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吸附材料的重量與洗滌容器內的濕潤量相配的吸附干燥裝置的洗碗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洗碗機,尤其是家用洗碗機,包括至少一個洗滌容器和用于干燥 洗滌后的物品的至少一個干燥裝置,所述干燥裝置可具有用于保持可逆脫水吸附材料、尤 其是沸石的至少一個吸附容器和至少一個空氣傳導通道,所述空氣傳導通道位于干燥裝置 和洗滌容器之間,以在洗滌容器和吸附容器之間產生空氣交換。
背景技術:
例如DE10353774A1、DE10353775A1 或 DE102005004096A1 所公開的洗碗機均具有
用來干燥餐具的所謂的吸附柱。在此,在用來干燥餐具的洗碗機的相應的洗滌程序的“干 燥”子程序步驟中,利用鼓風機引導潮濕空氣從洗碗機的洗滌容器經過吸附柱,通過吸附柱 的可逆脫水干燥材料,且以冷凝方式從所經過的空氣中去除水分。將可逆脫水干燥材料加 熱到很高的溫度,即可使吸附柱再生、也就是解吸附。這樣,儲存在該材料中的水將會以高 溫水蒸汽形式流出,然后通過鼓風機產生的空氣流將其引入到洗滌容器中。這樣,就可以將 洗滌液和/或位于洗滌容器中的餐具以及洗滌容器中的空氣加熱。已證明這種吸附柱特別 有利于以節能、安靜的方式干燥餐具。為了避免干燥材料在解吸附過程中局部過熱,例如可 按照DE102005004096A1所述,將加熱裝置沿空氣流動方向布置在吸附柱的空氣入口的上 游。盡管采用了這種“空氣加熱”方式進行解吸附,但實際上很難充分理想地干燥可逆脫水 干燥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洗碗機、尤其是家用洗碗機,借此,可用來進一步改善 洗碗機的吸附干燥裝置的吸附單元的可逆脫水吸附干燥材料的吸附效果和/或解吸附效^ ο就上述類型的洗碗機而言,解決這一任務的方式如下在吸附容器中提供的用于 吸附通過空氣交換傳送的水分量的可逆脫水吸附材料的重量使得吸附材料吸收的水分量 少于施加到待洗滌的物品上的液體量,尤其少于在清潔沖洗步驟中施加的液體量。適當匹配吸附容器中的吸附材料的重量,使其僅僅吸收全部液體量的一部分,且 這部分液體量少于施加到待洗滌的物品上的總液體量,就能使用很少的吸附材料高效結合 空氣中的水分。這樣,就能實現緊湊的吸附容器結構。同時,還可保證減少利用加熱裝置進行加熱使吸附材料完全再生所需的能耗,這 是因為實際中僅僅對經過匹配或測量的足以使洗滌物品良好干燥的吸附材料進行加熱。根據本發明的第一種改進實施方式,在吸附容器中有利地提供的可逆脫水吸附材 料的重量使得可逆吸附材料吸附的水分量基本上等于在清潔沖洗步驟結束時濕潤洗滌物 品的濕潤量。在這種情況下,所述濕潤量尤其是指清潔沖洗步驟結束時附著到已被洗滌的 物品、用于保持餐具的籃和/或洗滌容器的內壁上而并不會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洗滌容器的底部的液體量,在清潔沖洗步驟中,已被洗滌的物品利用摻有應力消除劑的水處理。采用這 種匹配吸附材料的重量的方式,可使得吸附材料的吸濕能力足以用空氣交換方式在吸附材 料中基本上完全結合或吸收這些濕潤量。優選地,放置在吸附容器中的吸附材料的重量使得吸附的水分量為施加到洗滌物 品上的液體量的4% 25%、尤其是5% 15%。有利地,吸附容器中的可逆脫水吸附材料的重量為0. 2kg 5kg、特別是0. 3kg 3kg、優選為 0. 5kg 2. 5kg。根據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吸附容器可以設置在洗滌容器的底部下方的底部組件 中。這樣,就能以結構緊湊的方式將足量的吸附材料置于洗碗機中,從而不會在洗滌容器的 側壁的區域中浪費結構空間。因此,洗碗機的內部尺寸和外部尺寸可以基本上保持不變。根據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干燥裝置可通過至少一個空氣傳導通道與洗滌容器的 至少一個出口和至少一個入口相連。這樣就能在閉合回路中進行空氣循環。特別地,可有益地,空氣傳導通道基本上布置在洗滌容器之外,使得洗滌容器內的 有效空間保持不變,也就是不會減小。特別地,空氣傳導通道的出口側管段在靠近洗滌容器的底部的區域與洗滌容器的 至少一個入口相連。這樣,有利于將吸附容器置于洗碗機的底部組件中。以這種方式可以 使得干燥后的空氣從吸附容器直至流入洗碗機的洗滌容器中的流出路徑保持最短,從而盡 可能避免不必要的熱量損失。特別地,空氣傳導通道的入口側管段可在洗滌容器的底部上方、特別是在與洗滌 容器的頂蓋接近的區域與洗滌容器的至少一個出口相連。這樣就能在例如洗滌或清潔沖洗 過程或中間沖洗過程中盡可能避免噴淋水從洗滌容器中的噴淋裝置進入空氣傳導通道的 入口側管段的輸入開口中。否則將會導致吸附材料不利地部分或完全飽和和損壞,尤其會 妨礙或甚至損害吸附材料原有的吸附特性和/或解吸附特性,并且會使其部分或完全無法 用于干燥來自洗滌容器的潮濕空氣。此外,必要時,可有利地,空氣傳導通道的入口側管段在靠近吸附容器的底部的區 域通到干燥裝置的吸附容器中,使得吸附容器的流入方向尤其偏轉大約90°而變為吸附容 器的優選垂直的通流方向。這樣,一方面可使潮濕空氣從洗滌容器經過布置在洗滌容器的 一個側壁和/或后壁上的空氣傳導通道的至少一個入口側管段引出。另一方面,可以使得 空氣傳導通道的出口側管段在吸附容器的輸出開口與洗滌容器的輸入開口之間基本上呈 直線延伸,并且保持比較短的長度。這樣尤其有利于將空氣傳導通道的出口側管段在靠近 洗滌容器的底部的區域與洗滌容器的至少一個入口相連。例如,空氣傳導通道的出口側管 段可以通到洗滌容器的底部中的開口。這樣,尤其可在吸附材料的解吸附過程中盡可能避 免熱量損失,這是因為在解吸附過程中經過加熱的離開吸附容器的空氣能夠以基本上沒有 路途損失的方式、也就是直接流入洗滌容器中。這樣,尤其可以在解吸附過程中改善吸附干 燥裝置的效率。根據另一有利的改進實施方式,當沿空氣流的流動方向觀看時,在干燥裝置的上 游可設有用于產生空氣流的至少一個鼓風機。這樣,就能特別有效地使空氣強制流過吸附 材料。根據另一有利的改進實施方式,當沿流動方向觀看時,在鼓風機和干燥裝置之間可設有用于解吸附的至少一個相應的加熱元件、特別是電加熱元件。這樣,就能有利于對吸 附材料進行再生,使其經過再生后可在下一洗碗程序中用于干燥已被洗滌的物品。特別地,當沿流動方向觀看時,可有益的是,在吸附容器中,在吸附容器的包含可 逆脫水吸附材料的吸附單元的上游設有作為吸附容器的組成元件的用于所述吸附材料的 解吸附的至少一個加熱元件、特別是電加熱元件。這樣,提供了空氣加熱,即,熱空氣可以盡 可能均勻地流過吸附材料。以這種方式能盡可能避免產生所謂“熱斑”,也就是盡可能避免 吸附材料的填充體積中出現局部過熱部位。根據一種有利的改進實施方式,干燥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具有可逆脫水干燥材料或 干燥劑的至少一個吸附單元,尤其是沸石固定床或沸石包裝體。尤其可通過優選球形的松 散沸石顆粒材料形成沸石包裝體。優選地,將干燥材料或吸附材料以盡可能相同的層厚置 于吸附單元的容器或殼體中。優選地,吸附單元的容器在其空氣輸入開口和/或空氣輸出 開口分別被至少一個濾網限界或遮蓋。這樣,就能以實用而且緊湊的方式存放吸附材料,同 時能夠讓空氣充分通過,從而使得吸附材料不僅能夠以冷凝方式充分吸附流經空氣中的水 分,而且也能以加熱流經空氣的方式使得所儲存的水分重新釋放或解吸附。從屬權利要求為本發明的其它改進實施形式。
以下將根據唯一的一幅圖,對本發明及其改進實施例進行更詳細地解釋。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所示為洗碗機GS的示意圖,包括洗滌容器SB和吸附干燥系統TS,所述吸附干 燥系統優選布置在外面,即布置在洗碗機GS的洗滌容器SB之外。主要部件包括空氣傳導 通道VK、至少一個鼓風機或風扇GB以及干燥裝置TE。在洗滌容器SB中安置有例如一個或 多個用來盛放、洗滌餐具的網藍GK。干燥裝置TE通過空氣傳導通道VK與洗滌容器SB的至 少一個出口 EL和至少一個入口 AL相連。在這種情況下,所述空氣傳導通道VK基本上布置 在洗滌容器SB之外。具體而言,空氣傳導通道VK的入口側管段RAl在靠近遠離洗滌容器 的底部的頂部區域或上部區域連接到洗滌容器SB的出口 EL。空氣傳導通道VK的出口側管 段RA2在靠近洗滌容器SB的底部的區域通到洗滌容器SB的入口 AL。通過這種方式,例如 就能在洗碗程序的干燥步驟期間將空氣從洗滌容器SB的內部經由空氣傳導通道VK引向干 燥裝置TE,經過干燥后將其從所述干燥裝置重新送回洗滌容器SB之中,也就是通過吸附干 燥系統TS使空氣循環。由于空氣入口在洗滌容器SB的上部區域,因此基本上可避免水從 洗滌容器的底部的集水池(為了簡明起見,圖中已省略)或者從洗滌容器的噴水系統WS進 入空氣傳導通道以及干燥裝置TE的吸附容器BEH之中,否則將會使得吸附材料變得過濕而 無法使用。在此,在該示例性實施例中,有利地,干燥裝置TE布置在洗滌容器SB的底部下方 的底部組件或下部單元BG中。將其設計成所謂的吸附柱的形式。在同一個殼體或容器BEH 中,所述吸附柱包括至少一個加熱元件HZ和沿流動方向布置于下游的吸附單元SE,吸附單 元中裝有例如沸石之類的可逆脫水吸附材料ΖΕ0。吸附單元尤其包含吸附材料的固定床、 優選沸石的固定床作為分子篩,或者填充有松散的吸附材料、優選沸石。尤其可通過松散的
6顆粒材料或其它微粒、優選是優選成微球形狀的沸石微粒構成吸附材料填充體、特別是沸 石填充體。優選地,在干燥裝置TE的容器或殼體BEH中將一層或者多層基本上具有相同厚 度的干燥材料或吸附材料置于兩個在高度方向相隔一定間隙的濾網或沖孔板之間形成吸 附單元SE。在此,按照可以預先設定的高度距離將這兩個濾網相互平行并且相互重合布置 在水平面上。在此,每一個濾網均基本上呈平面狀或者平坦形狀。殼體BEH的外殼圍繞兩 個濾網的整個外圓周在其外邊緣上將其包圍形成外邊界。因此,將吸附單元SE布置在殼體 BEH內基本上水平的平面上。通過這種方式,吸附單元優選在每個空氣輸入開口和/或空氣 輸出開口處被至少一個濾網或網格限制或遮蓋,從而防止吸附材料微粒、尤其是沸石微粒 從吸附單元SE的容器BEH脫落,同時空氣能夠以基本上沒有流動阻力的方式從空氣輸入開 口經由吸附材料內部流向空氣輸出開口。吸附單元優選具有基本上呈平面狀的入口側流入 面和基本上呈平面狀的出口側流出面。采用這種類型的吸附單元,就能以實用而且緊湊的 方式存放吸附材料,同時能夠讓空氣充分通過,使得對于吸附過程,吸附材料不僅能夠以冷 凝方式充分吸附流經空氣中的水分,對于解析過程,也能以加熱流經空氣的方式使得所儲 存的水分重新釋放或解吸附,從而將吸附材料再生。干燥裝置TE的殼體BEH形成并位于洗滌容器GS的底部下方,從而使得基本上垂 直的空氣流能夠從中流過。這就是說,可允許空氣流自下而上流過內置的吸附單元SE。為 了空氣供給,空氣傳導通道VK的入口側管段RAl的下游側末段在殼體BEH的下部或底部區 域接合殼體。在此,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入口側管段RAl的下游側末段基本上在一個水平 面上朝向殼體BEH的底部延伸。同時,基本上將其布置在靠近殼體BEH的底部之處。在靠近 底部之處將其連接在殼體BEH上,從而可將傳送到該殼體的空氣流從原先大致水平的流動 方向LS偏轉(在這種情況下偏轉大約90° )而以大致垂直的流動方向VS通過殼體BEH。 泛泛而言,就是在靠近底部的區域或在殼體BEH的腔室的底部區域中,將從入口側管段RAl 進入的氣流LS從其原來的流入方向偏轉到流動方向VS。在這點上,經過殼體BEH的流動方 向VS尤其是基本上呈直線狀從殼體的封閉的底部朝向頂側的輸出開口或朝向殼體BEH的 頂部中的輸出接頭(這里基本上在垂直方向)穿過殼體的流動方向,空氣傳導通道GS的出 口側管段RA2的上游側末段連接在所述出口接頭上。采用這種流動方向,能使得氣流基本 上垂直透過或穿過大致水平存放在吸附單元SE內的吸附材料層。為了使吸附單元SE的可逆脫水吸附材料尤其是沸石ZEO解吸附,在殼體BEH中在 吸附單元SE的進入區域之前的鄰近區中設有至少一個加熱元件HZ,從而為吸附材料SE提 供空氣加熱。在此,將所述加熱元件HZ定位在進入區域之前的平面上,進入區域與該平面 之間基本上平行且具有預定的間隙距離,以避免吸附材料在其入口表面處局部過熱。優選 地,通過加熱棒或者加熱線圈構成加熱元件HZ。特別地,相應的加熱元件HZ基本上在含有 可逆脫水干燥材料的吸附單元SE的進入橫斷面區域的整個凈寬上延伸。這樣就能在向著 底部延伸的縱向壁的區域、即特別是在吸附單元SE的側邊緣處也可與在吸附單元SE的橫 斷面寬度的中間區域完全一樣地加熱空氣流。這樣就能在解吸附時盡可能避免在干燥材料 中出現局部潮濕部位,尤其可避免在吸附單元SE的側壁的區域中出現局部潮濕部位,即能 夠保證均勻干燥吸附材料。如果吸附單元SE的寬度基本上等于干燥裝置TE的殼體BEH的 內側寬度,則吸附單元的輸入橫斷面區域之前的加熱元件HZ優選基本上在殼體BEH的整個 內側寬度上延伸。為了能夠盡可能全面均勻加熱吸附單元SE的輸入橫斷面區域而使得吸附材料解吸附,從而盡可能避免吸附材料中出現局部加熱不到的地方,加熱元件HZ朝著吸 附單元、尤其是殼體BEH的底部優選呈蛇形或者蜿蜒形。加熱元件的蜿蜒形線圈朝著底部 優選在吸附單元SE的整個進入區域的內側寬度上在殼體BEH的兩個側壁之間來回延伸。在 此,加熱元件HZ的線圈尤其在同一個平面上。當沿流動方向觀看時,為了產生通過空氣傳導通道VK的強制的空氣流,在吸附容 器BEH的吸附單元SE的上游的入口側管段RAl中安裝有鼓風機GB。總而言之,空氣傳導通道VK從洗滌容器GS通向干燥裝置TE,然后再從那里重新回 到洗滌容器SB中。鼓風機GB在干燥裝置TE的上游布置在空氣傳導通道VK中,利用鼓風 機從洗滌容器SB吸入空氣,然后吹送空氣經由干燥裝置TE重新回到洗滌容器中。在干燥 裝置TE的吸附容器BEH中,一方面對吸入的空氣進行干燥,也就是所述吸附容器中的可逆 脫水吸附材料吸收水分,另一方面利用至少一個加熱元件以指定的時間間隔將吸附材料重 新干燥,也就是使其脫水,從而使其能夠做好準備重新從空氣中吸收水分。有利地,在吸附容器BEH中提供適當重量的可逆脫水吸附材料、尤其是沸石觀0, 用來吸附以空氣交換方式輸送的水分,使得吸附材料吸附的水分量少于施加到待洗滌的物 品上的液體量,尤其是少于在清潔沖洗步驟中施加的液體量。因此,適當匹配吸附容器BEH 中的吸附材料的重量,使其僅吸收全部液體量的一部分,這部分液體量少于施加到洗滌物 品上的總液體量,就能使用較少的吸附材料高效結合空氣中的水分。這樣就能實現緊湊的 吸附容器結構。同時,還可保證減少利用加熱裝置進行加熱使吸附材料完全再生所需的能 耗,這是因為實際中僅僅對經過匹配或測量的足以使洗滌物品良好干燥的吸附材料進行加 熱。特別地,可以有利地將適當重量的可逆脫水吸附材料布置在吸附容器之中,使得 可逆吸附材料吸附的水分量基本上等于在清潔沖洗步驟結束時濕潤洗滌物品的濕潤量。在 這種情況下,所述濕潤量尤其是指清潔沖洗步驟結束時附著到已被洗滌的物品、用于保持 餐具的籃和/或洗滌容器的內壁上而并不會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洗滌容器的底部的液體量, 在清潔沖洗步驟中,已被洗滌的物品利用摻有應力消除劑的水處理。采用這種匹配吸附材 料的重量的方式,可使得吸附材料的吸濕能力足以用空氣交換方式在吸附材料中基本上完 全結合或吸收這些濕潤量。優選地,將某一重量的吸附材料置于吸附容器中,使得所吸附的水分量為施加到 洗滌物品上的液體量的4% 25%,尤其是5% 15%。有利地,吸附容器中的可逆脫水吸附材料的重量為0. 2kg 5kg,特別是0. 3kg 3kg,優選為 0. 5kg 2. 5kg。
權利要求
1.一種洗碗機(GS),尤其是家用洗碗機,包括至少一個洗滌容器(SB)和用于干燥洗 滌后的物品的至少一個干燥裝置(TE),所述干燥裝置(TE)可具有用于保持可逆脫水吸附 材料、尤其是沸石(ZEO)的至少一個吸附容器(BEH)和至少一個空氣傳導通道(VK),所述 空氣傳導通道位于干燥裝置(TE)和洗滌容器(SB)之間,以在洗滌容器(SB)和吸附容器 (BEH)之間產生空氣交換,其特征在于,在吸附容器(BEH)中提供的用于吸附通過空氣交換傳送的水分量的可逆脫水吸附材 料的重量使得吸附材料吸收的水分量少于施加到待洗滌的物品上的液體量,尤其少于在清 潔沖洗步驟中施加的液體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機(GS),其特征在于,在吸附容器(BEH)中提供的可逆 脫水吸附材料的重量使得可逆吸附材料吸附的水分量基本上等于在清潔沖洗步驟結束時 濕潤洗滌物品的濕潤量。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碗機(GS),其特征在于,吸附的水分量為施加到洗滌 物品上的液體量的4% 25%、尤其是5% 15%。
4.根據權利要求1 3中任一項所述的洗碗機(GS),其特征在于,吸附容器(BEH)中 的可逆脫水吸附材料的重量為0. 2kg ^g、特別是0. 3kg :3kg、優選為0. 5kg 2. 5kgo
5.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至少一項所述的洗碗機(GS),其特征在于,吸附容器(BEH)置 于洗滌容器(SB)的底部下方的底部組件(BG)中。
6.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至少一項所述的洗碗機(GS),其特征在于,干燥裝置(TE)通過 至少一個空氣傳導通道(VK)與洗滌容器(SB)的至少一個出口(EL)和至少一個入口(AL) 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洗碗機(GS),其特征在于,空氣傳導通道(VK)基本上布置在 洗滌容器(SB)之外。
8.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至少一項所述的洗碗機(GS),其特征在于,空氣傳導通道(VK) 的出口側管段(RA2)在靠近洗滌容器(SB)的底部的區域與至少一個入口(RAl)相連。
9.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至少一項所述的洗碗機(GS),其特征在于,空氣傳導通道(VK) 的入口側管段(RAl)在洗滌容器的底部上方、特別是在與洗滌容器的頂部接近的區域與洗 滌容器(SB)的至少一個出口(EL)相連。
10.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至少一項所述的洗碗機(GS),其特征在于,空氣傳導通道 (VK)的入口側管段(RAl)在靠近吸附容器(BEH)的底部的區域通到干燥裝置(TE)的吸附 容器(BEH)中,使得吸附容器的流入方向尤其偏轉大約90°而變為吸附容器(BEH)的通流 方向。
11.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至少一項所述的洗碗機(GS),其特征在于,當沿空氣流(LS) 的流動方向觀看時,在干燥裝置(TE)的上游設有用于產生空氣流(LS)的至少一個鼓風機 (GB)。
12.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至少一項所述的洗碗機(GS),其特征在于,當沿流動方向觀 看時,在鼓風機(GB)和干燥裝置(TE)之間設有用于解吸附的至少一個相應的加熱元件 (HZ)。
13.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至少一項所述的洗碗機(GS),其特征在于,當沿流動方向觀看時,在吸附容器(BEH)中,在吸附容器的包含可逆脫水吸附材料(ZEO)的吸附單元(SE) 的上游設有作為吸附容器(BEH)的組成元件的用于所述吸附材料的解吸附的至少一個加 熱元件0C)。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洗碗機(GS),包括至少一個洗滌容器(SB)和用于干燥洗滌后的物品的至少一個干燥裝置(TE),所述干燥裝置具有用于保持可逆脫水吸附材料、尤其是沸石(ZEO)的至少一個吸附容器(BEH)和至少一個空氣傳導通道(VK),所述空氣傳導通道連接到洗滌容器(SB),以在洗滌容器(SB)和吸附容器(BEH)之間產生空氣交換。根據本發明,在吸附容器中提供用于吸附通過空氣交換傳送的水分量的可逆脫水吸附材料。可逆脫水吸附材料的重量限定成使吸附材料吸收的水分量少于施加到待洗滌的物品上的液體量,尤其少于在清潔沖洗階段中施加的液體量。
文檔編號A47L15/48GK102112038SQ200980130011
公開日2011年6月29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8日
發明者H·耶格, K·潘特內爾 申請人:Bsh博世和西門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