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吸塵器的水濾除塵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項技術屬于家電領域里,一種新型吸塵器的制造技術。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生產的吸塵器,雖然種類較多,但其濾塵的原理基本上都是靠集塵袋和密集型過濾材料阻擋高速氣流中的灰塵顆粒,并將其儲存在氣流通過的袋或腔內達到吸塵的目的。這種方法對顆粒較大的塵屑是行之有效的,但對微小顆粒塵埃的阻擋效果就不很理想。另外儲存在氣流通道內未經處理的塵埃又是一個嚴重的二次污染源,為解決這個問題廠家不得不采取多層過濾的方法,這樣必然增加氣流的阻力,要使氣流暢通只好增大電機功率,結果不僅帶來了大的噪音而且大風力更容易帶出集塵袋或氣流通道中的灰塵微粒,沒有從根本上消除吸塵中二次微塵污染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二次微塵污染問題,提高吸塵效率,減少電力消耗和降低工作噪音我們設計了一種吸塵器水濾除塵機構。
技術方案該機構利用液體對塵埃的吸附原理,讓帶有塵埃的氣流往返經水面和濺有水分的柵板濾塵,塵埃儲存在水內或柵板表面,排出潔凈的空氣。為此在通常吸塵器的塵埃過濾及儲存腔內,由進氣管至引風機的排風口之間去除了集塵袋和過濾層改由與進氣管連接伸入盛水的集塵筒內的塵氣噴管和在水面上的吸塵柵板及排風口前的分水式引風機,構成的水濾除塵機構。該機構主要由(可盛水的)集塵筒,塵氣噴管,吸塵柵板,(支架及阻水漂機構),上蓋,葉輪,電機及吸塵管(吸盤)構成。其結構布局可以設計為立式(電機和引風扇在上)或臥式(電機和引風扇在側面)。其具體的結構形式和工作原理為集塵筒內裝有塵氣噴管和吸塵柵板,塵氣噴管由支架或吸塵柵板固定,塵氣噴管的入口端位于集塵筒側壁和上蓋之間并在此與外部的吸塵管連接吸入塵氣,塵氣噴管的噴口應插入事先按液面高度要求裝入集塵筒內的水中,噴口插入水中的深度應視電機的功率,噴口的直徑等因素而決定,為讓塵氣在噴口處加速噴向水中,噴管的出口可設計成直徑向內收縮的形式。噴管下端外側裝有豎和(或)橫向吸塵柵板,豎向吸塵柵板與水平面逞垂向可帶有一定的斜角,橫向吸塵柵板近似平行于水面可帶有利于殘水流下的斜坡度。(建議豎向吸塵柵板置于貼近水面的下層位置)豎向吸塵柵板的上部裝有水平擋板(或橫向吸塵柵板)。水平擋板應與塵氣噴管的外壁成密閉連接形式。豎橫向吸塵柵板均可設計成多層陣列形式,豎向吸塵柵板陣列的高度設置依排列的奇偶層次而高低錯落,高層柵板的上部與水平擋板密閉相連,高層柵板的下部與水面之間略有間隙,低層柵板的上部與水平擋板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低層柵板的下部應插入水中一定的深度。該層與層間和低層柵板上端面與水平擋板下面及高層柵板下端面與水面之間形成一個較窄的往返氣流通道。但通道截面積不應小于噴口的截面積。立式機種下層吸塵柵板的外緣應與集塵筒內壁間保持一定的氣流通道,臥式機種遠離塵氣噴管并靠近集塵筒壁的吸塵柵板與集塵筒內壁間也應設置一定的氣流通道供氣流通過。在水平擋板的上方應裝有橫向吸塵柵板或其陣列,該陣列的排列依上下奇偶層次不同(立式)分別在柵板內側接近塵氣噴管處及柵板外側與集塵筒內壁間留有氣流通道,(臥式)分別在該柵板靠近或遠離塵氣噴管的端部與集塵筒內壁間留有氣流通道,讓可能含有水分的氣流在此通道內往返通過,用以濾除余下的灰塵和水分。為使吸塵柵板陣列一體化可在豎橫多層吸塵柵板之間裝有連接筋將其銜接成整體。該柵板整體的外周與集塵筒內壁銜接處應具有較好的吻合及便于取裝。集塵筒由上蓋密封,在上蓋或集塵筒側面的上部裝有引風電機和葉輪機構,該機構與集塵筒相通,工作時這里是排風通道,帶塵氣流由吸塵管進入,經塵氣噴管噴入水中,大量塵埃即被吸入水內,部分殘留在氣流中的灰塵顆粒在水面和吸塵柵板之間往返流動時,可以再被水面和濺射在吸塵柵板上的水分及由氣流吹起的水霧所吸附,并甩在吸塵板上返流入集塵筒的水中,進而達到由水吸塵和儲塵的目的。引風機葉輪外周最好不直通外界,以免排除的空氣中帶有殘存的水分,在引風機葉輪周圍應設有導風腔,導風腔的下部可設有較小的水分回流孔,該孔應向下通往集塵筒,使氣流中殘留的水分經此孔流回集塵筒內。導風腔的(側)上部設有較大的排風口,供氣流排出用。引風機的吸風口應位于葉輪的回轉中心,并與集塵筒的上部連通由此吸取經濾塵后的氣體。(立式)吸風口的下部可通過支架支撐一只與其保持一定間隙的封口用浮漂,當吸塵器吸入大量水分時可浮起浮漂封住風機的吸風口,用以防止損壞電機。
本項技術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它可以將被吸入的各種塵埃充分地浸入水中,即使微小的塵埃顆粒也可達到塵氣分離的目的。浸入水中或吸附于水面的塵埃,由于水的吸附作用,再不會對空氣形成二次污染,避免了普通吸塵器將大量塵埃儲存在高速氣流通道內對空氣產生的二次污染問題。這種方式也可以避免多重高密濾芯對氣流形成的較大阻力,然而可以降低電機的功耗,同時減小工作噪音。若將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清香劑或消毒劑,它還可以起到清潔空氣和消毒的作用。
本說明帶有二張附圖,圖一為(立式)中間噴管形式的水濾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二為(臥式)側面噴管形式的水濾機構結構示意圖,圖中序號表示部件為1)排風口 2)電機 3)葉輪 4)上蓋(殘水回流孔) 5)浮漂(僅立式) 6)吸塵管 7)橫向吸塵柵板 8)豎向吸塵柵板 9)集塵筒 10)塵氣噴管 11)水面 12)支架和輪具體實施方式
本項目的實施例為用現有普通吸塵器改造的水濾除塵機構吸塵器,豎向各層及水平擋板和橫向各層吸塵柵板之間采用連接筋形式作成整體型部件,并與塵氣噴管組合成一個完整的組件。吸塵柵板體外端面與集塵筒內壁間進行部分緊密配合的研修,并用該配合關系支撐和定位整個組件,去除原吸塵器的集塵袋和部分過濾器,改成了新型水濾除塵式吸塵器。經試驗達到了理想的效果。吸塵結束可將整個組件取出倒掉含塵的污水。這也說明將現有吸塵器生產線改造成新型水濾式吸塵器生產線是比較容易和完全可行的。
權利要求1.一種吸塵器的水濾除塵機構,在吸塵器的塵埃過濾及儲存腔內,由進氣管至引風機的排風口之間的塵埃過濾及儲存機構,其特征在于該腔內主要是由與進氣管連接伸入盛水的集塵筒內的塵氣噴管和在水面上的吸塵柵板及排風口前的分水式引風機,構成的水濾除塵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濾除塵機構,其特征在于集塵筒分蓋和體兩大部分,蓋可開啟,筒內裝有塵氣噴管和吸塵柵板,該筒應帶有指示水面高度的標志,由支架或吸塵柵板固定的塵氣噴管與水面逞可帶傾角的垂向設置,該管的噴口可低于水面標志一定的深度,塵氣噴管的另一端與進氣管和吸塵頭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濾除塵機構,其特征在于塵氣噴管的噴口逞向內收縮形狀。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濾除塵機構,其特征在于在集塵筒內裝有多層垂向高低間隔錯落,高者與其上部的平面隔板銜接,低者下部與水面接觸上部與平面隔板間留有一定間隙的垂向隔塵柵,在垂向隔塵柵上部裝有邊緣層次錯位的多層平面隔塵柵,豎向吸塵柵板與水面逞垂向設置可帶有一定的斜度,橫向吸塵柵板與水面逞平行趨勢可帶有傾角。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吸塵板,其特征在于豎橫多層吸塵柵板為平行組合陣列結構形式,在豎橫多層吸塵柵板之間裝有連接筋將其銜接成整體,豎向吸塵柵板陣列遠離塵氣噴管的外邊緣或一側與集塵筒內壁間留有間隔,橫向吸塵柵板同樣依層次不同,分別在接近或遠離塵氣噴管處留有間隔,在水面及多層吸塵板間構成氣流路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濾除塵機構,其特征在于分水式引風機由葉輪及圍繞葉輪端面的導風腔構成,導風腔下部設有小口徑的通往集塵筒的回水通道,導風腔的側上部設有排風口。
專利摘要吸塵器的水濾除塵機構是家用電器領域里的一項吸塵器制造技術。主要為解決現有吸塵器存在的二次污染和噪聲及功耗較大的問題。該項技術利用水對塵埃具有吸附作用的效應,設計了在盛水的集塵筒內裝入塵氣噴管和隔塵柵板機構,由后端電動濾水葉輪引風機驅動的吸塵器的水濾除塵機構。其結構原理為在密閉的集塵筒下部裝入一定液面高度的水,與外部吸塵管連接的塵氣噴管垂向插入水中一定的深度,由該噴管起(沿氣流方向)設置多層垂向高低間隔錯落,高者與其上部的平面隔板銜接,低者與水面接觸的垂向隔塵柵,在垂向隔塵柵上部裝有邊緣層次錯位的多層平面隔塵柵構成塵埃過濾器。帶塵氣流反復經水面和柵板吸附塵埃后經濾水引風機排出。
文檔編號A47L9/18GK2870714SQ200520146348
公開日2007年2月2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5日
發明者劉誠 申請人:劉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