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中結腸灌洗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術中結腸灌洗管,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是為了改變結直腸梗阻患者手術中腸內容物無法得到有效清除的現狀,在兼具一定剛性和韌性的吸引管主體上有伴行的沖洗管和進氣管,吸引管、沖洗管和進氣管上均每間隔一定距離分布有側孔通向外界,吸引管上每間隔一定距離還分布有氣囊,側孔和氣囊位置相互交叉。本實用新型可有效清除結直腸內容物而不易發生堵塞,適用于因各種原因術前未進行腸道準備的結直腸手術患者。
【專利說明】
術中結腸灌洗管
所屬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術中結腸灌洗管,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人民群眾的飲食結構、生活環境、工作方式及心理行為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導致結直腸疾病在我國呈逐年上升的態勢,尤其是結直腸癌,其新發病人數和因病死亡人數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均位居前列。結直腸癌的首選治療就是手術切除包含腫瘤在內的一段腸管,而后將兩個斷端進行吻合連接,恢復腸管的連續性,由于結直腸是人體儲存和運輸糞便的器官,其內含有大量的細菌及毒素,接受結直腸手術的患者術前必須進行如下嚴格的腸道準備,否則吻合口(即兩個斷端的連接處)將不能順利愈合,發生吻合口漏:一是術前3天清淡流質飲食,術前I天禁食水;二是術前3天口服對腸道菌群敏感的抗生素,一般為鏈霉素或慶大霉素加甲硝唑,以盡最大可能殺滅腸道內致病菌;三是術前I天口服瀉藥,并在術前晚上及術晨各清潔灌腸I次,盡量清除腸道內糞便。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口服瀉藥和清潔灌腸。此外術后還要繼續禁食水數天、靜脈使用抗生素殺菌、補充足夠的營養物質促進組織生長、對高危病人給予白蛋白,即便如此仍有一些患者出現吻合口漏,并最終穿破腹壁形成腸瘺,治療起來非常困難,顯著增加患者身心痛苦和經濟負擔,明顯延長住院時間,少數患者還可能繼發全身性感染、膿毒血癥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對醫生和患者而言都是極為不幸的事情。
[0003]在我國由于各種因素影響,相當一部分結直腸癌患者就診時腫瘤已堵塞腸腔而發生腸梗阻,對這些病人而言是無法進行上述腸道準備的,手術時腸道內有大量的糞便,此時如果在切除腫瘤后馬上進行吻合,即一期吻合,發生吻合口漏的風險是非常高的。若不做一期吻合則只能將近側斷端在腹壁上做一個人工肛門使糞便能夠排出體外,遠側斷端封閉,過至少3個月待腸管炎癥水腫完全消退、血供恢復正常,在進行充分腸道準備的基礎上再做一次手術,將人工肛門還納入腹腔、兩個斷端接上,稱為二期吻合,這種做法雖然比較保險,但也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不便。
[0004]那么為什么術中不進行清腸的工作呢?這主要是由結直腸在人體的解剖結構決定的。腹腔是由一層厚度約為0.5mm、類似于塑料膜的光滑腹膜圍成的密閉腔隙,腹膜覆蓋著腹腔內大多數臟器,這種覆蓋分為完全覆蓋和部分覆蓋,前者如胃、小腸,腹膜將其完全包裹并延伸形成系膜,它們在腹腔內處于比較游離的狀態,活動度很大,術者可以把它們抓在手中而隨意操作,小腸若發生梗阻,術者可以通過逐段擠壓的方式將小腸完全排空;后者如胰腺,腹膜只覆蓋了它的前面,它的側面和后面都是固定在周圍組織上的,不可活動,術者無法將其像胃和小腸一樣抓在手中,只能用手指去觸摸感知。這兩種分別稱為腹膜內位和腹膜間位器官,還有一種情況,腹膜與臟器完全無關,例如腎臟,深埋于腹膜后方的結締組織中,稱為腹膜外位器官。對于結直腸而言,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和上段直腸是腹膜間位器官,橫結腸和乙狀結腸是腹膜內位器官,下段直腸是腹膜外位器官,因此結直腸的內容物是無法像小腸那樣通過術者用手逐段擠壓而被排空的。更加遺憾的是目前臨床上還沒有能夠有效清除結直腸內容物的專門器械或裝置,普通負壓吸引器由于極易被糞便和腸壁堵塞對此種情況是無效的,因此外科醫生在實施此類手術時只能冒著吻合口漏的風險做一期吻合,或做二期吻合使患者再承受一次手術痛苦以及人工肛門帶來的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了改變目前結直腸梗阻患者手術中無法清除腸內容物的現狀,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術中結腸灌洗管,兼有進液通道、進氣通道、負壓通道以及多個氣囊,將氣囊支撐作用、液體沖洗作用、氣流推動作用和負壓吸引作用集于一體,能夠對腸腔進行沖刷式清洗,并將稀釋成流體狀的腸內容物及時吸出。
[0006]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想和技術原理是綜合利用氣囊支撐作用、液體沖洗作用、氣流推動作用和負壓吸引作用對腸腔內糞便進行有效清除。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兼具一定剛性和韌性的吸引管主體上有伴行的沖洗管和進氣管,吸引管、沖洗管和進氣管上均每間隔一定距離分布有側孔通向外界,吸引管上每間隔一定距離還分布有氣囊,側孔和氣囊位置相互交叉。將本實用新型經肛門、腸壁切口或腸斷端插入腸腔,術者在腸壁外用手輔助使之順腸腔前進,通過左右兩個結腸彎曲(即肝曲、脾曲)處,最后到達盲腸末端,氣囊充氣將腸管分段撐起,沖洗管接輸液器或注射器進行沖洗,進氣管接手捏式充氣球向腸腔不間斷輸送空氣,吸引管接負壓進行吸引。沖洗液對腸腔進行沖刷式清洗,沖洗后的混合物局限于被氣囊撐起和分隔的小段腸腔內,而后經吸引管側孔吸出,由于氣流和水流的共同作用,即使糞便比較粘稠甚至接近固體狀,也能夠最終被清除。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對腸腔進行沖刷式清洗使之保持清潔狀態有利于組織生長、吻合口愈合;多個氣囊將腸管分成小段撐起以及持續向腸腔內輸送空氣,克服了普通單腔吸引管會把腸管吸癟而失去吸引作用的固有缺陷;氣流和水流的共同作用確保了管道暢通無阻。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因各種原因術前未進行腸道準備的結直腸手術患者。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圖。
[0010]圖中1.吸引管,2.沖洗管,3.進氣管,4.氣囊注氣口,5.氣囊,6.吸引管側孔,7.沖洗管側孔,8.進氣管側孔,9.手捏式充氣球,10.盲腸,11.升結腸,12.橫結腸,13.降結腸,14.闌尾,15.回腸。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2]圖1中,吸引管(I)由具有一定剛性和韌性的材料制成,能夠良好適應腸道的彎曲度,且負壓不易將其吸癟,沖洗管(2)和進氣管(3)與吸引管(I)伴行并在末端形成共同盲端,沖洗管(2)和進氣管(3)最好位于吸引管(I)管內,也可位于吸引管(I)管外。沖洗管(2)上每間隔一定距離分布有沖洗管側孔(7)、進氣管(3)上每間隔一定距離分布有進氣管側孔
(8)、吸引管(I)上每間隔一定距離分布有吸引管側孔(6)通向外界,吸引管側孔(6)的直徑要足夠大,最好在0.5cm以上,過小容易被腸內容物堵塞,進氣管側孔(8)和沖洗管側孔(7)的直徑可以稍小,0.1cm?0.2cm即可。吸引管(I)上每間隔一定距離還分布有氣囊(5),相鄰兩個氣囊間距8cm?10cm,氣囊充滿氣后的直徑在3cm?3.5cm,能將腸壁充分撐起,吸引管側孔(6)、沖洗管側孔(7)、進氣管側孔(8)和氣囊(5)位置相互交叉而不重疊,使沖洗、進氣、吸引效能發揮到最大。在吸引管(I)的起始部分有氣囊注氣口(4),為具有防漏氣功能的向內單向活瓣結構或由彈性材料制成可自動閉合,經氣囊注氣口(4)注氣可使所有氣囊(5)充氣。手捏式充氣球(9)與進氣管(3)活動連接,用于術中向腸腔內持續輸入空氣以撐起相鄰兩個氣囊(5)之間的腸壁。
[0013]圖2顯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插入前在管道末端涂抹石蠟油等潤滑劑以減小摩擦力,插入腸腔的途徑有兩種,一是經肛門,二是經腸壁切口或腸斷端。循降結腸(13)、橫結腸(12)和升結腸(11)的方向前進,直至盲腸(10)末端,到達闌尾(14)和回腸(15)開口附近。術者可用手在腸壁外進行引導,尤其是經過乙狀結腸、結腸脾曲和結腸肝曲等彎曲部位時。到位后用注射器連接氣囊注氣口(4),向氣囊(5)充氣使之撐起腸壁。連接沖洗液至沖洗管(2)、手捏式充氣球(9)至進氣管(3),沖洗液和空氣分別經沖洗管側孔(7)和進氣管側孔
(8)進入腸腔,沖洗液稀釋腸內容物以利吸出,空氣將腸壁與吸引管(I)隔絕而不致堵塞吸引管側孔(6),持續沖洗及充氣Imin?2min后,連接負壓吸引器至吸引管(I)開始負壓吸引,稀釋后的腸內容物經吸引管側孔(6)被吸出,吸引過程中保持不間斷沖洗和充氣,負壓吸引的強度不過大過小,以使腸管始終處于輕微膨脹的狀態為宜。通過氣流、水流的共同作用,可以使腸內容得到比較充分的清除。使用過程中不必擔心腸管會過度膨脹而破裂,因多余的沖洗液和空氣會由于壓力作用自然從氣囊(5)和腸壁之間流出,而且腸腔內還有持續的負壓吸引。使用完畢后先撤除負壓吸引,再撤除沖洗液和手捏式充氣球(9),最后用注射器連接氣囊注氣口(4)將氣囊(5)吸癟,吸引管(I)退出腸腔。
[0014]當然,在此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其主要作用是反映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想和技術原理等核心內容,而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構造,本實用新型的最終形式尤其是細節方面并不拘泥于所列附圖,在遵循本實用新型設計思想和技術原理的情況下,還可以對上述實施例作出許多修改,只要它們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就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里不再一一列出。
【主權項】
1.一種術中結腸灌洗管,包括吸引管主體和手捏式充氣球,其特征是:還包括沖洗管和進氣管,沖洗管和進氣管與吸引管伴行,吸引管、沖洗管和進氣管上均間隔分布有一組側孔通向外界,吸引管上還間隔分布有一組氣囊,所述各側孔與氣囊相互交叉不重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術中結腸灌洗管,其特征是:所有氣囊均通過一個氣囊注氣口充氣,氣囊注氣口內有單向閥門或采用彈性材料制作,可自動閉合而不漏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術中結腸灌洗管,其特征是:手捏式充氣球與進氣管活動連接。
【文檔編號】A61M3/02GK205569415SQ201620076379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6日
【發明人】楊波, 何建苗, 秦榮, 吳有軍
【申請人】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