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燕麥油及其提取方法與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燕麥油及其提取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燕麥"i/朋a^"ra厶)是禾本科燕麥屬的草本植物,也是古老的農作物。現在栽培的燕麥有帶稃型和裸粒型兩大類。帶稃型燕麥護穎較長而硬,成熟時籽粒被包圍于穎殼之中,裸粒燕麥護穎較短而軟,成熟時籽粒裸露。世界各國的栽培以帶稃型為主,我國栽培的燕麥以裸粒型為主。燕麥是八大禾谷類作物之一。燕麥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40多個國家,年種植面積250萬公頃,多以皮燕麥為主,其集中產區位于北緯40度以北的亞、歐、北美洲地區,被稱作北半球燕麥帶。全世界每年生產燕麥430多萬,最大的燕麥生產國是俄羅斯,其燕麥產量占世界的40%以上,其他主要生產國有美國、加拿大、中國、澳大利亞及歐盟各國等。燕麥抗寒抗旱性極強,但不耐熱,因而主要分布于氣候冷涼的高緯度地區。我國以裸燕麥(又稱筱麥)為主,產量占全國燕麥總產量的90%以上,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燕麥的種植面積約為113.3萬平米,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河北、山西,占全國燕麥種植面積的70%左右(其中內蒙地區的種植面積最大,占全國燕麥種植總面積的40%左右),其次是甘肅、寧夏、陜西、青海及四川、云南、貴州的高寒山區。這些地區氣候寒冷,干燥少雨,病蟲害不易發生,極少使用農藥和化肥,因而是天然綠色無公害食品和化妝品功效添加成分的理想產地。燕麥脂肪含量在3.4%9.7%之間,平均值為6.3%,是小麥的4倍,是谷物中脂肪含量最高的品種。燕麥脂肪屬于優質脂肪酸,而且主要是亞油酸,占整個脂肪酸的38%52%,對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有顯著作用。燕麥的降脂作用可能與其含有較多亞油酸有關,亞油酸為不飽和脂肪酸,能與膽固醇結合成酯,進而降解為膽酸而排泄,尤其是大量的亞油酸可軟化毛細血管,具有預防血管硬化,延緩人體衰老的功能。燕麥脂質可分為三甘油酯、磷脂、糖脂、游離脂肪酸和淄醇酯等幾類。糖脂尤其是DGDG具有功能特性,在食品、醫藥和化妝品中具有很好的應用。高濃度非離子DGDG的脂質物質在同水混合時形成脂質體。粗燕麥極性脂質和水解的燕麥脂質均能增加水包油乳化液的穩定性。這些非離子糖脂形成乳狀液,其穩定性高于由磷脂(大豆或蛋黃卵磷脂)所形成乳狀液。由于燕麥脂質中含有較多糖脂組分。具有一定功能特性,可作為食品添加劑、化妝品和藥物連載劑。脂質研究正明,分提的燕麥脂質產品含有大量糖脂,在58份水,40份棕擱油和2份燕麥脂質組成的體系中、糖脂同分提棕桐油混合時具有極好乳化特性。當這種乳化劑(6.25%)同低脂酸奶酪混合時能明顯增加食品安全性。精煉燕麥脂質浸提物可作為化妝品和面部保養劑乳化劑。雖精煉工藝特殊,但用傳統溶劑浸提燕麥脂質,得到脂質含有約81%不飽和脂肪酸,1%不皂化物和8%游離脂肪酸。利用燕麥脂質中DGDG可生產局部乳油.DGDG具有增強保濕作用。加拿大某公司用超臨界浸出制備燕麥油的商業產品,用于面部保護劑工業。燕麥油天然抗氧化性在保持這些產品的穩定性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燕麥油穩定性取決于生育酚類物和燕麥蒽酰胺含量。這些抗氧化劑的存在,使燕麥油可用于化妝品和部保養劑中。從油料作物中提取油脂主要工藝有壓搾法、溶劑萃取法和近年來發展起來的C02超臨界萃取法及酶提法。有機溶劑提取法一般采用的溶劑有甲醇、乙醇、丙酮、乙醚等,這些溶劑的單一或溶劑的混合作浸提劑,在常溫(70-8(TC)或低溫(6(TC左右)條件下,經過一定的浸提時間來提取天然產物中的有效成分。這種方法針對于天然產物中有效成分的選擇性提取,根據不同的成分,選擇不同的溶劑、不同的溫度、不同的時間,以達到某些成分的較高提取。燕麥油為油狀液體、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乙醚等有機溶劑,利用這一性質可以用有機溶劑將燕麥油浸提出來。有機溶劑的選擇非常關鍵,要求該溶劑的溶解度充足,而且浸提結束后易于分離(沸點差異顯著),不含其他的不良氣味和溶劑殘留。壓榨法,即采用機械設備,一次性直接從物料中將油脂擠壓出來,不經過較多或其他方法預處理工藝過程。壓榨法是最古老的技術,工藝雖然簡單,但勞動強度大,提取率不高。且成本高,粕中蛋白質變性大,只能當作飼料使用。超臨界流體萃取(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縮寫SCFE)是一種以超臨界流體(SCF)代替常規有機溶劑對中草藥有效成分進行萃取和分離的新型技術,其原理是利用流體(溶劑)在臨界點附近某區域(超臨界區)內與待分離混合物中的溶質具有異常相平衡行為和傳遞性能,且對溶質的溶解能力隨壓力和溫度的改變而在相當寬的范圍內變動;利用這種SCF作溶劑,可以從多種液態或固態混合物中萃取出待分離組分,常用的SCF為C02,因C02無毒,不易燃易爆,價廉,臨界壓力和溫度較低,易于安全地從混合物中分離出來。油料作物細胞壁結構的破壞也可通過酶解作用進行,而且,溫和的酶處理條件在提高油脂的品質、提取率以及提高副產物質量等方面存在優勢。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燕麥油及其提取方法與應用。本發明所提供的提取燕麥油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將燕麥麩皮加入石油醚中,在60-8(TC下,回流提取4-12小時得到提取液;2)去除步驟l)得到的提取液中的殘渣,然后旋轉蒸發去除石油醚,得到燕麥油粗油。所述方法中,所述燕麥麩皮的顆粒大小為20目以下。所述方法中,所述石油醚的用量優選為每克燕麥麩皮加入5-10ml石油醚,最優選為每克燕麥麩皮加入10ml石油醚。所述方法中,所述回流提取的溫度優選為8(TC,所述回流提取的時間優選為12小時。所述方法中,所述旋轉蒸發的條件為35-4(TC,0.lmPa-0.4mPa。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驟2)中,所述去除步驟l)得到的提取液中的殘渣的方法是先于4000g離心20分鐘得到上清夜,然后將上清夜抽濾得到去除殘渣的提取液。所述方法中還包括將燕麥油粗油進行精制,所述精制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脫膠將所述燕麥油粗油,在85'C,加入燕麥粗油質量10%的去離子水,攪拌5-8min,溫度保溫20-40min,逐漸降至室溫,靜置12h以上,離心分出油層得到脫膠燕麥油;2)脫酸在55。C,加入堿液攪拌20-40分鐘使所述燕麥油中的游離脂肪酸被中和,然后升溫至7(TC保溫靜止20-30min,靜置分層,取油層,用水洗滌至中性,得到脫酸燕麥油;3)脫色將步驟2)得到的脫酸燕麥油水浴加熱至80-85i:,攪拌下,加入脫色劑,攪拌30-40min,抽濾,離心分離,取油層,得到脫色后的燕麥油。所述方法中,所述堿液為濃度為0.lg/ml的NaOH溶液,所述NaOH溶液的用量為將所述脫膠燕麥油的游離脂肪酸被完全中和所需所述NaOH溶液的質量的1.03%;所述脫色劑為活性炭和/或活性白土,優選為活性炭和活性白土的混合物。本發明所提供的燕麥油為上述方法所提取的燕麥油。本發明的方法利用燕麥麩皮提取出燕麥油,同樣具有成本低廉,不影響燕麥的食用和其他相關產品的開發的特點;用石油醚進行提取,具有提取后粕中含殘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生產條件好、油料資源得以充分利用等無可比擬的優點。經過精制后得到的燕麥油呈黃綠色至棕黃色,透明度良好,具有濃郁的天然燕麥香氣。酸價、碘價、皂化值等理化指標已經符合實驗設計要求,具備作為化妝品添加劑的條件。透明質酸酶體外抑制實驗的結果證明,燕麥油具有一定的抗過敏性,在濃度達到5.0%左右,其透明質酸酶抑制率接近100%,而當濃度僅為0.5%左右時,其透明質酸酶抑制率約為30%。并且通過對比實驗證明其抗過敏性不及與其濃度相同的綠茶提取物。大豆色拉油抗氧化實驗的結果證明,燕麥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豆色拉油過氧化值的升高,但其抗氧化性低于同濃度的抗氧化劑朋T。應用透明質酸酶體外抑制實驗對燕麥油抗過敏性進行檢測,實驗證明其濃度在50mg/mL左右透明質酸酶抑制率達到100。/。,確定其具有一定的抗過敏性,并隨濃度提高而增強,經對比實驗發現其抗過敏性不及同濃度綠茶提取物。應用大豆色拉油抗氧化實驗對燕麥油抗氧化性進行檢測。實驗證明其具有延緩油脂過氧化值升高的功效,可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通過對比其抗氧化性不及同濃度的二丁基羥基甲苯(BHT)。雖然通過實驗證明了燕麥油的抗過敏性沒有同濃度綠茶提取物顯著,但是燕麥油也具有一些其他天然物質沒有的優勢。將本發明的燕麥油作為一種天然型的抗過敏性功能添加劑加入化妝品中,不僅可以起到一定的抗過敏功效,同時還可以作為化妝品中的油相成分,是一種價格低廉純天然的抗過敏物質,這正是其它抗過敏成分不具備的優勢。本發明的燕麥油作為天然物質有著與生倶來的優勢,同人工化學合成物質相比,燕麥油作為食品添加劑對人體不會有潛在的危害而且還會為人體提供諸多營養成分;作為日用添加劑對皮膚等組織不會造成刺激和不良反應而且還會對皮膚起到其它的美容功效。圖1為燕麥油提取條件對燕麥油提取率的影響圖2為燕麥油精制過程酸價變化折線圖圖3為燕麥油精制過程游離脂肪酸含量變化折線圖圖4為抗過敏性顯色物質波長掃描圖圖5為燕麥油抗過敏性劑量一效應關系走勢曲線圖圖6為燕麥油、綠茶抗過敏性劑量一效應關系對比曲線圖圖7為燕麥油、BHT抗氧化性劑量-效應關系對比曲線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述實施例中的方法,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常規方法。下述實施例中的百分含量,如無特別說明,均為質量百分含量。實施例l、燕麥油的提取1、原料的選擇燕麥中不同部位的營養成分不同。選用兩種裸燕麥麩皮,對其營養組成進行分析得出,兩種燕麥均為麩皮中脂肪含量最多。而燕麥脂質中亞油酸含量較高,占總脂肪酸的38.11%52.10%,因此,選用燕麥麩為原料,開發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功能性燕麥油。2、提取試劑的選擇根據萃取特性,脂質可分為游離型和結合型。溶劑萃取是最常用方法,不同溶劑系統差別很大。但幾乎沒有一種溶劑系統能有效地萃取谷物脂質。非極性溶劑如己垸和乙醚可有效萃取中性脂質,但對極性脂質萃取的能力很差,用極性溶劑則相反。燕麥總脂質中80%為游離型,由正已垸等非極性溶劑萃取,剩下的20%結合型應由極性溶劑萃取。考慮到正己烷價格較高,因此選擇石油醚作為提取溶劑。3、提取工藝的確定首先稱取20目過篩的燕麥麩皮90g,然后以l:10的比例加入900ml石油醚,于搖床中27'C搖12h。接著將溶液在4000r下離心25min,上清液進行真空抽濾,最后將濾液于35'C蒸發濃縮得粗油。將粗油于冰箱中靜置沉淀,三天后發現上層液澄清。稱取得到粗油30g,得率=30/(90X12)X100%=2.78%由于燕麥麩與石油醚的比例(g/ml)、提取時間均較高,而提取率較低,分析可能是提取溫度不夠,準備提高提取溫度,又由于石油醚沸點在609(TC,故改變實驗方案,用恒溫水浴加代替搖床提取。加熱溫度定于609(TC。加熱時間受條件限制最高定于12h,并依此等間隔設為8h,4h。另夕卜,受時間限制,將離心時間改為20min。預備實驗中將粗油靜置沉淀,然后將上層油倒出稱重。這種方法可能導致固液分離不完全,稱重不準確。于是將預備實驗所得粗油在4000r下離心25min,但取出后發現離心產物仍然渾濁,固液分離效果不如沉淀法。分析可能是油的粘性太大,加大了雜質與油的分離難度。所以最后選擇將實驗得到的粗油靜置沉淀后稱重。4、提取條件的篩選將燕麥麩皮(購于河北省康保縣淀粉廠)20目過篩,加入石油醚(北京化學試劑廠)中,在水浴中回流提取得到提取液。其中,將燕麥麩與石油醚的比例(g/ml)(A)、水浴溫度(B)、提取時間(C)這三個因素設計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實驗,檢測這些三因素不同取值對提取率的影響。具體燕麥麩與石油醚的比例(g/ml)、水浴溫度、提取時間如表l所示,進行如表l所示燕麥油提取條件取值的9組實驗。表l.燕麥油提取條件<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分別將上述得到的提取液4000r/min離心20min,得到上清液,然后,將上清液在O.lmPa條件下,真空抽濾,將濾液用旋轉蒸發器(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型號RE52—98),在3540。C,O.lmPa條件下,旋轉蒸發濃縮,回收石油醚,靜置沉淀12小時,去除沉淀,得到燕麥油。上述方法中,采用(沸點為6090。C)的石油醚溶劑。石油醚易揮發,為減少石油醚揮發,在冷凝管出口處用封口膜封住。剛生產出來的粗油為黃綠色懸濁液,將含有雜質的粗油在常溫冰箱中靜置三天后,分為上下兩層,下層為沉淀,上層為棕黃色較清澈油液。將上層油稱重后,按照下述公式計算燕麥油得率粗油得率計算公式得率=^§11^X100%燕麥麩量結果如表2和圖1中A、B和C所示,實驗結果表明,隨實驗條件的改變,燕麥油的提取率有很大變化,從1.858%變化到8.1%。最佳條件為燕麥麩與石油醚的比例(料液比)(g/ml)1:10,提取溫度80。C,提取時間12h;最高產率為8.1%。圖l中A為燕麥麩與石油醚的比例(料液比)對提取率的影響;圖1中B為溫度對提取率的影響;圖1中C為時間對提取率的影響。通過正交實驗統計分析,由極差計算(表3)可知三個因素對燕麥油提取率的影響大小是A〉B〉C,即燕麥麩與石油醚的比例(g/ml)對提取率的影響最大,加熱時間其次,溫度的影響最小。各因素對燕麥油提取率影響的可能原理如下所述(1)燕麥麩與石油醚的比例(g/ml)對提取率的影響當油料浸出是在靜止的情況下進行時,油脂就以分子的形式進行轉移,屬于分子擴散。分子擴散是以分子移動形式進行的,當油料與溶劑接觸后,油脂分子以不規則的熱運動方式從油料中滲透出來并擴散到溶劑中,同時,溶劑分子也不斷地滲透到油料中與油脂分子混合,使油料內部及溶劑都形成了溶液(稱混合油),這兩部分溶液中油脂的濃度相差較大,油脂分子從濃度大的區域向濃度小的區域擴散,直到達到平衡為止。因此,當溶劑增加,溶劑部分油脂的濃度相對就變小。所以一般來說,提取率隨溶劑的增加而變大,即同燕麥麩與石油醚的比例(g/ml)成正比。(2)溫度對提取率的影響影響分子擴散的主要因素是溫度,隨著溫度的升高,分子的動能也增加,而且油脂的粘度也隨之降低,減小了分子擴散的運動阻力,從而加速了分子擴散的速率。因此,提取率隨溫度的增大而增加,即與溫度成正比。但是,因受到溶劑沸點及其他工藝條件的限制,不能無限制的提高浸出溫度。(3)時間對提取率的影響隨時間的增加,原料與溶劑的接觸充分,提取也就更加充分。因此提取率與時間成正比。但受成本、條件等的制約,不能過分地延長提取時間。分析可能是顆粒太細使原料密度較大,有礙溶液中分子熱運動,同時使得溶劑與原料接觸不夠充分,從而影響提取率。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正交實驗所用原料量較大,而此兩組實驗所用原料相對較小,使得油的得量變少,整個過程油的損失率相對變大。表2.正交實驗結果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對表2所示的正交實驗的結果進行極差分析,結果如表3表3.極差分析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上述最佳條件提取的燕麥油的理化指標如表4所示。表4、燕麥粗油理化指標<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實施例2、燕麥油的提取和精煉1、燕麥油粗油的提取將燕麥麩皮(購于河北省康保縣淀粉廠)用20目過篩后,取90g,加入900ml石油醚(北京化學試劑廠)中,在8(TC水浴中,提取12小時,得到提取液。將得到的提取液4000r離心20min,然后在O.lmPa條件下,真空抽濾,將濾液用旋轉蒸發器(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型號RE52—98),在4(TC,O.lmPa條件下,旋轉蒸發濃縮,回收石油醚,靜置沉淀12小時,得到燕麥油粗油。2、燕麥油粗油的精煉1)脫膠取三份步驟l制備的燕麥油粗油,分別水浴加熱至85t:,攪拌中分別加入同溫度是燕麥油粗油質量的5%、10%或15%的去離子水,攪拌5min,產生大量類黃白色絮狀沉淀物,溫度保溫20min,逐漸降溫、4。C冷藏靜置12h,離心分出油層(3000r/min,15min)得到脫膠燕麥油。上述實驗中分別用燕麥油質量5%、10%和15%的加水量進行對比脫膠實驗。結果表明加水量為5%的基本沒有殘留水分;加水量為10%的有微量殘留水分;加水量為15%的有大量殘留水分。由此可以判斷加水量為5%和15%的兩組分別加水不足和過量,而加水量為油重10%時殘留水分較少說明加水量適中,基本達到了燕麥油脫膠的要求。故在實驗中采用加水量為燕麥油質量的10%進行。經過加入燕麥油質量的10%的水水化脫膠后的燕麥油油色仍較深但稍有變淺基本呈淺紅褐色,油的透明度感官上也有了一定的改善,由于加熱,使油中部分石油醚揮發,醚的氣味略有減少。經過脫膠后,由于去除了油中的磷脂和離心時在離心管上殘留的油等不可避免的損失,經過三次對燕麥油的脫膠實驗,脫膠燕麥油得率約為91%。2)燕麥油的脫酸(1)燕麥油的酸價計算稱取待測燕麥油1.20g(精確至0.01g),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50mL中性乙醚乙醇(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溶液取無水乙醚50raL無水乙醇100mL混合均勻,加入1滴酚酞指示劑用0.lmol/LKOH溶液滴至淡粉色)混合溶液使油溶解后加入3滴酚酞指示劑,用O.lmol/L氫氧化鉀標準溶液進行滴定,滴定時需劇烈振搖,待油色又黃色變為橙黃色并半分鐘內不退色即為滴定終點。同一樣品進行兩個測定,兩次測定不超過0.5個酸價單位,結果取其算術平均值。燕麥油的酸價計算公式.-<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formula>-氫氧化鉀標準溶液的標定濃度,mol/L-氫氧化鉀的摩爾質量,56.1g/mol一滴定所消耗氫氧化鉀標準溶液的體積,mL一稱取燕麥油的質量,g。式中CK0H—MK0H-m油-結果表明,步驟l)得到的脫膠燕麥油粗油酸價為5.3。(2)燕麥油脫酸加堿量的確定燕麥油脫酸的加堿量用脫膠后燕麥油的酸價進行計算加堿量(相對于氫氧化鈉)=0.714xAvxmx(l+a%)1000上式中Av——脫膠燕麥油的酸價,mgKOH/gm——脫酸前燕麥油的質量,ga%——超堿量0.3%0.714——氫氧化鈉換算系數。(3)燕麥油脫酸方法將燕麥油水浴加熱至55°C,攪拌,加入0.lg/ml氫氧化鈉溶液(按照(2)中計算氫氧化鈉溶液加入量),緩慢攪拌20min,此時燕麥油中產生大量懸浮物,升溫至70。C,恒溫保溫、靜置20rain,4。C冷藏靜置12h,離心分出油層(3000r/min,15min),水洗23次,以pH試紙測洗液至中性,分液漏斗分出油層,得到脫酸燕麥油。脫酸后,燕麥油由淺紅褐色變為黃綠色至棕黃色,透明度較好,基本已經沒有殘留石油醚的氣味。經過測定燕麥油脫酸前后酸價,脫酸后燕麥油酸價明顯降到很低的水平,具體數據如表6和圖2所示。經過脫酸后,由于油脂在加堿后少部分皂化和乳化以及在離心等操作過程中的損失,經過三次對燕麥油的脫酸實驗,脫酸燕麥油得率約為80%。3)燕麥油的脫色將步驟2)得到的脫酸燕麥油水浴加熱至8(TC,攪拌下,分別加入脫酸燕麥油重量的3%的活性白土、活性炭或活性白土與活性炭的等質量混合物,攪拌30min,趁熱抽濾,離心分離(3000r/rain,15min),得到脫色燕麥油。脫酸燕麥油加熱到8(TC后,在不斷攪拌下加入脫色劑,由于油脂在高溫時流動性相對較好,因此要趁熱進行抽濾,以加快速度減少損失,濾渣為黑色固體粉末。由于過濾后得到的燕麥油還混有少量脫色劑(活性白土、活性炭或活性白土活性炭),造成油脂透明度不佳,所以隨后進行離心分離,去除殘留白土,得到脫色燕麥油。不同的脫色劑對燕麥油脫色后色澤和透明度的影響如表5所示,結果表明,最終脫色效果基本一致,但活性炭活性白土混合物作為脫色劑效果相對較好。表5.不同脫色劑對燕麥油色澤和透明度的影響<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結果表明,用活性炭與活性白土的等質量混合物為脫色劑脫色后,燕麥油透明度明顯好轉,顏色為黃綠色至棕黃色,已經基本沒有了殘留石油醚溶劑的氣味,故沒有再次進行單獨脫臭。經過脫色后,由于白土對油脂的吸附以及在抽濾、離心等操作過程的損失,經過三次對燕麥油的脫色實驗,脫色燕麥油得率約為84%。實驗中通過水化脫膠去除磷脂;堿煉脫酸去除游離脂肪酸;脫色劑脫色去除雜色后得到精制后燕麥油。燕麥精制油呈黃綠色,透明度好,基本沒有提取時殘留的石油醚氣味。并且通過相應理化指標的測定,數據結果已經達到了設計要求。經過三次對燕麥油的精制實驗,全過程精制燕麥油得率約為64%。3、對燕麥油粗油及精制后的燕麥油的各項指標的檢測1)燕麥油酸價及游離脂肪酸含量的測定分別對燕麥油的粗油、脫膠油和精制油進行酸價及游離脂肪酸含量的測定。燕麥油酸價及游離脂肪酸含量的測定稱取待測燕麥油1.20g左右(精確至0.01g)左右,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50mL中性乙醚乙醇(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溶液取無水乙醚50mL無水乙醇100mL混合均勻,加入1滴酚酞指示劑用0.1mol/LKOH溶液滴至淡粉色)混合溶液使油溶解后加入3滴酚酞指示劑,用0.1mol/L氫氧化鉀標準溶液進行滴定,滴定時需劇烈振搖,待油色又黃色變為橙黃色并半分鐘內不退色即為滴定終點。同一樣品進行兩個測定,兩次測定不超過0.5個酸價單位,結果取其算術平均值。燕麥油的酸價計算公式<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formula>式中Ckoh——氫氧化鉀標準溶液的標定濃度,mol/LMKOH——氫氧化鉀的摩爾質量,56.1g/molVKOH~滴定所消耗氫氧化鉀標準溶液的體積,mLm油——稱取燕麥油的質量,g燕麥油游離脂肪酸含量計算公式游離脂肪酸含量(%)<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formula>(相對于油酸)1000xm油式中CKoH——氫氧化鉀標準溶液的標定濃度,mol/L282——油酸的摩爾質量,g/mo1VKOT——滴定所消耗氫氧化鉀標準溶液的體積,mLm油——稱取燕麥油的質量,g對燕麥油的粗油、脫膠油和精制油進行酸價及游離脂肪酸含量的測定結果如表6所示和圖3所示,燕麥油在精制前后酸價和游離脂肪酸含量明顯下降,平均降低93%,這主要是由于在精制的脫酸過程中向燕麥油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堿液而中和了其中的絕大部分游離脂肪酸的結果。實驗測定數據可以證明燕麥油精制堿煉脫酸的效果良好。表6.燕麥油酸價、游離脂肪酸含量測定結果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注表中測定結果是對同份燕麥油兩次平行測定取算術平均值所得。2)燕麥油碘價的測定分別對燕麥油的粗油和精制油進行碘價的測定,具體方法如下所述a、測定所需溶液的配制10%的碘化鉀溶液稱取碘化鉀100g,加入900mL去離子水溶解,此溶液易見光分解,應在實驗前配制。6mol/L鹽酸溶液取36-38%的鹽酸517.2mL置于1L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定容至刻度。淀粉指示劑溶液稱lg可溶性淀粉于20mL去離子水中溶解,加入到200raL正在沸騰的水中,煮沸3min后冷卻。燕麥油溶劑環己烷和冰乙酸等體積混合液。一氯化碘乙酸溶液(wijs試劑)稱取9.0g三氯化碘溶解在700mL冰乙酸和300mL環己烷中。取5mL上述溶液加5mL10%KI溶液及30raL去離子水,以淀粉為指示劑用0.lmol/L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進行滴定,記錄消耗體積為V1;加入10g純碘于上述溶液中溶解,再次取5mL上述溶液加5mL10。/。KI溶液及30mL去離子水,以淀粉為指示劑用0.lmol/L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進行滴定,記錄消耗體積為V2;如V2/V,小于1.5可繼續加適量碘于試劑中,直至V2/T大于等于1.5為止。靜置取上清液密封保存在暗處。b、燕麥油碘價的測定稱取燕麥油約0.20g(精確至0.Olg)置于500mL碘量瓶中,加入20mL環己烷冰乙酸混合溶液溶解試樣,然后向其中準確加入25mLwijs試劑蓋好瓶蓋,搖勻,置于暗處2小時。加入20mL10%KI溶液和150mL去離子水用0.lmol/L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進行滴定,當溶液顏色變為淺黃色時加入淀粉指示劑,繼續滴定至溶液劇烈振搖后藍色消失。同樣方法進行兩次測定,并進行空白試樣測定,測定結果取兩次測定算術平均值,兩次測定結果允許不超過0.5個碘價單位。燕麥油碘價計算公式12.69x(VrV2)xCglm式中Cv,-v2-m結果如表7所示'腦g油-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標定濃度,mol/L-空白試樣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測定樣品所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燕麥油的質量,g表7燕麥油碘價測定結果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column></row><table>注本表測定結果是對同份燕麥油兩次平行測定取算術平均值所得(3)燕麥油皂化值的測定分別對燕麥油的粗油和精制油進行皂化值的測定,具體方法如下所述a、測定所需溶液的配制0.5mol/L氫氧化鉀一乙醇溶液稱取4gK0H和2.5g鋁片置于500mL乙醇中,在95t:恒溫水浴中加熱回流l小時后立即蒸餾,將14gK0H溶解在其中,靜置數天后取上清液。中性無水乙醇在無水乙醇中加入一滴酚酞指示劑,用0.lmol/LKOH溶液滴定至淡粉色。b、燕麥油皂化值的測定稱取燕麥油2g左右(精確至0.001g),置于250mL磨口錐形瓶中,用移液管準確加入25mL約0.5mol/L氫氧化鉀一乙醇溶液,連接回流冷凝管,在95'C水浴中煮沸回流60分鐘,直至溶液澄清透明后冷卻。撤去回流裝置,向錐形瓶中加入100mL中性無水乙醇,以酚酞為指示劑,用0.5mol/LHCl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顏色由粉紅色變至淺黃色。以同樣的方法進行三次平行測定,并進行空白試樣測定,最終測定的結果取三次測定算術平均值,且三次測定相對平均偏差不得大于0.5%。燕麥油皂化值計算公式<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formula>w/g油式中C——HC1標準溶液的標定濃度,mol/LVo——空白試樣消耗HC1標準溶液的體積,mLV!——測定樣品所消耗HC1標準溶液的體積,mLm——燕麥油的質量,g56.1——KOH的摩爾質量,g/mo1實驗測定結果見表8所示。表8.燕麥油皂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注本表測定結果是對同份燕麥油兩次平行測定取算術平均值所得。表7和表8的結果表明,燕麥油在精制前后碘價和皂化值保持在原有數值基本不變的情況下略有微小上升,分別增加了1.8%和1.9%。這說明通過精制可以使燕麥油的不飽和程度小幅度增加而使燕麥油的平均分子量小幅度減小。同時,實驗數據證明精制過程對燕麥油的碘價和皂化值這兩個值幾乎沒有影響,這兩個指標基本不隨精制過程的進行而發生顯著的變化。4)燕麥油物理指標的測定分別對燕麥油粗油和燕麥油精制油進行物理指標的測定,具體方法如下所述u)密度和比重將燕麥油和去離子水至于20'C的恒溫水浴鍋中預熱,用移液槍(槍頭已稱重)吸取lraL燕麥油,連同槍頭一起在分析天平上稱重,除去槍頭質量后得到燕麥油質量m,,用同樣方法測定lmL去離子水質量ni2。密度P二nh(g/cm3);比重Rfmynb用同樣方法測定三次,取算術平均值為最后結果。(2)粘度將燕麥油裝入50mL離心管中,用數顯粘度計進行測定。(3)折光率用阿貝折光儀進行測定,標尺讀數即為測定溫度條件下的折光指數值。如測定溫度不在2(TC時,必須按下列公式換算為2(TC時的折光指數(n20)。折光指數(n20)=nt+0.00038X(t-20)式中nt——油溫在rC時測得的折光指數;t——測定折光指數時的油溫;0.00038——油溫在103(TC范圍內,每差rC時折光指數的校正系數實驗測定結果見表9,結果表明通過對燕麥油的精制,燕麥油的密度、比重、粘度和折光率四個物理指標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過實驗數據可以看出燕麥油的密度和比重均增加了9%。左右,折光率增加了2%。左右,而粘度增加了50%以上,說明精制過程對燕麥油的粘度影響較大,而對密度、比重和折光率影響較小。表9.燕麥油物理指標測定結果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1.燕麥油密度是通過三次測定實驗的最終結果取算術平均值所得;2.燕麥油比重是通過三次測定實驗的最終結果取算術平均值所得;3.燕麥油粘度為室溫下25'C測定所得;4.燕麥油折光率是在25'C的條件下測定的,通過公式修正得到2(TC下折光率c上述燕麥油理化指標檢測結果匯總如表10所示:表10.燕麥油理化指標結果,一總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E:1.燕麥油精制后的顏色隨應用脫色劑的不同而略有變化;注2.燕麥油透明度根據GB/T5525-85植物油脂檢驗透明度、色澤、氣味、滋味鑒定注2.中對透明度觀察結果分為"混濁"、"微濁"、"透明"三個級別;注3.燕麥油氣味以水浴加熱至5(TC后多人嗅聞鑒別而確定。5)燕麥油抗過敏性功效檢測(1)燕麥油不皂化物的提取取燕麥油精制油5g置于250mL蒸餾燒瓶中,加入50mLK0H-C2H50H溶液和沸石于95'C水浴回流1小時。加熱停止后,由冷凝管上口倒入100raL去離子水,混勻,靜置至室溫。將液體移入250mL分液漏斗中,用乙醚重復洗滌燒瓶數次,洗液合并入分液漏斗。均勻振搖漏斗,放氣,靜置,分層,分出下層皂液,上層醚液移入500mL磨口錐形瓶中。重復用乙醚洗滌下層皂液兩次,合并醚液于錐形瓶。將錐形瓶接入旋轉蒸發器上,水浴溫度40°C,調節適當轉速,回收乙醚,直至蒸干。移入103'C烘箱中烘烤至液體全部揮發,得到燕麥油不皂化物。計算不皂化物含量不皂化物(%)=最終殘留不皂化物質量,g來源燕麥油質量,gxl00%(2)待測樣品液的配制分別取步驟(1)提取的燕麥油的不皂化物10mg、20mg、40mg、60mg、80mg、120mg于50mL燒杯中,加入25mL去離子水快速攪拌使其形成穩定的乳濁液。此液體實驗前進行配制,配制后立即使用。同時稱取綠茶提取物(福州日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80mg、300mg、400mg、600mg、1000mg與50mL燒杯中,加入20mL去離子水使其充分溶解,進行燕麥油的抗過敏性對比實驗。(3)測定抗過敏活性采用透明質酸酶體外抑制實驗Elson-Morgan法進行。具體步驟為取0.lmLO.25mmol/LCaCl2溶液和0.5mL透明質酸酶液37。C保溫培養20min;分別加入步驟(2)配制的樣品液O.5mL,繼續37。C保溫培養20min;加入0.5mL透明質酸鈉液37。C保溫30min,常溫放置5min;加入0.lmLO.4raol/LNaOH溶液和0.5mL乙酰丙酮溶液,置于沸水浴中加熱15min后立即用冰水進行冷卻5min;加入埃爾利希試劑1.OmL并用3.OmL無水乙醇進行稀釋,放置20min顯色,用分光光度計測定其吸光度值。抗過敏活性計算公式透明質酸酶抑制率(%)=(A-B)-(C-D)x100%A-B式中A——對照溶液ABS值(用醋酸緩沖溶液代替樣品溶液)B——對照空白溶液ABS值(用醋酸緩沖溶液代替樣品溶液及酶液)C——試樣溶液ABS值D——試樣空白溶液ABS值(用醋酸緩沖溶液代替酶液)實驗時先對A組試樣進行450-700nm范圍的波長掃描,以確定最大吸收波長,然后以去離子水作為參比,在該最大吸收波長處分別進行燕麥油和綠茶提取物其他組的ABS值測定。結果如下所述經過對燕麥油不皂化物的提取實驗,提取后最終得到的物質為可在乙醚中溶解并且在103"C不易揮發的成分。經過兩次實驗計算得到燕麥油中不皂化物的平均含量為10.8%左右。提取實驗所獲得的燕麥油不皂化物為淡黃色至黃色的固體,具有麥香氣味,置于水中后經過快速攪拌或超聲破碎可以得到乳白色的液體。最大吸收波長的確定將A組空白試樣對照溶液在450nm700nm范圍內進行波長掃描,以確定該顯色物質的最大吸收波長,掃描結果見圖4所示。由圖4可以看出,在450nm700nm波長范圍內出現一個波峰和一個波谷,波峰在547nm處其吸光度為0.282是這個范圍內最大的,因此,在進行透明質酸酶體外抑制實驗最終測定吸光度時應在547nm處進行。燕麥油抗過敏性劑量一效應關系結果:通過對不同濃度燕麥油進行抗過敏性的透明質酸酶體外抑制實驗的測定,通過實驗數據的分析,得到表11和圖5所示的結果。結果表明,透明質酸酶平均抑制率越高說明該物質的抗過敏效果越好反之則抗過敏效果越差,通過表ll所示數據可以證明燕麥油具有一定的抗過敏性,并且抗過敏性隨著燕麥油濃度的增加而顯著提高,變化曲線見圖5所示。圖5可以直觀的反應出燕麥油抗過敏性的劑量一效應關系的走勢,當燕麥油的濃度在10mg/mL即含量為1.0%左右時就已經產生了約40%的透明質酸酶抑制率,大約在50mg/mL即含量為5.0%左右時透明質酸酶的活性就會被完全的抑制。這說明燕麥油具有較好的抗過敏活性,并且抗過敏活性雖濃度的提高而顯著增強。表11.燕麥油抗過敏性劑量一效應關系測定數據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0</column></row><table>注1.其中燕麥油濃度是通過其樣品添加量和不皂化物含量計算而得;注2.其中透明質酸酶抑制率是通過兩次測定實驗的最終結果取算術平均值所得。通過應用Excel軟件進行燕麥油劑量-效應關系的數值多項式回歸,得到回歸曲線方程.-y=-2x10—5x3+0.0017x2—0.0266;c+0.4502R2=0.9943相關系數r=0.9971,說明該方程具有較高的可靠性,能較好的解釋燕麥油抗過敏性的劑量—效應之間的關系。燕麥油、綠茶抗過敏性對比實驗結果按照測定燕麥油抗過敏性的同樣體系和方法,對綠茶提取物進行了抗過敏性的測定,測定結果對比數據見表12所示。由表12中數據所示,燕麥油和綠茶提取物的透明質酸酶活性抑制率均隨濃度的提高而增加,但綠茶提取物透明質酸酶活性抑制率對濃度的變化影響比較明顯,在提取物濃度僅為2.0%左右時抑制率就已經達到了95.0%以上。燕麥油與綠茶提取物透明質酸酶活性抑制率和濃度具體關系變化見圖6所示。通過表12和圖6可以反映出燕麥油和綠茶提取物兩種物質均具有一定的抗過敏功效。但由圖6可知,在兩物質相同濃度的條件下,綠茶提取物的抗過敏性要好于燕麥油的抗過敏性,綠茶提取物在濃度約為2.0%時透明質酸酶的抑制率便已經接近了100%,而同濃度燕麥油的透明質酸酶抑制率僅為45%左右,只是綠茶提取物抗過敏活性的二分之一。表12.燕麥油、綠茶抗透明質酸酶抑制率數據對比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1</column></row><table>6)燕麥油抗氧化性功效檢測(1)燕麥油過氧化值的測定取待測樣品油0.3-1.0g左右(根據最終過氧化值確定當估計過氧化值小于50時,取待測樣品0.3-0.5g;當估計過氧化值大于等于50時,取待測樣品0.5、.0g,稱量精確至O.OOOlg),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25mL冰乙酸和三氯甲烷混合液溶解試樣,加入1.0mL飽和KI溶液后立即蓋好瓶蓋,水封,搖勻液體lmin后在暗處放置5min。加入75mL去離子水和lmL淀粉指示劑,用0.Olmol/L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至藍色消失,滴定中要用力振搖使淀粉中包裹的碘游離出來。同一試樣進行兩次測定,并作一組空白實驗,兩次測定結果要求小于一個過氧化值單位,最終結果取兩次測定的算術平均值。燕麥油過氧化值計算公式過氧化值-<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21</formula>式中C——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標定濃度,mol/LVo——空白試樣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V,——滴定所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m-試樣的質量,g(2)燕麥油抗氧化性檢測方法實驗采用大豆色拉油自動氧化體系抗氧化測定的方法。以市售大豆色拉油為自動氧化體系,通過向色拉油中添加不同的抗氧化物質或者添加不同濃度的相同抗氧化物質,在不同時期測定大豆色拉油的過氧化值,通過過氧化值的變化情況,來對該物質的抗氧化性進行評價。取相同的并且已經測定過過氧化值初始值的大豆色拉油5份,每份30g置于50mL燒杯中,其中一份不加任何抗氧化劑為空白實驗,其余四份分別添加入0.1%、0.5%和1.0%三種濃度的精制后燕麥油和0.1%的常用抗氧化劑BHT進行對比實驗。將五份大豆色拉油放入65士rc的烘箱中,不時對其進行攪拌并改變它們在烘箱中的位置。分別在第一天、第二天、第四天、第六天和第八天對這五份實驗油進行過氧化值的測定,通過分析過氧化值的變化情況,以對添加物的抗氧化性做出評價。如果過氧化值增加的越小,說明該組添加物質的抗氧化性效果越好,反之如果過氧化值增加的越大,說明該組添加物質的抗氧化性效果越差。燕麥油對大豆色拉油過氧化值的影響檢測結果如下所示通過在大豆色拉油中添加濃度分別為0.0%、0.1%、0.5%和1.0%的燕麥油,隨時間每經過1~2天對各組實驗大豆色拉油分別進行過氧化值的測定,經過九天對大豆油過氧化值的監測,實驗測定結果見表13所示。通過對大豆色拉油過氧化值監測實驗的數據表明隨著大豆色拉油在65"C恒溫烘箱中放置時間的延長其過氧化值不斷增加。同時,沒有添加燕麥油組的過氧化值上升的最快且終值最高,添加燕麥油后,大豆色拉油的過氧化值隨著燕麥油濃度提高而相對有所減小。通過這些數據說明,燕麥油可以起到延緩大豆色拉油過氧化值升高的作用,同時,可以從一個方面證明燕麥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作用。表13.不同濃度燕麥油對大豆色拉油過氧化值的影響數據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2</column></row><table>注本表中所測大豆色拉油過氧化值均是兩次測定的算術平均值,單位為meq/kg。燕麥油和BHT抗氧化性對比實驗結果實驗用0.1%的燕麥油和同濃度的化學合成抗氧化劑二丁基羥基甲苯(BHT)進行抗氧化性的對比實驗,實驗結果見表14所示。由表14中數據可以看出燕麥油和抗氧化劑BHT均可以延緩大豆色拉油過氧化值的升高,具體變化曲線見圖7所示。通過圖7和表14可以說明BHT的抗氧化性高于同濃度的燕麥油,并且BHT的抗氧化性還高于十倍其濃度的燕麥油。同樣為0.1%的BHT油與燕麥,經過八天的大豆色拉油快速氧化實驗,八天后,BHT組大豆色拉油過氧化值為45.3meq/kg。而同濃度燕麥油組大豆色拉油過氧化值已升為93.4meq/kg,十倍于BHT濃度的燕麥油組大豆色拉油過氧化值為73.0meq/kg。表14.0.1%燕麥油和0.1%BHT劉<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3</column></row><table>注本表中所測大豆色拉油過氧化值均是兩次測定的算術蘋均值,單位為meq/kg。權利要求1、一種提取燕麥油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將燕麥麩皮加入石油醚中,在60-80℃下,回流提取4-12小時得到提取液;2)去除步驟1)得到的提取液中的殘渣,然后旋轉蒸發去除石油醚,得到燕麥油粗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燕麥麩皮的顆粒大小為20目以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燕麥麩皮的顆粒大小為20目。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醚的用量為5-10ral/g燕麥麩皮。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提取的溫度為8(TC,所述回流提取的時間為12小時。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蒸發的條件為35-4(TC,0.1-0.4mPa。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所述去除步驟l)得到的提取液中的殘渣的方法是先離心得到上清液,然后將上清液抽濾得到去除殘渣的提取液。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還包括將燕麥油粗油進行精制,所述精制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脫膠將所述燕麥油粗油,在85"C,加入燕麥粗油質量10%的去離子水,攪拌5-8min,溫度保溫20-40min,逐漸降至室溫,靜置12h以上,離心分層,取油層得到脫膠燕麥油;2)脫酸在55。C,加入堿液攪拌20-40分鐘使所述燕麥油中的游離脂肪酸被中和,然后升溫至7(TC保溫靜止20-30rain,靜置分層,取油層,用水洗滌至中性,得到脫酸燕麥油;3)脫色將步驟2)得到的脫酸燕麥油水浴加熱至80-85°C,攪拌下,加入脫色劑,攪拌30-40min,抽濾,離心分離,取油層,得到脫色后的燕麥油;所述堿液為濃度為0.lg/ml的NaOH溶液;所述脫色劑為活性炭和/或活性白土,優選為活性炭和活性白土的混合物。9、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提取的燕麥油。10、權利要求9所述的燕麥油在制備化妝品中的應用。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燕麥油及其提取方法與應用。該燕麥油由包括下述步驟的方法提取得到1)將燕麥麩皮加入石油醚中,在60-80℃下,回流提取4-12小時得到提取液;2)去除步驟1)得到的提取液中的殘渣,然后旋轉蒸發去除石油醚,得到燕麥油粗油。本發明的方法利用燕麥中含油量最好的麩皮作原料,用石油醚進行提取,具有提取后粕中含殘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生產條件好、油料資源得以充分利用等無可比擬的優點。經過精制后得到的燕麥油呈黃綠色至棕黃色,透明度良好,具有濃郁的天然燕麥香氣。酸價、碘價、皂化值等理化指標已經符合實驗設計要求,具備作為化妝品添加劑的條件。文檔編號C11B1/10GK101338247SQ200810118130公開日2009年1月7日申請日期2008年8月12日優先權日2008年8月12日發明者清任,任長忠,蘭社益,王煒莉,胡新忠,董銀卯,鄭寶林申請人:北京工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