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壓力鍋內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力鍋,特別是壓力鍋的內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壓力鍋內鍋,如中國專利CN02123616.X,名稱為一種壓力電飯鍋,它是公開了內鍋與鍋蓋鎖定裝置的技術方案。包括具有容納待煮物的內鍋、及支持內鍋的內鍋支持部的本體;按需要控制內鍋開閉的上部加熱盤;可與內鍋凸緣部鎖定配合的鎖定裝置;以及引導內鍋放入內鍋支持部內的導向裝置,該導向裝置為設置在內鍋支持部上端向上凸起的定位突起、及對應于定位突起且成形設置在內鍋凸緣部上的插入部。這樣在不損傷內鍋外觀前提下可輕易制作導向裝置,其定位突起和內鍋支持部成為一體,并使定位突起從內鍋支持部邊緣向上凸出,同時在內鍋凸緣部上面形成有與之一體的、能使定位突起對應插入的插入孔,而可減少相應的焊接工序,進而具有可減少作業時間及降低生產成本的功效。
該專利描述了內鍋和與其配合的鎖定裝置之間的關系,內鍋上有凸緣部上的插入部來插入鍋蓋內的插入孔,從而鎖緊鍋蓋裝置。可是突出有插入部使內鍋受力有限,對于壓力鍋的壓力變化,提升壓力鍋工作效率,有一定影響。當增加該壓力鍋的壓力的有所增加時,力的向外膨脹,特別是垂直與水平線上的上下方向的壓力。而受力點在壓力鍋內鍋凸緣部上的插入部與該凸緣部的交接部分上,最大可能令壓力鍋內鍋變形從而產生泄壓、漏氣、甚至爆炸的現象。生產廠家為了克服上述的現象,將用較厚的材料來生產內鍋,這樣一來,生產難度加大,生產成本增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能通過鍋蓋與內鍋直接扣合,保證壓力鍋內鍋受力而不變形,同時具有降低生產成本,結構簡單合理的壓力鍋內鍋。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壓力鍋內鍋,包括鍋壁和鍋底,鍋壁與鍋底構成一開口的凹型容器,鍋壁上設有向外突出凸緣部的支承體。支承體設在鍋壁的上部,頂部緊靠鍋口凸緣部的底部。支承體凸緣部所形成的外徑比鍋口凸緣部外徑大。支承體由若干個分布于鍋壁上,由鉚釘鉚固于鍋體外壁上。支承體由鍋壁沖壓成向外凸出,與鍋壁呈整體結構。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簡單合理,不是一種復雜結構,只需要幾個折彎體或者在鍋壁上直接加工支承體,每個支承體分布于鍋壁上,用于承受整個內鍋的壓力。由于以前鍋體的受力點在鍋口部分,所以鍋的厚度要用較厚的材料。而現在支承體設置在鍋壁上,可以承受更大的力,因此比以前的厚度還要0.3-0.5毫米,甚至還要薄。形成成本低、減少作業時間和使用方便。壓力鍋內鍋的改造使其更加堅固耐用。確保鍋內壓力上升時,內鍋與鍋蓋保持扣合良好,內鍋扣合邊緣不會發生變形現象,提高安全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局部剖視圖圖3是圖1的俯視圖圖4是圖2的局部放大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局部放大圖具體的實施例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中1、支承體;2、支承體的凸緣部;3、鍋口的凸緣部;4、鉚釘。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壓力鍋內鍋,包括鍋壁和鍋底,鍋壁與鍋底構成一開口的凹型容器,鍋壁的鍋口部位設有向外翻邊的凸緣部3,鍋壁上設有若干個分布于鍋壁上凸緣部向外突出的支承體1。支承體凸緣部2所形成的外徑比鍋口凸緣部3外徑大。
支承體1主體截面為一個三角形的折彎體,折彎體的頂部緊靠鍋口凸緣部3的底部,由鉚釘4鉚固于鍋體外壁上。由鉚釘4鉚固于鍋體外壁上,如圖4所示。由于水平邊主要為受力面,斜邊用于支撐水平邊,換言之,兩個受力點承受壓力。支承體與支承體之間形成通槽,通過鍋蓋的插鍵與支承體1直接將內鍋扣合。支承體1是將鍋口凸緣部3所受到的力引到鍋壁上,大大減少內鍋扣合邊緣發生變形現象。
圖5所示是另一實施例,其支承體1由鍋壁沖壓成向外凸出,與鍋壁呈整體結構,與圖4所示的實施例相比,本沖壓成型的支承體1不需要用鉚釘4固定,結構更簡單,密封性更高。
權利要求1.一種壓力鍋內鍋,包括鍋壁和鍋底,鍋壁與鍋底構成一開口的凹型容器,其特征在于鍋壁上設有向外突出凸緣部的支承體(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鍋內鍋,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承體(1)設在鍋壁的上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力鍋內鍋,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承體(1)的頂部緊靠鍋口凸緣部(3)的底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壓力鍋內鍋,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承體凸緣部(2)所形成的外徑比鍋口凸緣部(3)外徑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鍋內鍋,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承體(1)由若干個分布于鍋壁上。
6.根據權利要求2、3、4或5的其中任一項所述的壓力鍋內鍋,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承體(1)由鉚釘(4)鉚固于鍋體外壁上。
7.根據權利要求2、3、4或5的其中任一項所述的壓力鍋內鍋,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承體(1)由鍋壁沖壓成向外凸出,與鍋壁呈整體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力鍋內鍋。提供一種能通過鍋蓋與內鍋直接扣合,保證壓力鍋內鍋受力而不變形,同時具有降低生產成本,結構簡單合理的壓力鍋內鍋。壓力鍋內鍋,包括鍋壁和鍋底,鍋壁與鍋底構成一開口的凹型容器,鍋壁上設有向外突出凸緣部的支承體。支承體設在鍋壁的上部,頂部緊靠鍋口凸緣部的底部。支承體凸緣部所形成的外徑比鍋口凸緣部外徑大。支承體由若干個分布于鍋壁上,由鉚釘鉚固于鍋體外壁上。支承體由鍋壁沖壓成向外凸出,與鍋壁呈整體結構。
文檔編號A47J36/00GK2840871SQ20052006774
公開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24日
發明者冼國佳 申請人:冼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