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支撐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下肢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病人做完下肢手術后,術后護理工作非常重要,其直接關系著下肢的康復情況。由于下肢不能輕易移動,過久平臥易造成壓瘡,翻身護理更為困難,向患側翻身不易脫位,但會壓迫傷口,影響恢復速度,向健側翻身,雙膝間必須夾軟枕,否則容易脫位。病人休息時,需保持下肢外展15° _20°,墊高30°左右,最為合適,這樣既可減輕關節處壓力,又有利于下肢消腫。因此病人每天的護理工作艱巨而繁瑣,護理人員及家屬工作量極大,尤其是高齡患者,護理更加困難。如果護理失誤造成病人患肢脫位或反復脫位,既給病人帶來痛苦,增加了醫療費用,延緩下肢康復,同時必然會影響醫患關系,導致患者滿意度明顯下降。為防止病人下肢腫脹,目前一般在術后使用被子、枕頭等柔軟物墊高患肢,但此種柔軟物無固定形態,難以保持適宜的角度及舒適度,護理人員需隨時觀察并進行調整,導致護理人員工作量較大,壓力較大、精神高度緊張。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術后護理下肢的下肢支撐裝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呈長條狀的下墊塊和上墊塊,所述下墊塊的底面為水平面,所述下墊塊的上表面的高度由其長度方向一端向另一端逐漸升高,所述上墊塊的下表面與下墊塊的上表面平行設置,所述下墊塊與上墊塊之間設有多個用于將兩者連接的彈簧,所述彈簧垂直于下墊塊的上表面設置;所述上墊塊的上表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與人體下肢生理曲線相適應的下肢放置槽,所述下肢放置槽的表面間隔設有設有多條沿其寬度方向設置的充氣棒,所述充氣棒的端部設有充氣嘴。
[0005]所述彈簧的設置密度沿下墊塊上表面的低端至高端逐漸減小。
[0006]所述彈簧在下墊塊的表面成排、成列排布。
[0007]所述充氣棒的兩端設有子扣,所述下肢放置槽的表面對應設有母扣。
[0008]所述子扣為表面帶細軟纖維的粘扣帶,所述母扣為表面帶有鉤刺彈性纖維的粘扣帶。
[0009]所述下肢放置槽表面寬度方向的兩側分別沿下肢放置槽長度方向設有與其長度相等的母扣。
[0010]所述充氣棒由不透氣的高分子材料縫制而成。
[0011]所述下墊塊與上墊塊的側部設有將彈簧安裝區域封閉的擋片,所述擋片分別粘貼在下墊塊和上墊塊的側面,所述擋片由具有彈性的布料制成。
[0012]所述上墊塊的上部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約束裝置。
[0013]所述約束裝置包括兩根分別固接在上墊塊側部的約束帶,約束帶的自由端設有用于將兩根約束帶連接的鎖扣,所述約束帶為彈性帶。
[0014]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中下墊塊和上墊塊之間設有多個用于將兩者連接的彈簧,可增加本實用新型的彈性,使用時患肢有一定的緩沖作用,防止本實用新型過硬,使用不舒適;所述上墊塊的上表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與人體下肢生理曲線相適應的下肢放置槽,所述下肢放置槽的表面間隔設有設有多條沿其寬度方向設置的充氣棒,下肢放置槽內設置充有空氣的充氣棒,充氣棒將患肢略微抬起,相鄰充氣棒間留有換氣通道,增強患肢的透氣性,防止患肢得壓瘡。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舒適,提高病人的舒適度。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7]圖2為圖1俯視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如圖1和圖2所示,下肢支撐裝置包括呈長條狀的下墊塊I和上墊塊2,下墊塊I的底面為水平面,下墊塊I的上表面的高度由其長度方向一端向另一端逐漸升高,即如圖中所示由左端向右端逐漸升高,所述上墊塊2的下表面與下墊塊I的上表面平行設置,并在下墊塊I與上墊塊2之間設有多個用于將兩者連接的彈簧3,彈簧3垂直于下墊塊I的上表面設置,彈簧3在下墊塊I的表面成排、成列排布且彈簧3的設置密度沿下墊塊I上表面的低端至高端逐漸減小,即沿下墊塊I上表面的低端至高端彈簧3在下墊塊I寬度方向間隔的距離相等,沿下墊塊I上表面的低端至高端簧彈簧3在下墊塊I長度方向間隔的距離逐漸增大。由于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其低端承受的壓力較大,彈簧3的此種布置方式可很好的承壓,防止上墊塊2在低端緩沖度不夠,使用不舒適。本實用新型中下墊塊I與上墊塊2的側部設有將彈簧3安裝區域封閉的擋片6,所述擋片分別粘貼在下墊塊I和上墊塊2的側面,使本實用新型更美觀,所述擋片6由具有彈性的布料制成,滿足上下墊塊I之間的彈性連接,防止擋片連接過緊,影響彈簧3發揮緩沖作用。
[0019]所述上墊塊2的上表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與人體下肢生理曲線相適應的下肢放置槽9,所述下肢放置槽9的表面間隔設有設有多條沿其寬度方向設置的充氣棒4,充氣棒4由不透氣的高分子材料縫制而成,所述充氣棒4的端部設有充氣嘴。本實用新型中充氣棒4的兩端的底部設有子扣,所述下肢放置槽9的表面對應設有母扣5。所述子扣為表面帶細軟纖維的粘扣帶,所述母扣5為表面帶有鉤刺彈性纖維的粘扣帶。所述下肢放置槽9表面寬度方向的兩側分別沿下肢放置槽9長度方向設有與其長度相等的母扣,便于調整充氣棒之間的間距(圖1中為使圖示更清楚,為表示出子母扣的結構)。
[0020]由于患者長時間躺在床上,難免會隨意翻轉、移動身體,而患肢不動時可能會無疼痛感覺,若患者移動較快,會將患肢從下肢放置槽9內移出,增加了患肢重復受傷的隱患,因此本實用新型在上墊塊2的上部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約束裝置。所述約束裝置包括兩根分別固接在上墊塊2側部的約束帶7,約束帶的自由端設有用于將兩根約束帶連接的鎖扣8,所述約束帶7為彈性帶。
[0021]使用時先將一定數量的充氣棒4沖入空氣,然后間隔粘貼在下肢放置槽9上表面,可根據病人腿部的胖瘦,合理布置充氣棒4的間距,且其內空氣壓力不等的充氣棒4可在下肢放置槽9并列設置,通過調整充氣壓力的不同調整充氣棒4的起伏度,提高透氣性能。最后患肢放入下肢放置槽9內,將鎖扣扣上,對患肢進行約束,可根據需要調整約束帶的長度,保證患者處于最舒適的狀態。
[0022]本實用新型中下墊塊I和上墊塊2之間設有多個用于將兩者連接的彈簧3,可增加本實用新型的彈性,使用時患肢有一定的緩沖作用,防止本實用新型過硬,使用不舒適;所述上墊塊2的上表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與人體下肢生理曲線相適應的下肢放置槽9,所述下肢放置槽9的表面間隔設有設有多條沿其寬度方向設置的充氣棒4,下肢放置槽9內設置充有空氣的充氣棒4,充氣棒4將患肢略微抬起,相鄰充氣棒4間留有換氣通道,增強患肢的透氣性,防止患肢得壓瘡。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舒適,提高病人的舒適度。
【主權項】
1.一種下肢支撐裝置,其特征是其包括呈長條狀的下墊塊(I)和上墊塊(2),所述下墊塊(I)的底面為水平面,所述下墊塊(I)的上表面的高度由其長度方向一端向另一端逐漸升高,所述上墊塊(2)的下表面與下墊塊(I)的上表面平行設置,所述下墊塊(I)與上墊塊(2)之間設有多個用于將兩者連接的彈簧(3),所述彈簧(3)垂直于下墊塊(I)的上表面設置;所述上墊塊(2)的上表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與人體下肢生理曲線相適應的下肢放置槽,所述下肢放置槽的表面間隔設有設有多條沿其寬度方向設置的充氣棒(4),所述充氣棒(4)的端部設有充氣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支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彈簧(3)的設置密度沿下墊塊(I)上表面的低端至高端逐漸減小。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支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彈簧(3)在下墊塊(I)的表面成排、成列排布。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支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充氣棒(4)的兩端設有子扣,所述下肢放置槽的表面對應設有母扣(5)。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支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子扣為表面帶細軟纖維的粘扣帶,所述母扣(5)為表面帶有鉤刺彈性纖維的粘扣帶。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下肢支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下肢放置槽表面寬度方向的兩側分別沿下肢放置槽長度方向設有與其長度相等的母扣。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支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充氣棒(4)由不透氣的高分子材料縫制而成。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支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墊塊(I)與上墊塊(2)的側部設有將彈簧(3)安裝區域封閉的擋片(6),所述擋片分別粘貼在下墊塊(I)和上墊塊(2)的側面,所述擋片(6)由具有彈性的布料制成。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下肢支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墊塊(2)的上部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約束裝置。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下肢支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約束裝置包括兩根分別固接在上墊塊(2)側部的約束帶(7),約束帶的自由端設有用于將兩根約束帶連接的鎖扣(8),所述約束帶為彈性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下肢支撐裝置,包括呈長條狀的下墊塊和上墊塊,所述下墊塊的底面為水平面,下墊塊的上表面的高度由其長度方向一端向另一端逐漸升高,上墊塊的下表面與下墊塊的上表面平行設置,下墊塊與上墊塊之間設有多個用于將兩者連接的彈簧,彈簧垂直于下墊塊的上表面設置;上墊塊的上表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與人體下肢生理曲線相適應的下肢放置槽,下肢放置槽的表面間隔設有設有多條沿其寬度方向設置的充氣棒,充氣棒的端部設有充氣嘴。本實用新型中彈簧,可增加本實用新型的彈性,使用舒適;充氣棒可將患肢略微抬起,相鄰充氣棒間留有換氣通道,增強患肢的透氣性,防止患肢得壓瘡。
【IPC分類】A61G7/075
【公開號】CN205268453
【申請號】CN201620041687
【發明人】李振
【申請人】李振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