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內管咬口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氣管內管咬口器,其包含:一咬口器本體包含一內表面、一婁空區、一咬合壁、一推移部與位于咬口器本體兩端的兩個側固部,婁空區貫穿內表面,進以快速固定氣管內管;咬合壁由內表面延伸,其墊體提供舒適咬合和固定,推移部包含平行且與內表面相連的兩個側壁、形成于側壁間的一容置空間、開設于推移部一面的一開口與分別設于側壁上的兩突塊部,開口、容置空間與婁空區相連通;一墊體設于內表面及咬合壁;一推移件穿設于開口中并包含選擇性地扣設于突塊部的兩卡設塊。本實用新型通過推移件配合卡設塊和突塊部可快速固定氣管內管,以縮短置放氣管內管的時間。
【專利說明】
氣管內管咬口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管內管咬口器,特別涉及一種能快速裝設的氣管內管咬口器。
【背景技術】
[0002]現行醫療中需要進行插管治療的情況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狀況是在進行急救時,若對患者施行心肺復蘇一段時間后,患者仍無法自行呼吸,即會進行氣管內管插管,并進行進階急救;第二種狀況是在進行頭部或胸部的大手術時,因無法僅作局部麻醉或半身麻醉,而需進行全身麻醉,故需配合氣管內管插管,使手術得以進行;第三種情況則是常見于患者因肺炎感染或病情惡化而導致呼吸衰竭,故需以氣管內管插管以提供患者足夠的氧氣。
[0003]圖7為一現彳丁的氣管內管咬口器70(endotracheal tube holder),其可于進彳丁氣管內管插管時,用以固定氣管內管90,該現行的氣管內管咬口器70使用時,先用固定帶80穿設位于該現行的氣管內管咬口器70兩端的開口 71,并藉固定帶80將該現行的氣管內管咬口器70固定于患者的頭部,接著將氣管內管90靠抵于咬合壁72上并經由婁空區73置入患者的口中,接著旋轉該螺桿74,通過該螺桿74的末端固定氣管內管90。
[0004]然而,該現行的氣管內管咬口器70通過螺桿74將氣管內管90固定于該咬合壁72上,為避免螺桿74松脫而導致氣管內管90產生移動或振動而使患者產生不適感,故螺桿74的螺紋需要較密,而當螺紋較密時,螺桿74旋轉一圈所產生的向內位移的距離較小,故需花費較長的時間固定氣管內管90,如此將使得患者需感受到較長時間因置放氣管內管90所產生的痛苦;而旋轉螺桿74的動作亦會產生振動,進一步增加患者感受到的痛苦;此外,因該現行的氣管內管咬口器70的開口 71呈長條狀,故穿設于所述開口 71中的固定帶80容易產生滑移而使得該現行的氣管內管咬口器70脫落,如此亦會使氣管內管90產生移動或振動而使患者產生不適感。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進現行的氣管內管咬口器的結構,以縮短置放氣管內管所需的時間,由此減少患者感受到痛苦的時間;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降低置放氣管內管時所產生的移動或振動,以減少患者所感受到的不適感。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氣管內管咬口器,其包含:
[0007]—咬口器本體,其包含一內表面、一婁空區、一咬合壁、一推移部與兩個側固部,該婁空區貫穿該內表面并位于該咬口器本體的中間,該咬合壁由該內表面朝外延伸成型,該推移部包含兩個側壁、一容置空間、一開口與兩突塊部,所述側壁平行設置并與該內表面相連接,該容置空間形成于所述側壁之間,該開口設于該推移部的一面并與該咬合壁于位置上相對,該開口、該容置空間與該婁空區相互連通,所述突塊部分別設于所述側壁上,所述側固部位于該咬口器本體的兩端并與該內表面相連接;
[0008]—墊體,其設于該咬口器本體的內表面及該咬合壁;以及
[0009]—推移件,其穿設于該開口中,該推移件包含兩中側壁與兩卡設塊,所述中側壁平行設置,所述卡設塊分別設于所述中側壁上,所述卡設塊選擇性地扣設于所述突塊部。
[0010]較佳的是,其中該推移部還包含一底板與兩剖溝,該底板與所述側壁相對于該內表面的一側相連接,所述剖溝開設于該底板并延伸至該婁空區,且所述剖溝平行于所述側壁。
[0011]較佳的是,該推移件包含一前段、一中段與一按壓段,該前段有相連接的一靠抵面與兩前側壁,該靠抵面的兩側分別與所述前側壁相連接,所述前側壁平行設置,該中段包含一底壁、所述中側壁與所述卡設塊,該底壁位于該前段相對于該靠抵面的一端,所述中側壁分別與該底壁的兩側相連接,該按壓段位于該底壁相對于該前段的一端。
[0012]較佳的是,該中段還包含兩個側剖溝,所述側剖溝分別開設于所述中側壁與該底壁的連接處。
[0013]較佳的是,該推移件還包含一第一緩沖段,該第一緩沖段設于該前段與該中段之間。該第一緩沖段得以進一步吸收推移該推移件時所產生的振動,以減少患者的不適感。
[0014]較佳的是,該推移件還包含一第二緩沖段,該第二緩沖段設于該中段與該按壓段之間。該第二緩沖段得以進一步吸收推移該推移件時所產生的振動,以減少患者的不適感。
[0015]較佳的是,該推移部還包含一導引槽,該導引槽由該開口與該底板相連接的一側朝外延伸成型;該前段還包含一前導引條,該前導引條設于所述前側壁的其中一者,且該前導引條選擇性地滑移于該導引槽中。
[0016]較佳的是,該按壓段包含一后底壁、兩后側壁與一后導引條,該后底壁的一端與該底壁相連接,所述后側壁分別與該后底壁的兩側相連接,且所述后側壁平行設置,該后導引條設于所述后側壁的其中一者,且該后導引條選擇性地滑移于該導引槽中。
[0017]較佳的是,各突塊部包含多個突塊,各突塊有一斜面,各突塊的斜面朝向該開口;各卡設塊具有一斜面,各卡設塊的斜面朝向該咬合壁。
[0018]較佳的是,各側固部上開設有一波浪狀開口。
[001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氣管內管咬口器通過推移該推移件并配合所述卡設塊和所述突塊部的固定結構,即可快速固定氣管內管,得以縮短置放氣管內管所需的時間,以減少患者感受到痛苦的時間。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氣管內管咬口器的分解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氣管內管咬口器的咬口器本體與推移件的分解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氣管內管咬口器的使用狀態前視圖。
[0023]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氣管內管咬口器的使用狀態后視圖。
[0024]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氣管內管咬口器的一使用狀態剖面圖。
[0025]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氣管內管咬口器的另一使用狀態剖面圖。
[0026]圖7為現行的氣管內管咬口器的使用示意圖。
[0027]附圖標記說明:
[0028]I氣管內管咬口器 10咬口器本體
[0029]11內表面12外表面
[0030]13婁空區14咬合壁
[0031]141內壁面142外壁面
[0032]15推移部151側壁
[0033]152底板153容置空間
[0034]154 剖溝155 開口
[0035]156導引槽157突塊部
[0036]158斜面16側固部
[0037]161波浪狀開口
[0038]20 墊體
[0039]30推移件31前段
[0040]311靠抵面312前側壁
[0041]313前導引條32第一緩沖段
[0042]33中段331底壁
[0043]332中側壁333卡設塊
[0044]334側剖溝335斜面
[0045]34第二緩沖段35按壓段
[0046]351后底壁352后側壁
[0047]353后導引條354按壓部
[0048]70氣管內管咬口器 71開口
[0049]72咬合壁73婁空區
[0050]74 螺桿[0051 ]80固定帶
[0052]90氣管內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53]如圖1與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氣管內管咬口器I,其包含一咬口器本體10、一墊體20與一推移件30。
[0054]該咬口器本體10的材料包含熱塑性橡膠(thermoplastic rubber)和聚丙稀(polypropylene),該咬口器本體10包含一內表面11、一外表面12、一婁空區13、一咬合壁14、一推移部15與兩個側固部16。
[0055]該內表面11與該外表面12分別位于該咬口器本體10的兩面,且該內表面11與該外表面12于位置上相對;該婁空區13開設于該咬口器本體10的中間,具體而言,該婁空區13貫穿該內表面11與該外表面12,并位于該咬口器本體10的中間;該咬合壁14由該內表面11朝遠離該外表面12的方向延伸成型,且該咬合壁14具有相對的一內壁面141與一外壁面142,該咬合壁14的內壁面141面向該婁空區13;該推移部15由該外表面12朝遠離該內表面11的方向延伸成型。
[0056]該推移部15包含兩個側壁151、一底板152、一容置空間153、兩剖溝154、一開口155、一兩導引槽156、兩突塊部157。
[0057]請配合參閱圖1至圖3所示,所述側壁151平行設置,且所述側壁151具有兩側,所述側壁151的一側與該內表面11相連接,該底板152與所述側壁151的另一側相連接,所述側壁151與該底板152間形成該容置空間153,該容置空間153與該婁空區13相連通,所述剖溝154開設于該底板152并延伸至該婁空區13,且所述剖溝154平行于所述側壁151,所述剖溝154令該底板152得以向內推移,該開口 155開設于該推移部15相對遠離該婁空區13的一面,該開口 155與該咬合壁14于位置上相對,且該開口 155和該容置空間153相連通,所述導引槽156分別設于所述側壁151并延伸至該開口 155,所述突塊部157分別形成于所述側壁151上,且各突塊部157位于對應的導引槽156與該內表面11之間,各突塊部157包含多個突塊,各突塊有一斜面158,各突塊的斜面158朝向該開口 155,且所述突塊部157的斜面158分別面向位于對面的側壁151。
[0058]所述側固部16位于該咬口器本體10的兩端并與該內表面11和該外表面12相連接,各側固部16上開設有一波浪狀開口 161,該波浪狀開口 161結構方便醫護人員可快速穿設固定帶,并通過固定帶將該氣管內管咬口器I固定于患者的頭部。
[0059]該墊體20的材料包含熱塑性橡膠和聚丙烯,該墊體20貼附于該咬口器本體10的內表面11及該咬合壁14的外壁面142,提供舒適咬合,該墊體20露出該婁空區13與該推移部15,亦即,該婁空區13與該容置空間153仍得以與外界相連通。于使用該氣管內管咬口器I時,該墊體20相對于該咬口器本體1的一面朝向患者的頭部。而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該墊體與該咬口器本體一體成型。
[0060]該推移件30穿設于該開口 155中并得以于容置空間153中沿一平行于所述側壁151的軸線推移,該推移件30包含一前段31、一第一緩沖段32、一中段33、一第二緩沖段34與一按壓段35。
[0061]該前段31具有一靠抵面311、兩前側壁312與兩前導引條313,該靠抵面311呈內凹弧面,以符合氣管內管的外形,且該靠抵面311的兩側分別與所述前側壁312相連接,所述前側壁312平行設置,所述前導引條313分別設于所述前側壁312上,且所述前導引條313選擇性地滑移于所述導引槽156中。
[0062]該第一緩沖段32設于該前段31相對于該靠抵面311的一端,該第一緩沖段32的剖面呈U形。
[0063]該中段33設于該第一緩沖段32相對于該前段31的一端,該中段33具有一底壁331、兩中側壁332、兩卡設塊333與兩個側剖溝334,該底壁331的一端與該第一緩沖段32相連接,所述中側壁332分別與該底壁331的兩側相連接,且所述中側壁332平行設置,具體而言,所述中側壁332的其中一者與所述前側壁312的其中一者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中側壁332的另一者與所述前側壁312的另一者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卡設塊333分別設于所述中側壁332上,各卡設塊333具有一斜面335,各卡設塊333的斜面335朝向該前段31,且所述卡設塊333的斜面335分別面向遠離對面的中側壁332的方向,所述卡設塊333選擇性地扣設于所述突塊部157,所述側剖溝334分別開設于所述中側壁332與該底壁331的連接處,所述側剖溝334令所述中側壁332得以向內推移。
[0064]該第二緩沖段34設于該底壁331相對于該第一緩沖段32的一端,該第二緩沖段34的剖面呈U形。
[0065]該按壓段35設于該第二緩沖段34相對于該中段33的一端,該按壓段35具有一后底壁351、兩后側壁352、兩后導引條353與一按壓部354,該后底壁351的一端與該第二緩沖段34相連接,所述后側壁352分別與該后底壁351的兩側相連接,且所述后側壁352平行設置,具體而言,所述后側壁352的其中一者與所述中側壁332的其中一者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后側壁352的另一者與所述中側壁332的另一者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后導引條353分別設于所述后側壁352上,且所述后導引條353選擇性地滑移于所述導引槽156中,該按壓部354設于該后底壁351相對于該第二緩沖段34的一端。
[0066]如圖3與圖4所示,該氣管內管咬口器I使用時,將固定帶80裝設于所述側固部16的波浪狀開口 161中,接著將氣管內管90穿設過該婁空區13并靠抵于該咬合壁14的內壁面141,接著按壓該按壓部354以令該推移件30的靠抵面311朝向氣管內管90移動,待該靠抵面311迫緊于氣管內管90時,通過所述卡設塊333扣設于所述突塊部157使氣管內管90固定于該咬合壁14的內壁面141。由于該氣管內管咬口器I僅需通過推移該推移件30即可快速達到固定氣管內管90的目的,得以縮短患者裝設氣管內管90所需耗費的時間,以減少患者感受到痛苦的時間。
[0067]除上述優點外,該氣管內管咬口器I通過以下構件仍具有以下優點。該第一緩沖段32得以緩沖氣管內管90被迫緊于該咬合壁14時所產生的反作用力,以減少氣管內管90的振動,由此降低患者所感受到的不適感。此外,該第二緩沖段34亦可吸收該推移件30被推移時所產生的振動,以使患者所感受到的不適感降低。
[0068]如圖5所示,當推移該推移件30朝向氣管內管90時,所述卡設塊33將推抵所述突塊部157的突塊而使得該氣管內管咬口器I產生振動,但由于所述側剖溝334得以令所述中側壁332得以向內推移,通過所述中側壁332向內移動,能緩沖所述卡設塊33推抵所述突塊部157的突塊所產生的振動,以降低患者所感受到的痛苦。
[0069]又所述側固部16的波浪狀開口161可快速裝置氣管內管咬口器I,并減少固定帶80于波浪狀開口 161內滑移的現象,以避免該氣管內管咬口器I自患者的頭部脫落。
[0070]如圖6所示,當要將氣管內管90移除時,僅需將該底板152向內推移,以使所述卡設塊33脫離所述突塊部157,即可將該推移件30朝向遠離該婁空區13的方向拉出,并得以移除氣管內管90。
[0071]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如上的較佳實施例進行公開,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公開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內容,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作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改,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氣管內管咬口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咬口器本體,其包含一內表面、一婁空區、一咬合壁、一推移部與兩個側固部,該婁空區貫穿該內表面并位于該咬口器本體的中間,該咬合壁由該內表面朝外延伸成型,該推移部包含兩個側壁、一容置空間、一開口與兩突塊部,所述側壁平行設置并與該內表面相連接,該容置空間形成于所述側壁之間,該開口設于該推移部的一面并與該咬合壁于位置上相對,該開口、該容置空間與該婁空區相互連通,所述突塊部分別設于所述側壁上,所述側固部位于該咬口器本體的兩端并與該內表面相連接; 一墊體,其設于該咬口器本體的內表面及該咬合壁;以及 一推移件,其穿設于該開口中,該推移件包含兩中側壁與兩卡設塊,所述中側壁平行設置,所述卡設塊分別設于所述中側壁上,所述卡設塊選擇性地扣設于所述突塊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管內管咬口器,其特征在于,該推移部包含一底板與兩剖溝,該底板與所述側壁相對于該內表面的一側相連接,所述剖溝開設于該底板并延伸至該婁空區,且所述剖溝平行于所述側壁。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管內管咬口器,其特征在于,該推移件包含一前段、一中段與一按壓段,該前段有相連接的一靠抵面與兩前側壁,該靠抵面的兩側分別與所述前側壁相連接,所述前側壁平行設置,該中段包含一底壁、所述中側壁與所述卡設塊,該底壁位于該前段相對于該靠抵面的一端,所述中側壁分別與該底壁的兩側相連接,該按壓段位于該底壁相對于該前段的一端。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管內管咬口器,其特征在于,該中段包含兩個側剖溝,所述側剖溝分別開設于所述中側壁與該底壁的連接處。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管內管咬口器,其特征在于,該推移件包含一第一緩沖段,該第一緩沖段設于該前段與該中段之間。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管內管咬口器,其特征在于,該推移件包含一第二緩沖段,該第二緩沖段設于該中段與該按壓段之間。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管內管咬口器,其特征在于,該推移部包含一導引槽,該導引槽由該開口與該底板相連接的一側朝外延伸成型;該前段包含一前導引條,該前導引條設于所述前側壁的其中一者,且該前導引條選擇性地滑移于該導引槽中。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管內管咬口器,其特征在于,該推移部包含一導引槽,該導引槽由該開口與該底板相連接的一側朝外延伸成型;該按壓段包含一后底壁、兩后側壁與一后導引條,該后底壁的一端與該底壁相連接,所述后側壁分別與該后底壁的兩側相連接,且所述后側壁平行設置,該后導引條設于所述后側壁的其中一者,且該后導引條選擇性地滑移于該導引槽中。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氣管內管咬口器,其特征在于,各突塊部包含多個突塊,各突塊有一斜面,各突塊的斜面朝向該開口;各卡設塊具有一斜面,各卡設塊的斜面朝向該咬合壁。10.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氣管內管咬口器,其特征在于,各側固部上開設有一波浪狀開口。
【文檔編號】A61M16/04GK205434620SQ201620012267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1月7日
【發明人】熊道存
【申請人】貝斯美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