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管與面罩之間的轉接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使用方便的氧氣管與面罩之間的轉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吸氧接頭主要用于連接氧氣管和面罩,而由于特殊情況,病人需要進行霧化治療,現有技術下,只能通過另外單獨的一套霧化器具才能完成霧化吸入,在霧化理療與吸氧理療的切換過程中,容易造成細菌的感染,且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氧氣管與面罩之間的轉接裝置,所述裝置在不借助其他配件的情況下,即可完成吸氧與霧化的切換,使用方便。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氧氣管與面罩之間的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轉接套筒和轉接頭,連接帶的一端與轉接套筒的外側壁連接,連接帶的另一端與轉接頭的外側壁連接,所述轉接套筒和轉接頭的上下兩端設有開口,所述轉接套筒的上端開口與面罩的進氣口相適配,所述轉接套筒的下端開口分別與霧化裝置的上端開口以及轉接頭的上端開口相適配,所述轉接頭的下端開口與氧氣管相適配。
[0005]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連接帶為彈性帶。
[0006]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轉接頭的整體為盆狀結構,盆狀結構的盆底開設有小于轉接頭直徑的開口,盆底的開口上設有氧氣管連接件。
[0007]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轉接頭的側壁上開設有若干個吸氧補氣孔。
[0008]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補氣孔均勻的布置在所述轉接頭的側壁上。
[0009]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補氣孔設有四個。
[0010]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轉接頭的內側壁上設有向內的扣位,所述轉接套筒上設有與扣位配合的凸緣。
[0011]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扣位對稱的設置在所述轉接頭的側壁上。
[0012]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轉接頭的側壁上設有沿著其徑方向向外延伸的把手位。
[0013]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當需要進行霧化理療時,不使用轉接頭,轉接套筒的上端與面罩的進氣口連接,轉接套筒的下端開口與霧化裝置的上端開口連接,霧化裝置的下端開口與氧氣管連接,此時可進行霧化理療;當需要從霧化理療切換至吸氧理療時,首先將霧化裝置與轉接套筒和氧氣管分離,然后,將轉接套筒的下端開口與轉接頭的上端開口連接,氧氣管與轉接頭的下端開口連接,實現從霧化理療切換至吸氧理療;綜上,所述裝置在不借助其他配件的情況下,即可完成吸氧與霧化的切換,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霧化時所述裝置與面罩和氧氣管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8]圖4是吸氧時所述裝置與面罩和氧氣管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9]其中:1、轉接套筒2、轉接頭3、連接帶4、面罩5、霧化裝置6、氧氣管11、凸緣21、氧氣管連接件22、吸氧補氣孔23、扣位24、把手位。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22]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氧氣管與面罩之間的轉接裝置,包括轉接套筒1和轉接頭2,所述轉接套筒1和轉接頭2的上下兩端設有開口 ;連接帶3的一端與轉接套筒1的外側壁連接,連接帶3的另一端與轉接頭2的外側壁連接,將轉接套筒1和轉接頭2連接在一起。優選的,所述連接帶3使用彈性帶,可有效防止轉接頭不使用時與其他部件接觸。
[0023]所述轉接套筒1的上端開口與面罩4的進氣口相適配(兩者之間可無縫隙的連接在一起),所述轉接套筒1的下端開口分別與霧化裝置5的上端開口以及轉接頭2的上端開口相適配(兩者之間可無縫隙的連接在一起),所述轉接頭2的下端開口與氧氣管6相適配(兩者之間可無縫隙的連接在一起)。
[0024]進一步的,所述轉接頭2的整體為盆狀結構,盆狀結構的盆底開設有小于轉接頭直徑的開口,盆底的開口上設有氧氣管連接件21,用于與氧氣管連接。此外,所述轉接頭2的側壁上還開設有若干個吸氧補氣孔22,用于防止氧氣供應量不足引起窒息。進一步的,所述補氣孔22設有四個,均勻的布置在所述轉接頭2的側壁上。
[0025]進一步的,所述轉接頭2的內側壁上對稱設有兩個向內的扣位23,轉接套筒1上設有與扣位23配合的凸緣11,轉接頭2與轉接套筒1進行連接時,轉接套筒1的扣位23扣在轉接套筒1的凸緣11上,起到比較牢固的定位作用,避免松動脫落;此外,所述轉接頭2的側壁上設有沿著其徑方向向外延伸的把手位24,方便在轉接頭與轉接套筒分離時用力。
[0026]當需要進行霧化理療時,不使用轉接頭,轉接套筒的上端與面罩的進氣口連接,轉接套筒的下端開口與霧化裝置的上端開口連接,霧化裝置的下端開口與氧氣管連接,連接后的結構如圖3所示,此時可進行霧化理療;
[0027]當需要從霧化理療切換至吸氧理療時,首先將霧化裝置與轉接套筒和氧氣管分離,然后,將轉接套筒的下端開口與轉接頭的上端開口連接,氧氣管與轉接頭的下端開口連接,實現從霧化理療切換至吸氧理療;綜上,所述裝置在不借助其他配件的情況下,連接后的結構如圖4所示,即可完成吸氧與霧化的切換,使用方便。
[0028]綜上,所述裝置在不借助其他配件的情況下,即可完成吸氧與霧化的切換,使用方便。
【主權項】
1.一種氧氣管與面罩之間的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轉接套筒(1)和轉接頭(2),連接帶(3)的一端與轉接套筒(1)的外側壁連接,連接帶(3)的另一端與轉接頭(2)的外側壁連接,所述轉接套筒(1)和轉接頭(2)的上下兩端設有開口,所述轉接套筒(1)的上端開口與面罩(4)的進氣口相適配,所述轉接套筒(1)的下端開口分別與霧化裝置(5)的上端開口以及轉接頭(2)的上端開口相適配,所述轉接頭(2)的下端開口與氧氣管(6)相適配。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氧氣管與面罩之間的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帶(3)為彈性帶。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氧氣管與面罩之間的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頭(2)的整體為盆狀結構,盆狀結構的盆底開設有小于轉接頭直徑的開口,盆底的開口上設有氧氣管連接件(2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氧氣管與面罩之間的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頭(2)的側壁上開設有若干個吸氧補氣孔(22)。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氧氣管與面罩之間的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氣孔(22)均勻的布置在所述轉接頭(2)的側壁上。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氧氣管與面罩之間的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氣孔(22)設有四個。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氧氣管與面罩之間的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頭(2)的內側壁上設有向內的扣位(23),所述轉接套筒⑴上設有與扣位(23)配合的凸緣(11)。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氧氣管與面罩之間的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位(23)對稱的設置在所述轉接頭(2)的側壁上。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氧氣管與面罩之間的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頭(2)的側壁上設有沿著其徑方向向外延伸的把手位(2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氧氣管與面罩之間的轉接裝置,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所述裝置包括轉接套筒和轉接頭,連接帶的一端與轉接套筒的外側壁連接,連接帶的另一端與轉接頭的外側壁連接,所述轉接套筒和轉接頭的上下兩端設有開口,所述轉接套筒的上端開口與面罩的進氣口相適配,所述轉接套筒的下端開口分別與霧化裝置的上端開口以及轉接頭的上端開口相適配,所述轉接頭的下端開口與氧氣管相適配。所述裝置在不借助其他配件的情況下,即可完成吸氧與霧化的切換,使用方便。
【IPC分類】A61M16/06
【公開號】CN205108657
【申請號】CN201520788088
【發明人】趙學飛, 羅小潔, 段德龍, 趙天宇, 劉玉剛, 王京, 牛歡, 麻惠津
【申請人】內蒙古英華融泰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東莞英華融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