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組合式u混凝土預制渠槽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輸水的明渠,特別是組合式的U形混凝土預制渠槽。
技術背景傳統的農業輸水渠槽是直接在土地上挖掘的,水在流動的過程中會向土壤中大量滲透,不利于有效地利用水資源,在沙質偏多的溝渠中水分的流失量可高達30%以上;為了減少水資源的流失,在有的地方人們采用了石砌渠槽,雖然它比上述渠槽節約了一定的水,但投資巨大(如,4.84m3/s輸水量的渠槽每米造價高達490元左右人民幣),耗費工期長,且在勞動繁重的情況下很難保證施工質量,因此水流失量平均達10%左右,另外石砌渠槽表面粗糙、截面呈矩形,容易淤積,也給今后帶來許多清理上的麻煩。為了進一步保證渠槽的施工質量,縮短工期,減少水的流失,中國專利文獻99239741.3、97209817.8公開了混凝土預制的U形槽,這類渠槽輸水效果雖然較好,但由于其中加了鋼筋、連接端采用榫槽結構、整個橫斷面由單一一塊制成,因此結構較復雜,體積較大,運輸及施工較麻煩,產品成本及施工成本還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組合式U混凝土預制渠槽,其結構簡單、不易淤積、施工及運輸方便、可縮短施工工期、易保證質量,可節約水資源、土地資源和建設資金。
解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是整個渠槽的橫斷面皆由分離的上側板、弧形側板和底板相互連接而構成U形斷面的渠槽,在各板塊的接縫處砌有水泥砂漿。
本渠槽由于采用了分離的結構,體積由此得到減小,使加工、施工及運輸也就容易得多,并且更加能夠根據實際情況砌筑不同斷面的渠槽,其規矩的模壓外形使砌筑變得容易,隨之可大大降低各種相應的成本,與漿砌石渠相比較,成本降低了24.6%~42.64%,工期可縮短70%~80%;尺寸減小后,板塊的內應力及撓曲應力會得到降低,故可減小厚度及省去內部的鋼筋,成本又可得到降低;板塊中采用了弧形側板,且以工業化大批量預制,其質量易得到保證,其表面較光滑,呈U形,可加快流速,使滲漏量減少到0.3%,避免水的浪費,并使泥沙不易淤積,減少清理溝渠的勞力浪費;本渠槽的板塊體積小,占用土地面積少,不用大面積開采石料,故可節約土地,又可避免對植被的破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依次表示上側板1、弧形側板2、底板3、接縫4、水泥砂漿5平直段6、圓弧段7、增寬平臺8、邊板9。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2,渠槽的橫斷面由分離的上側板1、弧形側板2和底板3相互連接而構成U形斷面的渠槽,再沿長度方向互相連接鋪設成輸水渠槽,各板塊的接縫4靠水泥砂漿5填充連接。弧形側板2的上段為平直段6,下段為圓弧段7,平直段6的端部帶有突起的增寬平臺8,該較大面積的連接面,可以與上方的上側板1或邊板9牢固連接,圓弧段7與下方的底板3連接后,則可自然形成光滑的U形。各板塊因采用較小體積的分離結構,因此強度較高,可將厚度減少為35~80mm,各板塊的接縫4處的水泥砂漿5厚度為20~30mm。為了使渠槽的上開口邊緣較結實,人、畜或農具經過時不發生坍塌,在渠槽的上開口邊緣砌有水平的邊板9,這樣甚至可在鋪設跨越渠槽的通道時,也能承受重壓。本預制渠槽的底板3的形狀可制作成圓弧形(見圖1)也可制作成平直形(見圖2),當需要較大的流量時,可采用圓弧形的底板3,且使用較大尺寸的上側板1(見圖1);若實際需要較小的流量,則可將平直的邊板9作為底板,靈活地調整渠槽的橫截面積(見圖2)。
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式U混凝土預制渠槽,其特征是由分離的上側板、弧形側板和底板相互連接成U形斷面的渠槽,在各板塊的接縫處砌有水泥砂漿。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U混凝土預制渠槽,其特征是弧形側板的上段為平直段,下段為圓弧段,平直段的端部帶有突起的增寬平臺。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式U混凝土預制渠槽,其特征是各板塊的厚度為35~80mm,各板塊的接縫處的水泥砂漿厚度為20~30mm。
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合式U混凝土預制渠槽,其特征是在渠槽的上開口邊緣砌有水平的邊板。
5.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組合式U混凝土預制渠槽,其特征是底板的形狀為圓弧形。
6.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組合式U混凝土預制渠槽,其特征是底板的形狀為平直形。
7.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組合式U混凝土預制渠槽,其特征是邊板與渠槽的上側板形狀相同。
專利摘要組合式U混凝土預制渠槽。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輸水的明渠,特別是組合式的U形混凝土預制渠槽。本輸水槽由分離的上側板、弧形側板和底板相互連接成U形斷面的渠槽,在各板塊的接縫處砌有水泥砂漿。本渠槽結構簡單、不易淤積、施工及運輸方便、可縮短施工工期、易保證質量,可節約水資源、土地資源和建設資金。
文檔編號A47K3/02GK2562715SQ0224531
公開日2003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02年12月20日
發明者楊德文, 徐玲 申請人:楊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