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用吊瓶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醫用吊瓶架。
【背景技術】
[0002]小孩子天性活波好動,小孩在打吊針時,有些不愿意安靜的坐著打吊針,大人帶著小孩移動的同時吊針也要跟著移動,一個大人很難同時移動小孩和吊瓶,這樣打吊針變成了家長頭疼的事。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方便移動的醫用吊瓶架。
[0004]其技術方案為:
[0005]—種醫用吊瓶架,包括第一緊固帶、第二緊固帶、第一支撐桿、手柄、轉盤、第一限位塊、第二支撐桿、導輪、第二限位塊、橫梁、掛鉤;
[0006]第一支撐桿上設置有第一緊固帶、第二緊固帶和轉盤,第一緊固帶和第二緊固帶末端設置有尼龍扣,轉盤上設置有手柄,第一支撐桿內設置有第二支撐桿;
[0007]第二支撐桿的半徑小于第一支撐桿的半徑,第二支撐桿上設置有第一限位塊,第一支撐桿上開有孔,第一限位塊固定在第一支撐桿上的孔內,第二支撐桿上端設置有橫梁,橫梁上設有導輪和第二限位塊;
[0008]導輪與轉盤上連接有鋼繩,鋼繩上設置有掛鉤。
[0009]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將吊瓶架固定在人身上,隨著人自由活動。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其中,1-第一緊固帶、2-第二緊固帶、3-第一支撐桿、4-手柄、5-轉盤、6-第一限位塊、7-第二支撐桿、8-導輪、9-第二限位塊、10-橫梁、11-掛鉤。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所示,一種醫用吊瓶架,包括第一緊固帶1、第二緊固帶2、第一支撐桿3、手柄
4、轉盤5、第一限位塊6、第二支撐桿7、導輪8、第二限位塊9、橫梁10、掛鉤11 ;
[0012]第一支撐桿3上設置有第一緊固帶1、第二緊固帶2和轉盤5,第一緊固帶1和第二緊固帶2末端設置有尼龍扣,轉盤5上設置有手柄4,第一支撐桿3內設置有第二支撐桿7 ;
[0013]第二支撐桿7的半徑小于第一支撐桿3的半徑,第二支撐桿7上設置有第一限位塊6,第一支撐桿3上開有孔,第一限位塊6固定在第一支撐桿3上的孔內,第二支撐桿7上端設置有橫梁10,橫梁10上設有導輪8和第二限位塊9 ;
[0014]導輪8與轉盤5上連接有鋼繩,鋼繩上設置有掛鉤11。
[0015]采用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吊瓶架,在使用的時候將第一緊固帶1和第二緊固2帶環繞在大人身上,并把末端的尼龍扣扣在一起,這樣就將吊瓶架固定在大人身上。第一支撐桿3上開有孔,第一支撐桿3內設置有第二支撐桿7,第二支撐桿7的半徑小于第一支撐桿3的半徑,第二支撐桿7上設置有第一限位塊6 ;吊瓶架的高低可以通過調節第一限位塊6與第一支撐桿3上的孔位置來進行調節。第二支撐桿上端設置有橫梁10,橫梁10上設有導輪8和第二限位塊9 ;導輪8與轉盤5上連接有鋼繩,鋼繩上設置有掛鉤11 ;更換吊瓶時,旋轉轉盤5,利用轉盤5的轉動,將設置在鋼繩上的掛鉤11放下來,就能取走原有吊瓶,更換上新的吊瓶,更換好以后,旋轉轉盤5將吊瓶升高。
【主權項】
1.一種醫用吊瓶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緊固帶(1)、第二緊固帶(2)、第一支撐桿(3)、手柄(4)、轉盤(5)、第一限位塊(6)、第二支撐桿(7)、導輪(8)、第二限位塊(9)、橫梁(10)、掛鉤(11); 第一支撐桿(3)上設置有第一緊固帶(1)、第二緊固帶(2)和轉盤(5),第一緊固帶(1)和第二緊固帶(2 )末端設置有尼龍扣,轉盤(5 )上設置有手柄(4 ),第一支撐桿(3 )內設置有第二支撐桿(7); 第二支撐桿(7 )的半徑小于第一支撐桿(3 )的半徑,第二支撐桿(7 )上設置有第一限位塊(6),第一支撐桿(3)上開有孔,第一限位塊(6)固定在第一支撐桿(3)上的孔內,第二支撐桿(7 )上端設置有橫梁(10 ),橫梁(10 )上設有導輪(8 )和第二限位塊(9 ); 導輪(8)與轉盤(5)上連接有鋼繩,鋼繩上設置有掛鉤(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醫用吊瓶架,包括第一緊固帶、第二緊固帶、第一支撐桿、手柄、轉盤、第一限位塊、第二支撐桿、導輪、第二限位塊、橫梁、掛鉤;第一支撐桿上設置有第一緊固帶、第二緊固帶和轉盤,第一緊固帶和第二緊固帶末端設置有尼龍扣,轉盤上設置有手柄,第一支撐桿內設置有第二支撐桿;第二支撐桿的半徑小于第一支撐桿的半徑,第二支撐桿上設置有第一限位塊,第一支撐桿上開有孔,第一限位塊固定在第一支撐桿上的孔內,第二支撐桿上端設置有橫梁,橫梁上設有導輪和第二限位塊;導輪與轉盤上連接有鋼繩,鋼繩上設置有掛鉤。優點,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將吊瓶架固定在人身上,隨著人自由活動。
【IPC分類】A61M5/14
【公開號】CN205095120
【申請號】CN201520819037
【發明人】嚴維娟
【申請人】嚴維娟
【公開日】2016年3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2日