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排水拖把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一、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拖把,尤其涉及一種握桿組件與排水組件之間設有旋轉機構,使握桿組件與排水組件在彎折時,可由旋轉機構拉動連動組件以使吸水組件上的水份受到擠壓而排出的排水拖把。
二背景技術:
現有海棉拖把在吸水飽和后,必須先將吸水組件上的水份排出方可繼續使用,所以,進行排水動作時,必須先彎腰,再利用兩手將拖把提起,使勁的拉緊排水手柄,尤其每當吸水組件太臟須過水清潔時,還得浸入水中連續拉動幾次;雖然也有長手柄的拖把出現,但仍須用力拉動手柄排水,而且將拖把提離地面排水時,手的位置高,距離沉重吸水組件遠,由于力矩關系,比較費力。因此長期以來,海棉拖把的改進較多的是在排水手柄的位置或拉桿的改進,對于上述的省力問題直至目前尚無有效的解決手段問世。臺灣公告第422078號專利,提供了一種利用萬向接頭結構使拖把手柄可以進行360度的轉動,但是該專利的設計與排水組件的排水動作無關。
三、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產品存在的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排水拖把,其握桿組件在彎折時可驅動排水組件進行排水;其在排水及清洗時可以架在桶狀物上,而不必彎腰、提重,非常省力且方便,使用效果理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排水拖把,包括握桿組件、吸水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桿組件設有一柄部及一自由端,鄰近柄部末端的外壁上設有一壓合塊;所述吸水元件是用于吸收水份;其還設有一排水組件,該排水組件設有一套管,套管設有反向的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套管的第一端系與握桿組件的自由端貼合,套管的第二端向下延伸有一對翼板,該翼板的自由端分別設有一擠壓吸水元件的組件;一旋轉機構,其設置在握桿組件的柄部與排水組件的套管之間,握桿組件的自由端可離開或貼合套管的第一端;一連動組件,其設置在握桿組件的柄部與排水組件之間,其上裝設有吸水元件,當在該握桿組件的柄部上施加一下壓的力量時,可讓柄部的壓合塊驅動旋轉機構且可控制連動組件移動的位置,而使該吸水元件向上移動且進入排水組件的翼板內,并受到擠壓吸水元件的組件的徑向擠壓而將水份排出。
前述的排水拖把,其中旋轉機構由握桿組件的柄部上的分叉臂及排水組件套管上的相隔凸塊構成,該分又臂插入相隔凸塊之間并裝設有一支軸,使旋轉機構以該支軸為中心進行轉動。
前述的排水拖把,其中連動組件由一壓桿元件及一對連桿構成,該壓桿元件設在柄部壓合塊下方且裝設有一支軸,該支軸為連動組件及旋轉機構的旋轉支點,壓桿元件與連桿間轉動式的裝置在排水組件的套管上,連桿的一端與吸水元件結合,使施加在柄部的壓合塊的力量可控制壓桿元件移動的程度,由于這對連桿的一端與吸水元件結合,使吸水元件隨著連桿而往上移動。
前述的排水拖把,其中壓桿元件由一連接片及垂直連結在連接片末端的二連接臂構成。
前述的排水拖把,其中柄部的壓合塊上設有一開口槽,該開口槽可接設壓桿元件的連接片,且其之間保持有適當的空隙。
前述的排水拖把,其中壓桿元件的連接臂上向外延伸設有一手柄,該手柄控制這對連桿向上移動,而使吸水元件也同時向上移動且排水。
前述的排水拖把,其中擠壓吸水元件的組件為一滾輪元件。
前述的排水拖把,其中握桿組件的自由端為一錐形凹孔,該錐形凹孔與套管第一端的錐形頭部貼合或離開。
前述的排水拖把,其中握桿組件的自由端為一閉合平底部,該閉合平底部與套管的第一端的閉合平底部貼合或離開。
前述的排水拖把,其中握桿組件與排水組件之間設有一定位機構,該定位機構設有一卡簧及一棒狀物,該卡簧套在排水組件套管外部而將排水組件卡合且定位;棒狀物一端結合在握桿組件上,棒狀物的另一端結合在卡簧上,握桿組件受下壓外力驅動定位機構的卡簧同時向上移動,使卡簧與排水組件的套管分離。
四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部份放大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沿3-3線所作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所示結構的后視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定位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彎折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所示的左側視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結構的部分斷面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放置在桶狀物上的排水狀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放置在桶狀物上的另一排水狀態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10握桿組件、11柄部、12連接管、13連接端、14自由端、15錐形凹孔、16壓合塊、17開口槽、20排水組件、21套管、211支軸、212和213擠壓吸水元件的組件、216閉合狀平底部、22吸水元件、23支持元件、24第一端、25第二端、26錐形頭部、27頸部、28翼板、29分叉腳、30定位機構、31卡簧、32棒狀物、33缺口、40旋轉機構、41分叉臂、42相隔凸塊、43支軸、50連動組件、51壓桿元件、52連桿、53連接片、54連接臂、55第一連接端、56第二連接端、57第一端、58第二端、59軸、60桶狀物、61間隔物。
五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排水拖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部分立體結構示意圖、結構斷面示意圖,排水拖把包括一握桿組件10、一排水組件20、一定位機構30、一旋轉機構40及一連動組件50。
握桿組件10設有一長管狀的柄部11,該柄部11供握持使用,一連接管12設置在柄部11一端而向下延伸,連接管12設有一連接端13,該連接端13與柄部11一端緊密結合,連接端13向下延伸設有一自由端14,自由端14的端面為一錐形凹孔15,連接管12的外壁上設有一壓合塊16,壓合塊16的自由端設有一開口槽17,較佳實施例是將連接管12與柄部11結合形成一體。
排水組件20設有一套管21、一吸水元件22及一支持元件23;套管21設有反向的第一端24及第二端25,第一端24設有一錐形頭部26可置入連接管12的錐形凹孔15中,使套管21的第一端24與連接管12的自由瑞14銜接且貼合,而讓握桿組件10與排水組件20形成在同一軸線上的閉合位置。
一吸水元件22由吸水性較佳的海棉或膠體制成,可用于清除地面的污液等,吸水元件22可為不同形狀的形體。
一支持元件23設有一頸部27,該頸部與套管21的第二端25緊密結合,較佳實施例是頸部27與套管21的第二端25通過一鎖栓進行鎖固;頸部27的水平端面向下延伸有一對分隔的翼板28,該翼板28上形成有一分叉腳29,分叉腳29上設有一孔,可供支軸211插入在該孔中。
一擠壓吸水元件的裝置212、213(例如滾輪元件)以可回轉方式結合在支軸211上,實質上,每一支軸211上分別套入有三個滾輪元件212、213,并使三個滾輪元件212、213以支軸211為中心進行轉動;連接管12與套管21在閉合位置時,該滾輪元件212、213位于吸水元件22的頂端,而滾輪元件212與滾輪元件213間的距離D1小于吸水元件22的直徑D2。
一定位機構30設有一卡簧31及一棒狀物32,棒狀物32一端與卡簧31連結,另一端與連接管12的第二端14連結,使卡簧31受連接管12的控制,而與套管21結合或分離,如圖五所示;卡簧31上具有一縱向的缺口33,而使卡簧31通過該缺口33而能同軸夾持在套管21的外部,以保持連接管12與套管21位于同一軸線上,當握桿組件10彎折時,可讓卡簧31自該缺口33而與套管21分離。
參閱圖2、圖3、圖4所示,一旋轉機構40具有一分叉臂41及一相隔凸塊42;分叉臂41的連接端與連接管12的外壁連結;相隔凸塊42的連接端與套管21的第一端24連結;分叉臂41可插入相隔凸塊42之間,分叉臂41上設有一孔,該孔與凸塊42上的孔一致,以供支軸43插入可使旋轉機構40以支軸43為中心進行轉動。
一連動組件50設有一壓桿元件51及一對平行的連桿52;壓桿元件51設有一連接片53可嵌入壓合塊16的開口槽17內,而使連接片53與壓合塊16間形成連動關系,開口槽17與連接片53間保持有適當空隙;二連接臂54設有第一連接端55,第一連接端55分別固接在連接片53兩末端上,連接臂54自第一連接端55向另一第二連接端56垂直延伸,連接臂54上設有一孔可插入到旋轉機構40的支軸43上,且也以支軸43為旋轉支點。
連桿52設有反向的第一端57與第二端58,連桿52的第一端57與連接臂54的第二連接端56上可插入一軸59,而使連桿52與連接臂54間可以連接及轉動;連桿52的第二端58穿過支持元件23上的開槽215而與吸水元件22連結;較佳實施例是將一固定元件511連結在連桿52的第二端58,而固定元件511的下方處固接在吸水元件22的頂端,以加強吸水元件22與連桿52之間的結合強度。
當握桿組件10的柄部11受到如圖1所示箭頭‘X’方向的壓力,握桿組件10經由旋轉機構40及連動組件50,而使吸水元件22在圖1及圖6所示的位置之間移動。
參閱圖6、圖7所示,握桿組件10與排水組件20在彎折后的立體示意圖、側視示意圖,當柄部11受到‘X’方向的壓力時,其可讓柄部11以支軸43作為旋轉支點而且向下移動,使連接管12的自由端14離開套管21的第一端24而形成一彎折狀態,這時,定位機構30的卡簧31將隨著連接管12而向上移動,迫使卡簧31與套管21分離;下壓的柄部11會同時帶動壓合塊16移動,該壓合塊16也在壓桿元件51的連接片53上施加一外力,連接片53通過杠桿原理使連接臂54以支軸43為旋轉支點,而使連接臂54的第二連接端56向上移動,第二連接端56向上移動時將同時牽動一對連桿52也向上移動,連桿52將吸水元件22向上拉動,并使吸水元件22受到數個滾輪組件212、213的徑向擠壓而直徑變小;實質上,吸水元件22是受到如圖7箭頭‘Y’方向的擠壓力迫使水份排出。
如圖1所示,當完成排水動作時,可在柄部11上施加一向上的拉力,而使連接管12的自由端14接近且貼合在套管21的第一端24而呈一閉合狀態,以讓握桿組件10回復至原始的位置,以進行拖地工作。由此可知,握桿組件10與排水組件20間是通過一旋轉機構40使其形成彎折,且同時讓吸水元件22受到連動組件50的拉動,而受到徑向擠壓以將水份排出,確實為一省力型的排水拖把。
如圖8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排水拖把的第二實施例,連接管12的自由端14可為一閉合狀的平底部18,該平底部18可與套管21的閉合狀平底部216貼合或離開。
參閱圖9、圖10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排水拖把清洗及排水動作的示意圖,該排水拖把系通過一桶狀物60達到清洗及排水的目的,該桶狀物60(例如水桶、馬桶等)上設置有一掀起式的間隔物61,在清洗時,可將間隔物61掀起并將排水拖把置入于桶狀物60內,以連續對握桿組件10作數次彎折動作,使沾附在吸水元件22上的臟物可清洗干凈;在排水時,可將排水拖把放置在間隔物61上,并將握桿組件10進行彎折動作,而讓吸水元件22上的水份排出并流入到桶狀物60內。
參閱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排水拖把可增加一手把70,手把70設有一拉動部分71及一連接部分72,連接部分72與連接臂54的第二連接端56連結,實質上,手把70的連接部分72是與連接臂54的第二連接端56結合而形成一體。當手把70的拉動部分71受到如圖3所示的箭頭‘Z’方向的拉力時,該拉動部分71將同時向上拉動這對連桿52,而使該對連桿52向上移動,并使吸水元件22也往上移動;排水組件20的翼板28是以一定的形狀使吸水元件22受到徑向擠壓而達到排水的目的。總之,本實用新型排水拖把可應用彎折或手拉的方式,使吸水元件22達到排水的目的,以增加使用時的便利性。
本實用新型排水拖把的有益效果是,其包括握桿組件、排水組件、旋轉機構連動組件;握桿組件具有柄部及與柄部連結的連接管,連接管上形成有壓合塊;排水組件具有套管、吸水元件及支持元件,套管具有反向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套管第一端與連接管的自由端銜接且貼合,套管第二端與支持元件連接;吸水元件用于吸收液體,例如海棉、膠體等等可吸水性材質制成;支持元件具有一對相隔翼板,翼板的自由端分別設有擠壓吸水元件的組件,如滾輪組件等等,吸水元件向上移動時受到擠壓吸水元件的組件的徑向擠壓而迫使水份排出;旋轉機構由握桿組件的柄部上的分叉臂及排水組件的套管上的相隔凸塊構成,分叉臂可插入該相隔凸塊之間并裝設有一支軸,使旋轉機構以該支軸為中心進行轉動;連動組件具有壓桿元件及一對連桿,壓桿元件具有位于壓合塊下方的一連接片及一對平行的連接臂,連接臂第一連接端與連接片的末端垂直連結,而連接臂也以旋轉機構上的支軸為旋轉支點,連接臂的第二連接端與連桿的第一端間通過一樞接軸進行連結且轉動的實施效果更加理想;連桿的第二端與吸水元件連結使其形成一連動的關系;本實用新型更可以包括一固定元件,其上方固設在一對平行連桿的第二端,而使固定元下方裝設有吸水元件;如此,在握桿組件柄部上施加一向下的力量,可使握桿組件與排水組件之間通過旋轉機構而向下彎折,以讓壓合塊驅動連動組件上的壓桿元件,壓桿元件通過杠桿原理使一對連桿及一吸水元件向上移動,從而向上移動的吸水元件受到擠壓吸水元件的組件的徑向擠壓而使水份出。如果在連接管上固結設有一定位機構,該定位機構設有一卡簧及一棒狀物,棒狀物的一端與連接管連結,棒狀物的另一瑞與卡簧連結,以使卡簧受到連接管的限制及控制而與套管結合或分離,這樣實施效果更為理想。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排水拖把,包括握桿組件、吸水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桿組件設有一柄部及一自由端,鄰近柄部末端的外壁上設有一壓合塊;其還設有一排水組件,該排水組件設有一套管,套管設有反向的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套管的第一端與握桿組件的自由端貼合,套管的第二端向下延伸設有一對翼板,該翼板的自由端分別設有一擠壓吸水元件的組件;一旋轉機構,其設置在握桿組件的柄部與排水組件的套管之間,握桿組件的自由端可離開或貼合套管的第一端;一連動組件,其設置在握桿組件的柄部與排水組件之間,其上裝設有吸水元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由握桿組件柄部上的分叉臂及排水組件套管上的相隔凸塊構成,該分又臂插入相隔凸塊之間并裝設有一支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組件由一壓桿元件及一對連桿構成,該壓桿元件設在柄部壓合塊下方且裝設有一支軸,該支軸為連動組件及旋轉機構的旋轉支點,壓桿元件與連桿間轉動式的裝置在排水組件的套管上,連桿的一端與吸水元件結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桿元件由一連接片及垂直連結在連接片末端的二連接臂構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的壓合塊上設有一開口槽,該開口槽可接設壓桿元件的連接片,且其之間保持有空隙。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桿元件的連接臂上向外延伸設有一手柄。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吸水元件的組件為一滾輪元件。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桿組件的自由端為一錐形凹孔,該錐形凹孔與套管第一端的錐形頭部貼合或離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桿組件的自由端為一閉合平底部,該閉合平底部與套管的第一端的閉合平底部貼合或離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桿組件與排水組件之間設有一定位機構,該定位機構設有一卡簧及一棒狀物,該卡簧套設在排水組件套管外部而將排水組件卡合定位;棒狀物一端結合在握桿組件上,棒狀物的另一端結合在卡簧上,握桿組件受下壓外力驅動定位機構的卡簧同時向上移動,使卡簧與排水組件的套管分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排水拖把,其握桿組件設有一柄部及一自由端,鄰近柄部末端的外壁上設有一壓合塊,吸水元件用于吸收水份,排水組件設有套管,套管設有反向的第一端與第二端,套管第一端與握桿組件自由端貼合,套管第二端向下延伸有一對翼板,翼板自由端分別設有一擠壓吸水元件的組件,旋轉機構設置在握桿組件的柄部與排水組件的套管之間,握桿組件自由端可離開或貼合套管第一端,連動組件設置在握桿組件柄部與排水組件之間,其上裝設有吸水元件,當在握桿組件柄部上施加下壓力量時,可讓柄部壓合塊驅動旋轉機構且可控制連動組件移動的位置,使吸水元件向上移動且進入排水組件的翼板內,并受到擠壓吸水元件的組件徑向擠壓將水份排出。
文檔編號A47L13/10GK2624811SQ0325654
公開日2004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03年4月23日
發明者皮驚天 申請人:皮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