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清洗采樣針外壁的拭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應用于血細胞分析領域的拭子。
背景技術:
現有血液細胞分析儀中,均采用拭子完成采樣針外壁的清洗。這其中的原理也近乎相同,即拭子本身包括進液孔和出液孔,針外壁的清洗液從進液孔進入拭子內部,出液孔中存在負壓,將清洗液體吸走,液體在拭子內部這一流通過程中完成了對采樣針外壁的清洗。
現有的拭子結構主要采用進液孔在下,出液孔在上,且進、出液孔朝向相反的結構,如公告號為5,592,959的美國專利所揭示,請參閱圖1,該拭子包括允許采樣針插入的通孔,一個通向通孔的清洗液進液孔18,一個接受從通孔流出的出液孔19,另有與出液孔19相連的液體吸吮裝置吸走廢液。上述的通孔包括一個直徑恒定且相對較小的部分15a,一個直徑相對較大的部分15d。針從15a處插入,且15a是一個開放的針的入口,對針外壁的清洗作用很小;15d處在15a的下方,是一個對針外壁起到清洗作用的開放出口,其之所以比15a的清洗作用大是因為它的孔徑比15a更大。在針外壁進液口18與15d直接相連,出液口19與15a直接連通時,此時針的最下端在19和15a的上方,采樣針3的外壁的面被清洗,廢液從針的采樣管路排出,從19流走。
但是,該種結構的拭子存在如下缺點進、出液孔部分復雜。特別是拭子的出液孔孔徑較大,為配合其達到吸液目的,需要配置大功率液泵。同時采樣針插入拭子的通孔分成了兩段,上半段孔徑較細,采樣針插入后兩者之間的間距很小,此時清洗液從拭子進液孔沖入后會進入這段空隙中,如果要保證液體不從拭子通孔下端漏出,則拭子出液孔處要有較高的負壓要求,這也要求采用大功率液泵進行抽取吸;其次,該專利拭子進出液孔朝向相反,勢必增加拭子占用的空間,同時也會給拭子進出液孔相連管路在走管方向上帶來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既能對采樣針外壁進行充分的清洗、又能很好的避免血樣對拭子污染的拭子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減小占用空間及便于進、出液管路走管的拭子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用于清洗采樣針外壁的拭子包括拭子本體、進液孔及出液孔,該拭子本體中部軸向貫穿有供采樣針出入的通孔,該進、出液孔均與該通孔連通,該通孔包括沿該軸向依次分布的第一、第二及第三空腔,該第一、第二及第三空腔相連通且其孔徑依次減小,該進液孔與該第一空腔連通,該出液孔與該第二空腔連通。
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空腔同軸線。
所述的進液孔和出液孔均朝向該拭子本體的同一側。
所述的出液孔和進液孔分別處于一縱向面的兩側,該軸線處于該縱向面上且該縱向面與采樣針出入方向平行。
所述的進、出液孔的孔壁與該軸線之間的最大水平距離大于或小于對應的第一或第二空腔的半徑。
所述的進、出液孔的軸線與對應的第一或第二空腔的軸線異面垂直。
所述的拭子本體包括獨立設置的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該第二本體嵌入該第一本體內部,且該第一空腔設于該第一本體,該第二、第三空腔均設于該第二本體。
所述的第二本體對應進、出液孔的位置分別設有第一、第二環形槽,該第一環形槽在與進液孔成180度的位置設有通孔與第一空腔連通,該第二環形槽在正對出液孔的位置設有通孔與第二空腔連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1)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空腔的設置,使液體流動的空間更大且流動更加順暢,從而以小功率液泵即可確保清洗液由拭子底部進液孔進入通孔后順利的被吸到上部的出液孔,從而能夠保證清洗液在拭子內部對采樣針外壁進行充分的清洗,并能很好的避免血樣對拭子的污染;2)由于進、出液口朝向拭子本體同一側,所以減小了整個拭子結構的占用面積,從而也便于進、出液管路的走管。
圖1是現有技術拭子的剖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清洗采樣針外壁的拭子的主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清洗采樣針外壁的拭子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清洗采樣針外壁的拭子的剖面圖。
圖5是表示進液孔與拭子本體的結構及相對位置關系的剖面圖。
圖6是表示出液孔與拭子本體的結構及相對位置關系的剖面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具體實施方式
的主視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具體實施方式
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3至圖6,本實用新型用于清洗采樣針外壁的拭子包括拭子本體、進液孔及出液孔,該拭子本體中部軸向貫穿有供采樣針出入的通孔,該進、出液孔均與該通孔連通,該通孔包括沿該軸向依次分布的第一、第二及第三空腔,該第一、第二及第三空腔相連通且其孔徑依次減小,該進液孔與該第一空腔連通,該出液孔與該第二空腔連通。
該拭子本體1為繞其自身軸線A回轉形成的回轉體,其材料可為POM或有機玻璃,且該材料不能與流經拭子的液體發生化學反應,該軸線A處于一豎直的縱向面上,該縱向面平行于采樣針2出入該拭子時的運動方向,即該縱向面由該軸線A和采樣針出液口的軸線確定。該拭子本體1的中央位置沿其軸線A方向上下貫穿有一供采樣針出入的通孔11,該通孔11包括沿該拭子本體1的軸線A方向(也即采樣針的運動方向)由下至上依次連通的第一、第二、第三空腔12、13、14,且該第一、第二、第三空腔12、13、14共軸線A。該第三空腔14位于拭子本體1的頂部,其直徑很小,用于采樣針2出入該拭子時進行定位導向;該第二空腔13位于拭子本體1的中部,其直徑稍大,用于清洗采樣針外壁的清洗液主要經由這一段向上流通;該第一空腔12位于該拭子本體1的底部,其直徑最大,從而采樣針2外壁的血樣不容易沾染在拭子底部。由于該通孔分成三段,且位于中部的第二空腔13的直徑比位于頂部的第三空腔14的直徑稍大,則清洗液在第二空腔13內流動的空間更大,不致因進液孔3液體流速過快,拭子內部沒有足夠空間流動而導致液體從拭子底部漏出;此外,通過拭子這種三臺階通孔11結構的設置,使液體流動順暢,以小功率液泵即可確保清洗液由拭子底部的進液孔3進入通孔11后順利的被吸到位于拭子本體中部的出液孔4,這樣既可以保證清洗液在拭子內部對采樣針外壁進行充分清洗,也能很好的避免血樣對拭子的污染。
進液孔3通過膠管5與采樣針清洗液(如稀釋液)相連,從而提供一清洗液流入的通道。出液孔4通過膠管6與液泵相連,從而提供一清洗液流出的通道。該膠管5、6都是通過緊密配合分別與拭子的進、出液孔3、4緊固在一起,確保整個拭子的密閉性。
進液孔3與第一空腔12相通,且其軸線B與第一空腔12的軸線A異面垂直,即該兩軸線31、10不對正相交。該進液孔3完全位于軸線A所在縱向面的一側,并且該進液孔3不與第一空腔12相切,以防止清洗液僅清洗采樣針一側的外壁,本實施方式中,該軸線A與進液孔3的孔壁31之間的最大水平距離大于第一空腔12的半徑。開始清洗外壁時,清洗液從拭子進液孔3進入第一空腔12,在進入第二空腔13之前會在第一空腔12內形成環流,若此時第一空腔12內有采樣針2,則清洗液多數會在進液孔3偏離軸線的那一側沿采樣針2外壁流過,但也會有少量液體沿另一側繞流,這樣就可以保證消除采樣針外壁的清洗死角。
出液孔4與第二空腔13相通,且其軸線C與第二空腔13的軸線A異面垂直,即該兩軸線41、10不對正相交。該出液孔4完全位于軸線A所在縱向面的另一側,并且該出液孔4不與第二空腔13相切,以防止清洗液僅清洗采樣針外壁的一側,在本實施方式中,該軸線A與出液孔4的孔壁41之間的最大水平距離小于第二空腔13的半徑。出液孔4這種位置設計可以使由進液孔3流入的液體在拭子內部形成環繞采樣針外壁螺旋上升的液流,從而保證采樣針的外壁全周的清洗效果,另外這樣的設計也可以保證流向采樣針另一側的少量液體也可以順利由出液孔排出。
拭子進液孔3和出液孔4在拭子本體中的位置以上述方式安排,可以使進、出液孔朝向拭子本體1的同一側,與該進、出液孔連接的管路的走向也相同,方便排布這段管路在機器中的位置,拭子也不會在機器內部占用過多空間。在整個采樣組件進行偏轉運動時,拭子不易與機器中的其他部件干涉,管路也不易產生扭曲。在本實施方式中,進、出液孔3、4的軸線平行且朝向完全相同。
拭子進液孔3安排在拭子本體1底部,而出液孔4位于中部,清洗液在拭子內部下進上出,可以更好的清洗采樣針外壁并且更不易從底部漏出液體。采樣針采集到樣本后上升過程中拭子開始清洗采樣針外壁,此時,從進液孔3進入的清洗液體會沖擊到采樣針外壁上,而同時采樣針2有向上的速度,靠近采樣針外壁的液體也會受到一個向上的摩擦力而隨采樣針2一起向上運動,這樣出液孔4處不需要太大的負壓即可將拭子內的液體全部由頂部的出液孔4抽走而不會從拭子底部漏出,小功率液泵即可保證這樣的壓力要求。
該拭子在儀器中可以被固定在某一位置也可以是活動的,一個比較理想的操作方法是將拭子固定在采樣組件上,采樣針從拭子中間的通孔穿過,采樣針可以自由升降運動以便從樣本試管中獲取血樣,采樣針內部有一個采樣通道,出口在接近采樣針側面接近針尖處,拭子、采樣針均隨采樣組件一起做偏轉運動。
采樣針也可以在儀器內被水平轉動,可以吸取并分排微量液體,如13uL。在這種情況下,采樣針外壁攜帶的血液樣本可能遠多于要求采集的樣本量,因此,用拭子對采樣針外壁進行清洗和干燥就十分必要。
如前所述拭子,在使用時采樣針2穿過拭子的通孔11,采樣過后采樣針和拭子會沿著采樣針的軸向產生相對運動,在運動之前經進液孔3和出液孔4開始通清洗液,并在運動結束之后結束通液。依據前面所述清洗原理即可將通過進液孔3和出液孔4區間的采樣針外壁清洗干凈。
請參閱圖7及圖8,其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具體實施方式
。拭子本體1包括獨立設置的第一本體11和第二本體12,該第一本體11中央位置軸向貫穿有通孔,該通孔分成上、下兩段空腔,上段空腔112直徑很小,其作用只在于為采樣針導向,下段空腔113要與第二本體12配合。第二本體12為柱體輪廓結構,其嵌入第一本體11的下段空腔113中。該第二本體12的中央位置軸向貫穿有通孔,該通孔也分成上、下兩段空腔122、123,且該上、下段空腔122、123均與第一本體11的上段空腔112同軸。第二本體12的上段空腔122的直徑較第一主體1的上段空腔112稍大,清洗液體主要在這一段對采樣針外壁進行清洗;第二主體的下段空腔123直徑最大,可以很好的防止采樣針外壁的血樣粘到拭子上。第二本體12的外壁上與拭子進、出液孔3、4同一水平位置分別作環形槽8、9,環形槽9在與進液孔3’成180°位置作通孔13與空腔123連通;環形槽8在正對出液孔4’位置做通孔14與空腔122連通。此時進液孔與出液孔可在同一豎直面上,清洗液體經進液孔后環繞180°進入拭子內部對采樣針外壁進行沖洗,此設計也可保證采樣針外壁的清洗效果。本實施方式中,空腔113、122、123分別相當于第一、第二及第三空腔;進、出液孔3’、4’的軸線均與拭子本體1的軸線共面且垂直。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清洗采樣針外壁的拭子,包括拭子本體、進液孔及出液孔,該拭子本體中部軸向貫穿有供采樣針出入的通孔,該進、出液孔均與該通孔連通,其特征在于該通孔包括沿該軸向依次分布的第一、第二及第三空腔,該第一、第二及第三空腔相連通且其孔徑依次減小,該進液孔與該第一空腔連通,該出液孔與該第二空腔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洗采樣針外壁的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空腔同軸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清洗采樣針外壁的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液孔和出液孔均朝向該拭子本體的同一側。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清洗采樣針外壁的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液孔和進液孔分別處于一縱向面的兩側,該軸線處于該縱向面上且該縱向面與采樣針出入方向平行。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清洗采樣針外壁的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出液孔的孔壁與該軸線之間的最大水平距離大于或小于對應的第一或第二空腔的半徑。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清洗采樣針外壁的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出液孔的軸線與對應的第一或第二空腔的軸線異面垂直。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清洗采樣針外壁的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拭子本體包括獨立設置的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該第二本體嵌入該第一本體內部,且該第一空腔設于該第一本體,該第二、第三空腔均設于該第二本體。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清洗采樣針外壁的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本體對應進、出液孔的位置分別設有第一、第二環形槽,該第一環形槽在與進液孔成180度的位置設有通孔與第一空腔連通,該第二環形槽在正對出液孔的位置設有通孔與第二空腔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用于清洗采樣針外壁的拭子包括拭子本體、進液孔及出液孔,該拭子本體中部軸向貫穿有供采樣針出入的通孔,該進、出液孔均與該通孔連通,該通孔包括沿該軸向依次分布的第一、第二及第三空腔,該第一、第二及第三空腔相連通且其孔徑依次減小,該進液孔與該第一空腔連通,該出液孔與該第二空腔連通。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空腔的設置,使液體流動的空間更大且流動更加順暢,從而以小功率液泵即可確保清洗液由拭子底部進液孔進入通孔后順利的被吸到上部的出液孔,從而能夠保證清洗液在拭子內部對采樣針外壁進行充分的清洗,并能很好的避免血樣對拭子的污染。
文檔編號B08B9/023GK2896263SQ20062005431
公開日2007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0日
發明者陸鋒, 孫承偉 申請人: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