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枕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枕頭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芯。
背景技術:
人每天的睡眠時間大約占一天時間的1/3左右,因此,選擇一種對人 體健康有利的枕頭至關重要。人們通過睡眠來調節、恢復精力和消除白天 所產生的疲勞。這一過程需要一個舒適并符合人體工學姿態變化的環境, 尤其是頭部、頸推部分。
傳統的枕頭都是長方形,里面填充柔性物質,如稻殼、棉花、纖維等, 睡覺時頭頸枕靠在上面。枕頭的枕芯沒有固定的形狀,都是通過枕套來固 定成形的,睡覺時由于頭頸部的壓力會使沒有固定形狀的枕芯變形、走位。 長此以往,腦部血流不暢,循環不好,容易引起頸推變形,導致彎曲或增 生等疾病。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枕芯,其 形狀固定,舒適,符合人體工學設計,有利于調整人的睡眠姿勢,改善睡 眠,同時可4足進睡眠時腦部的血液循環。 為了解決以上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枕芯,中部有一凹陷部, 該凹陷部底部設有一凸起部,凸起部的最大高度小于所述凹陷部的最大深 度。
優選地,所述凹陷部的外輪廓呈一長條形,其長寬比為1.5:1-2:1。
優選地,所述凸起部也為長條形,其長度與所述凹陷部的長度一致, 其長寬比為3:1-5:1。
優選地,所述枕芯由滌綸混紡纖維棉材料加工而成。
優選地,所述枕芯通過130。C高溫加熱一體成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枕芯,中部為有一凹陷部,該凹陷部底部設有一凸 起部,凸起部的最大高度小于所述凹陷部的最大深度。如此設計,符合人 體工學,可適合側臥、仰臥等不同睡眠姿勢的需要,能夠促使腦部血液循環,有利于人體的微循環,可緩解胸推、頸推的疲勞。
此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枕芯為一體成型,形狀固定,不會變形、走 位,能夠更好地改善睡眠質量。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枕芯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枕芯的橫向截面的輪廓示意圖。 圖中各標記為
1——枕芯,2——凹陷部,3——凸起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 案,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行闡述。
請參見圖1,該圖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枕芯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枕芯l,中部有一凹陷部2,該凹陷部2底部設有一 凸起部3,凸起部3的最大高度小于所述凹陷部2的最大深度。其形狀固 定,舒適,符合人體工學設計,有利于調整人的睡眠姿勢,改善睡眠,同 時可促進睡眠時腦部的血液循環。其中,
該枕芯1的凹陷部2的外輪廓呈一長條形,其長寬比為1.5:1-2:1。凸 起部3也為長條形,其長度與所述凹陷部2的長度一致,其長寬比為 3:1-5:1。該枕芯1形狀的長寬比例設計符合人體工學頭部的凹位設計,高 度適中,適合各種睡眠姿勢,如仰臥、側臥,有利于改善睡眠質量。枕 芯l可以為長條形、圓形、方形、梯形等形狀,只要適合床的大小都可以。 除此之外,枕芯凹陷部2的形狀也可為長條形之外的形狀,如圓形、方 形、梯形等。所述凸起部3的高度可以根據不同用戶的情況做調節,只要 其高度低于凹陷部2的最大深度即可,在此不再贅述。
該枕芯1的原料為滌綸混紡纖維棉材料,通過130。C高溫加熱一體成 型加工而成。采用此工藝生產出來的枕芯1上下左右的滌綸混紡纖維棉分 布十分均勻,枕芯形狀不會變形、走樣,保證產品質量。其加熱定形原理 如下由于滌綸混紡纖維棉材料為熱不良導體,在130。C被加熱后,表面 吸收了熱能,首先完成交聯固化形成薄膜,薄膜內部的熱能還沒有逸出,這樣勢必會造成內部滌綸纖維棉分子作無規則的運動,當運動到薄膜下面 停留時,薄膜將完全網狀交聯,把滌綸混紡纖維棉材料定形。滌綸混紡纖
維棉的加熱溫度可以為110。C-150。C的范圍,而以130。C加熱效果最好,能 夠保證產品質量。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 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 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枕芯,中部有一凹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底部設有一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最大高度小于所述凹陷部的最大深度。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外輪廓呈一長 條形,長寬比為1.5:1 2:1。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為長條形,長度 與所述凹陷部的長度一致,所述凸起部的長寬比為3:1 5:1。
4、 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由滌綸混 紡纖維棉材料加工而成。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通過130。C高溫加 熱一體成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枕芯,中部有一凹陷部,該凹陷部底部設有一凸起部,凸起部的最大高度小于所述凹陷部的最大深度。該枕芯形狀固定、舒適,符合人體工學設計,有利于調整人的睡眠姿勢,改善睡眠,同時可促進睡眠時腦部的血液循環。
文檔編號A47G9/10GK201422676SQ20092000687
公開日2010年3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30日
發明者陶玉坤 申請人:陶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