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科護理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內科醫療護理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內科護理床。
【背景技術】
[0002]在內科護理中,病人往往由于病情而需要絕對靜臥,而從發病處送醫院的移動過程中,一般是采用擔架運送,在到達醫院后,卻需要將病人從擔架上移到病床上,這個過程卻無法保證病人的絕對靜止,容易發生危險。
[0003]另外,在病人住院治療的過程中,有事需要去一些設備室進行一系列的檢查,通常情況下是將病人從病床上進行轉移,然后用輪椅或者擔架轉移病人,對于一些病情較為嚴重的病人,做一次檢查需要多人的陪護,而且不能保證病人的絕對靜止。
【發明內容】
[0004]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內科護理床,通過在病床上設置能夠相互接環的支撐腿和支撐輪,可以在病人住院的時候實現病床和診療床之間的切換,從而能夠保證病人絕對靜止,而且在診斷陪護的時候不需要多人陪護,一個人就可以輕松的是完成,該設備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0005]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內科護理床,包括床體,所述床體包括床板和床架,所述床板安裝在所述床架上,所述床架上設置有能夠相互切換的支撐腿和支撐輪,所述支撐輪通過連接桿設置在對應的所述支撐腿上,且所述連接桿到所述支撐輪底端的垂直距離大于所述連接桿距所述支撐腿底端的垂直距離;所述床體上還安裝有輔助病人坐起來的支撐機構。
[0006]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還包控制器和用以抬高床架的第一支撐氣缸,所述控制器與所述第一支撐氣缸電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氣缸設置在所述支撐腿上。
[0007]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支架、活動床板和第二支撐氣缸,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床架上,所述第二支撐氣缸的底部鉸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撐氣缸的頂部設置在所述活動床板上,且所述第二支撐氣缸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
[0008]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支撐腿上開設有下端開口的腔室,所述第一支撐氣缸安裝在所述腔室內,所述第一支撐氣缸的輸出端設置在所述腔室的下端。
[0009]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連接桿連接兩個相鄰的支撐腿,且每個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分別安裝有與所述支撐腿相對應的支撐輪;所述連接桿通過固定部設置在所述支撐腿上,且能夠在180°的空間內轉動。
[0010]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連接桿的上設置有用以旋轉連接桿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設置在所述連接桿的一端或者中部。
[0011]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支撐腿和所述支撐輪設置在同一直線上。
[0012]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支撐腿的一側還設置有用以固定所述支撐輪的卡合部。
[0013]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床體前端設置的支撐輪為萬向輪。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設置相互轉換的兩個支撐結構,能夠根據需要進行病床和診療床之間的切換,支撐輪設置在支撐腿上,而且支撐輪的高度大于支撐腿的高度,在相互切換后使用的時候不會相互影響,為了使切換更加的輕松,在支撐腿上安裝了第一支撐氣缸,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可以先將床體撐起一定的高度,然后再將支撐輪切換過來,這樣能夠實現輕松的過度。
[0015]通過在床架上設置輔助病人做起來的支撐機構,能夠方便對病人的護理,在喂藥或者喂飯的時候,躺著不方便,在病人身體靜止的狀態下有不方便攙扶,通過該支撐機構能夠方便的使病人坐起,而且身體的的其他部位不會因此跟著一起動,從而保證了病人的相對靜止,有利于病人身體的恢復。
[0016]為了方便支撐輪的使用,將相鄰的支撐輪通過連接桿設置在一起,然后通過控制部進行調節,該設計方便使用,而且簡化了操作,更加的符合實際運用,在與支撐輪相對應的位置設置卡合部,方便支撐輪的固定,在轉換之后能夠使支撐輪處于支撐的作用,更加的穩定;另外在床體的前端設置萬向輪,方便床體的轉向,使用更加的靈活。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內科護理床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內科護理床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床體;11、支架;12、第二支撐氣缸;2、支撐腿;3、連接桿;4、固定部;5、支撐輪;6、卡合部;7、第一支撐氣缸;8、控制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方式,都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
[0021]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內科護理床,包括床體I,床體I包括床板和床架,床板安裝在床架上,床架上設置有能夠相互切換的支撐腿2和支撐輪5,支撐輪5通過連接桿3設置在對應的支撐腿2上,且連接桿3到支撐輪5底端的垂直距離大于連接桿3距支撐腿2底端的垂直距離。還包控制器和用以抬高床架的第一支撐氣缸7,控制器與第一支撐氣缸7電連接,第一支撐氣缸7設置在支撐腿2上。通過設置相互轉換的兩個支撐結構,能夠根據需要進行病床和診療床之間的切換,支撐輪5設置在支撐腿2上,而且支撐輪5的高度大于支撐腿2的高度,在相互切換后使用的時候不會相互影響,為了使切換更加的輕松,支撐腿2上開設有下端開口的腔室,第一支撐氣缸7安裝在腔室內,第一支撐氣缸7的輸出端設置在腔室的下端,在支撐腿2上安裝了第一支撐氣缸7,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可以先將床體I撐起一定的高度,然后再將支撐輪5切換過來,這樣能夠實現輕松的過度。
[0022]床體上還安裝有輔助病人坐起來的支撐機構,支撐機構包括支架11、活動床板和第二支撐氣缸12,支架11固定在床架上,第二支撐氣缸12的底部鉸接在支架11上,第二支撐氣缸12的頂部設置在活動床板上,且第二支撐氣缸與控制器電連接。通過在床架上設置輔助病人做起來的支撐機構,能夠方便對病人的護理,在喂藥或者喂飯的時候,躺著不方便,在病人身體靜止的狀態下有不方便攙扶,通過該支撐機構能夠方便的使病人坐起,而且身體的的其他部位不會因此跟著一起動,從而保證了病人的相對靜止,有利于病人身體的恢復。在使用的時候,通過控制器控制第二支撐氣缸,使床體的人背部所在的床板上揚,然后達到坐立的目的。
[0023]連接桿3連接兩個相鄰的支撐腿2,且每個連接桿3的兩端分別安裝有與支撐腿2相對應的支撐輪5;連接桿3通過固定部4設置在支撐腿2上,且能夠在180°的空間內轉動。連接桿3的上設置有用以旋轉連接桿3的控制部8,控制部8設置在連接桿3的一端或者中部。支撐腿2和支撐輪5設置在同一直線上。支撐腿2的一側還設置有用以固定支撐輪5的卡合部6。床體I前端設置的支撐輪5為萬向輪。為了方便支撐輪5的使用,將相鄰的支撐輪5通過連接桿3設置在一起,然后通過控制部8進行調節,該設計方便使用,而且簡化了操作,更加的符合實際運用,在與支撐輪5相對應的位置設置卡合部6,方便支撐輪5的固定,在轉換之后能夠使支撐輪5處于支撐的作用,更加的穩定;另外在床體I的前端設置萬向輪,方便床體I的轉向,使用更加的靈活。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主權項】
1.一種內科護理床,包括床體,所述床體包括床板和床架,所述床板安裝在所述床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上設置有能夠相互切換的支撐腿和支撐輪,所述支撐輪通過連接桿設置在對應的所述支撐腿上,且所述連接桿到所述支撐輪底端的垂直距離大于所述連接桿距所述支撐腿底端的垂直距離;所述床體上還安裝有輔助病人坐起來的支撐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科護理床,其特征在于:還包控制器和用以抬高床架的第一支撐氣缸,所述控制器與所述第一支撐氣缸電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氣缸設置在所述支撐腿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科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支架、活動床板和第二支撐氣缸,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床架上,所述第二支撐氣缸的底部鉸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撐氣缸的頂部設置在所述活動床板上,且所述第二支撐氣缸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科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腿上開設有下端開口的腔室,所述第一支撐氣缸安裝在所述腔室內,所述第一支撐氣缸的輸出端設置在所述腔室的下端。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條所述的內科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連接兩個相鄰的支撐腿,且每個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分別安裝有與所述支撐腿相對應的支撐輪;所述連接桿通過固定部設置在所述支撐腿上,且能夠在180°的空間內轉動。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內科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的上設置有用以旋轉連接桿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設置在所述連接桿的一端或者中部。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內科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腿和所述支撐輪設置在同一直線上。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內科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腿的一側還設置有用以固定所述支撐輪的卡合部。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內科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體前端設置的支撐輪為萬向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科護理床,包括床體,所述床體包括床板和床架,所述床板安裝在所述床架上,所述床架上設置有能夠相互切換的支撐腿和支撐輪,所述支撐輪通過連接桿設置在對應的所述支撐腿上,且所述連接桿到所述支撐輪底端的垂直距離大于所述連接桿距所述支撐腿底端的垂直距離。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病床上設置能夠相互接環的支撐腿和支撐輪,可以在病人住院的時候實現病床和診療床之間的切換,從而能夠保證病人絕對靜止,而且在診斷陪護的時候不需要多人陪護,一個人就可以輕松的是完成,該設備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IPC分類】A61G13/00, A61G7/05, A61G7/00
【公開號】CN205163447
【申請號】CN201520807628
【發明人】張春玲, 王麗
【申請人】張春玲
【公開日】2016年4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