鍋與所述外鍋之間形成一空腔,電熱元件置于空腔內并與所述內鍋底部直接接觸,所述內鍋和與外鍋的結合部密封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電炊具用鍋體,其熱效率提升顯著、保溫效果好、安全可靠,電熱膜與內鍋焊接,外觀美觀。
文檔編號A47J27/00GK202287712SQ20102062814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6日
發明者張興海, 房啟斌, 蔡才德, 高暉 申請人:浙江蘇泊爾家電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