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其為全不銹鋼材質,其具有第一鑷柄和第二鑷柄,所述第一鑷柄和所述第二鑷柄均包括鑷柄端部、把持部以及夾持部;其中,所述第一鑷柄和所述第二鑷柄通過鑷柄端部固定連接形成鑷柄固定端部;所述鑷柄固定端部具有一定的厚度,其周面上設有網格狀咬合花紋,當牙齒咬合時,該網格狀防滑紋增加摩擦力,便于帶環就位;所述第一鑷柄、所述第二鑷柄的夾持部均與所述把持部之間形成150度夾角,所述夾持部的內側設有防滑紋,且所述夾持部的尖端處設為U形缺口,便于正畸科臨床中的弓絲就位。本實用新型的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通過夾持部設置的U形缺口,增加了鑷子的弓絲就位的功能。
【專利說明】
_種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鑷子,尤其是涉及一種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正畸臨床工作中,在初次粘結托槽以及牙齒糾正的復診過程中,醫生需要利用接扎絲或接扎圈將弓絲置于托槽內,當遇到牙齒不齊,牙弓形態與弓絲形態不一致時,就很難將弓絲入槽,此時,需要另外再使用一只弓絲就位器。而弓絲就位器呈單頭桿狀結構,只能壓弓絲的一側入槽,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將托槽兩側的弓絲都壓入就位,這樣操作極為不便。弓絲入位后,弓絲需要放置于帶環或是頰面管中,尤其是,當需要中強度支抗,增強固位,利用特殊矯治器時,需要單獨再使用推子幫助帶環就位。這樣,正畸臨床中的弓絲就位和帶環粘接,除了必備的口鏡和常用的鑷子以外,還要再使用兩組工具,直接造成在弓絲就位和帶環就位過程中,需要較多的工具,且常用的鑷子的結構和功能受到限制,不能替代推子、弓絲就位器等工具使用,導致醫生在正畸臨床操作中,操作麻煩,工作效率低,引入不必要的污染源。
[0003]由此可見,現有的鑷子在結構上以及在正畸臨床工作的使用過程中,存在明顯的不足和缺陷,亟待進一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其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功能多樣、方便正畸操作中的弓絲入位,利于使患者咬入帶環的優點。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其具有第一攝柄和弟—.攝柄,所述弟一攝柄和所述弟—.攝柄均包括攝柄端部、把持部以及夾持部;
[0006]其中,所述弟一攝柄和所述弟—■攝柄通過攝柄端部固定連接形成攝柄固定端部;
[0007]所述鑷柄固定端部具有一定的厚度,其周面上設有網格狀咬合花紋,當牙齒咬合時,該網格狀防滑紋增加摩擦力,便于帶環就位;
[0008]所述第一鑷柄、所述第二鑷柄的夾持部均與所述把持部之間形成150度夾角,所述夾持部的內側設有防滑紋,且所述夾持部的尖端處設為U形缺口,便于正畸科臨床中的弓絲就位。
[0009]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把持部的外側面上設有防滑紋。
[0010]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鑷柄的把持部上設有導向孔,所述第二鑷柄的把持部上設有與所述導向孔配合的導向柱。
[0011]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鑷柄固定端部上距離端部的一定距離處設有LED燈片。
[0012]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鑷柄或所述第二鑷柄的內側設有可滑動墊片,該滑動墊片與所述第一鑷柄或所述第二鑷柄可拆卸連接,該可滑動墊片可沿著第一鑷柄或第二鑷柄的延長方向滑動,以控制鑷子開口的大小。
[0013]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鑷柄和所述第二鑷柄均采用全不銹鋼材質。
[0014]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夾持部采用磁性材料。
[0015]本實用新型的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具有以下有益技術效果:
[0016]本實用新型的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通過夾持部設置的U形缺口,增加了鑷子弓絲就位的功能,方便了醫生正畸臨床工作中的正畸操作,方便弓絲就位;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鑷子的鑷柄固定端部的周面上均設置網格狀咬合花紋,便于使患者的咬合,咬入帶環,方便帶環就位。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圖1的A部分的放大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圖4的B部分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請配合參閱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其具有弟一攝柄和弟—.攝柄,弟一攝柄和弟—■攝柄均包括攝柄端部1、把持部2以及夾持部3;其中,弟一攝柄和弟—■攝柄通過攝柄端部I固定連接形成攝柄固定端部4,攝柄固定端部4具有一定的厚度,該鑷柄固定端部4的厚度范圍可以設為0.5-5厘米,較佳的為2厘米,鑷柄固定端部4的周面上設有網格狀咬合花紋41,當牙齒咬合時,該網格狀防滑紋41增加摩擦力,便于帶環就位;第一鑷柄、第二鑷柄的夾持部3均與把持部2之間形成150度夾角。當夾持部3與把持部2之間的夾角為150度時,便于牙科醫生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鑷子的夾持部3夾持弓絲,并方便將弓絲壓入托槽中,直至弓絲入位。夾持部3的內側設有防滑紋32,當使用鑷子夾持部3夾持托槽時,防滑紋32可以增加鑷子的夾持部3與托槽之間的摩擦力,將托槽牢固夾住。進一步的,夾持部3的尖端處設有U形缺口 31,該U形缺口 31增加了鑷子夾持部3的尖端對弓絲操作的靈活性,極大方便了弓絲入位的操作,減少其他操作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弓絲入位的操作質量。該具有U形缺口 31的夾持部3的鑷子的使用,使得正畸臨床的弓絲就位,帶環就位操作,采用一組工具就可完成,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鑷子不僅具備了鑷子的基本功能,而且可以替代推子,矯治器等工具,且該多功能鑷子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極大滿足了臨床正畸醫生的實際需求。
[0023]其中,鑷柄固定端部4周面上設有網格狀咬合花紋41,當將鑷柄固定端部4提供給患者咬合時,提高了牙齒與鑷柄固定端部4的摩擦力,便于患者的牙齒對鑷柄固定端部4的咬合,方便患者通過咀嚼力咬入帶環,方便帶環就位。把持部2的外側面上設有防滑紋21,防滑紋21的設計增加了手與鑷子把持部2之間的摩擦力,使得使用者對鑷子更好的把持和使用。
[0024]較佳的,第一鑷柄的把持部2上設有導向孔22,第二鑷柄部的把持部2上設有與導向孔22配合的導向柱23。導向柱23和導向孔22的設置,可以使鑷子的第一鑷柄和第二鑷柄在預定的夾持范圍內動作,保證鑷柄精準的運動軌跡,保證鑷子的使用者操作的準確性,避免因為操作不夠精準而導致誤傷患者。
[0025]較佳的,夾持部3和/或把持部2上設有絕熱套管,絕熱套管內側設置有凹槽(圖中未示出),把持部2上設有凹槽配合的凸出部(圖中未示出),供絕熱套管和把持部2固定連接。由于絕熱套管的設置,多功能鑷子夾持溫度比較高的物體時,有效避免了熱量通過鑷子傳遞到手部,方便使用者長時間使用。
[0026]較佳的,鑷柄固定端部4距離端部一定距離處設有LED燈片,當環境較暗的情況下,可以控制LED燈片發光,照亮口腔的內部,保證較好的視野,便于醫生的操作。
[0027]較佳的,第一鑷柄或第二鑷柄的內側設有可滑動墊片,該滑動墊片與第一鑷柄或第二鑷柄可拆卸連接,該可滑動墊片可沿著第一鑷柄或第二鑷柄的延長方向滑動,以控制鑷子開口的大小。當需要夾持較大物體時,可以將可滑動墊片向鑷柄固定端部4移動,增加鑷子的開口度。根據鑷子夾持物體的大小,可以通過控制鑷子開口度的大小,方便使用。
[0028]其中,第一鑷柄和第二鑷柄均采用全不銹鋼材質,較佳的,夾持部3采用磁性材料,當夾持部3夾持金屬器件時,由于夾持部3具有磁性,可以將器件直接吸到夾持部3的內側,極大提高了利用鑷子夾持器件的方便性。
[0029]本實用新型的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通過夾持部設置的U形缺口,大大增加了鑷子的使用功能,方便了醫生正畸臨床工作中的正畸操作,方便對弓絲就位的操作;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鑷子的鑷柄固定端部設置有網格狀咬合花紋,便于使患者的咬入帶環,方便帶環就位。
[0030]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得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保護范圍,因此凡參考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等效變化與修飾,仍屬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第一鑷柄和第二鑷柄,所述第一攝柄和所述弟一.攝柄均包括攝柄端部、把持部以及夾持部; 其中,所述第一鑷柄和所述第二鑷柄通過鑷柄端部固定連接形成鑷柄固定端部; 所述鑷柄固定端部具有一定的厚度,其周面上設有網格狀咬合花紋,當牙齒咬合時,該網格狀防滑紋增加摩擦力,便于帶環就位; 所述第一鑷柄、所述第二鑷柄的夾持部均與所述把持部之間形成150度夾角,所述夾持部的內側設有防滑紋,且所述夾持部的尖端處設為U形缺口,便于正畸科臨床中的弓絲就位; 所述第一鑷柄或所述第二鑷柄的內側設有可滑動墊片,該滑動墊片與所述第一鑷柄或所述第二鑷柄可拆卸連接,該可滑動墊片可沿著第一鑷柄或第二鑷柄的延長方向滑動,以控制鑷子開口的大小。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部的外側面上設有防滑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鑷柄的把持部上設有導向孔,所述第二鑷柄的把持部上設有與所述導向孔配合的導向柱。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鑷柄固定端部上距離端部的一定距離處設有LED燈片。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鑷柄和所述第二鑷柄均采用全不銹鋼材質。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正畸科用多功能鑷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夾持部采用磁性材料。
【文檔編號】A61C7/04GK205514976SQ201620080312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7日
【發明人】何欣, 武鵬, 張棟梁
【申請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