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涂抹(スプレッド)用油脂組合物,更具體涉及易溶于口中、無油膩感、且易涂抹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
背景技術:
通常,人們在市場上購買人造黃油、調制人造黃油、涂抹型全脂人造黃油(フアツトスプレツド)等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食品時,往往喜歡味道好的食品。特別是涂抹在面包上的涂抹型人造黃油等,一般由高熔點的油脂(如上升熔點38℃以上)、中熔點的油脂(如上升熔點30℃以上、不足38℃的油脂)及液體油脂(常溫下為液體)構成。人造黃油等在不用時要放入冰箱中保存,使用時要從冰箱中拿出,為了從冰箱拿出后能馬上涂抹在面包等上面,就需提高其涂抹性(易涂抹),因此人們希望人造黃油中液體油脂的含量多些,以便在低溫下仍具有柔軟性。
但是,若重視了在低溫中的柔軟性以提高其在低溫中的涂抹性,由于時而放置在室溫下,時而放置在冰箱中,這樣反復幾次,就會出現液體的油脂從表面分離的所謂起油現象,并且易產生稱為粒化的顆粒,導致商品價值明顯下降。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日本專利特開平9-241672號公報中揭示了以液體油脂、來自棕櫚油的油脂及月桂酸甘油酯系油脂的調和油進行非選擇性的酯交換處理而獲得的油脂為原料制得的油脂。但是,該公報揭示的油脂存在硬度隨溫度的變化而發生較大變化的問題。
在日本專利特開平10-243793號公報中還揭示了一種將液體油脂與極度硬化油進行位置特異性酯交換處理而得到的塑性油脂組合物。但是,由該油脂組合物得到的產品比較油膩,所以不能說具有足夠的特性。
在日本專利特表平11-500318號公報中揭示了按特定的甘油三酯組成比由棕櫚系油脂及經化學修飾(氫化、酯交換)的油脂調制的涂抹型油脂。該公報揭示的涂抹型油脂僅具有抑制顆粒產生的特點,但并不能改善口溶性、油膩感,也未能提高涂抹性。
因為上述公報中所揭示的油脂組合物沒有口溶性好、不油膩且易涂抹的優點,因此人們希望能研制出具備上述特性的油脂組合物。
在日本專利特開平9-224570號公報中揭示了使用甘油三硬脂酸棕櫚酸酯(palm stearin)的食用油及以該食用油為原料制得的起酥植物油和人造黃油。盡管該公報揭示的食用油具有良好的氧化穩定性等優點,但是人們還是希望出現一種能用作涂抹型油脂、且具有更好的特性的油脂組合物。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口溶性佳、無油膩感且易涂抹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
發明的揭示本發明者經過認真積極的研究發現,將構成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油脂相用特定的油脂調制,可達到上述目的。
本發明根據以上見解,提供了由連續的油脂相與水相組成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該油脂組合物的特征是,上述油脂相由(a)以結構脂肪酸中的10質量%以上為碳原子數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為主要成分的液態油脂;(b)通過1,3位特異的脂酶將40~90質量份的棕櫚類油脂與60~10質量份的液態油脂進行酯交換而得到的低熔點酯交換油脂;(c)上升熔點為38℃以上的固體油脂組成。
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口溶性佳、無油膩感且易涂抹。
所謂由連續的油脂相與水相組成的油脂組合物是指在油脂相中存在有水相的油脂組合物,W/O型,即油包水型乳化油脂組合物。
油脂相與水相的比例,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油脂相,以水相為10~100質量份左右為好。
涂抹用油脂組合物是涂抹于食品等、含有油脂成分的組合物的總稱。例如,人造黃油、調制人造黃油、涂抹型全脂人造黃油等。
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中,較好的是上述(a)液態油脂的含量占上述油脂相總質量的40~70質量%,上述(b)低熔點酯交換油脂的含量占上述油脂相總質量的5~50質量%,上述(c)固體油脂的含量占上述油脂相總質量的5~40質量%。
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中,作為上述(a)液態油脂的主要成分的甘油三酯最好含有在1位、2位及3位上結合了碳原子數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1位及2位上結合了碳原子數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1位及3位上結合了碳原子數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1位上結合了碳原子數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或在2位上結合了碳原子數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
作為上述(a)液態油脂的主要成分的甘油三酯也可以是只結合了碳原子數為8及/或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
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中,上述(b)低熔點酯交換油脂的上升熔點以20~32℃為好。
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中,上述(c)固體油脂較好為動物性油脂或植物性油脂或它們的氫化油、分選不飽和油或酯交換油。
本發明提供了含有(a)以結構脂肪酸中的10質量%以上為碳原子數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為主要成分的液態油脂;(b)通過1,3位特異的脂酶將40~90質量份的棕櫚類油脂與60~10質量份的液態油脂進行酯交換而得到的低熔點酯交換油脂;(c)上升熔點為38℃以上的固體油脂的油脂組合物。
實施發明的最佳方式下面,對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加以說明。
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是由連續的油脂相與水相組成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該組合物的特征是,上述油脂相含有(a)以結構脂肪酸中的10質量%以上為碳原子數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為主要成分的液態油脂;(b)通過1,3位特異的脂酶將40~90質量份的棕櫚類油脂與60~10質量份的液態油脂進行酯交換而得到的低熔點酯交換油脂;(c)上升熔點為38℃以上的固體油脂。
首先,對作為構成油脂相的(a)成分的以甘油三酯為主要成分的液態油脂加以說明。作為(a)成分的液態油脂的主要成分的甘油三酯的結構脂肪酸中的10質量%以上為碳原子數8~10的脂肪酸。并且(a)成分的液態油脂具有在20℃時呈液態、通過目測無法確定其為固體狀態的特征。碳原子數為8的脂肪酸可例舉辛酸;碳原子數為10的脂肪酸可例舉正癸酸。
若作為(a)成分的液態油脂的主要成分的甘油三酯的結構脂肪酸中的碳原子數為8~10的脂肪酸的比例在10質量%以上,則得到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口溶性良好,且爽口。
作為(a)成分的主要成分的甘油三酯可以例舉中鏈脂肪酸甘油三酯。也可以是中鏈脂肪酸甘油三酯與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米油、紅花油、向日葵油、棕櫚油精等及這些成分經過氫化、分餾或酯交換而獲得的產品中的1種或2種以上進行調和及/或酯交換而得到的產品。還可以是中鏈脂肪酸甘油三酯與上述酯交換產物進行調和而得到的產品。
上述中鏈脂肪酸甘油三酯是指構成甘油三酯的脂肪酸實際上是全部碳原子數為8~10的脂肪酸。這其實意味著不考慮反應中生成的少量副產物。上述中鏈脂肪酸甘油三酯可例舉含有約75質量%的碳原子數為8的脂肪酸及約25質量%的碳原子數為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市場有售的此類甘油三酯例如有日清制油(株)制商品名為ODO的產品等。
在構成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油脂相中所含的、作為液態油脂的主要成分的甘油三酯中,碳原子數為8~10的脂肪酸所占的比例為10質量%~100質量%,較好的是18質量%~100質量%,更好的是30質量%~100質量%,再好的是50質量%~100質量%,最好的是80質量%~100質量%。甘油三酯中的脂肪酸也可以實質上完全是碳原子為8~10的脂肪酸。
作為上述(a)成分的主要成分的甘油三酯以整體計在結構脂肪酸中的比例在10質量%以上即可。甘油三酯可例舉在1位、2位及3位上結合了碳原子數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1位及2位上結合了碳原子數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1位及3位上結合了碳原子數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1位上結合了碳原子數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或在2位上結合了碳原子數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
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油脂相中的上述(a)成分的液態油脂的含量占油脂相總質量的40~70質量%為宜,更好是45~65質量%,再好是50~60質量%,最好是52~58質量%。若(a)成分的液態油脂的含量未滿油脂相的總質量的40質量%,則會產生冷藏時的涂抹性不佳、口溶性變差、油膩的現象。而超過70質量%時,就得不到足夠的硬度,且易起油。
其次,對上述成分(b)加以說明。(b)成分是通過1,3位特異的脂酶將40~90質量份的棕櫚類油脂與60~10質量份的液態油脂進行酯交換而獲得的低熔點酯交換油脂。低熔點酯交換油脂是指上升熔點較好為20~32℃的油脂。
若低熔點酯交換油脂的上升熔點低于20℃,則會產生溫度上升時涂抹用油脂組合物變得過軟、易起油的現象;而若高于32℃,又會產生冷藏時變得過硬、不易涂抹的現象。低熔點酯交換油脂的上升熔點更好是20~28℃,最好是22~24℃。
上述棕櫚類油脂可例舉棕櫚油、棕櫚油精、2段分餾棕櫚油精、甘油三硬脂酸棕櫚酸酯、棕櫚油中熔點餾分以及將它們進行氫化、分餾、酯交換而獲得的油脂。上述棕櫚類油脂既可單獨使用,也可2種以上組合使用,其中較好的是棕櫚油及棕櫚油精。
上述液態油脂是指在20℃時呈液狀、用目測無法確定其為固體狀態的油脂。該液態油脂可例舉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米油、紅花油、向日葵油等。上述液態油脂既可單獨使用,也可2種以上組合使用。
上述(b)成分是通過1,3位特異的脂酶將40~90質量份的上述棕櫚類油脂與60~10質量份的上述液態油脂進行酯交換而獲得的低熔點酯。例如,作為棕櫚類油脂使用棕櫚油及/或棕櫚油精時,上述棕櫚類油脂與上述液態油脂的使用比例以40~80質量份的上述棕櫚類油脂及60~20質量份的上述液態油脂為好,更好的是45~75質量份的上述棕櫚類油脂及55~25質量份的上述液態油脂,再好的是50~70質量份的上述棕櫚類油脂及50~30質量份的上述液態油脂,最好的是60~70質量份的上述棕櫚類油脂及40~30質量份的上述液態油脂。
對1,3位特異的脂酶的來源無特別限制,可以使用來自動物、植物及微生物的任何起源的脂酶。如豬肝臟脂酶;來自大豆、稻米糠的脂酶;來自產堿桿菌屬(Alcaligenes sp.)、根霉屬(Rhizopus sp.)、毛霉屬(Mucor sp.)的脂酶等。特別理想的是將產堿桿菌屬的脂酶分散在粉末狀的油脂原料中使用。酯交換反應可以在帶有攪拌機的間歇式容器等中進行,脂酶的用量對應于油脂原料的質量以0.005~10質量%為好,酯交換反應的溫度以30~130℃為宜,反應時間以1~72小時為佳。若反應過度,則會引起2位的脂肪酸的無序化。
用于反應的原料油脂中的水分含量以5~1500ppm為宜,更好的是5~500ppm。多余的水分被用于水解反應中時會引起收率降低,所以不理想。可以由氣相色譜法測定反應生成物甘油三酯的組成,藉此確定酯交換反應是否完成。反應停止后經過濾除去酶。作為反應生成物的低熔點酯交換油脂經水洗、干燥處理后,用常規方法進行脫色、除臭處理。脂酶經過濾等處理后可回收再利用。
本發明也可使用將以上得到的酯交換油再進行分餾后的產物。
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油脂相中,上述(b)成分的低熔點酯交換油脂的含量以占油脂相總質量的5~50質量%為宜,更好的是10~50質量%,再好的是10~40質量%,最好的是10~30質量%。
作為另一例子,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油脂層中,上述(b)成分的低熔點酯交換油脂的含量以占油脂層總質量的5~40質量%為宜,更好的是7~37質量%,再好的是9~34質量%,最好的是9~29質量%。
若(b)成分的低熔點酯交換油脂的含量不足油脂相總質量的5質量%,則容易發生起油現象,如果超過50質量%,則會出現冷藏時變硬、不易涂抹的現象。
下面,對(c)成分加以說明。(c)成分是上升熔點為38℃以上的固體油脂。若使用上升熔點低于38℃的油脂,則溫度上升時涂抹用油脂組合物會變得過軟,出現起油的現象。用作(c)成分的固體油脂的上升熔點以38~60℃為宜。若使用上升熔點高于60℃的油脂,則出現冷藏時涂抹用油脂組合物變得過硬、不易涂抹的現象。因此,用作(c)成分的固體油脂的上升熔點以38~55℃為宜,更好的是38~50℃,再好的是38~49℃,特別好的是38~48℃,最好的是43~47℃。
上述(c)成分的固體油脂只要是上升熔點在38℃以上的油脂即可,對其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以單獨使用上升熔點在38℃以上的動物性油脂或植物性油脂等固體油脂。此外,可使用上升熔點在38℃以下的動物性油脂或植物性油脂等的氫化油、分選不飽和油或酯交換油等上升熔點在38℃以上的固體油脂。也可以使用上升熔點為38℃以上的油脂與上升熔點低于38℃的油脂的氫化油、分選不飽和油或酯交換油等上升熔點為38℃以上的油脂的混合物。植物性油脂的氫化油可例舉大豆硬化油和棕櫚硬化油。另外,作為(c)成分,在有多種油組合構成(c)成分時,也可使用其混合物的上升熔點為38℃以上的油脂。
作為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中的(c)成分的固體油脂,可以單獨使用上升熔點為38℃以上的油脂,也可以2種以上組合使用。此外,也可以組合使用上述氫化油、分選不飽和油或酯交換油等上升熔點為38℃以上的油脂。
在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油脂相中,上述(c)成分的固體油脂的含量以占油脂相總質量的5~40質量%為宜,較好的是7~38質量%,更好的是10~35質量%,再好的是15~35質量%,進一步好的是15~30質量%,更進一步好的是20~30質量%,最好的是22~28質量%。
如果(c)成分的固體油脂的含量占油脂相總質量若不足5%質量,則得不到足夠的硬度、容易產生起油;另一方面,若超過40質量%,則口溶性變差、冷藏時的硬度增加、不易涂抹。
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由連續的油脂相與水相組成,油脂相如上所述。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中,對油脂相與水相的比例無特別限制,可以是通常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中的油脂相與水相的比例。例如,對應于100質量份的油脂相,水相為10~100質量份左右,較好的是15~70質量份,更好的是35~53質量份。
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也可以含有以往涂抹用油脂組合物中所含有的輔料及食品添加劑。上述輔料及食品添加劑可例舉通常涂抹用油脂組合物中所含有的輔料及食品添加劑。該類輔料及食品添加劑刊登在[人造黃油類等的日本農林標準(最后修改平成9年9月3日農林水產省告示臺1381號)]。
輔料例如有乳及乳制品、調味料(食鹽、食醋)、酪蛋白及植物性蛋白、糖類、糖醇、香辛料、蜂蜜類、風味原料、明膠、難消化性糊精及聚右旋糖、淀粉、糊精等。
食品添加劑例如有乳化劑、乳化穩定劑、酸味料、調味料、質量改良材料、著色料、糊料、防氧化劑、香料、強化劑、ホエイソルト、香辛料萃取物等。
上述輔料及食品添加劑可以按照所需的風味進行添加。
對放置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容器無特別限制。通常,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可以放置在杯子、ポ-シヨン、軟管等容器中在市場上流通。若放置的量較大,則可以將涂抹用油脂組合物放在較大的塑料袋內,然后把這些塑料袋收藏在瓦楞紙板箱之類的大箱子內進行流通。
下面,對本發明的油脂組合物加以說明。本發明的油脂組合物由(a)以結構脂肪酸中的10質量%以上為碳原子數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為主要成分的液態油脂;(b)通過1,3位特異的脂酶將40~90質量份的棕櫚類油脂與60~10質量份的液態油脂進行酯交換而獲得的低熔點酯交換油脂;(c)上升熔點為38℃以上的固體油脂組成。
即,本發明的油脂組合物是指上述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油脂相。構成本發明的油脂組合物的成分、含量等如上所述。
本發明的油脂組合物被用于人造黃油、調制人造黃油、涂抹型全脂人造黃油等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制造。
其次,對適合制備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方法加以說明。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制備。
將100質量份的含有(a)成分的液態油脂、(b)成分的低熔點酯交換油脂及(c)成分的固體油脂的油脂組合物,15~70質量份的水及所需的其它輔料進行混合和預乳化。預乳化后,將其急冷混合,得到涂抹用油脂組合物。上述輔料可以是通常制備涂抹用油脂組合物時所用的材料。
對制備油脂組合物的方法無特別限制,既可以同時混合(a)成分、(b)成分及(c)成分,也可根據需要調整混合順序及混合速度等。
此外,當各成分由多種油構成時,可將它們一次性混合后再與其它成分混合。例如,(c)成分由c1油脂與c2油脂組成時,可先將c1油脂與c2油脂混合調制成(c)成分后,再與(a)成分及(b)成分混合,也可一次性地混合(a)成分、(b)成分、c1成分及c2成分。
實施例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的說明。但本發明的范圍并不限于該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采用以下的方法對涂抹用油脂組合物進行評價。
(1)感官評價由10名評判人員對口溶性、油膩感及涂抹的難易程度3個項目進行評價。
口溶性及油膩感的評價先把涂抹用油脂組合物放入冰箱保存,冷卻至約5℃時取出,隨即將取出的一定量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含入口中進行評價。口溶性好的評為5分,差的為1分,在1~5分內打分,取10名人員的平均分進行評價。
對于油膩感,即含入口中時的油膩感進行評價,無油膩感的評為5分,有油膩感的為1分,在1~5分內打分,取10名人員的平均分進行評價。
對于涂抹的難易程度,將從冰箱取出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立即涂抹在買來的面包上,易涂抹的評為5分,難涂抹的為1分,在1~5分內打分,取10名人員的平均分進行評價。感官評價的結果如表3所示。
(2)針入度(cone penetration(CP))的測定按照常規方法測定CP值。該值是表示硬度隨溫度變化的指標,數值越大表示越柔軟,越小表示越硬。測定結果如表4所示。
(3)起油實驗將涂抹用油脂組合物在約5℃的溫度下保存20小時,再在約25℃的溫度下保存4小時,該24小時的保存為1個循環,在8周內反復進行這一循環。目測判斷循環開始前、1周內、2周內、4周內及8周內起油的程度,并按下述評價標準進行評價。循環開始前是指對保存在約5℃的溫度之前的狀態進行的觀察。其結果如表5所示。該起油實驗只對實施例2及比較例4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進行。
-未確認起油現象產生。
+確認起油現象產生。
++確認起油現象十分嚴重。
(4)固體脂含量(SFC(solid fat content))的測定按常規方法測定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SFC值。
(5)上升熔點的測定方法按日本農林標準規定的測定方法進行測定。
具體操作是將裝入了被測試樣的毛細管緊靠在溫度計的下端,并將他們的下端對齊。然后,把該溫度計浸在盛滿蒸餾水的燒杯中,邊攪拌燒杯中的水邊加熱,被測試樣在毛細管中開始上升的溫度即為上升熔點。測定采用自動上升熔點測定器(エレツクス科學(株)制、商品名“EX-871A”)進行。
制造例1(低熔點酯交換油脂的制造)在帶有攪拌機的容器中加入棕櫚油[日清制油(株)制]6Kg及菜籽油[日清制油(株)制]4Kg,將該混合油脂邊加熱至60℃邊攪拌,在攪拌的同時把100g來自產堿桿菌屬的1,3特異性脂酶[名糖產業(株)]分散在混合油脂中,在保持60℃的溫度中攪拌10小時。然后過濾除去脂酶,用常規方法進行精制處理,得到低熔點酯交換油脂。所得低熔點酯交換油脂的上升熔點為29.1℃。
制造例2(低熔點酯交換油脂的制造)除所用棕櫚油(日清制油(株)制)改為6.5Kg及菜籽油(日清制油(株)制)改為3.5Kg之外,其余的操作方法同制造例1,得到低熔點酯交換油脂。該所得低熔點酯交換油脂的上升熔點為29.5℃。
制造例3(液狀酯交換油脂的制造)在帶有攪拌機的容器中加入菜籽油[日清制油(株)制]8.8Kg及甘油三酯[日清制油(株)制、商品名ODO,該甘油三酯含有75質量%的碳原子數為8的脂肪酸及25質量%的碳原子數為10的脂肪酸]1.2Kg的混合油脂,加熱該混合油脂至80℃,在維持該混合油脂于80℃的同時,加入20g甲醇鈉,攪拌30分鐘。然后,在混合油脂中加500g離子交換水使反應停止。反應停止后,經水洗、脫水等處理后,再按常規方法進行精制處理,得到液狀酯交換油脂。在得到的以甘油三酯為主要成分的液狀酯交換油脂中所含的甘油三酯的結構脂肪酸中,碳原子數8~10的脂肪酸的含量為10.5質量%。
實施例1以7840g甘油三酯[日清制油(株)制、商品名ODO]作為(a)成分,以制造例1得到的低熔點酯交換油脂2660g作為(b)成分,以棕櫚硬化油45(上升熔點45.8℃)3500g作為(c)成分,在(a)、(b)、(c)各成分中加入100g乳化劑(單甘油脂肪酸酯、卵磷脂)、0.2g的30%β胡蘿卜素,加熱混合,得到油脂相。
然后,將按預先規定的比例在水(5460g)中加熱溶解了輔料(260g食鹽、160g脫脂奶粉及20g香料)而形成的水相加入到上述油脂相,在60℃的溫度下進行預乳化20分鐘,預乳化結束后,通過混合器(シユレ-ダ-公司制)進行急冷混合,得到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本實施例及以下的實施例、比較例的配比成分及配比一并示于表1。
按照上述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評價方法],對得到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進行評價。
實施例2~7及比較例1~4除了按照表1及表2所示的配比使用表1及表2所示的成分作為(a)成分、(b)成分、(c)成分之外,其它的操作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得到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價方法來評價該組合物。對于所有的組合物,其油脂相與水相的質量比為油脂相∶水相=7∶3。
表1
表2
在表1及表2中,菜籽油、豆種混合油、棕櫚油(上升熔點32.5℃)及大豆硬化油34(上升熔點30.9℃)均可采用日清制油(株)制的產品。此外,棕櫚硬化油45及大豆硬化油40,使用按照常規方法將上升熔點分別調整至45.8℃、38.4℃的產品。
表3
表3表明,實施例1~4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口溶性及涂抹性均較理想。與此相反,由于比較例1~4中不含(a)成分,因而口溶性及涂抹性均不及實施例1~4。
實施例1~4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在油膩性的實驗中均表現為不油膩;而比較例1~4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得到的評價是比實施例1~4油膩。
表4
表4表明,類似于剛從冰箱中取出時的狀態的實施例1~4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5℃時的CP值為139~160,比較例1~4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CP值為90~141,所以,實施例1~4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比比較例1~4的組合物柔軟。此外,5~15℃的溫度變化時的硬度,實施例1~4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為29~44,比較例2~4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為51~73,因此,實施例1~4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硬度隨溫度的變化較小。此外,盡管比較例1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5~15℃的硬度變化為23,較小,但在0~15℃的任一溫度下都比實施例1~4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硬。
表5
表5表明,實施例2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起油現象到第8周還未觀察到;與此相反,比較例4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起油現象從第2周開始就觀察到了,并且在4周及8周后起油現象變得比較嚴重。
實施例1~4及比較例1~4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固體脂含量的測定結果幾乎沒有什么差別,這只是它們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質,而不是本發明產生的效果。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在自身配比方面具有特征,由于這種配比,才使得本發明的效果得以發揮。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含有特定的油脂相,因而口溶性良好、無油膩感且易涂抹。
權利要求
1.涂抹用油脂組合物,它是由連續的油脂相及水相組成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油脂相包含(a)以結構脂肪酸中的10質量%以上為碳原子數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為主要成分的液態油脂;(b)通過1,3位特異的脂酶將40~90質量份的棕櫚類油脂與60~10質量份的液態油脂進行酯交換而得到的低熔點酯交換油脂;(c)上升熔點為38℃以上的固體油脂。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其特征還在于,上述(a)液態油脂的含量占上述油脂相總質量的40~70質量%,上述(b)低熔點酯交換油脂的含量占上述油脂相總質量的5~50質量%,上述(c)固體油脂的含量占上述油脂相總質量的5~40質量%。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其特征還在于,作為上述(a)液態油脂的主要成分的甘油三脂含有在1位、2位及3位上結合了碳原子數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1位及2位上結合了碳原子數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1位及3位上結合了碳原子數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1位上結合了碳原子數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或在2位上結合了碳原子數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其特征還在于,上述(b)低熔點酯交換油脂的上升熔點為20~32℃。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其特征還在于,上述(c)固體油脂為動物性油脂或植物性油脂或它們的氫化油、分選不飽和油或酯交換油。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其特征還在于,對應于100質量份的油脂相,水相為10~100質量份。
7.油脂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a)以結構脂肪酸中的10質量%以上為碳原子數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為主要成分的液態油脂;(b)通過1,3位特異的脂酶將40~90質量份的棕櫚類油脂與60~10質量份的液態油脂進行酯交換而得到的低熔點酯交換油脂;(c)上升熔點為38℃以上的固體油脂。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油脂組合物,其特征還在于,上述(a)液態油脂的含量占油脂組合物總質量的40~70質量%,上述(b)低熔點酯交換油脂的含量占油脂組合物總質量的5~50質量%,上述(c)固體油脂的含量占油脂組合物總質量的5~40質量%。
9.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油脂組合物,其特征還在于,被用于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的制造。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口溶性良好、無油膩感、易涂抹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本發明的涂抹用油脂組合物由連續的油脂相與水相組成,該組合物的特征是,上述油脂相包含(a)以結構脂肪酸中的10質量%以上為碳原子數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為主要成分的液態油脂;(b)通過1,3位特異的脂酶將40~90質量份的棕櫚類油脂與60~10質量份的液態油脂進行酯交換而得到的低熔點酯交換油脂;(c)上升熔點為38℃以上的固體油脂。
文檔編號C11C3/00GK1691892SQ20038010068
公開日2005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02年10月31日
發明者春名博文, 中原裕子, 小原淳志 申請人:日清奧利友集團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