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來講是一種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長期臥床及尿失禁的患者,由于無法控制排尿,需要護理人員時刻看護,又不能離開,一點照顧不周,就會尿失禁,將衣服或被褥污染,不但增加了看護人員的勞動強度,而且對患者的身體也是很大傷害。
[0003]因此,亟需一種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能夠自動收集尿液,避免尿液將衣服或被褥污染,減輕了看護人員的勞動強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0005]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包括一個具有空腔的導尿管,該導尿管靠近前端的側壁,開設有一個與內部空腔連通的導尿孔;導尿管的后端通過軟管與尿袋相連,還包括儲水瓶、設置于導尿管外側壁的氣囊和注氣嘴;所述導尿管的側壁內設置有輸液通道和輸氣通道,其中,輸液通道的出液口開設于導尿管的前端部,并與外部連通,輸液通道的進液口開設于導尿管的管壁,并通過輸液管與儲水瓶連通;輸氣通道的進氣口和出氣口均開設于導尿管的管壁,且輸氣通道的進氣口與注氣嘴連接,輸氣通道的出氣口與氣囊連接。
[0006]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球囊,該球囊設置于儲水瓶與輸液通道之間的輸液管。
[0007]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開關閥,該開關閥設置于儲水瓶與球囊之間的輸液管。
[0008]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輸液通道出液口的內徑小于輸液通道的內徑。
[0009]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氣囊位于靠近導尿管前端的位置,注氣嘴位于靠近導尿管后端的位置。
[0010]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輸液通道的進液口位于靠近導尿管后端的位置。
[0011]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軟管的一端與尿袋相連,軟管的另一端通過接頭與導尿管的后端相連,使得尿袋與導尿管內部的空腔連通。
[0012]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儲水瓶內盛裝有純凈水或者生理鹽水。
[0013]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尿袋的頂部設置有掛耳。
[0014]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儲水瓶的頂部設置有掛鉤。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實用新型中,在尿袋通過軟管與導尿管內部的空腔連通,導尿管插入尿道后,病人產生的尿液從導尿孔進入空腔,進而通過軟管流至尿袋,因此,能夠自動收集尿液,避免尿液將衣服或被褥污染,減輕了看護人員的勞動強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0017]2、本實用新型中,在導尿管的側壁內設置有輸液通道,該輸液通道通過輸液管與儲水瓶連通,因此,看護人員能夠將儲水瓶中的純凈水或者生理鹽水經輸液管和輸液通道,流至開設于導尿管的前端部出液口,對尿道和導尿管進行沖洗,避免尿道感染。
[0018]3、本實用新型中,在導尿管外側壁設置有氣囊和注氣嘴,且氣囊和注氣嘴通過輸氣通道連通,在導尿管插入尿道后,通過注氣嘴外接注射器,向氣囊充氣,使得導尿管位置固定,提高了排尿效果。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標記:
[0021 ] 1-導尿管;11-空腔;12-導尿孔;13-氣囊;14-注氣嘴;15-出液口; 16-輸液通道;17-輸氣通道;
[0022]2-接頭;
[0023]3-軟管;
[0024]4-尿袋;41-掛耳;
[0025]5-輸液管;
[0026]6-儲水瓶;61-掛鉤;
[0027]7-球囊;
[0028]8-開關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0]參見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包括一個具有空腔11的導尿管I,具體的,尿袋4的頂部設置有掛耳41,便于懸掛尿袋4。該導尿管I靠近前端的側壁,開設有一個與內部空腔11連通的導尿孔12;導尿管I的后端通過軟管3與尿袋4相連,具體的,軟管3的一端與尿袋4相連,軟管3的另一端通過接頭2與導尿管I的后端相連,使得尿袋4與導尿管I內部的空腔11連通。導尿管I插入尿道后,病人產生的尿液從導尿孔12進入空腔11,進而通過軟管3流至尿袋4,因此,能夠自動收集尿液,避免尿液將衣服或被褥污染,減輕了看護人員的勞動強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0031]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還包括儲水瓶6、設置于導尿管I外側壁的氣囊13和注氣嘴14;具體的,儲水瓶6內盛裝有純凈水或者生理鹽水,且儲水瓶6的頂部設置有掛鉤61,便于懸掛儲水瓶6。氣囊13位于靠近導尿管I前端的位置,注氣嘴14位于靠近導尿管I后端的位置,便于導尿管I的插入及固定。
[0032]導尿管I的側壁內設置有輸液通道16和輸氣通道17,其中,輸液通道16的出液口15開設于導尿管I的前端部,并與外部連通,具體的,輸液通道16出液口 15的內徑小于輸液通道16的內徑。使得輸液通道16內的水流經過出液口 15時,產生一定的水壓,提高了清洗效果。輸液通道16的進液口開設于導尿管I的管壁,并通過輸液管5與儲水瓶6連通;具體的,輸液通道16的進液口位于靠近導尿管I后端的位置,便于看護人員的操作。看護人員能夠將儲水瓶6中的純凈水或者生理鹽水經輸液管5和輸液通道16,流至開設于導尿管I的前端部出液口 15,對尿道和導尿管進行沖洗,避免尿道感染。優選的,還包括球囊7,該球囊7設置于儲水瓶6與輸液通道16之間的輸液管5。看護人員通過擠壓球囊7,增加輸液通道16內的壓力,進而提高出液口 15噴出的水流效果。更優選的,還包括開關閥8,該開關閥8設置于儲水瓶6與球囊7之間的輸液管5。看護人員能夠通過開關閥8控制輸液通道16內水流的通斷,便于操作。
[0033]輸氣通道17的進氣口和出氣口均開設于導尿管I的管壁,且輸氣通道17的進氣口與注氣嘴14連接,輸氣通道17的出氣口與氣囊13連接。在導尿管I插入尿道后,通過注氣嘴14外接注射器,向氣囊13充氣,使得導尿管I位置固定,提高了排尿效果。
[0034]本實用新型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的工作原理為:
[0035]使用時,先潤導尿管I的插入端,然后緩慢插入尿道,待導尿管I插入至預設位置后,通過注氣嘴14外接注射器,向氣囊13充氣,使得導尿管I位置固定即可。
[0036]需要清洗時,看護人員打開開關閥8,將儲水瓶6中的純凈水或者生理鹽水經輸液管5和輸液通道16,流至開設于導尿管I的前端部出液口 15,對尿道和導尿管I進行沖洗,同時,看護人員還能夠通過擠壓球囊7,增加輸液通道16內的壓力,進而提高出液口 15噴出的水流效果。
[0037]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在其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包括一個具有空腔(11)的導尿管(I),該導尿管(I)靠近前端的側壁,開設有一個與內部空腔(11)連通的導尿孔(12);導尿管(I)的后端通過軟管(3)與尿袋(4)相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儲水瓶(6)、設置于導尿管(I)外側壁的氣囊(13)和注氣嘴(14);所述導尿管(I)的側壁內設置有輸液通道(16)和輸氣通道(17),其中,輸液通道(16)的出液口(15)開設于導尿管(I)的前端部,并與外部連通,輸液通道(16)的進液口開設于導尿管(I)的管壁,并通過輸液管(5)與儲水瓶(6)連通;輸氣通道(17)的進氣口和出氣口均開設于導尿管(I)的管壁,且輸氣通道(17)的進氣口與注氣嘴(14)連接,輸氣通道(17)的出氣口與氣囊(13)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球囊(7),該球囊(7)設置于儲水瓶(6)與輸液通道(16)之間的輸液管(5)。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開關閥(8),該開關閥(8)設置于儲水瓶(6)與球囊(7)之間的輸液管(5)。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液通道(16)出液口(15)的內徑小于輸液通道(16)的內徑。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13)位于靠近導尿管(I)前端的位置,注氣嘴(14)位于靠近導尿管(I)后端的位置。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液通道(16)的進液口位于靠近導尿管(I)后端的位置。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軟管(3)的一端與尿袋(4)相連,軟管(3)的另一端通過接頭(2)與導尿管(I)的后端相連,使得尿袋(4)與導尿管(I)內部的空腔(11)連通。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水瓶(6)內盛裝有純凈水或者生理鹽水。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尿袋(4)的頂部設置有掛耳(41)。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水瓶(6)的頂部設置有掛鉤(61)。
【專利摘要】一種尿失禁患者用導尿裝置,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其包括一個具有空腔的導尿管,該導尿管靠近前端的側壁,開設有一個與內部空腔連通的導尿孔;導尿管的后端通過軟管與尿袋相連,還包括儲水瓶、設置于導尿管外側壁的氣囊和注氣嘴;所述導尿管的側壁內設置有輸液通道和輸氣通道,其中,輸液通道的出液口開設于導尿管的前端部,并與外部連通,輸液通道的進液口開設于導尿管的管壁,并通過輸液管與儲水瓶連通;輸氣通道的進氣口和出氣口均開設于導尿管的管壁,且輸氣通道的進氣口與注氣嘴連接,輸氣通道的出氣口與氣囊連接。本實用新型能夠自動收集尿液,避免尿液將衣服或被褥污染,減輕了看護人員的勞動強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IPC分類】A61M1/00
【公開號】CN205163759
【申請號】CN201521036226
【發明人】陳芳, 劉瑜, 陳進翠, 周琰, 劉丹, 鄭萍萍
【申請人】十堰市太和醫院
【公開日】2016年4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