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咖啡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供盛放咖啡液用的茶具。
飲用咖啡是外國人的嗜好,這種享受已漸被國人所接受。但圍壺長談時,遺憾的是咖啡易涼而大煞風景,因此有人曾作加熱用的各種工具,但使用起來并不方便,而置于暖瓶等的壺具內,不但影響咖啡香淳的品味,特別對于咖啡館等社交場合,將會失卻其高雅的氛圍,而顯得極不協調。
本實用新型擬設計一種雅致的可以保溫的咖啡壺。
本實用新型將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咖啡壺分作壺體及壺蓋二部分。壺體采用雙重不銹鋼密封并抽成真空的圓筒狀結構。壺體的上沿四周邊緣有凸環同壺蓋內的凹環相匹配而扣合。塑料制的壺蓋也分作二部分,上面的一層稱作上壺蓋,下面的一層稱作手把塑圈,手把塑圈的一側有呈直角形一手柄,同手柄相對立的一側有呈半月形的壺嘴。上壺蓋上表面沿邊緣稍向內方有一圓環,圓環內為呈下陷的漏斗,漏斗的正中央有一漏孔通向壺蓋內部,圓環外方一側有同手指大小近似的二個平行凹陷旋孔,相對立有一半月形壺嘴上突,上壺蓋反面邊緣處有三至四個卡簧。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用下列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壺體同手把塑圈結合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手把塑圈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上壺蓋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上壺蓋的側視圖。
參閱附
圖1所示,由壺體2及壺蓋1構成此種咖啡壺。其壺體2為內層14與外層13之間抽成真空,并密封的矮圓柱狀結構。壺體的上口部四周邊緣輪有凸環3,該凸環3供壺蓋1的手把塑圈4內下沿的凹環15互相扣合。如圖2所示的壺蓋1分作二部分,上面的稱作上壺蓋7,上壺蓋7裝設在其下方的手把型圈4上。手把塑圈4和上壺蓋7均用塑料制成,其一側有一向下彎曲呈直角形的手柄5,同手柄5相對立的有一呈半月形的壺嘴6,手把塑圈4上方所扣合的上壺蓋7可參閱附圖3所示,其結構為其上表面沿邊緣內方設一圓環8,圓環8內是平滑下陷的漏斗9,漏斗9中心開口為漏孔10,漏孔10是同壺體2相通的,四周的圓環8供斟咖啡時防止咖啡外溢。在圓環8的一側設有二個同圓環8平行的凹陷旋孔11,供需要擰開上壺蓋7時應用。在凹陷旋孔11相對的一側有一半月形的壺嘴上突12,供擰閉上壺蓋7時需將其復蓋在手把塑圈4的壺嘴6上方。再參閱圖4所示,在上壺蓋7的反面可見邊緣處有三至四個卡簧13,以便在卡緊上壺蓋7時,將上壺蓋7扣緊,反之亦然。
使用時,無需將上壺蓋7旋擰開,將咖啡等飲料直接經漏斗10注入壺體2內,飲用時將手柄5傾折壺體2,咖啡液即可自壺嘴6處汩汩流出,注入咖啡杯內慢慢品嘗并享用。
這種咖啡壺具有真空的雙層壺體加以保溫,并可保存咖啡的原汁原味,不受容器的干擾。
權利要求1.一種由壺體及壺蓋二部分組成的咖啡壺,其特征是壺體(2)采用雙重不銹鋼密封并抽成真空的圓筒狀結構,壺體(2)的上沿輪有凸環(3)同壺蓋(1)上的手把塑圈(4)下沿的凹環(15)相匹配而扣合,手把塑圈(4)的一側有一呈直角形手柄(5),同手柄(5)相對立的一側有呈半月形的壺嘴(6),手把塑圈(4)上置上壺蓋(7),其上表面沿邊緣稍向內方有一圓環(8),圓環(8)內方為呈下陷的漏斗(9),漏斗(9)正中有一漏孔(10)通向壺蓋(7)內部,圓環(8)外方一側有同手指大小近似的二個平行凹陷旋孔(11),相對立有一半月形壺嘴上突(12),上壺蓋(7)反面邊緣處有三至四個卡簧(13)所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這種咖啡壺,系由雙重不銹鋼并內成真空的壺體,以及由塑料制成的壺蓋,二部分所構成。塑料壺蓋分成上壺蓋和手把塑圈,固定裝設于壺體上方,結構雖然簡單,但較為合理,外表線條流暢,樸素而又深沉厚實,是一種可以享受現代文明的飲具。
文檔編號A47G19/14GK2497651SQ0125330
公開日2002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01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01年8月27日
發明者林欣碩 申請人:昆山富隆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