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艾灸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艾灸器。所述多功能艾灸器包括灸缽,所述灸缽包括底壁、自所述底壁邊緣延伸形成的側壁、帽緣部、多個按摩體及用于固定艾柱的治具,所述底壁與所述側壁配合形成收容空間,所述帽緣部自所述側壁末端向遠離所述收容空間的方向延伸形成,多個所述按摩體設于所述帽緣部遠離所述底壁的一側,所述側壁包括多個貫穿的通孔,所述治具固定于所述底壁的內表面。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艾灸器,不僅結構簡單,功能多樣,而且生產成本低。
【專利說明】
多功能艾灸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艾灸器具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多功能艾灸器。
【背景技術】
[0002]艾灸療法簡稱灸法,是運用艾絨或其他藥物在體表的穴位上燒灼、溫熨,借灸火的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達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根據艾灸部位大小的不同,將艾灸分為三類:在面積較小的穴位上施灸稱為點灸;在面積較大的病變部位上施灸稱為面灸;在較長的經絡循行線上施灸稱為經絡灸。
[0003]目前現有的艾灸器不僅結構復雜,功能單一,而且生產成本高。
[0004]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艾灸器進行進一步開發,以避免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解決上述現有艾灸器結構復雜、功能單一及生產成本高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功能多樣及生產成本低的多功能艾灸器。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艾灸器包括灸缽,所述灸缽包括底壁、自所述底壁邊緣延伸形成的側壁、帽緣部、多個按摩體及用于固定艾柱的治具,所述底壁與所述側壁配合形成收容空間,所述帽緣部自所述側壁末端向遠離所述收容空間的方向延伸形成,多個所述按摩體設于所述帽緣部遠離所述底壁的一側,所述側壁包括多個貫穿的通孔,所述治具固定于所述底壁的內表面。
[0007]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艾灸器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按摩體為自所述帽緣部的表面向遠離所述底壁方向凸起形成的半球體。
[0008]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艾灸器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按摩體為嵌設于所述帽緣部遠離所述底壁一側的按摩珠。
[0009]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艾灸器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治具為鉚釘。
[0010]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艾灸器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帽緣部與所述底壁平行設置。
[0011]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艾灸器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多功能艾灸器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架體和固定件,所述架體包括設于其上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與所述帽緣部抵接,所述固定件設于所述卡合部,并用于配合所述卡合部固定所述灸缽。
[0012]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艾灸器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多功能艾灸器還包括艾灸器本體,所述艾灸器本體包括一端開口的筒體和設于所述筒體開口處的坐墊,所述灸缽放置于所述筒體的底部,所述筒體的側壁依次開設有進氣孔和排煙孔,且所述進氣孔靠近所述灸缽設置。
[0013]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艾灸器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艾灸器本體還包括設于所述筒體外的排煙機,所述排煙機與所述排煙孔連通。
[0014]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艾灸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實用新型的所述灸缽包括底壁、側壁、帽緣部、多個按摩體及治具,所述側壁包括多個貫穿的通孔,熏灸時將所述帽緣部置于腰部或腹部以進行大面積熏灸,熏灸后利用溫熱的所述按摩體進行按壓和移動按摩,不僅結構簡單,功能多樣,而且生產成本低,熏灸效果好。
[0016]二、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架體和固定件固定所述灸缽,不僅能防止腰部或腹部進行大面積熏灸時的燙傷或火傷,而且可以用于熏灸足部,并且在熏灸足部過程中可以通過足部運動實現利用溫熱的所述按摩體進行按壓和按摩,從而加快足部血液循環。
[0017]三、本實用新型的艾灸器本體包括一端開口的筒體和設于所述筒體開口處的坐墊,所述灸缽放置于所述筒體底部,所述筒體側壁依次開設有進氣孔和排煙孔,且所述進氣孔靠近所述灸缽設置,熏灸時,熏灸者坐在坐墊上,從而實現對會陰部的熏灸。
[0018]四、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與所述排煙孔連通的排煙機以將艾柱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煙氣排出室外,從而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新。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艾灸器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2是圖1所示的多功能艾灸器中灸缽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圖1所示的多功能艾灸器中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艾灸器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艾灸器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6]實施例一
[0027]請參閱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艾灸器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所述多功能艾灸器I包括灸缽11和支架13,所述支架13用于固定所述灸缽11。
[0028]請再結合參閱圖2,是圖1所示的多功能艾灸器中灸缽的結構示意圖。所述灸缽11由陶瓷材料制成,其包括底壁111、自所述底壁111邊緣延伸形成的側壁113、帽緣部115、多個按摩體117及用于固定艾柱的治具119。所述底壁111與所述側壁113配合形成收容空間,所述帽緣部115自所述側壁113末端向遠離所述收容空間的方向延伸形成,多個所述按摩體117設于所述帽緣部115遠離所述底壁111的一側,所述治具119固定于所述底壁111的內表面。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底壁111和所述帽緣部115呈圓形。可以理解,所述底壁111和所述帽緣部115并不局限于圓形,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做成矩形。
[0029]所述側壁113包括多個貫穿的通孔1131。
[0030]所述通孔1131均勻設有多個,并用于進氣和排煙。
[0031]所述帽緣部115在所述底壁11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環繞所述底壁111。在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帽緣部115與所述底壁111平行。
[0032]所述按摩體117用于按壓和移動按摩。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按摩體117對稱設有多個。
[0033]所述按摩體117為所述帽緣部115向遠離所述底壁111方向凸起形成的半球體。
[0034]可以理解,所述按摩體117還可以為嵌設于所述帽緣部115遠離所述底壁111 一側的按摩珠。
[0035]所述治具119為鉚釘。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鉚釘為四個,且陣列設于所述底壁111。
[0036]請再結合參閱圖3,是圖1所示的多功能艾灸器中支架的結構示意圖。所述支架13包括架體131和固定件133。所述架體131用于放置所述灸缽11,所述固定件133設于所述架體131,并用于配合所述架體131固定所述灸缽11。
[0037]所述架體131為木制結構,其包括設于其上的卡合部1311。所述卡合部1311與所述帽緣部115抵接。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架體131呈井字形,且具有容納空間,所述卡合部1311設于所述架體131的四個角處。可以理解,所述架體131還可以做成其它形狀,如圓形,且所述卡合部1311間隔設于所述架體131。
[0038]所述固定件133設于所述卡合部1311,并用于配合所述卡合部1311固定所述灸缽
Ilo
[0039]所述固定件133配合所述卡合部1311固定所述灸缽11時,所述固定件133抵接于所述帽緣部115靠近所述底壁111一側表面。此時,所述灸缽11的所述底壁111和所述側壁113不收容于所述架體131的所述容納空間內。當需要取下所述灸缽11時,先旋轉所述固定件133使得所述固定件133脫離所述帽緣部115,進而將所述灸缽11從所述架體131取下。
[0040]所述多功能艾灸器I的使用方法一如下:
[0041]將專用艾柱按需點燃擰入所述灸缽11的所述治具119上(艾柱要插穩,每次等艾柱完全燃燒后才更換新的),使其燃燒;然后將所述支架13的所述架體131貼于腰部或腹部進行大面積熏灸;熏灸后將所述灸缽11從所述支架13取下,再將所述灸缽11置于腰部或腹部,其中所述帽緣部115與腰部或腹部相接觸,然后利用溫熱的所述按摩體117進行按壓和移動按摩,從而提高艾灸效果。
[0042]所述多功能艾灸器I的使用方法二如下:
[0043]先將所述灸缽11從所述支架13取下,再將專用艾柱按需點燃擰入所述灸缽11的所述治具119上(艾柱要插穩,每次等艾柱完全燃燒后才更換新的),使其燃燒;然后將所述灸缽11的所述帽緣部115置于腰部或腹部以進行大面積熏灸,熏灸后利用溫熱的所述按摩體117進行按壓和移動按摩,從而提高艾灸效果。在此方法二中由于缺乏所述支架13的隔離作用,在使用過程中需小心燙傷或者火傷。
[0044]實施例二
[0045]請參閱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艾灸器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灸缽21與支架23的安裝方式不同。
[0046]具體的,當所述固定件233配合所述卡合部2311固定所述灸缽21時,所述固定件233與所述帽緣部215遠離所述底壁211的一側抵接,此時,所述灸缽21的所述底壁211和所述側壁213收容于所述架體231的容納空間內。
[0047]所述多功能艾灸器2的使用方法如下:
[0048]將專用艾柱按需點燃擰入所述灸缽21的所述治具219上(艾柱要插穩,每次等艾柱完全燃燒后才更換新的),使其燃燒;然后將足部放置于所述灸缽21的所述帽緣部215以進行熏灸。在熏灸過程中可以通過足部運動實現利用溫熱的所述按摩體217進行按壓和按摩,從而加快足部血液循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灸缽21也可以如所述多功能艾灸器I的使用方法二使用。
[0049]實施例三
[0050]請參閱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艾灸器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實施例三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多功能艾灸器3包括灸缽31和艾灸器本體33。所述灸缽31設于所述艾灸器本體33內。
[0051 ]所述艾灸器本體33包括一端開口的筒體331、設于所述筒體331開口處的坐墊333及與所述筒體331連通的排煙機335。
[0052]所述灸缽31放置于所述筒體331的底部。
[0053]所述筒體331的側壁依次開設有進氣孔3311和排煙孔3313,所述進氣孔3311靠近所述灸缽31,所述排煙孔3313與所述排煙機335連通。
[0054]所述排煙孔3313設于所述筒體331外。
[0055]所述多功能艾灸器3的使用方法如下:
[0056]將專用艾柱按需點燃裝入所述灸缽31的所述治具319上(艾柱要插穩,每次等艾柱完全燃燒后才更換新的),使其燃燒;然后將所述灸缽31放置于所述筒體331底部,并開啟所述排煙機335;艾灸者脫掉褲子并戴上圍罩后,坐到所述坐墊333上開始熏灸。在此過程中,艾柱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煙氣通過所述排煙孔3313由所述排煙機335排出,從而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灸缽31也可以如所述多功能艾灸器I的使用方法二使用。
[005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艾灸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58]一、本實用新型的所述灸缽包括底壁、側壁、帽緣部、多個按摩體及治具,所述側壁包括多個貫穿的通孔,熏灸時將所述帽緣部置于腰部或腹部以進行大面積熏灸,熏灸后利用溫熱的所述按摩體進行按壓和移動按摩,不僅結構簡單,功能多樣,而且生產成本低,熏灸效果好。
[0059]二、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架體和固定件固定所述灸缽,不僅能防止腰部或腹部進行大面積熏灸時的燙傷或火傷,而且可以用于熏灸足部,并且在熏灸足部過程中可以通過足部運動實現利用溫熱的所述按摩體進行按壓和按摩,從而加快足部血液循環。
[0060]三、本實用新型的艾灸器本體包括一端開口的筒體和設于所述筒體開口處的坐墊,所述灸缽放置于所述筒體底部,所述筒體側壁依次開設有進氣孔和排煙孔,且所述進氣孔靠近所述灸缽設置,熏灸時,熏灸者坐在坐墊上,從而實現對會陰部的熏灸。
[0061]四、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與所述排煙孔連通的排煙機以將艾柱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煙氣排出室外,從而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新。
[006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多功能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灸缽,所述灸缽包括底壁、自所述底壁邊緣延伸形成的側壁、帽緣部、多個按摩體及用于固定艾柱的治具,所述底壁與所述側壁配合形成收容空間,所述帽緣部自所述側壁末端向遠離所述收容空間的方向延伸形成,多個所述按摩體設于所述帽緣部遠離所述底壁的一側,所述側壁包括多個貫穿的通孔,所述治具固定于所述底壁的內表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體為自所述帽緣部的表面向遠離所述底壁方向凸起形成的半球體。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體為嵌設于所述帽緣部遠離所述底壁一側的按摩珠。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為鉚釘。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緣部與所述底壁平行設置。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多功能艾灸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架體和固定件,所述架體包括設于其上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與所述帽緣部抵接,所述固定件設于所述卡合部,并用于配合所述卡合部固定所述灸缽。7.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多功能艾灸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艾灸器本體,所述艾灸器本體包括一端開口的筒體和設于所述筒體開口處的坐墊,所述灸缽放置于所述筒體的底部,所述筒體的側壁依次開設有進氣孔和排煙孔,且所述進氣孔靠近所述灸缽設置。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器本體還包括設于所述筒體外的排煙機,所述排煙機與所述排煙孔連通。
【文檔編號】A61H39/06GK205659128SQ201620368538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6日
【發明人】王韋, 王猛
【申請人】王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