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采用陶瓷-金屬高溫共燒發熱元件的電熱水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日用家電領域,具體涉及電熱水壺。
背景技術:
電熱水壺主要由水壺體和加熱底座兩部分構成,而加熱底座又包括承燒底板、發 熱元件及電極。圖1是傳統的電熱管電熱水壺的加熱底座,環形的電熱管2通過氬弧焊或 其他方式焊接在不銹鋼的承燒底板1上,然后由電極3引出。傳統技術的缺陷在于電熱管 與承燒底板的有效接觸面積只有承燒底板表面積的20%左右,通電工作時電熱管只能通過 傳導方式傳熱,其加熱面積不大,故其傳熱速率慢,熱效率不高。隨著新興材料陶瓷-金屬高溫共燒發熱元件(可參見200910038679. 2號專利申 請所揭露的內容)的誕生及其技術的不斷成熟,可以考慮將陶瓷_金屬高溫共燒發熱元件 應用在家用的電熱水壺上。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電熱水壺傳熱速率慢,熱效率不高的缺陷。上述目的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采用陶瓷-金屬高溫共燒發熱元件的電熱水壺,其加熱底座包括承燒底板、 發熱元件及電極,發熱元件設置在承燒底板上并由電極引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元件 采用陶瓷_金屬高溫共燒發熱元件。所述陶瓷_金屬共燒發熱元件通過導熱硅脂與承燒底板接觸。所述陶瓷_金屬共燒發熱元件設計為平面矩形片狀、平面圓形片狀、弧形條狀或 立體圓柱狀。本實用新型采用了陶瓷-金屬高溫共燒發熱元件作為發熱元件,其導熱系數高, 電熱轉換效率高,具有升溫迅速的特點,能實現快速補溫,而陶瓷_金屬高溫共燒發熱材料 的特性使得發熱元件可以被制成多種具體形狀,這樣發熱面積可以盡量做大,發熱元件與 承燒底板有效接觸面積較現有技術可以增大3-5倍,有效加熱面積的加大導致傳熱效率的 極大增強,在1/4-1/3加熱功率的情況下,也能更加快速燒開相同體積的水。總之,采用陶 瓷-金屬高溫共燒發熱元件相對傳統的電熱管加熱的電熱水壺,具有更加節能、安全、加熱 更快速的特點。
圖1為傳統的采用電熱管作為加熱元件的加熱底座的結構;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采用圓形片狀的陶瓷-金屬共燒發熱元件的加熱底座的 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采用矩形片狀的陶瓷-金屬共燒發熱元件的加熱底座的 結構示意3[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采用弧形條狀的陶瓷-金屬共燒發熱元件的加熱底座的 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采用立體圓柱狀的陶瓷-金屬共燒發熱元件的加熱底座 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電熱水壺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實施例一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采用的陶瓷_金屬共燒發熱元件為一個平面圓形片狀結構, 可以是整塊材料構成,或者由若干個小塊材料拼合而成。該圓形片狀陶瓷-金屬共燒發熱 元件4通過導熱硅脂與承燒底板1充分接觸,并通過電極3引出。圓形片狀陶瓷-金屬共 燒發熱元件4的面積可達承燒底板面積的85-95%,其有效的接觸面積較現有技術增大了 四倍之多;此外,圓形片狀陶瓷_金屬共燒發熱元件4與承燒底板1之間涂抹的導熱硅脂, 使得圓形片狀陶瓷_金屬共燒發熱元件4的熱量能夠高效傳導到承燒底板1上,同時圓形 片狀陶瓷_金屬共燒發熱元件4升溫迅速,能快速補溫,始終保守較大的溫度傳導梯度,從 而使得加熱效率極為增大。實施例二如圖3所示,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采用的為平面矩 形片狀結構的陶瓷-金屬共燒發熱元件5,圖中所示為兩片結構,其有效接觸面積可達 75-85%,當然不限于兩片。實施例三如圖4所示,實施例三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采用的為弧形條狀 的陶瓷-金屬共燒發熱元件6,將承燒底板1做出若干個內陷弧形凹槽,然后將弧形條狀的 陶瓷-金屬共燒發熱元件6通過導熱硅脂與彈片壓合在承燒底板1的內陷弧形凹槽中。實 施例三提供的弧形條狀的陶瓷_金屬共燒發熱元件6的耐熱沖擊性能好,單個弧形條狀的 陶瓷_金屬共燒發熱元件6能承受1500W的電沖擊,同樣,其加熱效果較現有技術有明顯改
善 o實施例四如圖5所示,實施例四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采用的為立體圓柱 狀的陶瓷_金屬共燒發熱元件7,將承燒底板1做出若干個圓柱狀空槽,然后將立體圓柱狀 的陶瓷_金屬共燒發熱元件7通過導熱硅脂與彈片壓合在圓柱狀空槽內。實施例三提供 的立體圓柱狀的陶瓷_金屬共燒發熱元件7的耐熱沖擊性能比較好,單個立體圓柱狀的陶 瓷_金屬共燒發熱元件7能承受1000W的電沖擊,同樣,其加熱效果較現有技術有明顯改
善 o上述實施例僅為充分公開而非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基于 本實用新型的、未經創造性勞動的簡單替換,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揭露的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采用陶瓷-金屬高溫共燒發熱元件的電熱水壺,其加熱底座包括承燒底板、發熱元件及電極,發熱元件設置在承燒底板上并由電極引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元件采用陶瓷-金屬高溫共燒發熱元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陶瓷-金屬高溫共燒發熱元件的電熱水壺,其特征在于 所述陶瓷_金屬共燒發熱元件通過導熱硅脂與承燒底板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陶瓷_金屬高溫共燒發熱元件的電熱水壺,其特征 在于所述陶瓷_金屬共燒發熱元件設計為平面矩形片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陶瓷_金屬高溫共燒發熱元件的電熱水壺,其特征 在于所述陶瓷_金屬共燒發熱元件設計為平面圓形片狀。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陶瓷_金屬高溫共燒發熱元件的電熱水壺,其特征 在于所述陶瓷_金屬共燒發熱元件設計為弧形條狀。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陶瓷_金屬高溫共燒發熱元件的電熱水壺,其特征 在于所述陶瓷_金屬共燒發熱元件設計為立體圓柱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采用陶瓷-金屬高溫共燒發熱元件的電熱水壺,其加熱底座包括承燒底板、陶瓷-金屬高溫共燒發熱元件及電極,發熱元件設置在承燒底板上并由電極引出。本實用新型導熱系數高,電熱轉換效率高,具有升溫迅速的特點,能實現快速補溫,而陶瓷-金屬高溫共燒發熱材料的特性使得發熱元件可以被制成多種具體形狀,這樣發熱面積可以盡量做大,發熱元件與承燒底板有效接觸面積較現有技術可以增大3—5倍,有效加熱面積的加大導致傳熱效率的極大增強,在1/4—1/3加熱功率的情況下,也能更加快速燒開相同體積的水。本實用新型相對傳統的電熱管加熱的電熱水壺還具有節能、安全的特點。
文檔編號A47J27/21GK201578037SQ200920193690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31日
發明者吳崇雋, 蘇方寧, 邵陽 申請人:珠海粵科京華電子陶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