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離火續煮鍋的改進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離火續煮鍋的改進結構技術領域本實甩新型涉及一種離火續煮鍋的改進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可供離火后加熱續 煮,或可平置使用于電磁爐的離火續煮鍋結構。
背景技術:
習知的離火續煮鍋的結構,如圖1所示,其設有一煮鍋l、 一聚熱環2及一外鍋3, 其中,該煮鍋l酌底部設有一突伸的螺桿l 1 ,該聚熱環2則設有對應于螺桿:[1的螺孔21 , 使該煮鍋1與聚熱環2以螺桿11及螺孔21鎖合固定,并保持一定的間隙,由該聚熱環2 的聚熱作用構成對煮鍋l的加熱續煮,此種離火續煮鍋結構由于其中的煮鍋l底部突伸 一螺桿l 1 ,故而僅能與聚熱環2及外鍋3配合使用,無法將其單獨平置放于電磁爐使用, 阻礙了煮鍋l的多用途實用價值。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離火續煮鍋的改進結 構,使離火續煮鍋的煮鍋可離火后加熱續煮外,且增加可平置于電磁爐烹煮的用途功 能,以提高離火續煮鍋多用途功能的實用價值。本實甩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離火續 煮鍋的改進結狗,其包括一煮鍋、 一聚熱環及一外鍋,在該煮鍋的底部外緣的中央 位置設以一內凹部,并于該內凹部設有一突伸的固定件,使該固定件的高度等于或 低于煮鍋底部的平面,該聚熱環則于中央位置設有一對應于煮鍋固定件的連接件, 使該煮鍋與聚熱環得以由固定件及連接件的結合,以構成聚熱環儲熱對煮鍋加熱續 煮的功能,另可將聚熱環由煮鍋分離,得以因煮鍋底部所設的內凹部,使煮鍋底部 保持平整以供置放使用電磁爐烹煮。所述的離火續煮鍋的改進結構,其中,該煮鍋底部外緣所設的固定件為一螺桿,該 聚熱環所設的連接件為一設有螺孔的突柱,由螺桿與螺孔的鎖合或松解,構成煮鍋 與聚熱環的固定或分離。上述的離火續煮鍋的改進結構,其中,該煮鍋底部外緣所設的固定件為一設有螺 孔的突柱,該聚熱環所設的連接件為一螺桿,由螺桿與螺孔的鎖合或松解,構成煮鍋 與聚熱環的國定或分離。上述的離火續煮鍋的改進結構,其中,該煮鍋底部外緣所設的固定件為一設有卡勾的突柱,該聚熱環所設的連接件為一套筒,在該套筒設有概呈L狀的滑槽,由 突柱置入套筒,并使其卡勾勾持于滑槽的水平段,或由該水平段脫離,構成煮鍋與 聚熱環的固定或分離。上述的離火續煮鍋的改進結構,其中,該煮鍋底部外緣所設的固定件,可設為一 具有概呈L狀滑槽的套筒,該聚熱環所設的連接件可為一設有卡勾的突柱,由突柱置 入套筒,并使其卡勾勾持于滑槽的水平段,或由該水平段脫離,構成煮鍋與聚熱環的 固定或分離。上述的離火續煮鍋的改進結構,其中,該煮鍋與聚熱環藉由固定件及連接件結合 時,使煮鍋與聚熱環保持一間隙,以構成聚熱環儲熱對煮鍋加熱續煮的功能。下面就有關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及詳細說明,現配合附圖和所給出的實施例進 行說明如下。
圖1為習知離火續煮鍋的立體分解圖;圉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煮鍋與聚熱環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立體分解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煮鍋與聚熱環剖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立體分解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煮鍋與聚熱環剖視圖。附圖標記鋭明l煮鍋;ll螺桿;12內凹部;2聚熱環;21螺孔;3外鍋;4固 定件;41螺桿;42螺孔;43突柱;44突柱;45卡勾;5連接件;51螺孔;52突柱; 53嫘桿;54套筒;55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請同吋參倒圖2及圖3,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一煮鍋l、 一聚熱環2及一外鍋3, 其中,該煮鍋i的底部外緣的中央位置設有一內凹部12,并在該內凹部12設有一突 伸的圃定件4,使該固定件4的高度等于或低于煮鍋1底部的平面,在本第一實施例 中,該固定件4為一嫘桿41,該聚熱環2則于中央位置設有一對應于煮鍋固定件4 的連接件5,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連接件5為一設有螺孔51的突柱52 ;根據上述構件的組合,該煮鍋1與聚熱環2得以由固定件4及連接件5的結合(藉 由螺桿41與蠊孔51的鎖合),煮鍋1與聚熱環2置于爐火上加熱,俟聚熱環2加熱 達火紅狀態對,使煮鍋1移置于外鍋3時,得以藉助聚熱環2的聚熱作用構成對煮鍋 1加熱續煮的功能,且當聚熱環2由煮鍋1分離時(由螺桿41與螺孔5:l的松解), 得以因煮鍋1底部所設的內凹部12,以及該固定件4的高度等于或低于煮鍋1底部 的平面,使煮鍋l底部得以保持平整,令得供置放于電磁爐烹煮,而具有多用途的功 能,進而提高離火續煮鍋的多用途實用價值。請同時參闔圖4及圖5,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是將該煮鍋l底部外緣所設 的固定件4,設為一設有螺孔42的突柱43,而該聚熱環2所設的連接件5則設為一 對應于突柱43螺孔42的螺桿53,由螺桿53與螺孔42的鎖合或松解,構成煮鍋1 與聚熱環2的固定或分離。請同時參閱圖6及圖7,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是將該煮鍋l底部外緣所設 的固定件4,設為一突柱44,在該突柱44設有一水平突伸的卡勾45,而該聚熱環2 所設的連接件5則設為一套筒54,于該套筒54的內緣設有概呈L狀的滑槽55,由該 突柱44套于套筒54后,使其卡勾45沿滑槽55滑入,并勾持于滑槽55的水平段, 或由該水平段脫離,以構成煮鍋l與聚熱環2的固定或分離。上述本實用新型無論以何種方式構成固定件4及連接件5,皆可使該煮鍋1與聚 熱環2結合,并使煮鍋1與聚熱環2保持一間隙,使該煮鍋1離火置于外鍋3內后, 借助聚熱環2的聚熱作用構成對煮鍋1加熱續煮的功能,且該聚熱環2可由煮鍋1 分離,使煮鍋1底部因保持平整,得令以平置放于電磁爐烹煮,而具有多用途的功能。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以設有內凹部的煮鍋,配合該內凹部所設的固定件及設有 連接件的聚熱環,使離火續煮鍋的煮鍋可離火后加熱續煮外,且可另平置使用于電磁 爐烹煮,而具有多用途的功能,為一實用的設計。上述的說明,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而已,非為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凡 熟悉該項技藝約人士,其所依本實用新型的特征范疇,所作出的其它等效變化或修飾, 如尺寸大小、材料選擇、或形狀變化等,皆應涵蓋在以下本實用新型所申請專利范圍 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離火續煮鍋的改進結構,其包括一煮鍋、一聚熱環及一外鍋,其特征在于該煮鍋的底部外緣的中央位置設有一內凹部,在該內凹部設有一突伸的固定件,該聚熱環則于中央位置設有一對應于煮鍋固定件的連接件,使煮鍋與聚熱環得以由固定件及連接件的結合,得以借助聚熱環的聚熱作用構成加熱續煮,另把聚熱環與煮鍋分離。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火續煮鍋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設于煮鍋內凹部的 固定件,其高度上等于或低于煮鍋底部的平面。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火續煮鍋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煮鍋底部外緣所設 的固定件為一鰾桿,該聚熱環所設的連接件為一設有螺孔的突柱,由螺桿與螺孔的鎖 合或松解,構成煮鍋與聚熱環的固定或分離。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火續煮鍋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煮鍋底部外緣所設 的固定件為一設有螺孔的突柱,該聚熱環所設的連接件為一螺桿,由螺桿與螺孔的鎖 合或松解,構成煮鍋與聚熱環的固定或分離。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火續煮鍋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煮鍋底部外緣所設 的固定件為一設有卡勾的突柱,該聚熱環所設的連接件為一套筒,在該套筒設有概呈 L狀的滑槽,由突柱置入套筒,并使其卡勾勾持于滑槽的水平段,或由該水平段脫離, 構成煮鍋與聚熱環的固定或分離。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火續煮鍋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煮鍋底部外緣所設 的固定件設為一具有概呈L狀滑槽的套筒,該聚熱環所設的連接件可為一設有卡勾的突柱,由突柱置入套筒,并使其卡勾勾持于滑槽的水平段,或由該水平段脫離,構成 煮鍋與聚熱環的固定或分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離火續煮鍋的改進結構,其主要包括一煮鍋、一聚熱環及一外鍋,在該煮鍋的底部外緣的中央位置設以一內凹部,并在該內凹部設有一突伸的固定件,該聚熱環則于中央位置設有一對應于煮鍋固定件的連接件,使該煮鍋與聚熱環得以由固定件及連接件的結合,由聚熱環構成儲熱對煮鍋加熱續煮的作用,達到離火續煮的功能,當另將聚熱環由煮鍋分離時,得以因煮鍋底部為內凹狀,使煮鍋底部保持平整以供置放于電磁爐烹煮,而具有多用途的功能。
文檔編號A47J36/00GK201022609SQ20072000271
公開日2008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7年1月30日
發明者楊志昌, 鄭榮源 申請人:國源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